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鲁木齐早期人类活动与城市形态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记载与考古研究成果,分析了乌鲁木齐早期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唐代轮台城的兴废,并探讨了清代以来乌鲁木齐城市形态演变的规律和原因。认为军政职能是清代城池建筑的主要原因,商业贸易发展是城市形态变异的内动力,现代工业发展是形态突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满族社会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清朝满族定居乌鲁木齐,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其间经历了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乌鲁木齐满族在人口、政治经济、风俗等方面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同时,为乌鲁木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清代帝王赐书传统在清代书法史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清代帝王赐书的研究领域缺乏从书法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此处从清代帝王赐书的对象、赐书规模、赐书相关制度、赐书社会影响等方面揭示清代帝王赐书的运行机制,挖掘赐书背后潜在的政治效力对朝廷书法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常熟瞿氏藏书楼——“铁琴铜剑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京剧《沙家浜》故事发生地阳澄湖的古里镇上,有一家清代著名的私人藏书楼——“铁琴铜剑楼”。它与浙江宁波天一阁、山东聊城海源阁、杭州八千卷楼,素称清代全国四大著名的私家藏书楼。铁琴铜剑楼主人瞿氏连绵五代聚敛收藏,历尽艰险护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悉数捐献给国家,变家珍为国宝,堪为四大藏书楼之首。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市位于亚欧大陆腹地 ,以亚洲大陆地理中心著称 ,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 ,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自古以来 ,乌鲁木齐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人们所乐道。唐代的边塞诗人以及清代的流放名人纪昀、明亮、载澜、刘鄂等在乌鲁木齐的活动更为学人所探寻。 1 884年的新疆建省 ,乌鲁木齐就成为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天 ,每年一届的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把乌鲁木齐推向了改革开放的前沿 ,让世界了解乌鲁木齐、让乌鲁木齐走向世界将变得更为迫切。《乌鲁木齐市志》的出版发行适时代发展之需要 ,积十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清代家礼书总体估量的基础上,梳理了清代繁多家礼书的三类主要构成,即前朝刊本、清朝官修家礼书和清人私修家礼书。由此发现清代家礼一方面继承宋、明以来的家礼传统,面对相似的社会环境,担当相似的社会功能,秉承相似的编纂原则;另一方面,清代家礼因其统治民族的满洲族性和清代平民宗族发展等社会新情势,在具体仪节和家礼结构等方面都有一些新变化。与前朝相比,清代家礼无疑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湮没消隐。  相似文献   

7.
李蟠是清代徐州唯一的状元,也是清代结局最惨的状元。清代一些野史、笔记,现代《民间文学集成》记载了李蟠的一些奇谈故事.笔者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清代流寓乌鲁木齐的文人,前人辑录之外,乾隆至同治年间尚有周恭先、巴尼珲、龙铎、沈峻、林雨化、福庆、王以中父子、曹江、李广滋、张悫田、边士圻、张金、黄家绅、沈琮、富勒珲凝珠、范澍、杨成勋、张文浩、戎继祖、黄治、廉敬、恩泽等均在此创作有诗歌。他们的身份多样,有都统、道员、领队大臣、幕僚、废员、随戍亲属等,而以废员为主。他们的诗作数量多,题材广,众体兼备,内容丰富,为考究清代乌鲁木齐地区的文学、文化活动及历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推进对清代新疆汉语文学发展与繁荣的宏观把握和整体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清代学术思想史名著。在这部书中,作者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做了一番精到的梳理、概括,把中国文化迈向近代的发展主线和基本特征,清晰地给读者呈现了出来。梁启超对传统文化的关照、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思考以及他对治学精神的评判,贯穿这部书的始终。这部书至今对研究者仍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何若瑶为清代中后期广东著名学者,所著《两汉书注考证》是清代朴学的代表作之一,惜至今无人研究。该书纠正了前人《两汉书》注中的失误,考证翔实,学术成就甚高。该书的考证也有一些小失误。  相似文献   

11.
清代王家相等人辑录的<清秘述闻续>,上续法式善<清秘述闻>一书,记载清代嘉庆至光绪年间乡会试考官与学政情况,是研究清代科举和教育制度的重要资料.然书中存在不少讹误,使用时需注意甄别核对.其中关于宗室载龄与麟书二人旗籍的记载,即存在前后矛盾情况,有必要给予指出与纠正.  相似文献   

12.
“西园雅集”作为一个历史画题,为历代画家所描绘。“西园”是北宋驸马都尉王冼之第,当时文人墨客多雅集于此。山西省博物馆收藏有清代画家王云的《西园雅集图》轴,它以宋代文人苏东坡、蔡天培、李端淑、王晋卿、苏子由、郑靖老、秦少游、李伯时等人在西园以诗文会友的故事为题材,构图疏密合宜,景物错落有致,人物刻画精细传神,设色古雅,为山水人物的合璧之作。无名款,右下钤“王云之印”、“汉藻”两方印,此画曾收入《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书画卷)和《中国绘画全集》(清代卷)两书。王云(1652~?),清代画家,江苏高邮人,字汉藻、雯庵,号清痴…  相似文献   

13.
清代人毛贽纂《识小录》一书。是书内容广博,语言优美,且精于考证,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虽然书中也存在某些瑕疵,如溢美之词充斥、传说附会掺杂、思想存在局限等,但仍不失为清代私修方志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4.
张研  钱蓉 《安徽史学》2010,(3):13-22
本文以清代广东三位知县的剿匪故事为中心,揭示了清代基层社会"匪"、"绅"、"官"的关系,为深入认识清代上层政权控制基层社会的实况、深入认识清代基层社会控制体系——上层政权控制与乡村社会自身控制的连接,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和贡献。  相似文献   

15.
清代河南书院刻书浅论李景文雕板印书自唐五代始,发展至清代,可谓是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刻印的图书不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刻书地点遍及全国,而且官刻、私刻、坊刻都十分繁荣,并形成了高质量的"康版"。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从来到清也一直是刻书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6.
何若瑶为清代中后期广东著名学者,所著《两汉书注考证》是清代朴学的代表作之一,惜至今无人研究。该书纠正了前人《两汉书》注中的失误,考证翔实,学术成就甚高。该书的考证也有一些小失误。  相似文献   

17.
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续)》2012年9月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1999年,李世愉出版了《清代科举制度考辩》一书,在此基础上,他又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一些前人未曾涉及的课题做了专题研究,并产生了一定影响。2012年他将陆续发表的14篇文章重新进行校订、修改和补充,结集成《清代科举制度考辩(续)》一书。该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尸变”故事在清代志怪小说和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清代社会中盛行的“停柩浮厝”的独特葬俗是“尸变”故事得以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故事本身则从独特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死、灵肉、人鬼等概念的分类与理解;也揭示出清代社会“停柩浮厝”与“入土为安”两种相冲突的观念给人们带来的文化张力和社会压力。“尸变”故事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在面对逝者时普遍存在的怀念、不舍与厌恶、恐惧两种本能情感间的人性冲突。  相似文献   

19.
一本研究清代学术的入门书──重读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杜蒸民《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是梁启超继《清代学术概论》之后,于1923-1925年间撰成的又一部关于清代学术发展史的名著。其中《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曾于1924年在《东方杂志》...  相似文献   

20.
钱大昕对《后汉书》进行富有成果的研究,在清代《后汉书》研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钱大昕研究《后汉书》时先从小学始,对《后汉书》及其《注》进行了校勘和辨伪,内容涉及典章、官制、舆地、氏族、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在考证方法方面,他灵活运用版本互校、金石考证、以及避讳等方法,这些考据的方法极具科学性,对整个清代的考据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