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廷瑜 《广西文史》2005,(3):114-117
在我国,使用玺印的历史己有三千多年。秦代以前,无论官印、私印,都称为“鉨”,即“玺”。秦统一中国后,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玺”,其他人的印只能称“印”。到汉代,这种制度有所放宽,诸侯王、王太后的印也可以称“玺”,年薪二千石以上的官吏的印则称“章”,其他人的印还是称“印”。后来也有合起来称为“印章”的。  相似文献   

2.
普通人对印信是很讲究的,皇帝的宝玺就更不用说了。皇帝的印信,也称宝玺。中国人用印信来表示信用,始于周朝。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玺成皇帝专利,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相似文献   

3.
秦汉皇帝通过使用兵符、帝玺等政治信物,实现政治与军事权力。栎阳虎符的格式、用字,与其他秦兵符实际多有不同。战国、秦兵符题铭不使用"虎符"一语,当称兵符,较汉代更为凸显君主角色。秦汉兵符存在用字减省与勘验功能加强的发展趋势。卫宏《汉旧仪》"皇帝六玺"条存在脱简,引述的诸种典籍在句读上皆有疏误。利用《隋书·礼仪志》等材料,可以进行考订推补。"皇帝六玺"在强调内外之别的同时,还建构了"行玺""之玺""信玺"的玺宝秩序,对应封授、赐慰、征召三种功能。秦及汉初主要以皇帝信玺、皇帝行玺两种为主,"信玺"在历史早期地位重要。考察秦汉兵符、帝玺之制,有益于认识中国专制主义皇帝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玺始出于周,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将和氏璧琢为玉玺,命丞相李斯在其上篆“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宣称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奉为天命的象征,又独以玉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所以叫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  相似文献   

5.
(一)古玺印历史和用印的方法古代的玺印本来不过是个人的记号。秦代时皇帝印始可称玺,官吏及一般人只得称印。汉代仍沿旧例,更发展称"章"又称"印信"。古典籍中关于玺印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周礼中记有掌节的官,"货贿用玺节",郑康成注说:玺节就是后世的印章。其次如汉旧仪后汉书祭祀志十七、淮南子十八、刘熙释名,均记载着有关印章的事。从实物上来看,目前最早的遗存是东周战国时期的官私玺印。古人用印的方法因时代的差异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的印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古代印章,曾倍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视为珍贵的文物古玩,具有很高的鉴赏与研究价值。印章最初始于“封泥”,古人在封存和传递物件时,为防止被人打开或拆动,先用绳子扎住物件,绳子用泥块封住,然后在泥块上盖上印记,这印记就是最初的印章。至干我国第一方印章究竟产生于什么时候,目前尚说不清楚。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青铜印章,说明殷商已有玺印。春秋战国时期,印章已大量使用,如《战国策》记载,苏秦合纵六国共同抗秦,曾佩六国相印。先秦印章,大都用金属制作,因此称为“”,又因使用时主要是印在封泥上的,又写作“”。卫宏《…  相似文献   

7.
中国从秦朝至清朝经历了十四个朝代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长达 2 132年 ,约 4 94个皇帝。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姓赢名政 ,他自认为功高三皇 ,名过五帝自称为皇帝 ,因为是第一个称皇帝即谓“始皇”。在此之前都称“王”、“公”。公  相似文献   

8.
古代皇帝诞日,称为“虹节” 或“圣节”,庆祝诞日的活动称“祝尧”或“祝厘”。  相似文献   

9.
汉代图形印     
汉代图形印牛济普图形印,过去人们称作“螭纹”或称为“肖形印”、“生肖印”,综观这类印章所表现的内容有龙虎、禽兽、鸟虫,还有人事、风俗、歌舞、管弦、百戏、神人、武士、图案,以及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相似的阙楼、轺车出行等。以其所表现的内容,称此类印章为图...  相似文献   

10.
一在中国古代印章中,道教印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是国家政权设立任命的道教事务机关和道宫所用官印;第二朝廷封赐给道教首领、重要人物的封号印及各种道阶的等级印章;第三是道教内部各门派的主持人依传统尊号或社会公认的名号所制作的各种印章;第四是道教人物或各道教组织依道书、道经与尊神名目,刻制各种施法时使用的印、章、玺、宝,此类中的个别印章也有由朝廷颁给的,本文统称这类印章为道教法印。前三类道印或有关道教的印章多见於文献记载,现今所存实物品种较少,受多种因素影响,著录及公开发表的数量更少;从印文角度看,除极个别残缺甚重者外,这三类印章一般都能辨认识读。但第四类即道教法印的情况就大相径  相似文献   

11.
陆锡兴 《南方文物》2009,(1):143-148,134
中国的印章文字发生了多次变化,秦八体摹印汉六体缪印有明文记载,对玺印文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宋金时期印章文字出现了重叠笔画.史称九叠篆。不过九叠篆的制度如何,名称的由来,其特征性的缠绕重叠的形体来源均尚多阙疑。  相似文献   

12.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西方称中国为秦。只可惜秦的寿命太短,否则我们的民族也许会被称为“秦族”;汉朝兴盛600年,我们的民族被称为“汉”。到了唐朝,中国进入鼎盛,“西罗马,东长安”,是当时的实情。至今在国外,华人居住的街称“唐人街”,可见盛唐影响的久远。  相似文献   

13.
周南泉 《收藏家》2000,(12):55-58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灭战国六国后统一中国,历史称为秦朝。秦朝统治仅有15年,至公元前206年亡,被汉朝取代。秦代在中国历史上虽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在艺术上曾创造出辉煌的成就。最近几十年发现的被人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事例。秦代玉器,也与其它艺术品一样,曾有过辉煌业绩。这在史书典籍中每有所述。如史书所载的孙寿、列裔二位琢玉人师及其作品就是秦代琢玉成就的一个方面反映。据载,秦始皇灭六国时,得卞和玉璧,始皇命玉工刻作“传国玺”(即专供皇帝用,并表权力的皇帝印)。此玺的作者就是当时的琢玉大师孙寿。玺方四寸,螭虎纽,敕李斯以虫鱼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铭。惜此玺传说唐。贞观四年,萧后奉玺归唐,废帝自焚后,不知所在。”故令人无法了解其风采。又如列裔,于始皇二年作一“白玉虎”,  相似文献   

14.
"皇帝之宝"打开《清宫扬州御档选编》,在清代各朝之首,都有一方9厘米见方的"皇帝之宝"印章,据中国一史馆清史专家介绍:在紫禁城收藏的众多宝物中,明清帝后宝玺近5000件,而最能代表皇帝无上权威和地位的宝物,非宝玺莫属。乾隆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四代皇帝。乾隆以前,清代皇帝宝玺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十一年  相似文献   

15.
鲁超杰 《文博》2023,(4):63-67+31
三晋古玺“左武萃□长”中“萃”下应是“■”字,该印是当时负责管理兵车的负责人所用之印。《中国封泥大系》收有一方战国古玺“成陵市玺”,“市”下应还有一“出”字,该印当是成陵的官市长官所用之印,用以钤盖在运出市场的货物上,作为一种征税的凭证,货物在出门关时可以免税通过。  相似文献   

16.
印章名称多样:日玺、宝、印、章、图章、图书、图记、钤记、钤印、记、截记(裕称戳或戳子)等不下数十种。其实,严格来讲,其本体上并无少异,只是名之不同耳。  相似文献   

17.
在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秦末农民战争中》的教学资料里面有专门针对秦朝灭亡年代的说明。原文如下:秦朝灭亡的年代,《史记高祖本记》记载:"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壩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此处的"汉元年"有误,实为秦子婴元年。唐代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  相似文献   

18.
1.《三国志》卷十五《魏志·贾逵传》: 太祖崩洛阳,逵典丧事。时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生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中华书局标点本) “问逵先生玺绶所在”令人费解。因“先生”一词未有用于称己亡父者。古籍中亡父称“先考”“先君”,当朝帝王之亡父称“先帝”“先王”。曹操生前封魏王。鄢陵侯彰当称之谓“先王”。《魏志·任城王彰传》注引《魏略》曰:“彰至,谓临菑侯植曰:‘先王诏我者.欲立汝也’”。可证。《资治通鉴》卷六十九文帝黄初元年载:彰“问逵先王玺绶所在。”可知宋司马光等著《资治通鉴》时所依《三国志》本作“先王”。近人卢弼  相似文献   

19.
China释义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人称中国曰“China”,含义若何?历来有不同见解。笔者试以一孔之见,提出一种观点,愿求教于识者。一、前人对China一词的解释关于China一词的由来,最流行的说法以为与“秦”有关。秦始皇统一六国,威名远扬,因此外人即称中国曰“秦”。China中的“Chi”,即“秦”的对音。另一流行说法,认为其义出“瓷器”。中国瓷器四海扬名,英语中干脆明白将瓷器称为China,即可作为佐证。又,中国瓷都景德镇在北宋真宗前,曾名昌南镇。有人以为昌南发音与China近似,亦视为一个证据。除上述两种流行说法,还有…  相似文献   

20.
罗福颐先生主编的《古玺汇编》(以下称《玺汇》)在吉语玺部分收录了十余方关于牛的古玺,其中有数方“千牛”、“百牛”、“千百牛”玺,兹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