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昭明 《陕西史志》2004,(3):58-60,49
对林则徐是否来蒲城为王鼎守丧,《陕西史志》2003年第一期发表了牛济先生的《林则徐未赴蒲城为王鼎守丧》一文,对此持否定态度。笔者对此问题研究了近30年,提一点不同的看法,仅供参考。林则徐蒲城之行虽未见诸文字资料,但决非空穴来风的无稽之谈。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从刘九庵同志辑注《林则徐手札十则》在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发表后,杨国桢同志在本刊一九八○年第三期发表了《<林则徐手札十则>补注》、张守常同志在本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了《林则徐手札受信人刘闻石》,都谈到林则徐十札中致刘建韶  相似文献   

3.
清抄本《新疆垦荒奏稿》同1984年问世的林则徐《乙巳日记》对照,在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上完全吻合,证实了这个抄本的真实性。根据《乙巳日记》和其他资料提供的线索发现,《新疆垦荒奏稿》收进林则徐佚著达5篇之多。林则徐佚著及其奏稿对研究林则徐和新疆近代史,都具有颇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诗作,生前未刊。据莫友棠《屏麓草堂诗话》,林则徐诗作的早期结集,有《拜石山房诗集》、《黑头公集》二种,惜未见传本。流传于世的《云左山房诗钞》,为光绪十二年(1886年)林则徐家人所编刻,颇有选节,本非完帙也。郑丽生先生校笺的《林则徐诗集》  相似文献   

5.
《文物》1980年第9期《秦国文物的新认识》文中引用《战国策·赵策四》"秦按为义,存亡继绝,固危扶弱,定无罪之君,必起中山与胜焉"之句,认为"胜"是人名。从文义分析,"胜"与"中山"并列,是国名,当是"滕"之误。紧接引文的原书文字是:"秦起中山与胜,而赵宋同命,何暇言阴?"因为赵灭中山,宋灭滕,所以秦起中山与滕,赵宋  相似文献   

6.
声明     
正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的《福建家训》中,《林则徐颂》一文,标题和作者应更正为《林则徐三字经》,作者顾俊彦。因工作疏忽,造成署名和标题错误,谨借贵刊一角,特此致歉!  相似文献   

7.
《江苏地方志》2003年第四期刊载了徐兴学的《林则徐在江苏》一文,其中关于林则徐官职的表述值得商榷。兹举证如下: 其一,该文开头称:“从1823年开始,他历任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直至1836年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但是在钱实甫的《清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版)中并无林则徐任江苏布政使及两江总督的记录。《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九“林则徐传”载:“(道光)二年,(林则  相似文献   

8.
林维和先生将家中珍藏的先人林则徐的信稿,加以整理,汇集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5年影印出版,定名《林则徐书札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为我国近代史上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手稿》共二册,第一册为林则徐亲笔起草的信稿,第二册为经林则徐批改的幕僚起草的信稿。《手稿》按作信日期的先后次序排列,未能确定作信年份的,则编入“原无年份”部分,分别附于两册的后面。笔者最近翻阅了《手稿》,发现所谓“原无年份”的信稿,大多数是可以考证出作信年份的。其中有三件手札,编者误为信的底稿,另  相似文献   

9.
正我在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时,引起我特别注意的不是那些回廊阁楼、假山鱼池和衣着、奏章,却是陈列在一个角落的橱柜里的一篇《传牌稿》。是不是林则徐亲笔书写,不敢断定;是林则徐亲自起草,却是可以确定无疑。《传牌稿》,用现今的话说就是通知或通告。那年代没有电话、电报,下个通知就要派人传送。这《传牌稿》文字不长,也只400字;事情也不大,不过是说我要路过你那个地方。《传牌稿》的全名叫《本部堂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本部堂"是林则徐自指,"海口事件"指在广东海口因输入鸦片发生的中英冲突。这事发生在1838年,亦即清道光十八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的《丁亥日记》,素笺,行书,系林氏于清道光七年(丁亥,1827年)二月二十五日至四月三十日所记。笺页纵17.5、横11.5厘米。共三十一页,其中完好二十页,残损十一页。《丁亥日记》为林则徐玄孙林澄墉先生旧藏,1982年,福州市建立林则徐纪念馆,澄墉先生公开了这份珍品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1.
扬之水 《南方文物》2012,(3):159-162,212,213,217
一、人胜人胜和剪綵花,都是节令物事,前者的制作与佩戴,在人日,后者为立春。这是南北朝至隋唐时候的情景。人日故事,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翦綵为人,或镂金簿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隋杜公瞻注云:"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华胜起于晋代,见贾充《李夫人典戒》,云像瑞图金胜之形,又取像西王母戴胜也。①"所谓"华胜",本为汉代流行的首饰之一种。《释名·释首饰》":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也。"《太平御览》卷七一九《服用二十一》"花胜"一项引此条作:"花胜,草化(花)也。言人形容正等,人着之则胜。②"花胜,即华胜。"形容正等",犹后世谓人容貌端正也。  相似文献   

12.
《澳门月报》是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期间,组织翻译外国报刊的基础上辑成的材料集,后被魏源收入《海国图志》第八十一至八十二卷,题为林则徐译。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禁烟中坚信只有了解西方,才能和西方侵略者作斗争,认为“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他组织翻译外国报刊就是为此目的服务的,而所译《澳门月报》对他了解外国情况、制定政策和反  相似文献   

13.
《高力士墓志》,全称《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兼内侍监上柱国齐国公赠扬州大都督高公墓志铭并序》(拓片见P17),志高77.5厘米,宽115厘米。志文45行,满行34字。上世纪末出土于陕西蒲城,旋被庋藏。余幸得一拓本,据史以探幽,依志而抉微,以期所得有裨于史,而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正压胜钱,又有"厌胜钱""花钱""瘗钱"之称,是带有吉祥、压胜性质文字或图案的非流通货币。北宋《宣和博古图》中记载"李孝美《图谱》有永安五男钱……孝美号之曰厌胜钱"[1],《汉书·王莽传》:"……是岁八月,莽亲之南郊,铸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铜为之,若北斗,长二尺五寸,欲以厌胜众兵……"[2]。压胜有震慑之意,故压胜钱在墓葬中起辟邪祈福之功用。压胜钱种类繁多、题材多样,时间跨度大,数量也较为可观。明代墓葬压胜钱上的文字、图案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宗教民俗信仰有着密切关系,文化内涵丰富。本文根据明墓出土的压胜钱内涵进行整理与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明墓压胜钱的题材来源及墓葬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5.
英国侵华先锋对林则徐的推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存宽 《文史精华》2001,(10):14-16
《英国侵华先锋对林则徐的推崇》一文,为作者在大英图书馆查阅档案研究所得。包令系英国著名的外交籽,1849年任驻广州领事兼驻商务监督,1854年升任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是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祸首。他在任期间撰文《钦差大臣林则徐的生平及著作》,对林备加称颂,奠为“圣中之圣”。这说明林则徐不仅深受世代中国人民的普遍爱戴,就连敌人也丝毫不怀疑他的伟大并对他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6.
林则徐从政期间,重视地方志工作,曾亲自为《大定府志》六十卷撰写序文。  相似文献   

17.
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三期载刘九庵同志辑注之《林则徐手札十则》,其第二、第四、第六为《致刘闻石札》,对受信人刘闻石,只说明他是林则徐的朋友。按此三札均已见北京懿文斋影印行世之《林文忠公尺牍》,此书封面有张伯英“己未十有二月”题签,己未为民国八年(1919年),此书当即出版于是年。《林文忠公尺  相似文献   

18.
2005年5月下旬,省志办同志在赴渭南市调研期间,与渭南市志办和蒲城县志办的同志在蒲城县就第二轮修志工作及县志篇目设置问题召开座谈会,续修《蒲城县志》主编、县政协原常务副主席尚群定同志代表县志办就续修县志业务问题做了发言。这篇章就是尚群定同志应《陕西史志》编辑部的要求整理而成。章针对上届志书和本县十多年来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实际,提出的续修县志的一些做法,可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道光十九年五月(1839年6月),正值禁烟运动进入高潮之际,清政府颁布了《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以下称《条例》)。对这个禁烟法令,不少论著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最早提出这种意见的是史学前辈范文澜先生。范老在他的《中国近代史》中认为,《条例》是投降派的产物,是投降派打击抵抗派的工具(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一九五五年版第20页)。范老的这一观点一直被人沿用,近年来问世的一些著作,如杨国桢先生的《林则徐传》来新夏先生的《林则徐年谱》等专著,都重复  相似文献   

20.
《随笔》第十七期,刊载署名安然的一篇文章——《名臣之女——林敬纫》,介绍林则徐女儿、沈葆桢之妻林敬纫的若干事迹。其中关于沈葆桢家世的记述,多有商榷之处,现引证史料,就其大者作一考辨,请识者批评指正。(一) 关于林则徐家与沈家的关系安然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安文”)记云:“林则徐有一堂姐嫁侯官沈氏”,这是林、沈两家结亲之始。这里说的“侯官沈氏”,指的是林则徐同乡的沈葆桢家;这里说的“堂姐”,即指沈葆桢的母亲。其实,嫁给沈家的并非林则徐的“堂姐”,而是他的亲妹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