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历史阶段:清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911年(清宣统三年)清初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82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思宗(崇祯)自杀,明朝灭亡。五月二十七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败大顺军,李自成败还北京。三十日,李自成在英武殿即皇帝位。翌日,即撤兵回陕西。十月十九日顺治自沈阳迁入北京。三十日,第二次即皇帝位。1649年(顺治六年)至1651年(顺治八年)沙俄哈巴罗夫自费组织"远征队"征服黑龙江,多次携带武器弹药,在黑龙江地区杀人抢劫,占领中国土地。  相似文献   

2.
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于崇祯十六年(1643)七月在湖北襄阳建立政权,次年正月在西安建国,四月李自成在北京称帝,至永昌二年(即顺治二年,1645)三、四月间战死湖北通山县九宫山。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顺治十八年八月初九日《招抚刘二虎、郝摇旗诏书》是一件珍贵的文献资料。刘二虎、郝摇旗原系李自成部将、1645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城九宫山遇难后,刘二虎、郝摇旗等率部与南明军联合抗清,后在川鄂地区组成夔东十三家军,坚持抗清十余年,直到康熙三年(1664年)在清军的"围剿"中失败。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就刘二虎、郝摇旗在川鄂地区的抗清事迹略作勾陈。  相似文献   

4.
<正>明代末年,由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席卷全国,一时震撼了明王朝,李自成便成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在西安建立大顺国,年号永昌,这时他不仅在政治上励精图治,而且在经济上亦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积极搞活经济,安民铸币。如当时所铸的"永昌通宝"钱,计有小平钱,当五,当十等,这些钱在社会上流通后,对当时的国计民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笔者前些年在农村调研时曾收藏一枚"永昌通宝"当十钱,就是  相似文献   

5.
袁林 《中国钱币》2005,(1):20-26
关于李自成铸币问题,我曾撰写《李自成铸“永昌通宝”》(1985年《陕西金融·钱币专辑〈4〉》)和《李自成铸“永昌通宝”再探》(《中国钱币》1990年4期)二文。十余年来,随着资料的不断补充和出土钱币的大量涌现,使我对李自成铸币在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有许多新的发现,因此,有再度深入探讨的必要。本文结合近十年来全国出土永昌钱的原始资料,确定版式和铸地,再结合钱文发展情况,参照其他大顺文物,确定各类版式的铸造时间,最后对李自成的货币政策做一些分析,力图比较全面地介绍李自成铸币过程,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永昌通宝全国…  相似文献   

6.
滋阳县在文物普查工作中,于滋山区屯头村西北一里的石桥上,发現了带有李自成年号的石碑一块,碑高130厘米,寬60厘米,碑額刻楷書"大順国"三字;碑身是創建信女桥捐助人題名;末有"永昌元年孟夏梅月同立"銘記。按李自成于公元1644年正月初一日称王于西安,国号大順,建元永昌。三月十八日入北京外城,次日入內城。其后,并于山东,河南等处設置官吏,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称帝,公元1645年(永昌二年)九月卒。碑上"永昌"的"永"字作"永",与"永昌通宝"钱上字形相同,而孟夏即四月,正是李自成入北京,大順国版图包括山东全境之时,是一件有价值的历史文物。碑文虽明記此桥名"信女桥",但至今当地群众仍管它叫"永昌桥"。現滋阳县文化科巳采取措施予以妥善保护。  相似文献   

7.
一李自成 (160 6— 1645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本名鸿基 ,初号闯将 ,后号闯王。陕西米脂双泉里人。崇祯六年李等带义军由渑池渡河 ,由晋入豫 ,转战豫、鄂、川、陕、甘边区。崇祯十三年夏由房县取道陕东南入河南。在河南提出的“均田免赋”等口号 ,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根据清康熙《鲁山县志》等志书记载 ,自崇祯六年至十六年 ,李自成起义军 8次来鲁山 :1 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起义军于崇祯六年 (1633)至鲁山 ,攻城未克 ,后分兵进攻汝州、宝丰、郏县、伊阳。2 .崇祯八年 (1635 )李自成起义军围攻鲁山县城 ,五昼夜未攻克。3.崇祯十三年 (1640…  相似文献   

8.
潼关战役是大顺与清进行决战的一次重要战役。《明史·李自成传》载:“顺治二年二月,我兵攻潼关,伪伯马世跃以六十万众迎战,败死。潼关破,自成遂弃西安。”(中华书局标点本,页7968) 此记清军攻克潼关、大顺伯马世跃败死与李自成弃西安,均在顺治二年二月。核之有关记述,其记时间均误。关于这次战役的时间及经过,当时清朝方面的将领定国大将军豫亲王多铎等于顺治二年二月乙卯(初二日)的奏疏中,述之甚详: 大军于元年十二月十五日,追流贼李自成兵到陕州,……二十二日,师距潼关二十里,立营,侯红衣炮军。时贼渠李自成在西安闻信,率援兵至,二十九  相似文献   

9.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战争中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李闯王”、“闯王李自成”的名字,妇孺皆知,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至于李自成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称为“闯王”?诸有关史籍中却存在着不同的记载。当李自成参加农民起义初期,曾在闯王高迎祥麾下为将,率领第八队人马,故称“八队闯将”。后来李自成“自为一军”,独立活动,仍称“闯将”。高迎祥于崇祯九年七月二十日在盩屋(周至)黑水峪战斗中,  相似文献   

10.
关于明末农民英雄李自成死于何地一事,长期以来,众说纷纷,争论不休。早在清乾隆年间,湖南澧州知州何磷提出过李自成削发为僧,禅隐石门夹山。还有的史书曾载李自成死于“湖南省黔阳县,葬于罗公山下”或“过通城九宫山而死”等等。可谓是数百年来,公私史乘,各持异词。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历史研究》(1956年)根据李自成行军路线和通山县志及程氏宗谱等所述,发表了关于大顺军领袖李自成被害地点的考  相似文献   

11.
公元一六四四年(明崇祯十七年)阴历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农军攻入北京,明帝朱由检自杀,明王朝宣告覆灭。同年的四月底,李自成的农军败于清朝和吴三桂的联军,以至李自成的农军不得不退出北京,西撤,清兵于五月初一日,进入北京。按日期计算前后恰好是四十天。在这四十天中,政治风云,变幻无常,犹如一个万花筒,使人眼花缭乱,一时是大顺皇帝即将登极,明朝官吏争先向农军政府报到;一时又边报紧急,李自成亲率大军东进山海关;一时北京城内又哄传明太子建元“义兴”,准备复辟;一时李自成从山海关仓皇败归,  相似文献   

12.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是明朝末年规模最大、影响极为深刻的一支农民起义队伍。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以西安为都,宣布即顺王位,建国大顺,改元永昌。从这年三月到八月,浚县为大顺政权的辖区。李自成派遣马世聪为浚县县令。现在该县有一块叫《忠烈祠碑记》的碑石。此碑原立于浚县忠烈祠内。忠烈祠位于王公祠舍之左,为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陕西发现的李自成政权官印中,"汲县之契"为最早铸印,"鲁山县信"为最晚铸印,此二印俱与河南有关,可全面代表李自成政权颁铸官印的自名特点、尺寸规制、款识流变等。这两方原属河南的李自成政权官印遗落在陕西,与李自成由北京退回陕西后,局势的迅疾糜烂密不可分,折射了李自成起义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4.
李自成铸“永昌通宝”再探袁林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于崇祯十六年(1643)七月在湖北襄阳建立政权,次年正月在西安建国,四月李自成在北京称帝,至永昌二年(即顺治二年,1645)三、四月间战死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关于李自成铸钱问题,我曾写出《李自成铸“...  相似文献   

15.
李自成被害一事,史书记载很多,说法有同有异。关于李自成被害的地点,《历史研究》一九五六年第六期《关于大顺军领袖李自成被害地点的考证》一文,认为李被害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一九七九年五月已在该地修建了李自成的陵墓,李自成被害地点问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明史纪事本未》卷七八《李自成之乱》记崇祯十四年九月事有谓: 戊戌,督师丁启睿自商城北发,檄左良玉共击李自成。杨文岳收集散亡于陈州,兵稍集。自成、汝才合兵陷叶县,杀守将李国能。初,国能与自成、汝才同为贼,结兄弟。十二年,左良玉大败国能于陈州,国能率众万人降。汝才恨之,誓杀国能。至是,闻国能在叶,乘胜拔其城,执国能,责其负约,杀之。诏赠国能左都督(第1344页)。按此所记,崇祯十四年九月,明守将李国能在叶县被李自成、罗汝才农民军杀死。而这个李国能,是初与李自成、罗汝才一道起义,并结为兄弟:十二年降明,后在叶县防守。在他被杀后,明朝诏赠为左都督。考之诸记,这里所记的国能姓刘,不姓李。  相似文献   

17.
正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大明中央王朝土崩瓦解。明军叛将吴三桂(明山海关总兵)引清兵入关,借追剿"流寇"之名,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扫中原。"流寇"李自成、张献忠分别建立的大顺、大西政权,亦无法抵御清军攻势,败退江南。而江南地区明朝宗室诸王又先后建立了弘光、隆武、绍武、永历政权,均以"正统"自居,力图恢复大明江山,史称"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政权在清军及叛将的围攻之中迅速覆灭,唯有永历政权坚持  相似文献   

18.
于继增 《文史精华》2007,(10):10-15
—位伟人的保护使一部小说得以面世。这是那个非常年代出现的一个奇迹。著名历史小说《李自成》就因毛泽东的两次重要批示而改变了夭折的命运。作者姚雪垠因此感慨地说:"毛主席一再保护、支持我,我是非常感激的,没有他的保护和支持,就不会有《李自成》。"《毛泽东保护创作小说〈李自成〉》一文,揭示了一代伟人和一部著名小说的关联,反映了毛泽东挥之不去的"李自成情结"。  相似文献   

19.
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次革命战爭。自从公元一六四○年(崇祯十三年)后起义軍便发展为拥有百万之众的巨大武装力量,在短短的数年之內,不僅推翻了朱明王朝的封建专制統治,而且建立了“大順政权”。但这支强大的农民武装佔据北京之后,不久就受到了挫折。公元一六四四年(崇禎十七年)革命领袖李自成牺牲,使起义軍遭到惨重失敗。关于李自成起义軍失敗問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明史”“李自成传”记載:刘宗敏(起义軍领导人之一)搶走吳三桂的爱姬陈圆圆,引起吴三桂的愤怒,因而勾結清兵鎮压了起义軍,使起义軍遭到失敗。吳伟业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在“园园曲”中指出:“痛哭六軍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紅顏”。三百多年来,不少人  相似文献   

20.
644年(甲申)3月19日,李自成占领北京,宣告明亡。随即吴三桂于4月11日开关降清,4月29日,李自成被迫撤出北京。明亡后,朱明的几个宗王在遗臣将和汉民的拥戴下,持续在江南建立了几个南明王朝,福王弘光朝为第一个南明政权,弘光通宝作为首铸的南明钱,也为南明钱币开局垂范。《三藩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