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984年10月,在桂林临桂路一建筑工地挖基础的废土中,发现了40枚散乱的铅钱。除少数无文字外,多为“开元通宝”和“五五”铅钱(见下页附图),这些钱文字漫患不清。“开元通宝”分大小两种,大的背文横书“宝一”;“宝四”(重3.92克,直径2.3厘米,穿宽0.7厘米);穿上直书“兴”、“兴三”、“金二”(重3.45克,直径2.35厘米,穿宽0.9厘米)。小的除素背外,背文有直书“南一”至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日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穿径4、厚1.8毫米,重4.95克。面文“光绪通宝”四字对读,背面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文字朴拙,铸造粗糙,穿口呈不规则的圆形。通体灰黑色,间有土锈。翻阅有关清代福建省钱币的图谱资料,所见光绪通宝皆为铜钱,有红铜、黄铜、白铜质地者,惟独不见有铅质钱。  相似文献   

4.
龙纹铅饼探     
师小群  党顺民 《文博》2004,3(1):51-54
龙纹铅饼的发现和研究,始见于1943年《泉币》第19期蔡季襄著《汉西域大夏秦国马蹄金考》一文,据称:“敝藏有铜、铅两种……其形制与汉武帝之马蹄金饼绝相类似。正面以水涡纹为饰,惟背面中央,有方形爪字印款两枚,沿边复有古代拉丁希腊文字一圈。”这就是所谓“希腊文”铅饼的由来。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日从福州市花鸟市场地摊上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圆形方孔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毫米,穿径4毫米,厚1.8毫米,重4.95克。面文“光绪通宝”四字对读.背面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  相似文献   

6.
外文铅饼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文铅饼新探党顺民1992年春,友人以一汉长安城故址出土的外文铅饼出示。征得同意,拓图供广大学者研讨。铅饼直径5.5厘米,重156克。面凸似西汉叠山式博山炉盖式,纹饰为一独角长嘴,长脖短身,长卷尾的浮雕动物,奔腾于似山水、如云雾的背景图中,背面凹,外...  相似文献   

7.
南宋和州铅钱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钱牌,又称“垮牌”,或“镴牌”,有铜、铅二种。过去只发现“临安府行用”一种。正面均为“临安府行用”,背面记值,有:“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准伍佰文省”。据说,还有一些小面额铅牌。近年笔者有幸获得南宋“和州行用”铅牌一枚。经马定样、陈浩等鉴定,当属真品无疑。本文试就  相似文献   

8.
以铅铸钱始于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最早以铅铸钱的国家,这己为人们所公认。但是,具体早到哪一朝代?就其说不一了。有“中国最早的铅钱是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闽王王审知所铸‘开元通宝’小钱”之说;有始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的永通万国钱,“永通铅钱,旧谱未载。此铅钱之始”之说;有“以铅制钱始于周代”之说等,前后相差逾千年。  相似文献   

9.
正~~  相似文献   

10.
宣森同志将贰拾伍文铅钱公诸于世后,引起钱币学界的广泛兴趣。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和一些同志交换了意见,认为钱背文字当是八思巴文“权”字,海雄、金望同志对此已有专文沦述,不再赘言。我们还想补充说明的一点是: 若按宣文所说,此钱为蒙古西征时在欧洲发行,那么,用一种  相似文献   

11.
<正>灵宝县汉绿釉陶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美籍华人、著名文物鉴定专家丘小君先生来灵宝时说,国际市场对灵宝汉绿釉也赞不绝口。面对众多的赞誉,好像有无穷的动力,激励着笔者对汉绿釉陶奥秘的探求,在几十年的探究中记录了整整两本学习心得,现做整理奉献给广  相似文献   

12.
汉代铅釉陶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熠  田卫丽 《文博》2010,(2):17-23
铅釉陶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项重要成果。自西汉早期出现于关中地区,依托于制陶工艺的进步和对铅釉的认识逐步成熟起来,开始数量和种类都很少,西汉中期以后获得了很大发展,尽管仍比较集中于陕西和河南,但分布已经扩展到广大北方和部分南方地区,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复色釉。虽然铅釉陶的数量不多,但其种类和反映的形象却非常丰富,是研究当时物质文化的重要资料。由于所含金属的不同。铅釉陶釉色呈现出棕黄、深绿两大面貌。绿釉开始并不流行,东汉则成为主流。铅釉的使用打破了当时彩绘为主的装饰局面,又影响了后代三彩等低温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货币史上,曾时而使用过铅钱,泉界称之为白铅钱。其金属成分主要是锌,故现今不少人又称之为合金币。泉家们对铅质钱币多不予重视,少有研究,各种钱谱、图录亦多不见载。笔者今特撷选几枚简介。这几枚六朝铅质小钱均广穿,钱文漫晦,铸工粗率。其通体包浆为清一色石灰白侵胎入骨,重量大于铜品(入手微有下沉感),字划亦深峻于铜品。  相似文献   

14.
<正>战国时期,经济军事都较弱的燕国,在铸行货币方面却独据特色。除了刀币、布币、圆钱种类齐全,铸币数量极大之外,还曾铸有铅质货币,这在当时的诸国中也是独有的,并且也是已知我国历史上最早铸行的铅质货币。燕国铅质铸币,是燕国钱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先秦货币中的一个特例。对于研究先秦,特别是燕国的经济发展历史、钱币文化特色、冶金铸造技术、地域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钱伯泉 《新疆钱币》2002,(3):7-7,F003
二十年来,我在乌鲁木齐的钱币市场上陆续收集到大历元宝铅钱5枚,它们的大小和重量都不相同,直径26-29mm,穿宽4-5mm.重量5.7-7.8g。每一枚钱的正面和背面充满了黄白色的碱土包浆(见封三彩照)。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得到五枚罕见的钱币。据钱币商人说,这些铅钱曾给一位博学的钱币国际会员看过,据称这是印度尼西亚的钱币,但他也无法提供更进一步的资料。在整理这些钱币时,我起初认为是收进了一些赝品,特别是去年以来,在东南亚市场上  相似文献   

17.
西汉龙纹铅饼自1913年首次报道以来(图1),迄今已有整九十年了。这些年来在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湖南及北京等地铅饼屡有出土和发现。由于在汉城故址、西汉墓或汉四铢半两同时出土,所以,铅饼存在的年代也与西汉同期是可以成立的。但铅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本研究项目系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立文化财机构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所进行的合作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为依据铅同位素比值分析法研究“中国河南省巩义市黄治窑出土唐三彩及日本出土唐三彩、日本产铅釉陶器之产地推定”的提纲报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测定委托(日本)学校法人别府大学文化财研究所的平尾良光教授实施....  相似文献   

19.
铅同位素考古:20世纪国际上关于铅同位素分馏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有关铅同位素分馏的讨论,涉及到铅同位素考古的科学理论基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①从冶炼矿石到获得金属这样的过程中,铅同位素组成不发生改变。其主要人物有Russel,Farquhar和Barnes;②类似冶炼过程中的非平衡蒸发将会相当大地改变铅同位素组成。其主要人物有Budd和Pollard/Heron。  相似文献   

20.
郑州出土商代早期铅器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8月,郑州西郊师家河农民在平整土地时挖出一铅质器座,同年送交河南省博物馆收藏。该器物整体略呈方形,平面为“凹”字形,高21、正面宽21.5、侧宽18厘米。器座每边向内折平沿,沿宽5厘米,沿上有一条宽0.6厘米“山”形浅沟,两侧各有一6×8.5厘米的方孔。平均厚度为0.5厘米,重8.5公斤。器座正面饰单线饕餮纹,两侧饰相同的夔龙纹(见图)。线条松疏流散,其风格与郑州张寨出土的青铜器大方鼎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