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卓 《黑龙江史志》2013,(20):33-34
<正>四、抗战胜利后至1949年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变化1945年8月31日,国民党政府颁布收复《东北各省处理办法纲要》,重行划分东北行政区划。除原"热河省仍沿旧疆"外,将东三省划分为辽宁、安东、辽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9省,基本是原伪满2省并为1省。属今黑龙江省境内有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4省。同年9月5日,国民党政府任命了各省的省主席。1945年底至1946年初,黑龙江地区处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争夺建立政  相似文献   

2.
韩卓 《黑龙江史志》2013,(18):22-23
<正>三、伪满时期黑龙江省的行政建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行政区划,按照日本侵略者进行严密统治的需要,逐步把省划小。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时,仍按原行政建制分为奉天、吉林、黑龙江、热河4省,于3月底公布《兴安省官制》,把兴安省分为东、南、北3个分省。同年底和翌年初,按伪民政部令,将黑龙江省的呼伦、胪滨、室韦、奇乾4县划归兴安北省,将雅鲁、布西、索伦3县(局)划归兴安东省。1933年7月,将  相似文献   

3.
韩卓 《黑龙江史志》2013,(16):40-40
<正>二、民国时期黑龙江省的行政建置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1912年1月成立中华民国,黑龙江省名称和行政区划沿袭旧制不变。同年7月黑龙江省因财政困难,决定裁剪各级官厅经费,撤销兴东道,于原道署设置萝北厅设治局;将瑷珲道移驻黑河,改为黑河道;撤销黑河府,其地方事宜归瑷珲厅管理,并设呼玛厅设治局和肇东、龙镇设治局。呼伦贝尔由于沙俄策动宣布"蒙旗独立",呼伦道废。1913年初,北京政府公布《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奉天省原西南路道改为辽沈道,下辖30县;东路道改为东边道,下辖20县;北路道改为洮昌道,下辖12县。吉林省西南路改为吉长道,下辖11县;西北路道改为滨江道,下辖9县;  相似文献   

4.
韩卓 《黑龙江史志》2013,(14):30-32
简述黑龙江自清朝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名称,到共和国成立后现今黑龙江行政区域形成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及其原因,包括黑龙江省行政区域的产生和清代的行政建置、中华民国时期、东北沦陷时期(1931年至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至1949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基本变化情况5部分。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史志》2012,(14):26-31
<正>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1949年(民国38年)9月30日军阀统治时期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1931年(民国20年)9月18日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灭亡。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恢复和实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期公元1949年10月—1956年12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下午3时,首都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地域历史悠久,早在4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古人类生活这片黑土地上。随着历史的进程,黑龙江地区形成了肃慎、濊貊、东胡三大族系,他们的后裔建立起来的北魏、辽、金、元、清五代王朝,为中华大地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作为中国近代历史重大时刻的见证者和亲历者,黑龙江更是为抗击沙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史志》2013,(22):3-4
<正>在黑龙江省方志馆的第二展厅,以"黑土文化的丰碑——黑龙江地方志工作纪实"为主题。通过领导关怀、队伍建设、学习交流、指导工作、修志编鉴、史志信息化、市地修志等栏目,通过一系列图片和文字资料,系统展现了黑龙江省方志工作取得的成绩。尤其在地市修志中,通过多媒体手段,全方位的展示了黑龙江省十三个地市、两个省直管县(市)和农垦系统的方志工作成果。哈尔滨市。哈尔滨市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史志》2013,(20):3-5
<正>龙江骄傲在龙江方志馆的第三部分,以"龙江骄傲"为主题,以"经济血脉"、"国之粮仓"、"军工摇篮"、"工业龙江"脉络,用了大量图片和文字对黑龙江省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及其自身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做了详尽的说明。经济血脉建国后,黑龙江作为国家战略布局中的资源大省,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主角,石油、木材、煤炭等资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尤其是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结束了黑龙江无油的历史,更为国家摘掉了"贫油"的帽子。1966年,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060万吨,占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史志》2012,(6):23-25
本刊从本期开始,刊发"黑龙江省历史大事要览",意在介绍黑龙江省历史发展的脉络、不同时期的时代特色和主要历史事件,为广大读者较为系统的了解龙江历史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史志》2013,(16):6-8
<正>血色龙江——黑龙江14年抗日历程1931年9月18日,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仅一个星期辽、吉两省就沦于日军铁蹄之下。时任国民党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不满蒋介石不抵抗的错误政策,并拒绝日军的最后通牒,当众宣布倘有侵犯我疆土者,不惜以全力诛之!为了打开进犯黑龙江的通道,1931年11月4日晨,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嫩江桥发起进攻。马占山当即下令抵抗,在内缺弹药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孤军苦战,在嫩江桥阻击日本侵略军半月之久,打响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史志》2012,(18):21-27
9月24日依兰镇守使第二十四旅旅长李杜、驻哈尔滨的第二十五旅邢占清部宣布抗日。原吉林公署卫队团长冯占海在永吉县官马山拒绝熙洽的3次诱降,率部进行抗日。  相似文献   

13.
程弓 《黑龙江史志》2012,(12):33-36
<正>4.辽代的冰雪丝绸之路4.1五国鹰路——海东路距今1000多年前的辽王朝初期,在唐黑水路和辽契丹道的基础上,黑龙江地区逐渐形成了一条海东路,史称"鹰道——五国鹰路"。辽代的这条"鹰路"指的是上京临潢府——黄龙府——五国部交通路线。辽时称生女真部以东地区,渤海国黑水靺鞨后裔,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北以东,松花江及黑龙江下游散居的土著部落为"五国部"。辽属国、属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史志》2013,(18):3-4
<正>三、国民经济建国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龙江振兴之路实现大发展、新跨越。昔日的"北大荒"变成名符其实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7亿立方米,占全国产量的1/4以上,提供原煤26亿吨,占全国产量的5%,提供原油19.9亿吨,占全国产量的39.1%。此外,还向国家提供占全国产量1/2左右的铁路货车和1/3左右的大重型机  相似文献   

15.
程弓 《黑龙江史志》2012,(14):40-42
<正>鹰猎文化简述。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一般意义的鹰猎指的是利用海东青捕猎。海东青文化起源于唐代甚至更早。《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唐以后,海东青成为黑龙江地区满族先民向中原王朝进贡的主要品种之一。《契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史志》2013,(4):16-25
<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公元1976年10月—1985年12月1976年10月6日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实行隔离审查,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至此结束。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史志》2012,(20):25-30
<正>解放战争时期公元1945年8月16日(民国34年)——1949年9月30日(民国38年)1945年(民国34年)8月16日—19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及其大臣,在通化省临江县大栗子沟宣布:满洲国解散,皇帝退位。博仪从通化乘飞机逃亡中,在沈阳机场被苏军俘获,之后,押往苏联。18日苏军进入哈尔滨。晚7时,苏联空降兵在札别林中校指挥下,在哈尔滨机场着陆。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全权代表、副参谋长谢拉霍夫少将在机场向日本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宣  相似文献   

18.
<正>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曲折发展时期公元1957年1月—1966年4月1957年1月11日《黑龙江日报》报道,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计划在黑龙江省新建和改建87座重要厂矿,到去年年底已有40座投入生产,完成五年计划总投资额的73%以上;预计到今年年底还有24座厂矿陆续完工,并有23个厂矿在第二个五年  相似文献   

19.
程弓 《黑龙江史志》2012,(24):55-56,58
<正>第三站——上京城:上京城位于今哈尔滨市阿城区阿什河乡白城村"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过去称之为白城,以金尚白而得名。《辽东志》记作"海胡站尚京城",《全辽志》记作"海胡站上京城",两志所述意思相同。据《金史》记载,金熙宗皇统六年(1146年),"上以上京会宁旧内过窄,役五路工匠,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阶段:清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911年(清宣统三年)清初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82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思宗(崇祯)自杀,明朝灭亡。五月二十七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败大顺军,李自成败还北京。三十日,李自成在英武殿即皇帝位。翌日,即撤兵回陕西。十月十九日顺治自沈阳迁入北京。三十日,第二次即皇帝位。1649年(顺治六年)至1651年(顺治八年)沙俄哈巴罗夫自费组织"远征队"征服黑龙江,多次携带武器弹药,在黑龙江地区杀人抢劫,占领中国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