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寺志为记载一地、一山或某一佛寺的佛教文献,中国现存佛寺志数量非常多,佛寺志保存的艺文资料也难能可贵,许多《全宋诗》未收的宋代诗歌赖以保存,其中不乏王禹、范仲淹等名人的作品,辑录考辨这些诗歌,对研究宋代文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热瓦克佛寺遗址闻名中外,曾经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重要的佛教胜地.历经千年沧桑,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热瓦克佛寺毁损严重,岌岌可危.经过现场勘查,我们发现佛寺建筑的主要病害有风蚀、水蚀、裂隙发育和盗洞扩张等.其中,尤其以风蚀的危害最为致命.通过分析佛寺的病害发育情况,充分考虑佛寺所处的环境状况,遵循<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我们认为,在全面加固佛寺本体的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形下,必须采取措施,首先对佛寺的围墙进行重点加固,同时修补佛塔表面的缝隙,填充盗洞,对建筑结构上实施抢救性工程,以延长佛寺建筑的存续时间,为将来规模更大的彻底维修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佛教典籍、历史文献、碑石、方志等相关资料,在孙昌武先生《唐长安佛寺考》一文的基础上,新增补唐长安及其近郊佛寺28所,并对某些佛寺的建置沿革问题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4.
甘肃馆藏十一面观音铜造像的造型风格●花平宁十一面观音,见于石窟、佛寺内的石雕、泥塑造像及壁画;也见于金铜造像,而金铜造像多被博物馆收藏。在众多佛教神祗中,十一面观音为密宗六观音菩萨之一,是僧俗极为崇奉的神祗。标准造型的观音菩萨称为圣观音,常见多为手持...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傣族信仰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多数村寨都建有佛寺。位于曼厅公园“瓦巴洁”佛寺是西双版纳总佛寺.每年泼水节都举行隆重的“沐佛法令”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对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城的佛寺作了相关探讨,把佛寺所在区域分为宫城中心区,洛水以北、洛水以南里坊区。同时分析了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城佛寺的历史沿革、分布规律以及几座寺院的迁移变化。  相似文献   

7.
杨琳艺  蒋梦菲 《旅游纵览》2016,(4):308-309,311
我国是一个佛教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许多城市中都有传统的佛教寺庙,然而这些城市中的传统佛寺由于修建年代较早,其建筑院落大多破旧损坏,更重要的是,在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之下已经与佛寺周边环境渐渐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体现在城市功能、城市交通、景观及规划等多方面,许多传统佛寺已经在城市的逐渐发展之下受到"挤压",所以目前对这类佛寺片区进行规划改造建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不过相关的理论研究却几乎很少。因此本文以现代城市发展下的传统佛寺为研究对象,对其片区规划建设、佛寺周边的景观设计思路及景观设计手法三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不能不研究郑和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研究《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就要依据第一手资料,从考证该碑的碑文做起,进而以《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为突破口,考证郑和下西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政治目的——恭请释迦摩尼佛牙舍利。  相似文献   

9.
佛教于西汉后期由古印度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佛寺是东汉永平十年(67年)的洛阳白马寺。塔作为佛教的重要建筑也一同传入我国。塔的梵语称浮图、佛图、浮屠、堵波等,译成汉语叫塔或塔婆,是为藏置佛的舍利和遗物而建造的供奉物。塔一般分为木塔、砖塔、石塔或铜塔、铁塔等  相似文献   

10.
张华 《文物世界》2000,(6):13-14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高潮,各地纷纷建寺立塔,开凿石窟寺也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之一,著名的敦煌、云冈和龙门等石窟的开凿肇始于这一时期。然云冈石窟在某种程度上集中了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中原模式的阁楼、庭院便反映在洞窟的形制中,并且是对当时北魏佛寺的真实反映。在我国古代佛寺历史的研究中,北魏时期所存实物禾有,文献记载远远不能反映当时佛寺的概貌和布局,而现从云冈石窟中期洞窟的形制中可窥见北魏时期的佛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陕西三原县渠岸乡三里窑村(今兴隆村)西,当地村民在挖土过程中发现了一批鎏金佛道铜造像,其中的6件现存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据当事人讲,在遗址还曾出土有开元通宝、周元通宝等钱币。初步判定这是一处唐、五代时期的佛寺遗址。为了方便记录、叙述,对这批造像分别进行了编号,代号为SSX。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工作,找寻与"番佛寺"有关的遗迹或遗物,泉州市博物馆于2019年4-5月对番佛寺遗址所在的旧车站地块进行考古调查与勘探,出土一批宋元明清时期的瓷片和建筑构件及一方同时刻有泰米尔文和汉字的石碑,为下一步确定番佛寺遗址范围、遗迹分布情况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陕西唐宋时期的石窟寺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典型石窟寺建筑实例入手,与汉地木构佛寺建筑群体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一、对比分析陕西唐宋石窟寺与汉地木构佛寺建筑的营建背景:二、进行陕西省内唐宋时期石窟寺与汉地木构佛寺在建筑群外环境的对比研究;三、进行陕西省内唐宋时期石窟寺与汉地木构佛寺在建筑群形态发展方面的对比研究。通过上述的研究方法,探讨出:陕西唐宋石窟寺在营建背景、建筑选址、建筑构成、建筑布局方面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重庆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是规模最大的佛教禅宗造像,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全面考察二佛寺摩崖造像的分布、保存现状和石质特点,从地质、地貌、气候、历史地理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的选址合理性。岩石学薄片鉴定和高精度原位无损XRF扫描结果显示二佛寺摩崖造像赋存岩体为巨厚层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在四段细分层位具有泥质含量较高的特点,病害分布显示该层段风化作用较强,结构稳定性差,在营造过程中易发生崩裂。结合地质图和野外地质考察可知,二佛寺所在地质基底稳定,三面天然崖壁有效降低了纵深向的工程量,潮湿低风的气候显著降低了砂岩的强度和营造难度,靠近内北道和下涞滩镇码头的地理位置保证了营造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供给。涞滩二佛寺的选址充分考察并利用了自然赋予的优势,因地制宜,反映了古代匠人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5.
<正>南京佛寺知多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佛寺之多,到底数量几何?今天,我们找到了一本"南京佛寺不完全记录指南",或许能够为这一疑问画上句号。南京建寺,始于三国孙吴时期创立的建初寺。此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国,便迅速迎来了发展高峰。几百年后,唐代诗人杜牧来到了这里,绣口一吐,便将六朝时期的  相似文献   

16.
"这个佛寺是一次建成直到最后被掩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博士说,"因为它的小,它能完全被红柳包包裹掩藏,当它重现天日时,成为新疆和田地区迄今所发现佛寺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佛堂建筑形式佛殿"。  相似文献   

17.
张弓 《文物》1993,(10)
宋元以迄民国时期纂修的数千部地方志中,一般都有佛寺建置及其沿革的载记。这本来是研究古代宗教地理和宗教文化的珍贵资料。但由于我国方志多晚出,通常以为方志所载史事,尤其唐以前史事,年隔悬远,鲁鱼亥豕,舛误必多,不宜遽信;一般不大承认近代方志文献对中古史研究有什么价值。 70年代后期,笔者着手探讨汉唐时期汉传佛教寺院地理分布之发展沿革这一课题。资料来源起初主要是靠佛教史传、汉唐碑刻及正史,先后积得汉唐所置佛寺千余所,仅及《唐六典》所载唐代佛寺数(五千余所)的1/5。据此做出的汉唐佛寺分布沿革图,显然  相似文献   

18.
岭南自汉代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就成为域外佛教的重要传播地。唐代海南已有佛寺的点状分布,宋元至明,佛寺建立逐步扩散到城乡各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众。海南民众围绕佛寺开展的祭拜活动已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佛教在海南的世俗化演变,与宋代以来王朝政策、海洋贸易、谪官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官绅民共同合作互动的结果。宋明佛教在海岛和内陆的传播与世俗化过程表明我国古代陆海开发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9.
南京佛寺历史悠久。孙吴赤乌十年(247)孙权为康僧会建造建初寺,江南佛法始得弘传,至南朝时期都下佛寺达500余所,臻于至盛。其后历隋、唐、宋、元,兵火所及,名迹沉灭,圮毁无几。  相似文献   

20.
《风景名胜》2012,(1):154-155
行程亮点 蒲甘是缅甸历史古城、佛教文化遗址、著名旅游胜地,坐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市区保留着缅甸各个历史时期建造的众多的佛塔、佛寺,城市佛塔佛寺建筑艺术是缅甸古老建筑艺术的缩影,体现了缅甸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缅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