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鲁塔克的《传记集》和《道德论集》,实际来自后世对其126篇存世著作的分类汇编。这一格局初见于公元三、四世纪的《兰普里亚斯书目》,后随著作主要抄本、印本、译本编纂的变化而逐渐成型。国内学界在谈及此两个著作集时,往往将其误作普鲁塔克当时写成的两部书。而以《希腊罗马名人传》命名所有50篇存世传记的做法,虽效仿文艺复兴时期阿米约法译本和诺斯英译本,却忽略了两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同时也与其中46篇以希腊—罗马形式配对写成的《对传》相混淆。《传记集》和《对传》的内容性质并不相同,研究中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正史民族传体例中,只有《汉书》将"西南夷"、"两粤"、"朝鲜"三传合一。班固"三方之开,皆自好事之臣"的评议,彰显《汉书》民族传文本体例蕴涵特定的类别划分标准和准则。《汉书》所反映的班固的边疆观和民族思想,是对西汉边疆民族思想的全面反思和总结,充分反映了班固所处时期的时代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正史民族传体例中,只有《汉书》将"西南夷"、"两粤"、"朝鲜"三传合一。班固"三方之开,皆自好事之臣"的评议,彰显《汉书》民族传文本体例蕴涵特定的类别划分标准和准则。《汉书》所反映的班固的边疆观和民族思想,是对西汉边疆民族思想的全面反思和总结,充分反映了班固所处时期的时代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4.
略谈魏晋的杂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时代是我国政治、文化发生重大变迁的时代,同时在魏晋时期史部的地位上升,摆脱了《汉书·艺文志》中经学的附属地位,而魏晋杂传的大量出现是推动史部地位上升的重要动力。杂传的产生与魏晋时代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郡书、家传、别传三种类型的杂传,来探讨杂传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尤其是士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慈恩传》全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一部记述玄奘生平最早最详实的传记,也是唐代唯一的一部专传;《慈恩传》记述了玄葵不同寻常的一生,更重要的是,《慈恩传》折射出唐代上升时期的唐人风貌:开放的文化心态,进取的时代风貌,强烈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6.
《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寿《魏志.高句丽传》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关系密切。本文通过《魏志.高句丽传》与张鹏一辑本《魏略.高句丽传》、《翰苑》本《魏略.高句丽传》史料异同的比较研究,系统地探讨了《魏志.高句丽传》的史料来源与编撰体例特点。  相似文献   

7.
鄂西民间长诗《黑暗传》于上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后,曾因它是否为汉民族神话史诗激起争议,受到海内外学界热烈关注。本文作者从发表对《黑暗传》的初评开始,对此进行了20余年的追踪研究。在本诗近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际,本文就《黑暗传》的原生态特征及其文化价值特别是就它和敦煌写本《天地开辟已来帝王纪》的关联给予评说,并指出在中国文化研究中应重视中国历史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朱熹《诗集传》自序是《诗经》序跋中重要的篇目,体现了《诗集传》的创作动机和“诗经宋学”的学术特质.《诗集传》自序之创作时间并非是朱熹自己所言的“淳熙四年(1177年)”,应在公元1177年《诗集解》成书以后,其时《诗集传》之创作思想亦已成熟;《诗集传》自序是朱熹专为《诗集传》所作,并非之前学者所认为的,是朱熹为《诗集解》创作的旧序.通过《诗集传》自序与《诗大序》、《诗谱序》的比较,可见朱熹在诗经学根本问题上所持观点的特殊性.《诗集传》自序采用了“语录体”之体例进行创作,朱熹借助这种模仿圣贤口吻的文体,增强该书的学术影响.《诗集传》自序对宋代以后的《诗经》著述和版本之序跋,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存在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金代医家李杲的研究,《东垣老人传》这一文献一直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实际上,《东垣老人传》所蕴含的信息十分丰富,涉及金代医学、自然灾害、教育、政治制度等方面。在这里对其进行考释,同时指出在金史研究中穷尽史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民俗研究》2021,(1):53-64
《柳毅传》(《洞庭灵姻传》)是中古时期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文学界得到长期关注,而历史学者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提出对历史的新解,也有顾颉刚和陈寅恪的研究作为典范。倘若先不从文本入手,而从生活世界出发,观察前人很少注意到的社会-文化现象,然后再来重新审视耳熟能详的文本,会发现一些新的方法路径和问题假设。由此,可以发现《柳毅传》的内容包含了对中古时期南方湖区水上人/商人的社会-文化情境的隐喻。以田野工作作为文本解读的基础,也正是历史人类学方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普鲁塔克《平行列传》存世22篇传记多采用"四体结构"书写,由序论、第一传、第二传、合论四部分构成。序论统摄全篇意旨,介绍传主并阐明配对缘由和道德主题;第一传多为希腊人,通过开头、结尾的主题性议论以及中间的历时性叙事呈现传主生平;第二传多为罗马人,叙述结构类似于第一传,但开头和结尾更为简略;合论则依序论、正文中的主题对传主进行比较与评判。四体虽然相互独立,各具笔法,却又通过转承句、小品词承转关联,合为一体。四体结构的独立性和一体性,也凸显出当下著作通行校勘本中存在的一些章节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2.
藏族史传文学三部曲在藏族文学史上有三部史传文学值得一读,这就是《米拉日巴传》、《嘎旦嘉措传》和《夏格哇传》,这三部传记文学都有大量佛家道歌附录其后,它们传记加道歌的体裁,深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影响遍及藏族地区。谢住发表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  相似文献   

13.
在已经确认《梁书·扶桑传》是慧深以高句丽中期国情为蓝本而杜撰出来的故事后,要对《梁书·扶桑传》的史学价值做出新的认定.本文通过对《梁书·扶桑传》创作时间的考订,确认了《扶桑传》在东北亚传说及高句丽中期国情研究两方面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宋史.高丽传》所依据的史料来源主要有宋代历朝《国史.高丽传》和新、旧《五代史.高丽传》以及《五代会要》、《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等宋人文献,并沿袭了这些史料中的不少讹误。  相似文献   

15.
《高僧传》是南朝梁慧皎所写的一部僧人传记。它包举了二百五十七个僧人,是佛教史上的重要作。同时,《高僧传》也是研究汉语史特别是汉语词汇史的重要语料,对研究南北朝汉语词汇有重大的价值。本记录了《高僧传》中的“一往”、“去来”、“又指”、“偏局”、“藉(籍)”、“应时”、“同意”共七个大型词典未收的新词以待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旧唐书》将元稹、白居易合传,而《新唐书》将白居易与武平一、李乂、贾曾等同传,这是两《唐书》中《白居易传》在传记编撰处理方面一个既明显而又重要的差异,本文就此差异及其成因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萧红的《呼兰河传》第五章中,“团圆媳妇”、“跳大神”、愚昧的民众们以及古老的生死观都是造成小团圆媳妇之死的因素,文章在叙述这一悲剧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出一幅独特而多彩的民俗风土画。  相似文献   

18.
丁谓是一个才华横溢、性格复杂的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丁谓在被贬崖州时期所作《天香传》成为研究中医药用沉香不可或缺的文献。《天香传》的问世与丁谓一生的经历密不可分,丁谓因此成为了对沉香进行评鉴和为海南沉香立传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有关竹简古《穆天子传》的纪时问题,从1915年之后的二十年间,先后有丁谦《穆天子传纪日干支表》、刘师培《穆王西征年月考》、顾实《穆王西征年历》等专发表,还有日本小川琢治《穆天子传考》后附的《穆天子传西征日程表》。当时是把《穆传》认作西周史书,所以大都依据古历和  相似文献   

20.
清官修《明史》过程中对于《王守仁传》的归属及其学术评价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结果以《明史》不立《道学传》。《王守仁传》归入大传不入《儒林传》而告终,争论的背后却隐含了史馆内存门户之见及其尊崇程朱理学的官方主流思想。《明史·王守仁传》主要取材于毛奇龄《王文成传本》、尤侗《王守仁传》、万斯同《明史稿·王守仁传》、王鸿绪《明史稿·王守仁传》。《明史·王守仁传》的成书符合清官修《明史》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