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抗战大后方的贵阳,自上海来避难的沈家在兴隆东巷安了家。沈家阿婆的一生都围绕着沈家的孩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的死并没有换来成全,日子依旧如此,悲剧无法避免……一"沈根生";"生者出,死者入棺木"!"沈沪生";"生者出,死者入棺木"!"沈吉生";"生者出,死者入棺木"!"沈祥生";"生者出,……"  相似文献   

2.
人的存在有两种模式"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人在"共在"的非本真状态中失去个性失去本真,在与常人同中寻求安宁。但"共在"只会使人处于烦的存在状态,产生畏的情绪。而死亡却是任何人不可回避的生命制高点,面对死亡,"先行到死",人才会回到本真状态,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3.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 窗外,馆中,花间,亭下;蓦然间,好一个妩媚的杜丽娘,粉面薄衫,金钗颤颤,正游同。  相似文献   

4.
叶蔚  断戈  雨蔚 《风景名胜》2008,(2):66-69
【剧目】《牡丹亭》【编剧】(明)汤显祖【主角】柳梦梅杜丽娘【舞台地点】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牡丹亭公园【爱情格调】浪漫、如梦似幻、曲折复杂【经典台词】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剧情解读】南宋时期,江西南安府太守杜宝有一女,名丽娘,聪慧秀美,爱做梦。一日,丽娘在梦中见一书生,手持柳枝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从此之后,她便为相思之苦,伤情而死。此时,杜宝转官淮安,乃葬女于牡丹亭畔。三年后,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过南安,拾得丽娘画像,悦其貌美。丽娘幽魂出现,与梦梅相会,并得再生。丽娘复活后,与梦梅同往淮安求其父母许婚。杜宝大怒,视女儿为妖孽,诬梦梅盗掘女坟。正好梦梅得中状元,乃上书自辩,丽娘也登朝申诉,终于得到皇帝承认,夫妻父女团圆。  相似文献   

5.
16年前的情人节,父亲乘风而去。十年生死两茫茫:于死者,魂魄已虚无缥缈;对生者,怅惘却未有尽头。  相似文献   

6.
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2011,(27):20-20
不要可怜逝者,可怜生者吧,特别是那些心中无爱的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邓布利多对哈利·波特说  相似文献   

7.
为了配合基本建设,2016年10月,广元市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元市考古工作站)在四川广元市利州区浩口村清理了1座宋代石室墓。该墓为长方形单室石室墓,出土器物62件,有陶器、瓷器、钱币及买地券等。墓室内部雕刻有人物、花卉等精美图案:石刻中的荷薪、庖厨等图像是当时人们生活场景的反映;"孝行图"体现了生者对生死问题时的寄托与祈求;武士、侍女与花卉图案为墓主人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体现当时"事死如生"的丧葬习俗。腰坑中用钱币摆放的后天八卦图形更是当时道教信仰流行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正世间只知汤显祖为文学家戏曲家,鲜有知其为思想家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这段文字,常被后世援引以表难诉之"情",亦可看成是汤氏哲学思想的文学表达。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秋,汤显祖的《牡丹亭》杀青了。激动之余,他为这部得意之作撰写了一篇短文——《牡丹亭记题词》。随后,即交付与临川相邻的金溪县浒湾镇书铺街刻印。  相似文献   

9.
三死两疯四人被另案调查,阜阳这起举报事件有怎样的玄机?举报人之死3月13日凌晨4时55分,李国福在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自缢身亡",这份死亡鉴定书上有3个红色印章,却无一人签字。  相似文献   

10.
<正>《荀子·礼论》载:“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大意是丧礼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这八个字十分精确地概括了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特征,它以灵魂不死为精神寄托,追求的是对死者生前世界的“镜像”表达,最大程度还原复制生前的物件、场景、血缘关系、精神意志等,为死者打造一个可以继续“享用”的地下世界。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學藏秦代木牘《泰原有死者》是近年公佈的一份珍貴出土資料,它以復生者口吻講述了死人的好惡及地府冥界中的價值取向,對於研究秦代的婚俗、喪葬、祭祀、死後世界及鬼神觀念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着重分析了如下內容:死而復生者的身份認定及女子的婚姻歸宿,死人的財富觀念及黃圈的象徵含義,古人的魂魄觀念及形"魄"拘閉地府的認知,鬼神亦須飲食的祭祀理念及後世道教的天廚、地廚觀念,强調以故衣殮葬及其背後隱藏的薄葬用意,以揭示秦漢時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間習俗,期望有助於理解這篇牘文的深層含義。  相似文献   

12.
杨淑霞 《神州》2012,(32):17+19-17,19
我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讲过这样一段话:“情不知所起,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复生。生不可逾死,死不可复生者,皆因情所不止也。”为此,他在他的《牡丹亭》中,让杜丽娘或生或死,或死复生。全由“情”所左右。真乃大家手笔。其实,这一“情”字,直达中国戏曲之命门,亦是中国文化之密码。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同样提出了“以情悟道”之说,实乃异曲同工之妙哉!  相似文献   

13.
洛阳的丧葬礼俗王中茂洛阳为九朝古都,丧葬旧俗甚多,尤其是乡村民间更为突出。这些礼俗从侧面映照出洛阳人民对先人的无限尊崇及生者对死者的绵绵情思。本文仅就洛阳乡间的丧葬礼俗扼要地介绍于后。洛阳人对丧事的一个重要信念是“不死其亲”,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事死如...  相似文献   

14.
张镃卒年考     
张镃为南宋时著名诗人,因得罪权相史弥远而编管象州,其卒年目前尚无定论。吴泳制词"一偾二纪,遂死瘴乡"之"偾"字有死亡和仆倒两种解释,据此可判定张镃要么卒于1212年,要么卒于1234年。而通过字义、文法的考察,情理的推断以及文献的记载等,"偾"当释作死亡。也就是说,自吴泳端平二年(1235)作制,张镃已死瘴乡24年,故其卒年应为1212年。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人会死?”“人死了会怎么样?”“妈妈我不要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问题往往让人一时难以解答,解答了也很难使他们满意和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其实,原因在于大人们自己也根本不知道死亡到底是什么,也心存恐惧!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往往是有感而发的。比如,心爱的宠物死了;家庭成员的逝去;灾难性的新闻和电视节目等等。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无论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我们都有必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个提问。因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焦虑和恐惧。我们的回答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对死亡的看法。因此在回答孩子的提问前我们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夫余丧葬习俗的资料极少见诸于文献记载,仅《后汉书》载:"死则有椁无棺。杀人殉葬多以百数。其王葬用玉匣,汉朝常豫以玉匣付玄菟郡,王死则迎取以葬焉"①。《三国志》亦载:"其死,夏月皆用冰。杀人殉葬,多者数百。厚葬,有椁无棺"②。根据这两小段记载可知,夫余的丧葬习俗主要有使用木椁、殉葬和厚葬这几点。近些年来随着夫余考古遗存的发现,尤其是对夫余墓葬的发掘,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实物资料,透过这些实物资料我们可以更加直观、更加深入的了解夫余的葬俗。本文想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史籍记载,古代绕家人死了不兴土葬,只把尸体用藤蔓捆好缠于树林中。(《大清一统志》、《黔南织略》等说:绕家“人死不葬,以藤蔓束之树间。”)抑或这种葬俗不太卫生,污染环境,加上汉习影响,至近代绕家就改变了这种葬俗,取而代之的是用木棺材殡殓,以壅冢土葬。但其丧葬形式,则要看死者是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来决定。  相似文献   

18.
一、先秦两汉时吴地"用剑轻死"的流风及士子尚武的文化属性 先秦时期,地处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吴地民风尚武,吴地文化被中原文化视为"蛮夷"文化.<汉书·地理志>记载说:"吴粤(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①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引"<郡国志>云:‘吴俗好用剑轻死……',按诸说吴俗,盖古如此."②  相似文献   

19.
居住在新疆昌吉的回族在葬礼之后,为了表达生者对死者的哀悼、祈祷与纪念,形成了一套特殊的伊斯兰教宗教仪式,谓之"搭救亡人"。本文主要围绕举行"搭救亡人"的一系列宗教仪式,解读宗教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许介鳞 《百年潮》2004,(2):54-61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地舍命献身.这种思想是以对儒家"士道"的觉悟为根本的.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如注重主君的德性,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武士道彻底地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