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半岛危机的症结究竟何在?如何才能回到和平谈判的轨道上?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朝鲜问题专家张琏瑰。环球人物杂志:有人认为,朝鲜半岛危机的发展过程中,朝鲜有一套完整的计划。你也这么看吗?张琏瑰:朝鲜当然是有计划的。朝鲜三代领导人有三个不同的历史使命。金日成打败日本、美国,建立独立的国家;金正日通过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2.
一、客家文化及其历史渊源 1.客家与客家文化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客家研究掀起了一个热潮。客家研究在队伍组织与阵地空前壮大的同时,研究层面与学术水平也获得了极大的深化与提高。“客家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已步入系统的研究阶段。①一般地认为,客家或客家民系是指南宋末年南迁汉民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与畲瑶等土著融合而成的、具有独特的方言、习俗及其它文化特性的汉族民系。显然,客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种地域现象。因此,在研究客家时要明确区分客家人、客家先民、客家后裔等概念。  相似文献   

3.
民间信仰是客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从客家民间信仰的内涵与外廷、客家民间信仰的特性、客家的神明崇拜与风水信仰等方面对近十年来国内客家民间信仰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进行了评析,以期展现十年来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正宋湘(1756—18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今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象湖村)人。因天资聪颖,九岁即能文。"见诸伯叔为文会,即取片纸为文,下笔有奇气。"[1]"天资高迈,负俊才,诗文皆有奇气,匠心独运,吐弃一切。兼工书法,人得尺幅,如获连城之璧。"[]故而拥有"岭南客家才子"的美誉。宋湘还是"客家意识觉醒"的代表人物、[]"广东梅州客家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个跻身于全国名人之列的人物",[4]清朝中后期全国有名  相似文献   

5.
民间信仰是深深积淀于客家民系中的传统意识,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自然崇拜、神明崇拜、风水信仰、义民信仰和特殊历史人物崇拜等等。在客家传统社会中,民间信仰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只要稍稍翻检一下客家地区的老方志、老家谱,大量关于神庙、神坛以及祭神祀神的记载便跃  相似文献   

6.
客家学术研究的历史如果从1808年在惠州丰湖书院讲学的和平县进士徐旭曾先生发表《丰湖杂记》算起,至今已走过了200多个年头。自徐氏之后,客家研究论著层出不穷,其中尤以20世纪30年代罗香林先生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影响最大。它的问世,标志着客家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高兴地接到“纪念廖安祥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邀请函,高兴的原因有二:一是久闻“梅州大侠”廖安样的大名,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客家人物,大凡出众的客家人物,我都有研究和学习的特殊兴趣,而“纪念廖安祥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给我提供了研究和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漳州市位于海峡西岸福建南部.是海峡两岸客家人祖居地之一,客家文化渊源甚深,文缘一脉相承。“漳州客家文化研究联谊会”(以下简称“客联会”)成立15年来,以客家文化为主线,以两岸客家同宗、同文为重点,以史为据,对海峡客家这一重要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2005以来,成立了“海峡客家研究中心”,出版了具有海峡两岸特色的《海峡客家》一书.充分体现漳州客家学研究成果。该书在2006年举办的世界客属第二十一届恳亲大会上受到海峡两岸广大学者、专家和读者的赞誉。在2007年9月在厦门召开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上也获得好评。  相似文献   

9.
客家是我国汉族中一个独特的族群,自19世纪以来,客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客家文化也成为学术界一门显学。在这种表面的热潮背后,客家研究潜伏着不小的隐患。本文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导论》为文本,深入剖析七十多年前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情结和问题意识,解读现阶段客家研究的新现象新问题,力图找出合理化、操作性强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讨论了以因特网技术为标志的日益加剧的全球化对分居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的认同、客家研究等方面的影响。全文分理论依据、方法论、客家全球网、客家全球网络中的论题、其它客家因特网的论题、客家全球网是一个“地方跨国客家社区”和结语八部分。  相似文献   

11.
对客家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颇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近年来,文学界、史学界、艺术界、新闻媒体以及客家地区的党政部门等社会各界对客家文化倾注了较大的热情,促进了客家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从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发表后,客家学成为一门显学,倍受海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罗香林先生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认为客家是中原汉民族南迁后在闽粤赣形成的一个民系。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原说”受到了重大挑战。换一个角度而思,房学嘉先生提出的客家形成“本土说”和谢重光先生深化的客家形成“混合说”,显著地丰富了罗香林实际奉行的“中原移民说”。主源于中原移民的客家形成说,在本文关于客家人通过民间信仰建构历史记忆的田野资料,可以管窥一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客家研究的不断升温,当前客家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许多不晓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不同地域的研究总是将自己的研究视野局限在各自的研究区域,因而对客家的论述往往给人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印象。为改变这一研究方法的不足,为不同地域的客家研究搭建一个学术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使客家研究更加客观与理性,以推动客家研究的深入与提高,本所定予2006年1月11日至13日在嘉应学院召开“比较视野下的客家民俗化”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刘劲峰 《客家研究辑刊》2001,18(1):12-16,31
在客家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接触到这么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客家?什么是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怎么形成的?它具体成形于什么时候?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其中仅客家民系形成年代,就有所谓秦汉说、唐宋说、宋元说、明清说多种。笔者以为,所有这些看法都忽略了客家群体  相似文献   

15.
于富业 《沧桑》2008,(5):50-51
福建客家土楼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北京时间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46座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何保护好、开发好客家土楼,积极有效地进行深度开发,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福建客家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其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在文化视角下福建客家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华光辉人物有许多都是客家后裔,他们的功勋业绩与他们的客家血统有潜存深藏的隐秘联系。郭沫若也是客家人,他那特立独行的性格气质、曲折执守的化风范、激扬飞洒的浪漫情怀、奇幻夸张的艺术感受,隐约曲折地与客家人的理想主义生存精神和客家人顽强执守的中华化品质发生着联系,造就了一个现代行程中的中庸主义。这是一种生命力量的遗传和精神传统的遗传共同创造的奇异情景。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全球化扩展之下,强势文化逐渐同化了弱势文化。长期以来台湾的客家文化被视为一种弱势文化,正逐步面临式微。所幸,台湾政府的多元文化政策之下,已经强调保存与发展弱势文化的重要性。在此政策之推动之下,2003年台湾行政院成立了客委会,专责保存与推动客家语言与活化客家文化。台湾在解除戒严与政权转移之后,展开民主化历程,并引领民间与政府加强重视对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此外,台湾大专院校也进步设立客家学院、客家语言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促使台湾的客家研究迈入一个新的局面。 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从学术的角度反思将决定客家研究之水平。客家研究的方法,可将人文与社会科学诸多研究方法,加以广泛应用。甚且在全球化时代下,建立一套活络的客家研究方法,希冀活化与赋与台湾客家文艺复兴运动之新价值。 本文旨在分析,在21世纪全球化实现台湾多元文化政策之下,如何保存台湾客家语言和发展客家研究。本文亦审思与评价当前台湾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方法,并对加客家学的诸多面向、意涵加以区分;并提出:人文、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整合运用到台湾的客家研究,希望客家学采用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能提升其学术水平,扩大其学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客家学研究的范畴并不受限于哪一学门,其研究的方法也并不受限于哪一学科,而应该是全面又深入的多元科际整合工程。而且,客家研究不能缺乏客家语言之研究,因为没有客家语言就没有客家人。本文亦指陈客家语言研究之重要,并指出台湾21世纪台湾客家学的发展;希冀有志于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者,大家戮力以赴共同为台湾客家学术研究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李智敏 《神州》2013,(4):191-191
客家属于汉族的一个分支,客家的舞蹈在很大程届上与汉族的舞蹈一样,但是因客家舞蹈独特性,使客家舞蹈无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在现在的高等院校中,学校不仅仅要声学生讲授知识和技艺,还要对我国民间的舞蹈和民间的文钺进行保护,并使之传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客家的舞蹈喜欢客家的舞蹈、学习客家的舞蹈。  相似文献   

19.
作为汉族民系的客家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客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从文化地理学理论考察 ,区域文化的成型取决于主体文化要素的分别成熟。据此 ,确定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成型期在明末清初。由于历史的原因 ,梅州客家文化与梅州客家山歌具有客家区域文化代表意义。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整合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这在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中原文化构建了梅州客家山歌的骨架。因此 ,梅州客家山歌的艺术风格、修辞方法、章法结构都留有“十五国风”以及迁徙途经的江南吴音印迹。客家山歌自明末清初始与吴歌分道扬镳 ,佐证了客家民系及其文化成型于明末清初说。土著文化填充了客家山歌的肉体并使其尽显地域个性。因而 ,梅州客家山歌中还大量存在土著民族的歌词、唱名、旋律及修辞方法。从过程来看 ,文化整合导致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也是客家民系长期的区域环境感应的结果。从模式与效应来看 ,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经历了前期的汉族低势位文化与土著高势位文化的整合、中期汉族与土著等势位文化的整合、后期汉族高势位文化与土著低势位文化的整合的不同模式。属于特殊的高低互位的文化整合模式 ,其效应是互相融合。  相似文献   

20.
客家人作为一个族群备受社会关注,客家文化的研究成果也不绝如缕,蔚为大观。其中有很多论著述及客家妇女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社会地位和贡献等,也不泛赞美之辞。这固可珍贵,也符合客家妇女在客家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定位。但犹嫌不足的是,对形成客家妇女这种社会角色、精神风貌的根源,囿于社会传统文化视野探讨的较多,而对她们生存地理环境作用的研究仍很不足,或欠深入,是客家学一个应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即立足于此,在阐述客家妇女精神风貌之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