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玉琦 《百年潮》2010,(10):48-52
在共青团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观点,尽管随着党史、团史研究的深入,这个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在事实上得到了纠正。1992年5月3日,中共中央致信共青团中央,热烈祝贺建团70周年;次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中国共青团建立70周年暨五四运动73周年纪念大会,江泽民、乔石、宋平等中央领导参加。但是“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观点依然不时被人提起和重申,所以有必要说清这个观点的由来及其不确切性。  相似文献   

2.
<正>青年团监督岗是20世纪50年代“以增产节约为中心的劳动竞赛”的重要形式,也是团员青年作用发挥的重要载体。回顾百年团史,惊奇地发现:全国的青年团监督岗竟然始于山西潞安石圪节煤矿。历史深处走来《山西青年报》2022年5月17日消息:山西共青团发布首张《山西青年运动暨共青团历史地图》。这张地图是共青团山西省委联合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编制的,是山西省推出的首张关于共青团历史的地图。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2021,(6)
正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重要事件。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前,建党先驱们在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过程中就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上海作为早期党团组织的主要活动地,在青年运动的发展方面为青年团的创建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然而由于历史条件、客观条件和革命形势使然,团一大的召开地经历了一个从上海变更为广州的过程,在中国共青团即将成立百年之际,本文拟从宏观革命形势和微观历史细节两个方面探析变更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静 《纵横》2012,(5):39-44
俞秀松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是中国青年团早期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书记,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党和团的历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莫须有”的罪名,1939年2月21日俞秀松在苏联的肃反运动中被冤杀。那一年,他只有40岁。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它起到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发起组作用。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创建。回溯这段初创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救亡图存的大时代里,一群革命的先行者拥有着怎样的初心,以及共青团组织担当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巴中是中国第二大苏区,在通江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相似文献   

7.
李静 《纵横》2012,(7):22-26
陈望道是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之一,也是上海中国青年团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曾经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团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对陈独秀不满,中国共产党二大后陈望道退党。建国后,在毛泽东的关心下,他又重回中国共产党的队伍。  相似文献   

8.
叶学丽 《纵横》2012,(5):19-23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纪念日。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这一团体被称为“中共的后备军”;抗日战争时期,为吸收广大青年参加到抗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中来,各地共青团组织陆续实行改造,自1937年到1946年,共青团组织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抗日救国青年团体;进入解放战争时期,青救会等青年群众组织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和青年积极分子的要求,中共中央及时发出了试建青年团的提议。经过两年,试建工作取得了成功,于是普遍建团。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1957年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本期,我刊特别邀请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副馆长叶学丽,对这段历史进行详细的梳理,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9.
李玉琦 《百年潮》2022,(5):18-26
<正>在百年中国共青团史上,任弼时是唯一担任过团中央名誉主席的领导人。这是因为在他30年的革命生涯中,与中国青年运动和中国共青团组织有着不解之缘。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是1920年于上海加入青年团,他辞世前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为青年团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创刊27周年撰写的纪念文稿。他的人生实践表明他是中国青年运动和中国共青团组织优秀领导者,他为中国青年运动和中国的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跨入了崭新的 2 1世纪 ,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代表了全国六千多万党员的心声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习的重要内容。江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艰巨而光荣的历史 ,这个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指引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 ,这个历史将激励每一个党员和我们民族努力开创未来。江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全面领会“三个代表”要求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  相似文献   

11.
毕生笃志驯黄龙─—访黄河水情专家陈赞庭程占功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给沿岸特别是下游人民造成过深重灾难。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人民治理黄河取得了45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看到黄河的巨大变化,人们不会忘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广...  相似文献   

12.
叶学丽 《纵横》2014,(1):46-49
毛泽东是我们党的领袖,也是共青团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从湖南早期建团活动,到重建青年团时的运筹帷幄,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青年团工作的关怀和指导,毛泽东为共青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刘晓霞 《文史月刊》2005,(10):33-38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上.俞秀松是一个无法抹去的重要人物。早在1920年4月,俞秀松和陈望道一起参加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人之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同年8月,俞秀松受陈独秀委托,筹建了中国最早的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书记.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最新版本(2002年8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对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表述,有一个很重要的修改,就是把沿用了60多年的“共产主义小组”名称,改为“党的早期组织”。写了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取名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为书记”(见上册75页)。这一修改,恢复了原来的面貌。1920年入党的罗章龙,在1978年就说过:“共产主义小组这个名称,是后人给起的。在过去,对内对外都没有用过这个名字。”1920年入党的张申府,1979年9月也说过:“中国共产党1920年开始创建,地点在上海和北京。……我和守常研究,就叫共产党。”但是,至今还有不少报刊,仍沿用“共产主义小组”的名称,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从五四运动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一大”和“二大”的召开这段时期,可以称之为党的创建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大”和“二大”分别制定的党的纲领具有开创性,在党的诞生、发展过程和中国革命事业的前进历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新局面,在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实行国共两党的“党  相似文献   

17.
马学勤 《攀登》2011,30(6):21-25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这种必然性,内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与辛亥革命这一“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间的关系。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即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与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一个青年团组织是1920年8月22日在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诞生的。发起人有八个: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沈玄庐、袁振英、金家凤、叶天底,前六位都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会议把青年团的名称定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即S.Y青年团。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书记陈独秀也参加了会议,指派这八个人中最年轻的21岁的俞秀松为“负责人”,参加会议的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提议称为“书记”。  相似文献   

19.
高清  梁代生 《攀登》2013,(3):40-44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型政党”建设理念,实质上贯穿于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壮大的历史过程以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全过程,体现于党一贯重视学习,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中。建设“三型政党”的提出,基于历史,立足于现实,找到了关键,抓住了根本,为当前和今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回答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全会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和丰富的实践成果,其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而“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A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充分证明,这些论断是完全合乎实际的,也是十分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