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诚 《黑龙江史志》2014,(3):151-152
李纲是两宋交替之际的抗金名臣,其著作颇丰,版本繁多,文集取其号谓《梁溪先生文集》。此文集的卷数在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及《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记载均有差异。考其原因,或为此文集版本流传中卷数分合所致。本文试图通过对《梁溪集》版本流传情况的阐述,对其版本问题加以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全宋诗》出版后,学界在辑佚订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笔者在主持点校李纲《梁溪先生文集》的过程中,即从《文集》及其后“附录”中发现了包含宋钦宗等作者在内而为《全宋诗》所未收的佚诗、佚句,计佚诗11首,佚句5则.这些佚诗、佚句也未见于其他补辑《全宋诗》的文章中,故对于将来《全宋诗》的重编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征、吴伟先生合著的《敦煌愿文集》用力甚勤,集数年之心血和功力,弥补了敦煌愿文研究的空白,给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文在吸收黄、吴二位先生成果的基础上,对《敦煌愿文集》中的《儿郎伟》进行部分校补。  相似文献   

4.
载于《敦煌变文集》中的《太子成道经一卷》、《太子成道变文》四篇、《八相变》,同为演绎佛传故事之作品,均由王庆菽先生主校.《敦煌变文集》出版后.徐振堮诸先生续作补校(徐校有《敦煌变文集校记补正》、《敦煌变文集校记再补》,载《华东师大学报》1958年1、2期)偶有未竟,兹再为补校若干.下引《敦煌变文集》原文仅标明页码,凡无异议之原校迳引改后文字,繁体异体等一律改为现行规范字,改竖排为横排后,专名号等相应省略.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主持整理李纲《梁溪集》的过程中,曾从中辑得《全宋诗》所漏收的诗,凡11首,另有残句5则,因撰成《〈梁溪集〉中的宋人佚诗》(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由于《梁溪集》卷帙规模较大,笔者在查阅和翻检的过程中,又续有所见,发现仍有一些堪称佚诗者,为前文所阙,凡14首。因草成此文,以补前文辑补未完之失。  相似文献   

6.
《敦煌变文集》卷四所载《破魔变文》,由王重民先生据敦煌卷子伯二一八七号(甲卷)及斯三四九一号(乙卷)校录。其后徐震堮先生《敦煌变文集?遣拐芳啊对俨埂?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及附录《<敦煌变文集>校记录略》,又续加补校。笔者再摭拾若干条,以为续貂。《变文集》校记所引乙卷异文有须改正者,一并附焉。引文出自《敦煌变文集》者,但标页码,不赘书名。降魔变神押座文。(344页)  相似文献   

7.
书讯     
《黄明信藏学文集》《现代中国藏学文库》是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以学术价值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藏学丛书,是藏学界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该《文集》为《现代中国藏学文库》丛书之一种,文集分为三册。黄明信先生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  相似文献   

8.
<正>《朱绍侯文集(续集)》《朱绍侯文集(续集)》,是朱绍侯先生80岁之后10年间所撰学术论文的汇编。一个过了耄耋之年的老人,笔耕不辍,在领衔主编多部大型文化典籍的同时,还写作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并且思路宏阔,思维缜密,论证谨严,实为学界之罕见。朱绍侯先生最近几年的论文,多以宏大题材见长,譬如文集中的《两汉对匈奴西域西羌战争的军事战略研究》一文,长达76000多字,对汉匈  相似文献   

9.
《河东先生集》版本源流考彭东焕一《河东先生集》又名《柳仲集》、《柳仲先生文集》、《河东集》等,是北宋古文家柳开的文集。柳开,字仲。生于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7)①,卒于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河东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东北)人。自幼爱好古文、热...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11月27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常熟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常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戴逸文集》发布会暨戴逸先生清史学术思想座谈会在江苏常熟举行,纪念《戴逸文集》的出版,探讨戴逸先生的治学经历和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文献》2014,(1)
<正>现存通行的王安石文集包括《临川先生文集》和《王文公文集》两大版本系统。前者又分为源自南宋绍兴十年(1140)的詹大和临川刻本,以及源自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王安石曾孙王珏的杭州刻本,两种刻本基本相同;后者则是源自南宋的龙舒刻本。两大版本系统所收诗文篇目及编排体例出入较大,但遗缺漏收的情况都比较严重。以下拟就一篇王安石集外文的真伪进行考证,并阐述其学术价值。《万历新修南昌府志》卷二十八《艺文·祠记庙记》载有一篇《许旌阳祠记》,题"临川王安石"撰。此文不见于《临川先生文集》和《王文公文集》两种文集版本中,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2.
收在《敦煌变文集》中的《李陵变文》,是启功先生根据北京图书馆藏卷校录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所有的敦煌卷子中尚未发现《李陵变文》有第二个抄本,因此它现在仍然是个孤本。这个孤本自从启功先生校录以后,还没有哪位学者重新核对过,因为它一直被封存着,台湾学者潘重规先生在编著《敦煌变文集新书》时未见到它。最近,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期间,北图举办了部份敦煌卷子展览,我们趁此机会将《李陵变文》全文核对了一遍,发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就是我们通过核对原卷而作的关于启功先生校录的补校和对各家补校的意见的商榷。 为便于核对原文,我们在每条原文前都标明了《变文集》的页码和行数(用点号隔开);凡引《变文集》中其它篇目,皆标明页码而不注书名;启功先生校录原文中有大量照录的俗字,以及用括号表示的改字,我们一般都直接予以改正,只有在牵涉校改时才原文照录。又《李陵变文》北京图书馆现编号为“新0866”(“新”是新编号的意思,在《千字文》编号之外)。  相似文献   

13.
《敦煌变文选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对敦煌变文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例如王重民等六位先生编校的《敦煌变文集》,潘重规先生编校的《敦煌变文集新书》将禄鸿先生著《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以及其他许多专著和论文.巴蜀书社去年出版的项楚著《敦煌变文选注》,则是敦煌变文研究的一项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朱绍侯文集(续集)》《朱绍侯文集(续集)》,是朱绍侯先生80岁之后10年间所撰学术论文的汇编。一个过了耄耋之年的老人,笔耕不辍,在领衔主编多部大型文化典籍的同时,还写作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并且思路宏阔,思维缜密,论证谨严,实为学界之罕见。朱绍侯先生最近几年的论文,多以宏大题材见长,譬如文集中的《两汉对匈奴西域西羌战争的军事战略研究》一文,长达76000多字,对汉匈战争,两汉与西域、西羌的战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考量,进  相似文献   

15.
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文集》 ,共 14卷 ,内收诗文 776篇。王国维先生作《耶律文正公年谱》 ,对这些诗文的写作年代作了细致的考订 ,分别列入有关年份条下 ,但对第八卷的《答杨行省书》则未提及 ① 。近年谢方先生整理出版了此书的点校本 ,在该文题目下注 :“年代无考”。限于体例 ,对“杨行省”所指并未涉及。日本学者饭田利行长期从事耶律楚材和《湛然居士文集》研究 ,将《湛然居士文集》译成日文 ,题为《定本湛然居士文集译》 ,并曾获第 2 2届日本翻译文化赏。 1994年 ,饭田先生又出版了《耶律楚材》一书 ,详细论述耶律楚材的生平和作品。…  相似文献   

16.
文耀 《考古》2015,(2):91
《无限悠悠远古情:佟柱臣先生纪念文集》由佟柱臣纪念文集编委会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精装本,正文共720页,约107.9万字,文前有图版24页。定价298元。本书为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佟柱臣先生逝世三周年的纪念文集。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佟柱臣先生传略、著作目录、诗  相似文献   

17.
李洵著《下学集》简介孟昭信我国著名学者、东北师大明清史研究所所长李洵教授自编之文集《下学集》,在先生于1995年9月2日逝世后刚两月,便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社社长兼主编王俊义同志与责任编辑王浩同志,在先生生前已决定为他出版文集。当得知先生...  相似文献   

18.
向达等六先生校录的《敦煌变文集》出版后,徐震堮、蒋礼鸿、郭在贻、项楚诸先生续加??成就斐然。虽未尽者已非当初,但仍需同道努力。近年,袁宾、刘凯呜等先生间有补校,笔者亦妄为涂鸦,唯识者教之。《敦煌变文集》中载《阿弥陀经讲经文》四篇,即P.2931、S.6551、P.2955、P.2122等。P.2931系王重民先生校录,余三篇均为王庆菽先生校录。下凡引《敦煌变文集》原文仅标页码;为方便排印计,凡无异议之原校录文引用时不再出原俗字别体,并一律改为现行规范汉字;诸位先生的校勘引用时简称“某校”,出处见文末附注。  相似文献   

19.
朱本源先生在六十年学术生涯中,在史学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作出了突出的成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推崇.前不久,《朱本源史学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以下简称《文集》)出版了.《文集》收集了朱本源先生近半个世纪以来所发表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这部文集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朱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严格的西方哲学的训练,使他对中外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历史、演变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非凡的洞察力.因而,这部文集对于我们了解朱先生在史学理论多个领域的观点、方法以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具有重要作用;其二,《文集》也高度凝结了朱先生长达六十余年来研究西方哲学和历史之经验,  相似文献   

20.
刘家和先生的序文原为《日知文集》而作。他以弟子的视角讲述与林志纯先生交游、从学、合作中的见闻。其中可见林先生治学追求真知、不惮自我否定,又能兼收并蓄,不存偏见。为纪念林志纯先生、弘扬先生的治学精神以自勉、勉人,本刊特将刘先生的序文重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