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里耶秦简8-657号简记载了"琅邪郡尉徙治"的相关内容,根据秦历谱、干支纪日、秦代信息传递速度和里耶秦简8-657简的内容,可以推断出8-657号简"琅邪郡尉徙治"的发文年月是秦始皇二十八年五月,此时尚无即墨郡。秦在灭齐之初,根据齐国疆域沿革和山川形势设齐、琅邪二郡。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后分琅邪郡置即墨郡,琅邪郡尉徙治即墨和即墨郡的设置与秦始皇东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关于记述秦代广西地情的几个问题冼光位我区一些志书送审稿,记述了秦代发生在今广西境域内的一些情况,其中大部分写得是好的,但也有一些问题有待共同商榷。一、关于秦统一岭南,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的时问问题。秦始皇统一岭南,设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在岭南地...  相似文献   

3.
东汉时期,国家为适应军事防卫的需要,在边郡和内郡设置了屯驻营兵。屯驻营兵的设置,是东汉军队中出现的新事物。屯驻营兵与各郡的郡兵不同,它是国家在边郡和内郡的地方常备军,是由专门的军事官员指挥的。营兵的设置,使东汉初年兵制改革后。内郡和边郡防卫力量削弱的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变。因此,东汉营兵所处的地位不能低估。  相似文献   

4.
传世文献记载秦代历史地理的资料很少,有关其地方设置的郡县情况更是不清。但近几十年大量考古出土的秦文物涉及到秦代的历史地理,这就为研究秦郡县问题提供了传世文献所不能见的重要史料。本文就是利用秦文物和战国秦汉城市考古等有关资料,结合文献,首次考证秦代在燕地五郡的设县情况,以补史书之缺佚。  相似文献   

5.
秦代新地治理关乎国家安定,针对新地吏的管理尤显重要。从里耶秦简"日备归"入手分析,秦代新地吏管理实行任期政策,期满免职归家("日备归")。一般而言,秦代新地吏任期有二年、四年等,若任期内违法,可加罚延长任期。由于新地吏身份特殊,其在职违法可适用通用法与特定法分别处罚。新地吏期满免归,须上报郡守府才可执行,相关官吏应及时安排吏员补上空出职位,主管补吏工作的机构是郡尉曹。  相似文献   

6.
传统观点认为约今湖南范围在秦代存在着长沙、黔中二郡,里耶秦简的出土,证实存在的是洞庭、苍梧二郡。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并就洞庭郡与后世史家所持的长沙、黔中二郡的关系以及洞庭郡郡治所在,同陈伟先生、王焕林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7.
《里耶秦简(贰)》新出现一些秦代郡县道,本文从中归纳出4个郡和34个县道,其中城父县属淮阳郡、镡成县属洞庭郡。简牍可见从秦都咸阳发文传送至南阳郡—南郡—洞庭郡,以及文书在内史和郡属各县道及县下乡里之间的传输路线和传送方式。里耶简牍还可以复原秦洞庭郡的全部属县,并可由此推论秦洞庭郡的治所先在新武陵县,后迁往临沅县,时间大约在秦始皇二十九年、三十年间。  相似文献   

8.
王佳 《江汉考古》2015,(2):71-77
本文结合出土秦简与传世文献对秦南郡属县进行考察,分析认为当阳、邔、鄀在秦代末年降级为乡,并推论北京大学藏秦水陆里程简的断代应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以后。本文研究认为高成、西陵不应列入秦代南郡属县,西陵在秦代应归南阳郡管辖。本文还对左云梦、右云梦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只是苑囿之名,并不是南郡下辖的县名。  相似文献   

9.
郡县制度肇始于先秦,确立于秦代。检诸文献和出土资料,战国时期秦国所置郡能确定者为22郡,其他诸侯国能确定者为21郡,总共为43郡;战国时期秦国存疑17郡,扣除与其他诸侯国重叠者7郡,则战国时期全部诸侯国所置郡可达53郡。秦统一六国后,实行普遍的郡县制,"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此三十六郡,即是在战国各诸侯国所置郡的基础上重新规划、省并而成的。秦祚虽短,然有秦一代郡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有增减,前后出现之郡可达50个;不过,细绎史料,有秦一代郡之总数却大体维持在36个左右。明乎此,则班固《汉书·地理志》所述之秦汉郡国演变,可通可解矣。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史略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南海、桂林、象三个郡,海南岛与雷州属象郡。秦末内乱时,任嚣召龙川县令赵佗,告知番禺北负山险,南为海阻,东西数千里,若有中国人相辅,可为一郡之主。赵佗听命,后为南海郡尉。秦亡后,赵佗并桂林、象两郡,自称南越武王,都番禺(今广州)。当时汉高祖以招抚怀柔政策,遣陆贾前往,任赵佗为南越王。吕太后时禁止把铁器等卖给南越,赵佗大怒,自称南越武帝。后传其子婴齐和其孙胡兴为王。汉武帝元鼎四年,南越宰相吕嘉叛乱,杀胡兴和其母,立婴齐的长子衡阳侯建德为南越国王。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221年,秦皇赢政灭六国,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分全国为36个郡,郡下设县。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兵南定百越.增设南海、桂林、象三郡,今广东大部地区分属南海郡。秦统治广东时间不长,至公元前206年(同年,刘邦建立汉朝,南海郡尉赵佗拥兵自立,建立南越国)的8年内,南海郡下置多少县,说法不一,主要有三说:《简明广东史》载:  相似文献   

12.
苏蘅 《中华遗产》2023,(1):152-155
北京路是广州市著名的文化旅游区,这一片地区自广州建城之始,就是广州城的中心地带。两干多年前,秦代第一任南海郡尉任嚣修筑番禺城,作为治所;楚汉之际,赵佗建立南越国并扩建了任嚣城。此后,一直到清末,广州城范围扩增,但这里始终是广州城最为钟灵毓秀的所在。  相似文献   

13.
古黔中即今湘西的沅水、澧水流域地区。约在宣王时,楚置黔中郡,郡治沅陵。在秦昭王三十年,秦取楚巫郡、黔中郡置秦黔中郡,郡治溆浦。面对国破家亡的局势,屈原于是年自沉汨罗。始皇二十五年,秦黔中郡被一分为三,至秦代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区正式归人中国版图,自秦朝始。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设36郡,今广西北部的全州、资源、灌阳县地属长沙郡的零陵县,县治在全州县境内;黔中郡辖到今河池以北地区。始皇三十三年,秦军平定岭南百越民族的反抗,在军事势力所达之处,设置了南海、桂林、象3郡。3郡中桂林郡辖境全在今广西境内,南海郡跨有今日桂东地区,象郡跨有今桂南、桂西南之地。  相似文献   

15.
“假司马”辨析范学辉《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记载:“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班)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对其中“假司马“一职的解释,传统观点认为是“摄事之官”(《秦汉官制史稿》页三六五),亦即“代理军司马”(《中国古代史常识·秦汉魏晋南北朝部...  相似文献   

16.
<正>瓯骆是西瓯、骆越的简称,是战国至汉代百越族群中活跃在岭南的两大部族。从历史文献记载的情况看,西瓯主要分布在今广西西江中游及灵渠以南的桂江流域,骆越则主要聚居于今广西左右江流域、云南省东部、贵州省西南部,以及越南红河三角洲地区。秦统一岭南后,西瓯、骆越聚居的广西地区隶属桂林郡和象郡。秦末汉初,又一度纳入南海郡尉赵佗所建的南越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并在该地重设九郡,瓯骆地区属于当时的苍梧、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2月,来安复兴林场木港村村民奚心泉在住宅附近发现一枚铜质印章(见附图).现已送来安文物所收藏.该印通高2.2厘米.印面呈正方形.边长2.4、印体厚1.2厘米.桥形纽,中有圆孔.直径0.7厘米.重86克.印文是白文“军假司马”四字,宇体为汉篆.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泰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不常置,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有长史,秩千石.”军司马是将军属下的官吏,假司马是副职.《后汉书·百官志》将军条下云:“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  相似文献   

18.
战国秦汉时期,江南和岭南各地居住着众多越人,因种姓不同,支系繁多,统称为“百越”。西瓯和骆越是百越中的两大重要支系,主要分布在广西地区。西瓯人主要生活在今广西西江中游及灵渠以南的桂江流域,骆越人主要聚居于西瓯的西部和南部,其中心区域为今广西左、右江流域。秦统一后,在岭南设立三郡,即南海郡、桂林郡、象郡。西瓯和骆越聚居的广西地区属桂林郡。秦末汉初,则隶属于南海郡尉赵佗在岭南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南越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并在该地重设九郡,岭南的郡县制最终稳定下来。瓯骆地区处于中原文化与华南、西南文化的交…  相似文献   

19.
看了2015年1月7日《羊城晚报》记者全良波,通讯员曾煜、吴永胜写的《茂名拥抱亿吨大港筑梦滨海新城》,除兴奋之余,还想起这茂名港应开拓于秦代,形成于秦代,繁荣昌盛于汉代以后,尤其是今天。因为今天的茂名港,就在秦朝建置的岭南电白温水郡境内。据史料记载,当时电白温水一带的先人,早已开拓了南海北岸温水一带的港口与陆地,海洋与陆地的生产条件良好,物质财富基础深厚;人文内涵丰富。秦始皇看到这些良好的自然环节和人文社会基础,便决定在电白建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二十六年結束了長期以來的諸邦並立,秦自稱由"邦"轉變爲"天下"。在這一歷史發展及理念變革的影響下,秦對有關"邦"職官、名號的變更不只是稱謂上的變化,實際上還反映了相應的制度變革。其中最突出的是邦尉的更名。秦統一之際邦尉更名爲太尉,並將邦尉執掌中縣道軍事的職能劃出歸於新成立的中尉;郡邦尉原本爲中央邦尉派駐於郡内的吏員,秦始皇二十六年郡制變革中更名爲郡尉,成爲郡級三府之一。秦對郡縣道及中縣道區域行政體制的變革是在領域範圍擴大、官僚機構擴充、行政層級增加的形勢下采取的整齊化舉措,也是君主集權推動下的産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