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誉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的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市南 1 2公里的伊河两岸的崖壁上 ,这里古称“伊阙”。《水经注·伊水》云 :“两山相对 ,望之若阙 ,伊水历其间北流 ,故谓之伊阙矣。”约自隋炀帝时 ,遂称龙门。伊阙山地大规模的开窟造像工程则肇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公元 493年 )的策迁洛阳。其创始窟即是名为“孝文窟”的古阳洞 (旧称“石窟寺”图一 )。本文仅就孝文帝与古阳洞的营建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图一 古阳洞石窟龙门古阳洞的开凿年代就是龙门石窟的开创年代。这是目前学术界一致的看法。但对古阳洞的确切创始之年 ,至…  相似文献   

2.
龙门赋     
洛阳龙门,形胜誉甲天下,石窟声蜚寰中,今膺列世界遗产名录,故感之以赋日:赫赫天功兮,两山对峙;铮铮神斧兮,一水流中。阙之所成兮,得应龙之伟力;门之所开兮,应牧童之灵声。号伊阙兮,依山水而蜚誉;称龙门兮,赖帝威而流名。  相似文献   

3.
《华夏地理》2013,(3):34-36
当龙门山还笼罩在晨雾中,伴随着东方升起的第一缕阳光,洛阳上空霞光万丈,绵延伊水数十里。大唐帝国的皇后武则天亲临龙门,主持奉先寺石窟的竣工仪式,卢舍那大佛在武则天的注视下第一次向世人展现出他慈悲的微笑。从洛阳城向这里远眺,香山和龙门山对峙之处,仿佛一座天然城门,自古就有“伊阙”之称。它所拱卫的城,洛阳,这座九朝故都,曾是多少诗人的心中梦境,更是群雄胸中的纠葛,所谓“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千年兴废,大多都围绕这座历史的城。  相似文献   

4.
一、龙门二十品名称的由来闻名中外的龙门二十品,即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则造像题记。龙门造像记约三千六百则左右,大都镌刻在北魏到隋唐时期。清武亿《伊阙诸造像记》日:“龙门不仅为石镌佛场,亦古碑林也。”由于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书法艺术的价值,过去的碑拓收集者和卖字画者,每每择其精品墨拓或朱拓,故相继有十品、二十品、三十品、五十品、百品,甚至千五百品之名目。编造这些名目,本身并没有什么科学性,有的不过凑数而已。  相似文献   

5.
到了洛阳 ,不游览“洛阳八景” ,实属憾事 ,明代沈应时等曾写过“八景诗” ,回味无穷 ,至今广为流传。其古“洛阳八景”有 :一、龙门山色 :龙门位于洛阳南山 ,为一断裂口。伊水中流 ,两岸对峙 ,形若门阙 ,古称“伊阙”。隋唐时 ,南山正与皇宫南门相对 ,故称“龙门”。以瑰丽的石窟艺术而闻名于世。伊河将“龙门”分为东、西二山 ,伊河上那大跨度的石拱桥蔚为壮观 ,如长虹卧空。山上林木葱郁 ,碧泉幽绝。唐代韦应物诗曰 :“凿山导伊流 ,中断若天辟 ,都门远相望 ,佳气生朝夕。”二、马寺钟声 :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寺院 ,为佛教传入我国的第…  相似文献   

6.
汉魏洛阳故城的南面有三处险要的关隘,即正南的大谷关、东南的轘辕关和西南的伊阙关,它们是拱卫当时京师"八关"的一部分。水泉石窟位于大谷关之北,北距汉魏洛阳故城20公里。这里是东西走向的万安山的一个山口峡谷,一条小沙河由南而来,流向东北,注入伊河。石窟位于沙河东岸的峭壁间,坐东朝西,面临沙河,今属偃师县寇店乡水泉村。水泉西约23公里的伊阙关就是闻名中外的龙门石窟。水泉东约20公里是险要轘辕关(今称"十八盘")。  相似文献   

7.
伊阙佛龛之碑和潜溪寺、宾阳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龙门石窟的研究工作中,几乎都肯定地把位于西山北端第一所大窟——潜溪寺(亦名斋祓堂)开窟造像的年代定为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其中,日本关野贞博士是持此说最早的一位,而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与塚本善隆在他们的《龙门石窟的研究》一书中,再次引证并对这种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肯定:"关野贞博士依据伊阙佛龛碑,由于把它(指潜溪寺)当作魏王泰的造像,就断定是贞观十五年营造的,我认为这是最稳妥的解释。在伊阙佛龛碑中有更详细的记载。"这种观点,对我国龙门石窟的研究工作颇有影响。在一些著作中,就以伊阙佛龛之碑作依据,把潜溪寺开窟造像的  相似文献   

8.
龙门怀古     
魏星云 《丝绸之路》2011,(19):32-32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龙门石窟同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我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13公里,这里香山与龙门山对峙,伊水北流。远望犹如一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隋代始称“龙门”。龙门地块自新生代更新世以来一直处于整体抬升、遭受剥蚀和侵蚀卸荷作用阶段,伊水横穿地块,形成了深切的峡谷。这伊水深切的1000米长峡谷两岸,中寒武世白云岩和石灰岩地层,为石窟的开凿、雕刻提供了优良的地理条件。公元493年,北魏王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至北宋诸朝。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开凿时间达150余年。据1989年统计:东西两山现存大小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60余块,造像10万余尊,石窟雕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等情况,其中以奉先寺为代表的群雕,气势雄伟。雕凿精湛,是我国美术史上的杰作。宾阳洞由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撰文,大书法家  相似文献   

10.
云冈石窟早在北魏开创之际并无“云冈”之称,而是以“武州山石窟寺”(也作“武周山”)之名而出现的。“灵岩”、“云冈”之称约始自明嘉靖时。①据道宣所撰《广弘明集》中记载:“……谷深三十里,东为僧寺,名曰灵岩。西头尼寺,各凿石为龛容千人。”由此可知,唐代云冈石窟被称作“灵岩”的同时,还有一处“尼寺”存在于“灵岩”之西。从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得知,北魏时云冈石窟也有一处比丘尼居  相似文献   

11.
“洛阳龙门西山惊现29套神秘别墅群,龙门石窟规划科称不知石窟保护区范围。”12月7日,网友“火箭”在大河论坛上发帖,披露了29套别墅赫然出现在洛栾快速通道龙门山段东侧的龙门山西山上,西距洛阳龙门石窟不到2公里。这一神秘的别墅群,目前主体已建成的有6排27套,还有两套刚开始挖地基。  相似文献   

12.
龙门古镇     
<正>龙门古镇,位于浙江省富阳市西南16公里处,由7个自然村组成。当年,三国吴大帝孙权族人聚居于此,在此繁衍千余年,发展成为有两千余户、七千多人的一大望族,龙门由此成为江南最大的古村落之一,有“孙权故里”之称。东汉名士严子陵游览龙门山时称赞“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龙门古镇因此得名。  相似文献   

13.
经过数年的努力,龙门石窟终于有幸荣人了《世界遗产名录》,这无疑使龙门宝库更上了一层楼。但是,要真正以龙门名胜风景做为龙头,切实带动发展全洛阳的旅游大业,进一步搞清龙门石窟在国内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地理等各方面中的重要地位,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必需的。那么,要搞清这些方方面面的“重要地位”,又须先搞清有关龙门石窟的上下纵横各种边缘性问题,或谓之“第一”、“之最”等。  相似文献   

14.
"凿山导伊流, 中断若天辟。" "精舍遶层阿, 千龛邻峭壁。"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龙门游眺》中的诗句,也是对伊阙形胜和龙门石窟颇为形象的概括。 "九朝故都"洛阳南郊的龙门石窟群,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尤其是石窟艺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笔者试就龙门石窟艺术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不成熟的看法,向文物考古界、美术史界的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15.
钮隽 《北京文史》2000,(1):44-45
“龙门造像”是指我国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上的许多石刻作品而言,它们在石刻史上,书法史上都有着光辉的地位。有人从众多的“龙门造像”中选出了二十种,称为“龙门二十品”久负盛名。这二十品中最精采者是《始平公造像》、《孙秋生造像》、《杨大眼造像》、《魏灵藏造像》(以上是造像的简称)等。  相似文献   

16.
前言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佛教造像的舞台也从大同转移到洛阳。一般认为造像样式中国化(下称“汉化”)过程始于云冈第六窟,此后为龙门石窟所继承,并取得进一步发展,最终在以宾阳中洞和莲花洞为代表的龙门北魏诸窟中完成。这种看法是建立在故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二氏卓越的调查研究成果之上的①,至今仍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水野、长广二氏在《龙门石窟研究》一书中高度评价了龙门的线刻艺术,指出“龙门北魏窟可以说是云冈造像的延续,但是,必须认识到在其它方面则另有基础”,其后,吉村怜氏基于云冈与龙门天人图象…  相似文献   

17.
龙门石窟维摩变造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维摩变出现于洞窟之间,是北朝的龙门造像在题材方面一个显著的特点。据笔者勘察统计,此类造像在龙门现存一百二十九铺。以维摩变在石窟造像中所处地位而言,龙门堪称国内石窟之最。若干年来,从事石窟寺考史工作的学者,对以《维摩诘经》为题材的造像史迹,在学术方面曾有所涉及,并获得一定成就。但就笔者所知,此等学术研究多偏重于艺术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驰名中外的洛阳龙门石窟群中,有三个鲜为人知的商业窟龛,为研究唐朝时期洛阳商业繁盛情况及中国商行、社团组织,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龙门商业三窟,分别为“北市彩帛行净土堂”,“北市丝行像龛”和“北市香行社造像龛”。“北市彩帛行净土堂”,位于龙门西山石窟群南端半山腰外,门楣上刊刻着双排楷书,“北市彩帛行净土堂”八个大字。  相似文献   

19.
1998年秋,龙门石窟新发现了一组4个洞窟,在造像内容、洞窟保护措施等方面均丰富了龙门石窟的内涵。兹报告如下。 1.洞窟位置在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与“一道桥沟”之间的山腰上,下距洛(河南洛阳)界(安徽界首)公路30余米,海拔约260米的地方,有一宽约20米的较为平整台地。新发现的洞窟就位于这一台地东侧的崖壁上,共有4个,洞窟方向均面西,自南向北编号依次为新1~新4窟(图一、二)。 2.洞窟内容新1窟圆拱空龛,高65、宽37、深10厘米。新2窟形制前庭后室窟(图一)。前庭平面近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早期佛像主要有三种装束,即右袒式、通肩式以及褒衣博带(即褒大之衣,广博之带)式.前两种装束由印度传入,而褒衣博带式(又称“冕服式”、“绅带式”)则是佛教造像入传中国后“汉化”了的产物.在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石窟中,“褒衣博带式”造像多处可见.龙门开凿前后,这种装束的佛像成了石窟造像中的主流.日本的早期佛教造像亦接受了“褒衣博带式”的影响,如著名的飞鸟大佛,法隆寺释迦三尊等均属这一装束.关于褒衣博带式佛像产生的源点,中日学者均认为在中国南方.北魏的“政教合一”和崇尚汉文化的政策,则是“褒衣博带式”在北方普遍推开的主要原因.就现存早期佛造像看,北方在北魏期间开凿的云岗第十六窟中,褒衣博带式佛像已置于窟中主要位置;在南方,四川茂县出土的齐永明元年(483) 佛坐像亦属此类衣式.这两处造像,是中日学者长期以来作为褒衣博带式造像研究的最早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