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之路》2012,(3):78-78
由湟源县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丹噶尔民俗文化旅游节于2012年1月1日至2月23日举办。本届文化旅游节以“品味茶马商都,观赏排灯异彩,走进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一湟源丹噶尔”为主题。第四届丹噶尔民俗文化旅游节期间,湟源县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马征 《中国土族》2008,(1):38-38
清朝、民国之际,被誉为“海藏咽喉”的丹噶尔古城(今湟源县城)贸易发达、商铺林立,其中有英、美、俄等国商人开设的11家洋行,这里的年贸易额曾达250万两白银,是当时西宁的六至七倍;这里古香古色的汉式建筑、街市与熙来攘往、身着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汉族服饰的顾客、行人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画图。 本文作者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湟源人,对丹噶尔城的风情和生活情景有着切身的体会,她以鲜活、生动的文字,勾勒出曾经创造了商贸奇迹的湟源丹噶尔城的盛景……  相似文献   

3.
遥远的印记,古道悠悠.追溯时空隧道,那曾经摇撼高山峡谷、草原广漠的种种传奇,仿佛昨天的故事,震荡耳鼓,炫耀眼目… 亘古以来,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境内,在通往天路的古道上,有一处被誉为“海藏咽喉”的通衢要隘,它一头系着广阔的内地,一头连着塞外西域,人们称之为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散落在它周围的西石峡、佛尔崖、扎藏寺等景点,风光无限,旖旎醉人;还有那喧嚣一时的日月山茶马互市和丹噶尔环海商都的贸易重镇.千百年过去了,这些融于山川的古风遗存,如岁月密码,记录着故园古道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重走此道,我们仍能触摸和感受到先人的脉动和跋涉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湟源史前称羌地,西汉称临羌,唐代称绥戎,明代称俱尔湾,清代称丹噶尔,民国称湟源。古城在清代称丹噶尔,民国称湟阳镇,新中国成立后称城关区,后改城关镇,坐落在西石峡、药水峡、巴燕峡、拉沙峡之中点。北依八宝山、河拉大山,南临湟水,接松蛾山,是内地通往西藏、柴达木、新疆的重要门户,被誉为“海藏咽喉”“海藏通衢”。  相似文献   

5.
湟源排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韵浩荡,光彩夺目.起源于清代中期,发展于民国,改革于新中国,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湟源扼“唐蕃古道”之险塞,居“丝绸南路”之要冲,是汉、藏、蒙古、回等各民族聚居的地方,自古以来为中原入藏的门户,素有“海藏咽喉”之称,清代民族贸易繁荣昌盛,又有“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小北京”美称,蜚声中外.  相似文献   

6.
河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沉淀十分厚重。时逢青海省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在这片古老的沃野上,便有无数的奇花瑞草破土而出,"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湟源,就有这样一枝"红杏"分外妖娆,它就是丹噶尔皮绣艺术产业。它的生成虽只有短  相似文献   

7.
马征 《中国土族》2011,(2):19-20
说起丹噶尔明清时的"茶马古道",据载"陆地崎岖,车亦罕及,故运售货物,番人用牛与骆驼,汉人用骡、马与驴,亦有肩挑背负者"。就是说,茶马古道因为它多属山路,不便行车,仅通人马,故行路难。这种行路难的状况,直至上世  相似文献   

8.
清朝、民国之际,被誉为"海藏咽喉"的丹噶尔古城(今湟源县城)贸易发达、商铺林立,其中有荚、美、俄等国商人开设的11家洋行,这里的年贸易额曾达250万两白银,是当时西宁的六至七倍;这里古香古色的汉式建筑,街市与熙来攘往、身着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汉族服饰的顾客.行人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画图.  相似文献   

9.
蜚声中外的日月山,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唐地志》注:"在西宁丹噶尔西南面三十里,今日雅拉山,又称日月山."《辞海·历史地理》赤岭条:"赤岭,即日月山,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地名大辞典》中称"日月山在甘肃西宁县治西川口外".《西宁府新志·地理·山川》中称"日月山在县治一百七十里,东北五里即新设哈拉库托营,西宁县与青海以北山分界".《松潘县志》有"赤岭,在陕西西宁卫"的记载.《丹噶尔厅志·地理·山脉》中记载最为详尽准确:"日月山,在县城南八十里,东距哈拉库图城十五里.登山峥可望青海,过此山则为青海界."  相似文献   

10.
"清不清时天地昏,滚滚风尘神州愤;山东烟熄走铁板,河源薪燃现龙身。丹噶谋举黄表会,乔寿山敢当首领;虽然头悬城墙门,曾喊日月分半轮。"这首诗是丹噶尔黄表会和元山尔反清斗争始末的真实反映。清光绪末年,丹噶尔(湟源县)  相似文献   

11.
米玛 《中国西藏》2010,(6):80-83
芒康县作为西藏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境内的第一站,是川、滇、藏文化的交汇区。近年来,随着“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的兴起,这里的盐井盐田、曲孜卡温泉、澜沧江峡谷等独具特色的景点景区一一被人熟知和热闹起来,而在这种繁华景象中有一条“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被人渐渐遗忘,这里就是连接“茶马古道”澜沧江两岸的唯一一座古桥——措瓦乡境内的扎西达桑桥。  相似文献   

12.
在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有一片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凝重而神奇的土地。这就是——阿里。 噶尔位于阿里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镇西南120公里处,是原西藏地方政府阿里总管府(通称噶尔本)所在地。噶尔是两个地方的合称;即“噶尔亚萨”和“噶尔昆萨”。“亚萨”指夏季居住的地方,“昆萨”指冬季居住的地方。由原西藏地方政府阿里总管府召集的一年一度的恰青在噶尔亚萨隆重举行,所以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赛马、射箭、马术、物交、收稅为内容的大型活动被史称为噶尔恰青。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遗产》2010,(4):106-106
2010年4月1日,由澳门民政总署主办,云南省文物局、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协办的“千年印记——茶马古道风情展”在澳门卢园茶文化馆揭幕。此次展览是中国乃至海内外首次以茶马古道文化为主题而举办的,也是云南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保护工程的一项主要内容,在澳门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表明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和宣传掀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正> 青海省湟源县位于西宁市西约50公里处的日月山脚下,古称丹噶尔。最初。丹噶尔地只有一喇嘛寺院东科尔寺。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在藏历第八饶迥火猴年(公元1476年),东科尔·达瓦坚参出生在大蕃康区东科尔的杂尼地方。他自幼出家,前往木雅的热岗一带拜散华扎西坚参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遗产》2010,(4):107-108
在2010年6月于云南普洱召开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同志作了题为“重整千年古道,再书历史新篇”的主旨报告。单局长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茶马古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充分肯定了茶马古道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大型文化线路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并强调了科学实施茶马古道整体保护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湟源县依靠丹噶尔古城、北极山、宗家沟、日月山等得天独厚的游览景区优势、特别的地理位置和悠长的历史渊源,以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的,依照"提品质、促营销、聚人气、见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湟源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加强了对旅游品牌的推介宣传活动,使文化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完善。本文依据调研情况,就当前湟源县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思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陈福寿 《陕西史志》2002,(6):54-54,56
清朝中叶,汉中商业迅速发展,“商贾辐辏,货物山积,虽繁盛不如长安(今西安),亦陕西第二都会。”在汉中这座陕西第二商都中,商店字号如雨后春笋争芳斗艳,至今仍保留字号的便是公兴大药房。“公兴大”堪称汉中商号第一家。  相似文献   

18.
敢于在金殿对辞的和卓女──香妃的故事马菊芬,雷鸣在丝绸路上,在新疆的喀什噶尔有一座和卓氏的墓穴,人们把这座建筑宏伟的古墓叫做“香妃墓”.是为了纪念和卓氏的优秀女儿香妃而命名的。关于香妃,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流传了200多年,至今仍脍炙人口。清乾隆二十五...  相似文献   

19.
顺治二年,清朝平定陕西后,沿袭明朝之制,由中央选派监察御史一员赴西北地方专责西北茶马贸易及苑监牧政,称“茶马御史”。茶马御史任期例以一年一更,下辖茶马司、苑马寺及孳牧诸监。受西北形势影响,茶马御史权责屡有调整,后经几任茶马御史整饬,茶、马诸务有所复兴,但始终未复旧观。由于清朝用马情况与边疆形势相比明朝发生了变化,不再专一依赖茶马御史提供马匹,加之蒙古各部相继臣服,边外平靖,已无须专职维护,待清世祖驾崩、清廷满汉关系变化引发政治形势转变,茶马御史遂于康熙七年裁撤。  相似文献   

20.
马征 《中国土族》2012,(1):43-44
丹噶尔地处高海拔地区,北靠祁连山峦南麓的大通山诸峰,西、南临日月山脉群山,中有"两涧回环"——湟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境,药水河由南而北汇入湟水,形成了狭长的河谷盆地地貌,造就了丹邑特有的物候植被。一湟水自古滋养了这一方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