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盛嘉 《史学月刊》2008,(2):18-23
由于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存在着一种厚今薄古的倾向,中国的美国革命史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美国史研究的薄弱环节.在中国,关于美国革命历史的研究文章数量十分有限,专著更是寥寥无几.即便是在这些有限的叙述中,还存在着不少令人遗憾的问题.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到学术上的反思和讨论,它们仍然在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当下的中国美国史研究.本文试图以对这个领域中所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以期引起学界同人的讨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2.
探云 《风景名胜》2016,(10):88-95
在非洲大陆的西北角,有这么一个奇妙国度,她四面“环海”:东南背靠撒哈拉大沙海,西临浩浩大西洋,北依地中海直布罗陀.她七彩缤纷,眩目多姿:从马拉喀什雕梁画栋的千姿百态到古城菲斯的天方夜谭,从卡萨布兰卡大清真寺的万般惊艳到梅克内斯的惊喜满途,从撒哈拉沙漠的漫漫黄沙到直布罗陀的天涯海角,更有舍夫沙万的梦幻蓝彩和艾西拉艺术小清新.毫不夸张的说,其万千姿彩绝对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相似文献   

3.
碧海蓝天、椰林环绕、洁白沙滩、海风习习、浩瀚星空、浪声阵阵……这些耳熟能详的大海代名词给了大家无限的向往.事实上,大海的美很难用笔墨形容,那片无限的湛蓝总是给人无尽的想象.转瞬间,我们已经步入艳阳高照的盛夏,你也许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度假规划,可是没有大海的夏天显然是不完整的,面对这片蔚蓝,吹着温柔的海风,怎能不心生向往?而对于海边旅行而言,选对岛屿和酒店就成功了80%,所以美轮美奂的风景和酒店的品质直接决定了旅行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4.
苏学 《风景名胜》2016,(10):109-124
每个去斯里兰卡的游客都渴望去乘坐一回海边火车或者山地火车,去体验一回曾经的古老的殖民地风情;孟加拉的火车,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相比较而言,尼泊尔境内的“国际列车”,则鲜有人知了.这三国几乎可以代表整个南亚的火车特色和状况,它不仅是当地人的交通工具,还是游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我在乘坐之中,经常可以碰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5.
JULY 《旅游》2011,(7)
来到翡冷翠的那天,是个典型的托斯卡那的天气: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很早就听说了托斯卡那,真正对她着迷,是在看了贝托鲁奇的《盗美人》和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之后。比比皆是的艺术品、大理石的建筑和著名的雕塑、色彩鲜艳的墙壁、深绿色的百页窗、深红的屋顶、田野上长身玉立的柏树、街道两边古老的店铺、马车的铃声叮叮响在耳旁……一切又把我带回了那部萦绕心头已久的电影里!  相似文献   

6.
矗立于中亚的帕米尔高原,与东南的青藏高原连为一体,构成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亚洲.在帕米尔周围延伸出五大山系:东北的天山山脉,东南的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西南的兴都库什山脉,地理学家称之为帕米尔山结. 帕米尔高原具有一些矛盾的特性,她既偏远又中心,既是险阻又是通衢,对于中国人来说,她是辽阔国境最西部的一个高原;然而,纯粹从地理的角度看,她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偏南,恰似心脏般强壮和耀眼,将亚洲大陆分割成东亚、南亚、西亚和北亚几个独立的地区,画地作狱,天各一方;同时,她又提供了一条条隐秘而坚韧的通道,让各地声气相通,是引人瞩目的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7.
于华芸 《旅游纵览》2016,(12):97-101
正佩奇(Pecs)是匈牙利中南部的重镇,也被旅行者认为是匈牙利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我们被它两千多年的历史吸引而来,也是为这里的世界文化遗产而来。匈牙利的地域并不算辽阔,从北部的布达佩斯开车到中南部的佩奇不过200公里的距离,再往南100公里就出了国境线了。一路上大部分地区是高速,穿行在成片的农田之中。佩奇的历史城区被成片地保护下来,并且划为步行区,我们订了老城区里面的酒店,把  相似文献   

8.
深白色 《风景名胜》2016,(6):134-139
在一首古老的马尔代夫民谣中曾这样唱道: “在辽阔的印度洋地平线上生长着绿色的棕榈,这是我的故乡,这是马尔代夫;在清澈的蓝色海洋上,我们像珍珠般生长,这是我的故乡,这是马尔代夫.” 在这里不仅有着蔚蓝色的海洋、青绿色的礁石、白色的海滩和茂密的棕榈树,长久以来这里的人们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无论你来过多少次马尔代夫,或者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如果想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那么入住马尔代夫的大、小四季酒店真的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这是联排别墅掩映下的一处私密隐逸圣地,踏上小岛那一刻,就犹如走进了天堂般的后花园,一切似乎都显得如此简单、自然.  相似文献   

9.
黄橙 《风景名胜》2016,(1):41-78
一路向西去大理 夜空忽然下起了绵密的小雨,石板路上泛着喜悦的光,街旁的每一个门窗都像各具风情的小戏台,演员们或已上场,或在幕后等待.他们在喝酒、谈情、看书、购物、唱歌……四周充满了自由和安宁的气息.今夜,我的耳畔响起许巍的《温暖》:我坐在我的房间,翻看着你的相片,又让我想到了大理……  相似文献   

10.
正奇特的语言和文字,从印度洋吹来的温润的风,未知而又丰富的生物,召唤着我,踏进了那滴在印度洋上的泪珠——斯里兰卡。虽然语言文字不同,迎接着不同大洋吹来的风,但是我坚信,对于爱鸟,任何地方的观鸟人都会没有异议地表示赞同。因为只有它们,才能为我们的大自然点缀上最靓丽的一朵会跳跃、会飞翔的花朵。至于我印象最深刻的关于爱鸟的一件事,曾以为,小朋友对爱护鸟类这种事情是还没有概念的,但是我经过这件事之后,发现我错了,这件事在平常人眼中看是一件小事,而在我看来,它的  相似文献   

11.
陈强 《中国地方志》2012,(4):11-13,3
地方志工作法制化是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保障。地方志工作法制化主要体现为三方面:具有较完善的地方志法律与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地方志法律与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切实得到执行;违反地方志法律与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的行为被依法纠正与处罚。地方志工作法制化目前存在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地方志法律与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尚不健全;现有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尚未得到很好执行。进一步推进地方志工作法制化,首先要完善地方志立法,积极推动《地方志法》的制定和地方志工作地方立法;同时要将地方志工作法制化纳入依法行政范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郊区化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冯健 《人文地理》2001,16(6):30-35
由郊区化的概念及当前我国郊区化研究的争执入手,评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郊区化研究的进展,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①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与郊区化研究;②城市季节性郊区化研究;③城市社会空间扩展的研究;④宏、中、微观多元郊区化机制的研究;⑤郊区化研究种类的拓展;⑥城市郊区化的类型与研究方法的多样化;⑦区域城市郊区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绅士化实证研究文献,系统回顾与整理其特征与议题,有以下发现:①我国绅士化实证研究逐渐被关注并重视,案例地区主要聚焦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并扩展到东北及西部重要省会城市和旅游景区等;研究机构则主要集中在南京、广州、上海、北京等主要中心城市;②研究内容涉及多类绅士化现象、绅士化与公共政策、绅士化群体与文化驱动、绅士化与多种城市现象、绅士化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影响以及教育驱动的绅士化等六大议题;③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研究注重与中国语境和特殊制度及城市现象的结合,逐渐形成“本土化”特色,但仍存在“有广度,轻深度”的问题。随着我国学界对绅士化议题关注热度逐渐升温,期望中国绅士化研究能瞄准国际前沿与国内需求,构建属于中国语境的理论框架与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克利福德·达比的区域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克利福德·达比 (Clifford Darby,190 9- 1992 ) ,著名英国历史地理学家 ,对英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的学术思想也影响到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达比一生的学术研究工作基本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英国东南部沼泽地 (The Fenland)研究 ;2 .《清册地理》研究 ;3.英格兰历史地理研究 ;4 .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讨。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对达比的区域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做了系统评述  相似文献   

15.
系统梳理总结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的国际研究进展,对我国未来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检索工具,对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的相关外文文献进行归纳与评述,在辨析可持续生计概念及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评估、生计策略转型、结构与制度及生计结果五个方面总结了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可持续生计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从旅游地可持续生计与生态保护及文化遗产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的适应性与恢复力等方面全面回顾了旅游地可持续生计与社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的国际研究述评,文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我国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盐湖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盐湖生态系统等盐湖知识和理论,结合古人对盐湖湖色和浑浊度相关记载,校正《水经·涑水注》安邑盐池文字当为"紫色澄渟,渾而不流"。该段文字反映了盐湖在特定时间段内盐度增高,而盐度变化引起盐湖生物链顶端的优势种群卤虫体内产生红色素,进而将卤水染成紫色或者深红色;同时,这些悬浮于高浓度卤水中的卤虫,极大地影响了湖水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带来湖水浑浊的盐湖地理现象。郦道元提取了盐湖湖表卤水湖色和浑浊度的感官性状指标,强调其在盐天然结晶前的指标作用,是传统时代汉文文献中记载结晶前高盐度卤水中湖色和浑浊度变化精度最高的文本。  相似文献   

17.
Mechanical shelters, including both covering sand binders and standing windbreaks, a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not only in reducing wind speed in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us lessening sand drifting, but also in reducing sand temperatures and preserving moisture for optimal plant growth. Shelters are shown to reduce sand temperatures in the midday hours (at a depth of 0.15 m) by 1.5–2.5°C on slopes of southern exposure and by as much as 5.5° on north-facing slopes of sand dunes. The difference in sand-surface temperatures on the windward and lee sides of barriers is found to reach 5° on south-facing slopes and 10° on north-facing slopes. Both covering sand binders and standing windbreaks also tend to reduce evaporation from the sand surface. Stabilized sand dunes are shown to retain 60 percent more moisture on the average than unprotected dunes. Contrary to some statements in the literature, standing windbreaks are found not to produce desiccation of the s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sand temperature on the shady side of barriers combined with the increase in sand moisture suggest optimal places for plant growth: These are the lee side on south-facing slopes and the windward side on north-facing slopes of sand dunes.  相似文献   

18.
洪振强 《安徽史学》2006,22(2):81-86
沪案交涉是由执政府担当的,但执政府为延长其政治生命,只知利用五卅运动中的"民气"以对内,并没有真正谋划沪案交涉,导致交涉主张不统一,交涉策略不明朗,交涉步骤不一致;同时,各外交官员在开展外交时也进行"内争",相互推诿卸责,导致沪案交涉延宕;江苏地方官员和各派军阀也以外交之名,与中央一起争夺上海地盘;此外,沪案发生时,上海无军政大员负责的现状也影响到了沪案交涉的开局.这些才是沪案交涉无功而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明代藩府是明代社会一个特殊的政治和文化群体,对于明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综合辨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对明代藩府著作和撰述作了较为全面的钩沉、辑录和考释。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Increasingly, developers and archaeologists search for ways to build on archaeological sit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preserving the remains underneath. However, deciding which effects of construction on archaeological sites are acceptable and which are not is hampered by the lack of knowledge on the impacts of construction on archaeological site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update on some of the effects of building on archaeological sites. Recent research had shown that displacement piles cause less disturbance in soft soils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Moreover, replacement piles may be less benign that assumed up till now. Effects of loading on archaeological sites are described, and gaps in the knowledge on these effects are indicated.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in this field, especially on predicting soil disturbance and damage to weak materials. Impermeable surfaces and constructions on top of sites may affect the visibility of soil features due to decreased rainwater infiltration. Finally, a series of non-physical effects are mentioned that will hav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deciding on allowing building on archaeological si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