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编者按】财政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命脉。每一次重大的赋役改革和调整,都极大地影响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格局。处于社会转型、制度变迁期的16世纪的晚明,曾围绕赋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既是自宣德以来赋役制度改革的延续,又是明代商品货币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学界关于明代赋役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成果不少,然对于明代财政史却缺乏总体把握,以至于在20世纪末被学者称为"明代财政史研究的‘世纪遗憾’"。目前仅  相似文献   

2.
<正>财政是国家实现有效统治的经济保障,作为传统国家的理财之政,治理之基,财政被学界长期视为理解中国古代社会转型和分析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视角。回眸近百年的学术史,中外学界围绕明代财政问题的探讨成果丰硕,形成了若干理解明代财政问题的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为课题研究的后续推进构筑了较好的学术基础。基于此,本文选取当下明代财政史研究领域影响较大的“原额主义”“洪武型财政”“地方财政”等财政分析概念,对三种分析概念的构建、争论和发展作必要的历史追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财政,是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财政史研究历来被认为是历史研究中的重中之重.但熟悉明史研究的学人都知道:明代财政史最为难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大部头的《明代财政史》问世.近读万明研究员、徐英凯教授合著的《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一书,感触良多,该成果不仅对《万历会计录》这一珍贵的史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整理和多角度的分析,还为研究明代国家财政结构和白银货币化提供了资料保障,并开拓了明代财政史的研究视野、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意识20世纪末,西方新财政史兴起,论证了财政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政治的关系最为紧密,将欧洲历史按照财政史进行了重新分期(陆连超:《新财政史:解读欧洲历史的新视角》,《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当前,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受到中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著名经济史家熊彼特认为:"从国家财政入手的这种研究方法,在用于研究社会转折点时,效果尤为显著。"[熊彼特:《税收国家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明代宫中财政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宫中财政是明代国家财政的一部分,它不仅与“掌天下户口田粮之政令”的户部息息相通,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整个封建王朝的社会经济,因此了解其具体状况,弄清它是采用什么手段敛财,又是怎样奢费的,对研究宫中用度的奢简与帝王求治的关系、宫中奢费与宦官的关系、以及明代宫中财政的特征和历史地位等问题都是很有意义的。鉴于史料零散缺佚,兹掇拾残简试述,以求史学同仁指教。  相似文献   

6.
新书微讯     
《文史天地》2014,(11):95-95
正《明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继《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的社与会》等专著后,集二十余年的研究成果,纵览式勾勒的明代社会史和文化史变迁的长幅画卷。纵观明代社会与文化的整体,呈现从官方严密控制到松懈的动态变迁过程;凸显随社会流动的加速以及朝政的宽大与舆论空间的扩大而展现的"活力"与"多样性"的新动向。本书旨在探寻明代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作者:陈宝良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余育国 《文史精华》2008,(10):17-23
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上,有个著名的所谓李约瑟问题,它是指为什么资本主义出现在西方而不能出现在中国?这个李约瑟问题,在中国新闻史上同样存在.当代著名的新闻史家方汉奇在写了多部中国新闻史后说:"报纸或新闻纸,是一种以报道新闻揭载评论为主、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出版物.这种出版物,严格地说来,是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应当承认的是,没有外国人在华办报,就没有中国的近代报业.正是由于外人在华办报,促发了中国报业的近代化,引发了王韬、康有为、史量才等著名报人的出现,影响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促进了中国历史的近代化.限于篇幅,下面就介绍4位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的在华办报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8.
论明代经济史撰述的突出发展向燕南明代士人十分重视对于经济史的研究与撰述。其时,有关经济发展的各类史著空前繁富,内容之广泛,举凡政府的财政、盐业、矿业、漕运、马政、荒政以及水利等等,大大小小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几乎都有所包括,形成中国史学史上值得注意的现...  相似文献   

9.
朱地 《百年潮》2003,(2):4-9
我们在今年第一期的新年献词中这样写道:"当前,举国上下都在谈论创新问题.创新,是历史的火车头.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这段话,用来说改革也是适合的,因为改革实质上就是创新与突破.改革、创新、突破,是社会进化的基本法则,是一部永远不会完结的人类认识发展史.正如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创新"问题时所指出的:"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正是基于这种睿智和哲理,报告把"改革要有新突破"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向全党提了出来.为了帮助广大读者讨论和了解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里改革的突破方向,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高尚全同志.  相似文献   

10.
正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针对土地行政面临的问题,重新启动数目字管理。对数目字的管理,学界已有研究。万明指出,地政数目字管理也就是将国家土地、税收、财政等社会资源信息纳入数字化的记录系统,解决国家上层与下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万明:《16世纪明代财政史的重新检讨——评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史学月刊》2014年第10期,116~130页)。卢现祥认为,数目字管理并非仅限于数字的统计和量化管理,而且包括管理和制度安  相似文献   

11.
皮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货币形态,似乎己成公论。因为,我国有的古籍是这么说的,当今国内一些研究货币史的著名学者和一些权威性辞书都是这么认为的,影响所及,国内一些高等学校的相关教材,秦汉史、经济史、财政史、货币史等专著,以及有的报刊、书籍和论文也都是这么论述的。然而,早在18年前,就有学者对"皮幣是货币"提出质疑,可这些质疑并未引起重视。至今"皮幣是货币"的说法还在以讹传讹、继续流传。为此特作《论皮帑非货币》。  相似文献   

12.
《垂虹问俗》是吴滔与佐藤仁史继《嘉定县事》一书之后讨论江南地区的社会与文化的又一部著作。该书利用田野调查所得口述资料与地方民间文献,对吴江县部分地区自明代至今的社会变迁加以审视。由此书所论可以尝试提出一系列新的假设:既有江南研究是否存在同质化的问题;现存吴江的社会文化传统是否可以置于一个水上人向岸上人转化的脉络中进行考量;既有江南研究的"市镇史脉络"或"现代化路径"是否是理解明清以来江南社会的唯一方式。这些都值得学界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与中国是近邻,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中国历来就有研究周边各邻国的优良传统,并建有机构,形成一定的制度.中国历代保存下来的古籍"浩如烟海",备受国际学术界的赞赏.中国的各种古籍,包括正史、官书、实录、丛书等,堪称研究亚洲邻国的历史、地理、民族、经贸、宗教与文化发展的"无价之宝".国际著名的东南亚学家如D.G.E.霍尔等都非常重视中文史籍.陈序经先生说:"欲研究东南亚各国历史,尤其是古代东南亚,非用中国史料."  相似文献   

14.
走马楼竹简所见"小口"称谓,透露出一些反映三国时期赋税史、财政史乃至社会生活史的新信息,对于认识古代未成年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也是有益的."小口"一语见于<魏志>管辂故事,可知"小口"是当时通行称谓."大小口有差"的制度,在战国秦汉已经出现,历朝有所继承.由于资料所限,目前尚无法确知走马楼竹简"小口"与"大口"的年龄界定.或许可以通过走马楼竹简所见"小女"的年龄分析,获得一点参考信息.当时"小女"与"大女"的年龄界点应当在十五岁左右,如果我们推想"小口"与"大口"的界定也是如此,或许不会有大的差误.这一情形,当是继承了汉代社会关于不同年龄段人群有不同社会责任和社会权利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竹叶羊车"典出<晋书>,<南史>也有类似记载,反映帝王生活荒淫."羊车"并非驾羊.该故事实出于民间传说,是竹、羊生殖崇拜与帝王荒淫生活的结合.这种传闻入史,保留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民间传说,成为后人认识该时期文化的宝贵资料."竹叶羊车"在后代成为文学典故,广泛用于宫廷、闺情等题材.通过考察其传闻入史的生成过程及情爱内涵,有助于理解诗文中的用典.  相似文献   

16.
赋税徭役制度,既是明清经济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课题。论者虽多,成果也硕,而对于制度史和社会经济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的明清财政问题整体上作深入探讨者,可以说尚付阙如。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岩井茂树教授,在对相关专题作了近二十年研究后,推出新著《中国近世财政史の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将财政体系视为窥测传统中国政治支配秩序特有的性质和构造的分野,系统而又深入地论述了明清两朝财政体系的本质、特点、演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该书一经面世,立即引起学术同行的重视。著名明清史学家、曾获日本学士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万明研究员与华北电力大学徐英凯教授合作的《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全3巨册,400万字,分整理篇、统计篇、研究篇、附录4大部分,2015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之一出版.此项研究对于明代货币制度史、财政史、明代社会变迁,乃至中国现代社会发生历程的澄清与阐释,皆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凡先已对此有所了解之同仁,无不翘首计日,待其告成.今于该项研究推进10年之后,终得刊布,实为学术界额首相庆之事.该著卷帙浩繁,所涉史事交织,整理数据山积,详细评说,必待时日,兹就其卓然可见之要,分文献价值、方法特色、研究启示三端,略陈管见,以志其祥.  相似文献   

18.
明代北京史研究的新收获——《北京通史》“明代卷”评介盛源乔凌霄十卷本《北京通史》是一部全面、系统而又科学地展现北京历史全貌的学术巨著,其中第六卷即明代卷系由著名的明史专家贺树德先生撰写。该著是一部极富个性特点、不可多得的明代北京史佳作,它在当前诸多史...  相似文献   

19.
李金铮 《历史研究》2012,(1):171-189
农村、农业和农民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基础。马克思说:"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农业劳动不仅对于农业领域本身的剩余劳动来说是自然基础,而且对于其他一切劳动部门之变为独立劳动部门,从而对于这些部门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说,也是自然基础。"①恩格斯指出:"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②马恩的经典论述,对中国乡村史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中国一向是农业大国,"中国有百分之八十  相似文献   

20.
社之功用考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琳 《文献》1999,(4):229-243
社神在汉代以前是一位非常尊贵的神祗,古人以"社稷"指代国家,社神的重要可想而知.著名学者郑玄曾经说:"国中之神莫贵于社."①陈寅恪先生甚至认为,"治我国文化史者,当以社为核心".②那么社神为什么这么尊贵?社神在古人的精神生活中究竟发挥怎样的作用?下面夷考其实,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个具体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