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敏 《贵阳文史》2010,(6):93-94
品茗乱语茶不言,万千尽在其间……一杯在手,或浓绿或淡褐;宜清淡宜厚重;也甜醇也甘苦,尽在一念之间。茶如禅。禅不言茶亦无言,一冲一洗之间,那叶片缓缓舒展,翻卷随波,全然不作丝毫抵抗。茶不若水。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正《文史博览》2017年第9期的特稿谈到了安化黑茶的历史与品质,我读着很有趣。9月中下旬路过西民政大道时,我又一次瞟到了去年年初才正式开店主销安化黑茶的两家茶店,而这一次它的大招牌引起了我的注意,竟有想进店喝黑茶的冲动。我下决心中秋前后进店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安化黑茶模样,到时黑茶配月饼,好好地品一品中秋的特别滋味。当然,如不是  相似文献   

3.
正在复兴中华的"中国梦"中,也有中国茶人的"茶梦"。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茶制作技艺(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认证的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丹威说:"我们就是要为花茶正名,将中国好茶介绍给全世界。"为了圆中国茶人的梦,吴裕泰用自己的执着和奉献,如滴水穿石般给中华老字号茶品牌注入了世界属性。  相似文献   

4.
隔着干重山,越过时间岁月,专心地一次次玩味茶给予我的光景。记下的或许已经不是这个春天去蔡山的故事,而是,记忆里的茶滋味。  相似文献   

5.
林之 《风景名胜》2009,(3):32-39
人在草木间,孰能不吃茶?从俗里说,茶是中国人最早的饮料,就如柴米油盐桨醋一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不过大凡对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通常产好茶的地方,一定有好山好水,  相似文献   

6.
问茶     
人在草木间,孰能不吃茶?从俗里说,茶是中国人最早的饮料,就如柴米油盐酱醋一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不过大凡对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  相似文献   

7.
<正>在福建,有两大水仙,一是漳州水仙,一是漳平水仙。前者是花,后者是茶。但漳平水仙不是花却胜似花,它如兰似桂,造型独特,是独树一帜的乌龙茶类紧压茶。漳平水仙茶传统制作技艺不仅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就在几天前,还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8.
任建桦 《神州》2020,(6):9-10
钟嵘《诗品》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著作,其中提出了“滋味说”这一重要的美学思想。本文试从“滋味说”的主要内容、“滋味说”产生的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三个角度出发,来详细研究“滋味说”的精神内涵,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诗品》的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9.
北宋时期,从皇宫到民间盛行斗茶风俗。宋人饮的是碾茶,即把一种加工成发酵的膏饼茶碾成细末,先注汤调匀,然后用初沸腾的水点注,茶汤表面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斗茶的方法,则是先斗色,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其次斗水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使用黑釉茶盏,茶色、水痕清晰,所以斗茶使用的茶盏首选黑釉茶盏。蔡襄在《茶录》云“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烧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不用”。宋徽宗也曾说过:盏以青绿为贵,兔毫为上。”正因为如此,宋代从南到北各地瓷窑都烧制黑釉茶盏,并…  相似文献   

10.
武都万象洞     
王君 《丝绸之路》2006,(4):26-27
万象洞坐落在白龙江南岸的景山山腰,车到景山脚下停止。人们若要进洞参观需要拾级而上。行至山腰,方能够见到雄狮猛虎般大张的洞口。因为同行的陈一之先生是位年近七旬的老专家。陪同我们的同志建议大家进洞前先在接待室稍事休息。喝杯热茶。茶是陇南绿,青碧幽香,水是万象洞的千年山泉,甘甜醇美,对茶道颇有研究的陈老先生边品边赞:“好水,好茶,好地方。真是好水好茶好地方啊!”  相似文献   

11.
在滔滔金沙江南岸,在巍巍云贵高原西面的滇中武定有座茶房山,最高处海拔2199米,群山延绵,在这里曾经谱写着一部厚重而灿烂的茶馆文化史诗,它是茶文化史诗中一罐耐人寻味的陈酒。每每提到茶房山,武定人都能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茶馆文化故事,这个故事让人越品越有滋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叶的源产地,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中国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说中国是茶的故乡,一点不为虚谬。在源远流长的茶史中,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遗物:文字记载和实物资料。条最初名之闩“茶”,后来又有茗、苦茶、芳菜等。“茶”在《诗经》中已有记载,凡九见,兹举其三:“准调余劳,其付如养”(《那风’谷风》);“采茶薪掉”(《由风·七月》):“单菜如信”《大雅·隐》。程俊英先生在《诗经译注》中皆释为苫菜。可见当时“茶”未必确指为茶。在稍晚于《诗经》的《尔雅》中即有确指:“磺,苫茶,”晋郭噗注:“个呼…  相似文献   

13.
北宋时期,从皇宫到民间盛行斗茶风俗。宋人饮的是碾茶,即把一种加工成发酵的膏饼茶碾成细末,先注汤调匀,然后用初沸腾的水点注,茶汤表面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斗茶的方法,则是先斗色,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其次斗水痕,以水痕先退为负。使用黑釉茶盏,茶色、水痕清晰,所以斗茶使用的茶盏首选黑釉茶盏。蔡襄在《茶录》云“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烧,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熠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上至史前社会,所谓炎帝尝百草而治病,《诗经》中的“周原(?)(?),馑茶如饴”(荼即茶),下至现代,茶作为中国人饮食品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但远古时代,茶似乎只作为一种治病的药材,茶作饮料是两汉以后的事情,将茶作为一种文化研究,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所以说,茶文化兴起于南北朝,鼎盛于唐宋.唐代早期,陆羽总结  相似文献   

15.
水味杂陈     
彭一郎 《山茶》2011,(8):26-26
是甘甜可口还是难以下咽?看似毫无差别的水,却能呈现截然不同的味觉“个性”。完全纯净的水并不会唤起人的味觉,我们从水中品尝到的诸般滋味,都来源于混入水中的其他物质。  相似文献   

16.
黄海霞 《神州》2012,(7):39-41
现在的人,不再像我们的祖辈,为吃穿发愁,为过节发愁,而是在为怎样过节、如何吃穿发愁了。按理说,日子好过了,该是幸福的事情,可现在的人越来越多地感觉不到幸福的滋味,越来越多让人感到意外事情的发生或如悲剧一样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今天这个名门学子自杀了,明天那个明星跳楼了。如好友叶子是北京一家著名电脑  相似文献   

17.
《南方人物周刊》2008,(32):83-83
以中国唯一获邀品牌身份赴摩纳哥参加顶级私人物品展,亮相2007夏季达沃斯论坛,两度作为国礼赠送俄罗斯总统,竹叶青以其地道的中国滋味,完美演绎的茶禅之道,蜚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中华遗产》2008,(12):16-16
两亿元天价的圆明园兽首铜像 暂时不要也罢,我们可以没有历史文物,但我们必须有历史和尊严。 作家姜伯静说:“包括兽首铜像在内的很多文物本来就是中国的,只不过被一些强盗抢走了,现在如果我们花大价钱去回购,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让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团圆固然可喜,但被人掠夺的滋味并不好受,如果以数以亿计的代价来换取这种团圆,那其中的文化内涵也就失去了意义,重温历史也就变了滋味。”  相似文献   

19.
正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描写人生滋味,展现生活娑婆姿态的戏剧,从一开始就用说故事的方式,直指人心。400年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似乎从未离开,他们留下的戏剧作品,成为很多人的日常,如夏季夜空中的星光,一直柔柔的照亮心田。戏剧呈现出来的光亮,不是空想出来的幻境,不是带着浓厚晦暗的黑影,那些传达出来可以尽情宣泄嬉  相似文献   

20.
唐代以前,“茶”字还没出现,那时,茶的名称五花八门。《诗经》里有“荼”字,《尔雅》称茶为“槚”,《方言》称“蔎”,《晏子春秋》称“茗”,《凡将匾》称“荈”,《尚书·顾命篇》称“诧”。陆羽《茶经》总汇诸称:“茶,南方之嘉禾也……,其名一日荼、二日槚、三日蔎、四日茗、五日荈。”另外.还有一些别称,如水厄、酷奴等等。可惜没有一个字其原本含义是指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