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民要术》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献典籍,本文从《齐民要术》的作者、版本、内容、语言等方面介绍该书的情况,以期能够促进对于该书的文献整理和汉语史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王勇 《史学集刊》2023,(2):97-107
作为农田形态的桑田最迟在秦代已经出现。《齐民要术》的记载反映出桑粮间作是北朝桑树栽培中较为常见的做法,而北魏均田令中关于桑田的规定与《齐民要术》所记载的桑粮间作技术一致,均田令中的桑田应该也是采用桑粮间作的农田。北魏将桑田定为世业主要因植桑给农田带来的附加价值,最初并不一定涉及土地所有权问题。但有关桑田的规定仍然夹杂有政治和社会因素的考量,它既是政府向豪强地主妥协的产物,同时也有限制大土地所有制的意图。桑田问题本身是一个农艺问题,而北魏均田令的规定在事实上造成了桑田与露田、麻田土地权利有别,可能正是在均田令实施过程中,桑田逐渐失去了其作为桑粮间作农田的最初含义。隋唐田令已废弃桑田名义,只要求民户的植桑数量达到标准,对栽种方式并不做要求,但受此前农业实践的影响,当时桑粮间作仍较普遍。宋元以后,由于要充分利用农田殖谷及桑树品种的改变,桑粮间作明显萎缩。  相似文献   

3.
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早在我国古代有之。2000多年前的《诗经》就载有我国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人们植树的情况:如《定知方中》就写有“树之榛粟,椅桐梓漆”,说的是卫文公徒居楚丘,打造宫室,就种有榛、粟、椅、桐、梓、漆。那时人们植树除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使用方便。后魏《齐民要术》记载:三国时一个叫李衡的人,在五陵郡龙阳盖了所住房,种千棵柑桔,临终前告诉儿子:  相似文献   

4.
南晨 《湖南文史》2013,(10):64-65
“狮子头”,即扬州话说的“大斩肉”,北方话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据说它的“远祖”是南北朝《食经》上所记载的“跳丸炙”(《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  相似文献   

5.
《齐民要术》中“二”和“两”作为数词多次出现、“两”和“二”虽然在数值上相等,但在具体用法上还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齐民要术》“喜烂”的“喜”是“善”的形近之误,因为“喜”没有“容易”义。本不同意这一说法,列举充分的书证证明“喜”当“容易”讲乃魏晋南北朝习用语。  相似文献   

7.
《旅游》2015,(4):27
大兴桃花园北魏美食是既是一家文化美食餐厅,又是一家集会议、家宴、团体聚餐、耕种、采摘、节假日居住于一体的休闲场所。北魏美食深入挖掘整理了《齐民要术》中的部分北魏时期美食佳肴,并创新研发出了许多符合现代人身体状况和养生保健观念的新菜品。2015冬春季旅游养生餐厨艺秀展示菜品"天下第一圆"是北魏美食的招牌菜。直径10多厘米的大丸子让人凉讶,待切开一看,原来里面大有乾坤。杏鲍菇、蟹味菇、香菇、马蹄、冬笋等许多种养生食材藏于其中。杏鲍菇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  相似文献   

8.
《海经》、《荒经》从字上看与《山经》风格相近,但从内容上看,与《山经》的差别很大。前已说明,《海》、《荒》二经是同一题材的不同版本,它们的共同性是主要的,故先把《海》、《荒》放在一起来讨论其与《山经》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们中国的“上等人”一向重道而轻器,“下等人”则只管器而不大关心道。读书人都要去做人上人,把闻道看得无比重要,而器呢,自有人下人一代代口口相传地做去。这情形,只要看中国论道之书汗牛充栋,而论器之书寥寥可数,就可以知其大概。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但自先秦至明,研究农事的著作,可称的也只有《齐民要术》等有限的几部,不少还因不受重视而亡佚了。到徐光启著《农政全书》,已是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了。  相似文献   

10.
话说苌弘     
张麟 《炎黄春秋》2006,(4):73-73
苌弘,字叔。他是我国东周时期一位神话般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我国的史籍《左传》、《国语》、《庄子》、《史记》、《汉书》、《华阳国志》等,对苌弘都有记述。他与思想家老子友情甚笃,他对教育家、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有过帮助和指导。他是东周王朝的大忠侄,是古蜀国有历史记载、最早的一位历史名人。他是东周时期的一位政治家‘、阴阳家、天文学家和音乐大师。  相似文献   

11.
"髓饼"最早出现在东汉刘熙的《释名》当中,《齐民要术》中有其所用原料和烤制方式的记载。鸠摩罗什所译《大智度论》中也有其名物,揭示髓饼所用原料、制作方式与《齐民要术》所记相同,证之以其原料添加方式、烤制用炉以及添加糖蜜、早先流行于北方等因素,可以判定髓饼与胡饼、蒸饼等,均为汉代传入中夏的一味外来食物。  相似文献   

12.
《唐会要》是现存最早的会要体史书,是研究唐史,特别是研究玄宗天宝以后历史的重要典籍。但目前对该书全面、深入的研究仍未展开,其成书过程、流传情况至今尚不明晰。本对《唐会要》编纂流传过程中的一些模糊问题作了一些新的探索,通过对以王应麟的《玉海》为主的几部引用《唐会要》较多的类书进行的细致考察,从中梳理出一些《唐会要》与《会要》、《续会要》之间的关系,从一个侧面论述了王溥对前后《会要》的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们太念旧     
很难想象,一个80年代前期出生的人会没有看过吴宇森的电影。《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和《地道战》、《地雷战》、《西游记》、《红楼梦》、《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混杂存一起,是一个80后影像记忆的标配.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上博《孔子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以及其他各种早期资料中关于《关雎》的讨论,本文阐明,在战国晚期和秦汉时期对这一文本的理解与《毛传》和西汉《三家诗》中的诠释相当不同。这种早期的诠释将《关雎》与传统上被认作“淫诗”的一些文本——尤其是《郑风·将仲子》和《陈风·月出》——联系起来。此外,本文提议就《国风》整体而言,《毛传》不仅仅是对一部已存在的公认的《诗》的原始文本的诠释,还同时通过其选字、训诂注释和《小序》的整体效果,决定文本的字词与意义。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在摒弃《小序》的同时还继续接受《毛传》的训诂注释;我们也不能依靠《毛诗》和《毛传》来决定在《孔子诗论》一类文本中讨论的《国风》的字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京味文化?京味文化又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特色呢?早年有人提出京味小说的概念,认为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京味小说之巅峰。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展现的人物故事,小胡同四合院的风土人情,优美幽默的北京语言,崇尚仁义的市民观念,也充满了京味。张恨水的《啼笑姻缘》,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邓友梅的《烟壶》、《那五》,刘心武的《钟鼓楼》、《如意》,陈建功的《卷毛》、《找乐》,凌力的《少年天子》,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都散发着京味。  相似文献   

16.
<正>杂文初试锋芒副刊,是中国报纸的一个传统,一大特点。尽管是"报屁股"、"龙尾巴",却不可小觑。从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到北京的《京报》、《晨报》,再到《民国日报》、《时事新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幼儿启蒙读物是《三字经》,或者准确地说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和《弟子规》,简称为“三百千千弟子规”——读起来很押韵,朗朗上口。  相似文献   

18.
酷吏是中国封建制度的产物。自司马迁于《史记》专列《酷吏列传》后,二十四史中列有《酷吏传》的还有《汉书》《后汉书》《北齐书》《魏书》《北史》《隋书》、新旧《唐书》《金史》,凡10史,共记103位酷吏;扣除重复记载的11人,应有92名。但这并非说未列《酷吏传》的朝代就未有酷吏,只是从宋代始,酷吏们的行为与奸佞已无太多明显区别,而被史家列入奸、佞一类传中罢了。而更多的酷吏则没有传,只是在史籍中提及而已。这样的酷吏不下数百人之多。就史书中所列酷吏来看,大致以两汉与唐代武则天朝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世代传承的文化母题早在两三千年以前,今苏北大地上曾经存在过一个历史悠久、国力强盛、文化发达的古徐国。而在徐国的历史上,徐偃王无疑是一位声名最为显赫、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君,《荀子》、《韩非子》、《淮南子》、《尸子》、《楚辞》、《论衡》、《说苑》以及《史记》、《后汉书》、《水经注》等早期的文献都曾记载过他的事迹,有的其至还将他和尧、舜、周公、伊尹、周文王、孔子等  相似文献   

20.
明代是江苏文学大发展时期,大家林立,流派纷呈,作品颇多。代表作有宋濂的《阅江楼记》、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归有光的《沧浪亭记》、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高启,少年时代就以写诗而著名,他是明代初年杰出的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为“吴中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