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物考古研究越来越被重视。现阶段,我国在文物考古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文物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缩影,能够使我们了解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笔者就针对现阶段我国文物考古的发现与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文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文物定级不仅是对文物历史文化价值的肯定,也代表了该文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文物的定级对研究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分析我国博物馆文物定级的相关标准其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完善相关标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物自身珍贵的收藏价值决定了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也决定了文物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从中国古代皇家收藏到民间收藏,文物的种种交换、买卖使得文物市场由此而生,市场上不同的交易方式也带来了不同的市场主体。本文主要立足我国文物市场发展新形势,重新梳理与探讨我国文物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希望可以为我国文物市场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或相关理论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可移动文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文物分类"指根据文物的异同,即构成每件文物基本物质的自然属性和所形成的社会属性之差异性、同一性,把全部文物区分组合成类的过程。目前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分类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分类标准》为依据,首先从政策、学者研究和实践3个方面回顾了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分类历程,然后从文物分类的概念和原则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目前不可移动文物分类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蕾 《黑龙江史志》2013,(17):196-196
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水平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凝结,民族文化保护对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重要意义。文物馆藏作为文物馆藏机构的社会功能,对我国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本位介绍了文物馆藏及其职能,并从文物馆藏的职能分析其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先后举行了三次全国范围内的文物行政执法案卷评比活动,共评选出了1 51份获奖案卷。通过对这些获奖案卷的梳理与归类,初步建成了文物行政执法案例库,并对存在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物行政执法水平。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从这些案卷材料入手,对我国文物行政执法体制机制进行了反思和分析,对如何完善我国文物行政执法体制、强化文物行政执法队伍和执法责任制建设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文物保护法的修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物建筑遗存众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整个社会对文物工作的重视,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力度,不但逐渐增加修缮经费的投入,而且还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及管理办法,来规范和约束文物建筑保护过程中各方参与主体的行为,使我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工程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科学化的道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文物等法规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领域里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物工作的方针问题●文博工作●马文治最近,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文物事业和文物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通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科学、客观地估价了我国文物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分析了文...  相似文献   

9.
文物法规是做好文物工作的基本保证和有力武器。通过贯彻执行文物法规,我国的文物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文物法规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现提出并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物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活动过程中留下的遗产,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可以真实的反应出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各个时期的文物都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和文化价值,不同时期的文物是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印证,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所以对于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至关重要,也是博物馆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对于新时期如何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对文物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近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样我国的国保单位总量就达到了4295处。我们一直都在提从文物大国向文物强国迈进,作为文物强国,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好文物。在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中,古建筑的数量居其他类别之首,加之其自身的文物特性,保护任务显得尤为繁重。不仅仅是建筑本身需要保护,还有依附于建筑的营造技艺和建筑文化。为此,本期聚焦的主题是“中国古建筑营造技艺”。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的原因,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其回归的常见渠道有三种:回赠、回购和讨还。虽然我国已参加了四个保护文物的国际公约,但回归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仍然阻碍了我国流失文物的回归。纵观研究状况可知,对中国文物的流失与回归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国家的文化遗产。文物普查是通过对文物基本情况及状态的调研普查,判断文物保护性质、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文物普查能够使我国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培养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奠定基础。为了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标,我国应在以往几次的文物普查基础上完善文物普查及保护工作。本文就文物普查及保护管理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胡琰 《丝绸之路》2021,(2):138-141
书画文物是博物馆重点保护对象,其价值极高,具有易损坏、收藏与保养难度大的特点.当前我国已经将文物资源的保护上升到重大战略地位,对书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博物馆建设的质量.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将对馆藏书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进行探究,以便为馆藏书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公布,不仅是我国文物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文物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要求,是进一步完善我国保护文化遗产法律制度的重大举措,而且是所有文物工作者欢欣鼓舞的一件喜事。它凝聚了全国文物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边区重视文物征集和保护张志强人们一提到文物工作,总是说解放后如何如何,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陕甘宁边区就已很重视文物的征集和保护了。尽管当时的条件很困难,边区的同志还是在文物征集和保护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陕甘宁边区的文物工作,是我国文物事业的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汶川地震作用下以浮放为主的可移动文物的震害及防震措施,通过震后勘查,讨论了汶川地震造成的可移动文物的典型震害症状。从博物馆、陈列台、文物本身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可移动文物的主要震害原因和传统的防震措施的不足之处,对国内外可移动文物的先进防震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其防震机理。基于国内外可移动文物防震经验,对我国可移动文物提出了防震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造成可移动文物震害除了地震本身因素外,文物防震措施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保证可移动文物的防震性能,首先应规范博物馆建筑抗震设计,其次考虑陈列台隔震技术应用,最后再考虑可移动文物与陈列台之间的可靠连接;采取先进的隔震技术对可移动文物的防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然而,由于文物管理方法的不善和不规范的定级方法导致许多文物并没有得到妥善管理,本文分析了文物管理中的缺陷和漏洞,在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及文物定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瑰宝,它见证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发展。对研究我国历史的朝代更迭,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人物的出现以及各个时期的社会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因而文物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谈到文物的保护,与之相关的文物环境因素是不容回避的话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大气、水、辐射、水土流失、人为因素等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并就文物考古环境的保护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商阳子 《东南文化》2023,(1):182-189
博物馆举办文物出境展览是实现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方式之一。经过多年探寻,我国通过文物出境展览持续地提升中国文物和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我国文物出境展览经历了从“初探期”到“探索期”再到“磨合期”三个阶段。当下,文物出境展览不能仅局限于文物展出的效果与形式,应逐步掌握展览的主动权与话语权。尤其在文物阐释方面,应鼓励和支持更多熟悉中国文化的策展人参与,提高“中国声音”在展览中的声量,帮助观众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削弱多元文化带来的偏见,把讲好中国故事和办好文物出境展览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21世纪的文物出境展览应该从“让世界认识中国文物”迈入“让中国文物融入全球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