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柔柔  刘红英 《风景名胜》2020,(1):0022-0022
唐朝统一后使得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展,一系列的开放包容的政治政策使得唐朝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汇中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氛围之下的唐朝女性服饰亦随之变得更具开放性和多元化,在女性服装历史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与唐代服饰的结合更利于服饰文化保存和传播,数字媒体传播具有互动性、整合性、多样性等特点更为生动展现其内涵魅力加持,于民族文化发扬传承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代服饰文化发展之历史,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唐代社会演进发展的一个浓缩,是一个细碎繁琐和抽象复杂的过程。《唐代服饰时尚》是一部真正由研究唐史的学者撰写的唐朝服饰史专著,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是探究唐代原汁原味服饰时尚的一部佳作。  相似文献   

3.
唐代文化灿烂辉煌,而妇女服饰作为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大放异彩,光辉夺目。唐代妇女服饰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开放,这种开放性体现在众多服饰款式和多个社会阶层之中。而这种开放的着装风格与唐朝开明的政策,开放的风气,兼容并蓄的包容性等脱不开关系。本文试图总结唐代妇女服饰开放性的表现,并剖析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考古资料所见的唐代胡人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瑾 《文博》2010,(3):26-31
考古资料较为少见的唐代胡人女性却屡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她们作为俘虏、贡人或商品来到唐朝,成为西域服饰传播者、西域饮食制作者、西域乐舞表演者、西域习俗实践者、丝路贸易参与者或经历者、军事战争体验者、政治礼物传承者、民族宗教坚守者等多重角色,对唐朝乃至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唐朝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封建社会文化的巅峰,在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都有着独领风骚的一面,其唐朝女性的服饰更是具有独自的特点,在中国的服饰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唐朝女性服饰风格形成的背景,介绍其主要的特点,浅谈了唐朝女性服饰在中国服饰历史上的作用以及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唐人具有容山涵海的气魄,不仅对传统化继承发扬,而且对外来明兼收并蓄、汲取精华,从而形成了气象万千、璀璨夺目的大唐明。这种开明气象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其盛装丽服亦是一个方面。唐代妇女之服饰一改汉晋深衣旧习,呈现出一种空前的开放态势,以华美的服装、靡丽的妆饰、精美的饰品等,将中国古代妇女的服饰形象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五代延续唐朝凤,在我国古代服饰史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太平广记》看唐代饮食胡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的"饮食胡风"现象,是中西文化交流和汉民族对外来文化吸收的主要例证之一,也是唐代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太平广记》中记载了许多饮食种类,如蒸饼、胡饼、烧饼、煎饼、笼饼、白粥、水面等。从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的饮食有着强烈的多民族、多元化的特点。可以这样说,当时的唐朝以"胡食"为主。  相似文献   

8.
李兵 《沧桑》2011,(4):55-57
唐代妇女服饰雍容华贵,百媚竞呈:女着男装,胡服的盛行,展示女性人体美的裙装、首服的变化、妆饰的丰富搭配等等这些在今天看来极其开放的服饰,无一不折射了大唐文化的广收博采、平等容物。本文从分析唐代妇女服饰的时代背景入手,结合影响当时妇女服饰文化的多方面因素,来剖析妇女服饰所体现出来的开放性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开放性特点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卢秀文 《丝绸之路》2012,(14):13-18
本文考察了敦煌唐代妇女的服装,并结合唐代服制对妇女服装的类型演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唐代妇女服装总的趋势是因文化交流而形成的服饰变化,蕴涵于因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妇女服装款式的变化之中。唐人胡服的风气在玄宗时达到极盛,在妇女中蔚然成风,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美学效果,由此亦反映了敦煌唐朝妇女追求个性解放的心理要求。  相似文献   

10.
唐代男女服饰及女妆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618——907)三百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发达的时代,也是历史上较为开放自由的时代。唐朝气魄宏大,能广泛包容外来事物,表现在服饰方面,也呈现出崭新的风貌。男子服饰吸收了胡服褊衣的若干成份,一改汉魏时宽博的冠冕衣裳,成为幞头圆领衣的一套;女子服装亦摆脱了汉晋时深衣的影响,更如奇花异葩,竟放光彩,汇成了一股唐代服饰文化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11.
崔艳 《神州》2012,(14):187-187
龙门石窟造像在唐代时期就造就了它在历史上最辉煌,最光辉的一页,它的造像艺术语言的形成与佛教思想的演变和社会文化的融合以及美学原则的渗透密切相连,息息相关,折射并反映了唐朝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情趣。从造像风格的角度来看,逐步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造像模式。本篇文章以龙门石窟造像为载体,从唐代服饰、绘画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唐代的审美取向和情趣。  相似文献   

12.
霍巍 《中国西藏》2011,(3):76-79
美国学者谢弗在其名著《撒马尔罕的金桃》(中译本名为《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曾经这样赞叹道:“在对唐朝文化做出了贡献的各地工匠中,吐蕃人占有重要的地位。吐蕃的金器以其美观、珍奇以及精良的工艺著称于世,在吐蕃献给唐朝的土贡和礼品的有关记载中,一次又一次地列举了吐蕃的大型金制品。吐蕃的金饰工艺是中世纪的一大奇迹”。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与繁荣时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同时由于唐朝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持与推动,使佛教得到了空前的传播.达到了中国佛教兴盛与发展的巅峰。当时,作为丝绸之路的重镇、中西交通枢纽和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中心的武威,佛教及佛教艺术也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修寺、建塔、开凿石窟造像之风方兴未艾.留下了众多的寺庙石窟遗址及石雕造像。  相似文献   

14.
李怡 《文博》2003,(3):61-64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绘画发展到了光辉的阶段。其中墓室壁画在前代传统的基础上,显示了浓郁的世俗性——绘制在墓道、过洞、天井、甬道等各个部分的壁画,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西安地区唐代墓冢集中,卫士的服饰在此表现得尤为突出,如狩猎、仪仗、马球等图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唐代契丹衙官的设置入手,对唐朝北疆诸多民族政权中衙官的设置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衙官是因羁縻府州的设置或和亲公主的到来而出现的官称,衙官在唐朝控制契丹中的作用体现了唐朝对羁縻府州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黄云鹤 《史学集刊》2005,(1):101-105
唐朝下层士人的社会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们以科举和入幕为社交中心,以上层权贵、名士及地方官为社交对象,展开觅举、游丐、游幕等社交活动,并在这些社交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心态。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中国封建化不断巩固的时期,然而在封建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河北地区却有一股胡化的潮流。隋末胡族的入侵,前唐东突厥的败亡与复兴,安史之乱之后形成河北藩镇集团是河北地区胡化的三个阶段。河北地区的胡化导致了两种文化的分野,事实上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央集团和河北藩镇两个集团,加速了唐朝走向覆亡的过程,对以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苏玲玲 《沧桑》2013,(4):54-56
天龙山石窟中所蕴含的服饰种类多样、文化内容丰富,其中唐代服饰最绚丽多姿,开放自由,从石窟服饰文化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唐代大气蓬勃的文化气派。  相似文献   

19.
安南都护府作为唐朝设置在南部边疆的重要管理机构,既是维护唐代南部边疆稳定的基石,也是拱卫唐代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依持设置在南部边疆的安南都护府,唐朝有效稳定了南部边疆的社会秩序,巩固了中央王朝在南部边疆的统治;凭助安南都护府与邕州都督府、南宁州都督府而构建的唐朝南部与西南边疆相互维卫的防御体系,则又为唐朝统治在南部边疆的不断深入提供了保障。安南都护府在唐代边疆防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是玄、肃、代、德四宗皇帝时期的重臣,一位深受当朝官民敬仰的大清官。颜真卿生于709年,77岁时因奉皇帝之命到河南蔡州劝说李希烈不要叛乱而遭缢杀。颜真卿以身殉国后,唐朝上下万分震撼,德宗帝李适下诏废朝五日,以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