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鸿源 《文博》2016,(4):72-78,112
经对唐代相关史料之爬梳,可证唐长安城内存在两处银台门。大明宫的右银台门可简称银台门,且银台门多代指右银台门;唐时西内别有银台门,推测当是对承天门的一种便宜称呼。唐长安城内这两处银台门,当依据相关文献所提供的空间位置提示,予以审慎区别之。  相似文献   

2.
利用《尼戒香等尊胜幢记》、《唐遵善寺大像碑》、《遵善寺尼慈和墓志》等石刻资料及卢纶诗《春日陪李庶子遵善寺东院晓望》、《宋高僧传·昙一传》等传世资料中有关遵善寺的记载为线索,考知唐代长安的遵善寺与大兴善寺是两个不同的寺院,遵善寺位于唐长安城外的南郊,属长安县永寿乡管辖,推测其为尼寺可能性较大,其创建和废毁时间不详,但至迟在唐大历年间仍存在,北宋元祐间已不见记载。  相似文献   

3.
山西寿阳白道普光寺正殿内三壁水陆壁画为明代崇祯时期作品,其神祇排列与《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上、中、下三卷内容一致,是文图互证最佳样本之一。此殿壁画在修复前曾覆白灰,导致部分榜题尽失。通过水陆仪文与永安寺水陆壁画校验,将此殿壁画神祇人物图像题记全部还原。“双重证法”的有效利用,使文献与考古在此次研究中得以充分体现。解密壁画图像,同时也是对传世的“山西本”北水陆仪文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4.
怀着几许虔诚,揣着几分激动,披着缕缕霞光,踏着洁净的山路,来到了距宁化县城43公里的泉上镇的普光寺。  相似文献   

5.
<正> “教坊”是教习音乐的机构,长安城设教坊始于隋代。《隋书·音乐志》记载,大业六年,“搜括魏、齐、陈三国乐人子弟,充配太常寺”,同时在关中置坊教习。唐代,长安城内共设有三处教坊,即内教坊和左右外教坊。内教坊唐初即已设立,《旧唐书·职官志》云:“武德时置内教坊于禁中,专习雅乐。”武则天时代内教坊曾改称云韶府,神龙后复称教坊。左右教坊的设立则在开元二年(《新唐书·百官志》),当时有乐官382人,声乐10027人。  相似文献   

6.
唐长安商业空间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安城市外商业点空间分布、存在时间和经营业种的分析,重新认识长安城商业空间发展演变的特点。早期都城的商业空间形态呈封闭对称的双核心结构,中唐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商业点突破市坊限制,在朱雀街东以皇城景风门外诸坊和以东市为核心的部分坊里内相对集中分布,形成了以东市为核心的商业区,在朱雀街西则分布较少,在外城城关处仅有零星商业点的分布,没有形成综合性的商业功能空间。所以唐代中后期长安城商业空间形态表现为“一核、一区型”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
唐长安的黑人来源问题,一直是困扰海内外学者的难题。自从20世纪40年代西安地区出土了唐代黑人俑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50年代以後又出土了多尊黑人俑,更使人们排比推测,寻踪觅源,已做了不少探索研究。但在历史文献缺乏详细记载的情况下,尽管可以猜想演绎,却无法最终定论。特别是我认为唐代黑人俑被推断来自古代非洲,还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证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朝堂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然其正式设置应该是在西汉时期。朝堂之制历代皆有,但到唐代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朝堂的具体方位发生了变化,以前皆建在皇宫正门之外,至唐大明宫兴建时却建在了宫内主殿之前;二是其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前代的九卿治事与百官议政的场所,变为百官议政、举行重大典礼、百官候朝、举行册礼、上表与待命的场所,同时还具有宴集、待罪、鞠狱、行杖、决死、举哀等一系列功能。根据其性质,大体可分为百官议政、候朝之处、政务活动、礼仪活动等四个方面。朝堂的地理方位由宫门外向大明宫含元殿前转移,是唐朝对古制改变的一种反映,有利于增强其安全性与议政的保密性。  相似文献   

9.
西安作为我国的千年古都,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东方文明古都的代表之一。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唐长安遗址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介绍了西安唐长安遗址保护的绿带建设与遗址公园建设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0.
唐长安大明宫丹凤门复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长安大明宫不仅是唐朝宫城的代表作,而且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是空前绝后的宫城大门范倒。这座巨大五门道宫门遗址已经发掘,本文根据遗址对照文献和敦煌壁画等形象材料,进行建筑考古学研究,提出了两个带有夹庇楼观的复原方案。  相似文献   

11.
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明宫在唐长安城外,紧靠北城墙东段,原是隋代禁苑的一部分。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就其地建永安宫,次年改名大明宫,准备给太上皇李渊居住。其后约三十年,唐高宗李治再修大明宫,改名蓬莱宫,于龙朔二年(公元662年)自城内旧宫太极宫迁居。因为它在太极宫之东,故称"东内",相应称太极宫为"西内"。含元殿是"东内"中轴线上第一座殿,南对"东内"正门丹风门。它是举行元旦、冬至大朝会和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唐长安故址发现三彩窑址一事, 曾引起国内外的轰动。本文通过分析这批藏品,参考已 发现的唐墓发掘资料,认为醴泉作坊三彩窑是一个既烧 三彩器,也烧造粉彩陶器的手工作坊。最迟出现于天宝 四年,终于安史之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西安新发现北周史君墓中有明确纪年的粟特文与汉文双语对应题刻,证明Khumdan确为长安外来译名“胡姆丹”,是继敦煌粟特文古信札和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记载后的又一确切证据,针对长期以来关于Khumdan所引发的众说纷纭、歧义杂乱的谜团,作了回答,并对有关文章的推测失考和不符合史实之处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14.
朝堂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然其正式设置应该是在西汉时期。朝堂之制历代皆有,但到唐代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朝堂的具体方位发生了变化,以前皆建在皇宫正门之外,至唐大明宫兴建时却建在了宫内主殿之前;二是其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前代的九卿治事与百官议政的场所,变为百官议政、举行重大典礼、百官候朝、举行册礼、上表与待命的场所,同时还具有宴集、待罪、鞠狱、行杖、决死、举哀等一系列功能。根据其性质,大体可分为百官议政、候朝之处、政务活动、礼仪活动等四个方面。朝堂的地理方位由宫门外向大明宫含元殿前转移,是唐朝对古制改变的一种反映,有利于增强其安全性与议政的保密性。  相似文献   

15.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很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所实行的人才政策,包括压抑士族、精兵简政、惟才是与、开科取士、用人之长、用人不疑、鼓励直谏、赏功罚罪等,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历史原因、具体内容及其历史局限等方面对唐太宗的人才政策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在古都西安发现的三彩窑址,对于唐三彩近一个世纪的发现和研究而言,不啻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尽管历经千年沧桑,窑址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尽管发掘所能揭开的仅仅是冰山的一角④,但毕竟能够使人在一个新的坐标点上得以找寻一些残存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17.
唐太宗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史上占重要地位。贞观法制对唐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唐太宗结合以往经验形成自己的法律思想对唐朝后期的法律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峰 《文史天地》2006,(4):34-37
唐宗宋祖,虽然稍逊风骚,但毕竟是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本文大约应属乐道者之一吧。  相似文献   

19.
20.
呼林贵  尹夏清 《文博》2004,(4):10-14
世界上的事真的会那么巧,古人所说的“无巧不成书”真的会有道理。几年前,在世纪之交的锣鼓声中,古城西安有一位收藏家张国柱先生发现了唐长安西市附近的唐三彩窑遗址,收集了一批丰富的各类文物和标本,一时间传遍了大江南北,境内境外学者专家纷纷聚焦,推动了关于唐代首都唐三彩的研究。没过几年,到2004年初夏,又是这个张国柱先生,他又有机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