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在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思考中对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存在价值与世俗欲求的肯定和尊重。因社会背景之异,中西“人文”精神存在较大的岐异。在儒学典籍中,“人文”一词深寓着道德教化的内涵。而在西方,人文主义则缘起“人文学科”,而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是近代中国将科学精神与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系统阐述的第一人。他从民国教育为宗旨“齐成健全之人格”出发,指出科学对教育最大的贡献,在于培养大众的科学理性。蔡元培将力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宣传科学文明、引入科学方法等归结为“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以“诚、勤、勇、爱”四字真言培育公民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马老讲学     
马一浮初隐于孤山,读澜阁《四库全书》。抗战军兴,竺藕舫出长浙大,崇其德业,三晋谒之,(其事详见《竺可桢日记》),马老感焉。浙大西迁,诣江西泰和讲学。其学出入二氏,返之六经。首论治国学先须辨明四点。“一、此学不是零碎的知识”,“应知道本一贯”;“二、此学不是陈旧呆板的物事”,“应知妙用无方”;“三、此学不是勉强安排出来的道理”,“应知法象本然”;  相似文献   

4.
吴玉臣  鲍洪猛 《神州》2012,(6):65-65
1必须把握飞行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的重点环节 搞好学员战斗精神培育,首先应当明确飞行学员战斗精神培养的重点环节。在目前战斗精神培育中,我们应高扬爱国之魂,练就“打仗”之胆,激发高昂之志,谋划“打赢“之策。作为培育飞行学员战斗精神的重点;以强化学员的爱国意识,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5.
“油浸枇杷核子”是晚清重臣王文韶的外号,近人的一则笔记说这一外号“盖甚言其滑也,枇杷核子固滑矣,若再加以油浸之,其为滑殆有不可以方万物者”。此公还有一个“玻璃球”的雅称,却远不如“油浸枇杷核子”一语来得形象生动。“油浸枇杷核子”也好,“玻璃球”也罢,都  相似文献   

6.
对包公这个人物,人们太熟悉了,但熟悉的大都是他的舞台艺术形象。历史上真实的包公究竟是何面貌?恐怕知之不多。世人都认为,做人难,做官不贪难,究竟如何为人,如何做官?包公就是天下公仆的一面镜子。“得民心得天下”,包公一生中“清廉自律,为官正直,以法律提衡天下”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做人之道理,都是为官之学问。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对于有关包公历史资料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是近代中国将科学精神与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系统阐述的第一人。他从民国教育为宗旨“养成健全之人格”出发,指出科学对教育最大的贡献,在于培养大众的科学理性。蔡元培将力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宣传科学文明、引入科学方法等归结为“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以“诚、勤、勇、爱”四字真言培育公民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李雪彤 《神州》2011,(8X):27-27,30
道家文化对张炜的的创作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这在他的代表作《古船》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在小说中,他肯定了“柔弱不争”的处世哲学,而对财富的积聚、权利的争夺表现出了本能的恐惧。《古船》中也体现了“道法自然”,“养生”之道,“盈满则亏”等道家思想。道家精神在《古船》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论鲁迅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迅的学史研究方法是以“史识”为核心、以揭示学史之内在演进逻辑为目的的,他对当时出版的各种学史都不满意,认为要么是“奴才家法”,要么是“资料长编”,打算编撰一部“简明可靠”而又有“史识”的学史。他的学史没有编成,但他留下的学史编撰提纲,体现了一位思想家的深刻见解和革命家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0.
赵宗福 《攀登》2010,29(5):7-9
一、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与“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的关系 首先,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是“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在特殊时期的进一步升华、发展和充实。任何一种精神力量都不是在孤立的环境中产生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回首杂忆     
这是我对今生研究工作的忏悔。我在职的一生曾无一日离开过研究单位。然而时至今日,60余年逝去,挫折教训不少,成功经验渺然。岁月不居,回首无那。忏悔之心,将长此以往。以下大体上按时间顺序,分“启蒙岁月”、“学术生涯”两段,拉杂写上一点个人回忆,作为这一忏悔之心的自我剖析。读者进而教之,不胜感幸。一、启蒙岁月钩沉(一)我们的“家”我的研究历程中的启蒙阶段,是在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度过的。1 943年,我毕业离开武汉大学,经我的老师杨端六先生介绍,进入社会所。当时社会所所址,名义上设在四川南溪县李庄镇,实际上到了李庄镇,…  相似文献   

12.
冼玉清(1895—1965)是近代岭南杰出的女学者、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有“不栉进士”之称。陈垣(1880—1971)是中国“近百年来横绝一世”的“当世史学钜子”。与陈垣并称“史学二陈”的陈寅恪先生1933年12月阅岑仲勉文后致函陈垣称:“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20年代,吉林省有一位蒙古族青年,他满怀报国之志,参加东北军,后来赴日、美深造,大有发展前途。“九一八事变”爆发不久,他中断学业返国,要赴东北组织义勇军抗日。“七七”抗战爆发,他又弃教授与中校文职军官的安逸生活去当兵,要以“战争之神”,猛轰日寇。20世纪30年代末,他成为震惊国民党  相似文献   

14.
一、史学研究应强调“化视角” “化热”从80年代开始,至今不衰,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化的前所未有的热忱和广泛的关注。但化市场却不尽如人意。粗制滥造的东西到处充斥,真正有价值、有份量、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并不多见。而另一方面,一些专家型的人才依然故我地从事其专门之学的研究,对这种“化热”冷眼旁观。  相似文献   

15.
2003年4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南开大学史学家丛书研讨会”,一些德高望重的资深史学前辈在赞誉这套史学家丛书出版的同时.感慨时下国内学术浮躁之风日盛,每年出版的所谓学术著作数以万计,但真正能够流传百世的虽不能说是“寥若晨星”,但鱼目混珠者肯定不是“区区之数”。他们的发言慷  相似文献   

16.
邢洪儒 《攀登》2008,27(5):58-60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建设是我们党特有的政治优势与基本经验,是党的先进性建设题中之义和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带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战略课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建理论的创新,在国内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和“党的精神建设”这两个学术范畴,并把“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一门党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来研究,并将其上升到推动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灵魂主宰来看待。文章论述了党的精神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了党的精神建设同党的其他方面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加强党的精神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指向。  相似文献   

17.
金煜 《收藏家》2003,(11):28-30
明代书法承续元人之风,崇尚“二王”与“赵体”,大体上有早、中、晚期之分。其中地域书风似更为突出。明初之“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各有千秋:宋克与倪瓒、杨维桢相友善,书有“二王”意,章草尤佳,为“三宋”之首;宋璲兼善诸体,笔法沉雄而挺健;宋广则善草书,笔势连绵,书宗张旭、怀素。“二沈”兄弟(沈度、沈粲)之书风靡朝野,更由于明成祖朱棣将沈度誉为“我朝王羲之”,使“台阁体”逐渐成势,书风严整而婉丽,虽大有可观之处,而于丰富流派,个性竞起之势则不逮中期。而后吴门书派声势浩大,这是由于沈周,李应祯等承宋克(苏州人)余风,传至祝允明、文征明而蓬勃发展起来,其书法骨干亦是画坛精英,这种书画合流与  相似文献   

18.
吴继金 《文史春秋》2003,(10):41-43
抗日战争期间,作为一位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画家,徐悲鸿积极主张抗战,反对妥协投降。在他的各种体裁、主题的绘画作品中,大都以“托兴”、“自况”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他那“悲天悯人”的激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曾出访南洋募捐,将所得之款10万美金全部捐给祖国的抗战事业……  相似文献   

19.
金其安 《江淮文史》2004,(2):139-145
安徽省石台县秋浦河畔的“占大中学”校园内,端立着鲜为人知的学李诚的塑像。黑色的大理石基座上镌刻的“李诚先生之像”,系其学生、名学评论家舒芜的手笔。基座侧面则是其学生、名  相似文献   

20.
太仓港,“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古称刘家港,因元时漕粮海运而隆盛,又因郑和七下西洋始发于此而名扬天下。时历六百载,古港叉起雄风,仍然是在这片江海交汇的土地上,太仓人民秉承着郑和的探索精神、开拓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续写了“以港兴市、以港强市”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