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秦巴蜀文化的尚五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石器时代末叶经夏商周三代直到战国之末,巴蜀文化经历了约及二千年纷繁复杂的历史演变,作为其区域与民族文化的主体也屡易族别。但纵观其演进历程,其中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文化因素不论在哪一个时期都顽强而鲜明地存在看,难以泯灭,在异彩纷呈的多种文化因素的聚合整体及其连续发展中不仅清晰可辨,而且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生着多种功能。这一文化因素,就是“以五为尚”的宗教信仰及其崇拜观念,这里简称为“尚五观念”。(一)古代蜀人的尚五宗教观念形成甚早,从目前的资料看,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以前古蜀文明起源时代——…  相似文献   

2.
巴蜀文化包括巴文化和蜀文化,巴文化的结构要素包括早期巴文化、春秋时期的巴文化、战国时期的巴文化;蜀文化包括早期蜀文化、鱼凫时代蜀文化、杜宇时代蜀文化、开明族时代蜀文化等。从不同时期文化结构要素中可以具体分析出:巴蜀文化结构模式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异质文化相结触的影响关系巨大。  相似文献   

3.
一、巴蜀道教化源远流长。道教旅游资源众多。原始道教产生于蜀。有化源流方面的继承性和必然性。距今约4800年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绝品物——神坛和通天神树等,就以独特的形式展示了古蜀人的原始宗教崇拜情结。此后,巴蜀地区一直流行敬鬼信巫风俗、灵魂观念等。后有字以来的史籍。载有黄帝问道于青城和峨眉的传说。  相似文献   

4.
竹间 《巴蜀史志》2012,(3):41-43
民间故事《严君平拨宅飞升》讲的是:西汉时期,住在绵竹武都山下君平山庄修道的严(遵)君平,孜孜不倦地研究儒家经史,尤好“老庄”学说。一边行医救人,一边卖卜济世,逐渐名扬九州。那一日,一位农家姑娘,眼见已成熟的稻谷就要遭受暴风雨袭击烂在田里.她去求庄主帮忙。庄主派了七个庄稼汉帮忙抢收。姑娘给田里劳作的人送饭去,  相似文献   

5.
竹间 《巴蜀史志》2012,(1):41-43
民间故事《严君平拨宅飞升》讲的是:西汉时期,住在绵竹武都山下君平山庄修道的严(遵)君平,孜孜不倦地研究儒家经史,尤好“老庄”学说。一边行医救人,一边卖卜济世,逐渐名扬九州。那一日,一位农家姑娘,眼见已成熟的稻谷就要遭受暴风雨袭击烂在田里,她去求庄主帮忙。庄主派了七个庄稼汉帮忙抢收。  相似文献   

6.
巴蜀文化陶釜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蜀文化陶釜略论●李明斌在巴蜀文化数量众多、特征明显、发展演变规律清晰的陶器中,陶釜这类炊器占有相当的份量和地位。它不但出现时间早,流行时期长,而且还影响及非巴蜀文化地缘的北方关中地区和川西高原地区。尤其在晚期巴蜀文化①中其出土更丰,特征更明显,堪称...  相似文献   

7.
巴蜀文化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新的角度,对巴蜀化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看法。认为巴蜀化研究目前已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但以经验层面的具体性成果居多,而以理性层面的灼识还不多见。未来的巴蜀明史的研究,将逐渐转型以考古发现为主,以献为辅。不仅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领域,而且需要传统思维的更新。  相似文献   

8.
"巴蜀文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正式提出来的。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大批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内迁,国内许多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进入四川,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坚持科研。其中一些大学者,鉴于四川上古史的复杂性,开始潜心研究有关史料和当时极为有限的考古资料,于是提出"巴蜀文化"的命题,引起国内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和争辩,巴蜀文化研究竟一时蔚然成风,终至成为一个科学命题而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承认。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历史化研究中,对“宣南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宣南”是地理概念,指北京宣武门外以南地区。据北京史专家叶祖孚讲,明代今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以南,东至潘家河沿,西至教子胡同一带叫“宣南坊”;到清代时逐渐把宣武门以南地区都叫成“宣南”,人唱酬歌咏,也习惯在自己作后面提名时署上“宣南”两字。“化”是指清代在宣南这一地区形成的各种化现象,特别是士人化现象。清代和民国时期,已经有“宣南士乡”之名称。  相似文献   

10.
巴蜀文化墓葬出土铜刀包含了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两类外来因素,两者融合之后产生了许多新的器型,其中一部分新器型实现了土著化,成为蜀文化铜刀的主要形制。据不同文化属性铜刀数量的历时性变化,可将铜刀划分成舶来、土著、变革三个发展阶段,并以铜刀发展及相关历史背景为基础,管窥出巴蜀文化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特征从早到晚分别为守商周、倾荆楚、染秦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巴蜀文化考古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古称巴蜀。先秦时代,以蜀族和巴族为主体的古代民族,曾长期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不仅建立了巴国和蜀国,而且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据历史传说,古代蜀人曾先后有蚕丛、柏、鱼凫、杜宇、开明等几个比较强大的部族,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早期国家乃至奴隶制王国。巴人也曾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巴、蜀周围还密切联系着众多的较小民族部落,构成以四川地区为主的古代文化共同体。战国中晚期(公元前316年前后),蜀国和巴国先后被秦国所灭,巴蜀地区逐步纳入了中央统一管理之中,构成了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三星堆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近年的考古新发现中,广汉三星堆是一处最重要的遗址①。目前,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径直将三星堆文化同巴蜀文化相联系,有的称其为早期巴蜀文化,更多的则称为早期蜀文化,或早蜀文化。将三星堆文化称为早蜀文化,实际上就是认为蜀文化由三星堆文化演变而来,两者在考古学文化和族属上有一脉相承的联系。上述观点在学术界大有认同的趋势。三星堆文化是否可以同早期蜀文化划等号?它们之间有无区别?如有区别,有哪些区别?倘有相似之处,又有哪些?本文拟从三星堆文化划分类型入手,分析主要典型陶器的文化因素,进一步揭示其文化内涵,对三…  相似文献   

13.
赵娴 《史学月刊》2001,(5):141-143
巴和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两个重要诸侯国。从历史资料来看,巴和蜀最初是两个部族。巴族最早大概起源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后来逐渐由东往西迁徙至四川省境内,以今重庆一带为其中心,成为周朝南土的封国,其国君与周同为姬姓。据献记载,巴曾与楚通婚。两国关系一度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14.
峨眉市符溪柏香林新生六组(距城五里)砖瓦窑附近,从1963至1981年以来出土了许多巴蜀铜器。四川省博物馆曾于1972年6月在此试掘,确定是战国至秦汉初的巴蜀墓葬群。兹简记试掘墓及收集物于次: (一)试掘情况 1972年的试掘仅取得两个土坑墓的资料,同时清理了两个残坑。 第一号墓,墓向是南偏东45度。墓口在耕土下约50厘米,坑深40厘米,坑长510厘米,平面呈前窄后宽;前宽140,后宽200厘米。坑内陶器粉碎。可看出形体的有:  相似文献   

15.
试论巴蜀文化与原始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巴蜀文化与原始文化的关系王燕芳关于巴蜀文化的内涵是否包括原始文化──石器时代文化的问题,目前看法不一。例如有同志撰文认为:“在四川盆地内发现了一批新石器遗址,它们既有独自的特征,又与后来的青铜文化有直接联系,可以构成一个文化发展阶段,特别是广汉三...  相似文献   

16.
这里说的巴蜀化是考古学化。任何考古学化在自身的发展当中,都是和其它化交流碰撞、相互影响的,巴蜀化也不例外。在考古发现中巴蜀化吸收了许多外来的化因素,同时也输出自身的化因素。这些方面已有许多例证。现就巴蜀化和周边化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见,请各方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试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8.
鲜明 《巴蜀史志》2011,(4):49-52
远古时代的巨石文化遗迹在成都附近和安宁河谷较为集中。本文较系统地考证了成都市天涯石街、大石路、支矶石街、石室巷、石笋街、五块石等与巨石文化有关历史地名、传说和遗迹,并介绍了安宁河流域及巴蜀地区其它巨石文化遗迹。  相似文献   

19.
巴蜀青铜文化的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蜀青铜文化对于学术界并不陌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不少学者曾对此进行过探讨。如何从整体上考察巴蜀青铜文化的演进,以明了其发展脉络和特点,还有待于新的努力。本文仅对此作一初步尝试。一青铜合金技术巴蜀青铜文化至迟在商代已经发展到相当发达的阶段。以三星堆遗址“祭祀坑”为代表的青铜文化,是巴蜀青铜文化走向成熟的标志。商代晚期,蜀人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二元合金和三元合金的技术,青铜制品有铜锡、铜铅、铜锡铅、铜铅锡四类(附表一)。与同一时期中原地区商文化相比,蜀文化的  相似文献   

20.
正从20世纪40年代初"巴蜀文化"命题的提出以迄于今,学术界在巴蜀文化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由于考古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大量新材料不断问世,使学术界得以比较充分地运用当代考古新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