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女士,因其独特的传奇经历为众多的传记作家所关注。各类书籍文章对其的描绘,多侧重于书画造诣、治家之道与定居美国后所表现出的理财之能,而本文则通过于凤至女士在1930年辽西水灾中的慈善义举,让大家了解于凤至当年是如何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的。一1930年8月2日,辽宁西部突降暴雨,罕见的大雨持续了四天四夜,至6日才结束。暴雨导致整个辽西地区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灾,如  相似文献   

2.
1931年皖北赈务舞弊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31年的大水灾,在民国灾荒史上堪属空前绝后,计全国被灾区域遍及16个省区,灾民约7000万人之多.为救济这次水灾,国民政府特设救济水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府救灾会),并与美国洽商,借得美麦45万吨,用作救济全国灾民的主要物资.  相似文献   

3.
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目防洪宜昌下游扬子江之大水灾损失,仅1931年8月之一次备有记录,任何防洪利益之估计必须以该次水灾为依据,在讨论防洪利益以前,请先叙述数次较大之洪水如次。甲:洪水量1931年之洪水,每秒钟流量大于4000公方(1,412,000秒立方尺)者,计自八月七日至十四日与十七、十八两日。每日平均流量最大达每秒58.500公方(2,060,000立方尺),自八月七日至十八日间之洪水量总计50,000,000,000公方。(40,500,000英亩尺),三峡拦河坝下游洪水流量限于每秒40,000公方,则蓄洪量需8,800,000,000公方。(7,140,000英亩尺)  相似文献   

4.
程亚娟 《纵横》2012,(6):44-46
1930年,为抵制日本经济侵略、收回利权,张学良主持修筑葫芦岛商港,成为东北乃至全国的重大事件。当时,国内各界纷纷赞扬此次筑港行动是20年来的伟大壮举,堪称“中国复兴之曙光”。  相似文献   

5.
当时姚文元还提出一个口号,叫"抗震不忘批邓",还要在救灾前线搞阶级斗争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大地震,全国动容。这一年,张广友46岁,他已经在新华社记者的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在此前他以记者之笔记录过三年大饥荒、"文革"武斗、1975年淮河大水灾。  相似文献   

6.
中原大战中的张学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规模之大,投入兵力之多,持续时间之久,是中国军阀混战史上之最。在这场大混战中,军事力量雄厚、财力充足的张学良是交战双方争取的对象。张学良继乃父主政东北后,所面临的形势是外有强邻,内则兵疲财竭。为此,张学良一方面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阻挠和恫吓,毅然易帜;一面是整顿吏制和财政金融、整编和训练军队,等等。经过短短几年的经营,到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前,张学良已拥有一支兵种齐全、装备精良的强大的军队,且有稳固的地盘和充足的物质资源。据1929年9月不完全统计,张学良的东北  相似文献   

7.
笔者年逾七旬,世居长江之滨,对地处长江中游南岸鄱阳湖西侧的九江地区近百年来的水患,尤其是历次重大水灾,大都身历其境,耳闻目睹,莫不记忆犹新.自70年代起,复效职于九江市政府分管查灾救灾工作的职能部门市民政局,较为详备地收集整理了有关九江水灾情况的历史资料,现就百年救灾赈民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一年全国大水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发生的全国大水灾,让处于多事之秋的中华民族几近于“九死之绝境”。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着一张70年前湘东南苏维埃政府发布的关于讲究卫生的布告。布告横长36.5厘米,纵长54.3厘米,绿色字体,行文自右至左毛笔书写。 布告虽未署发布时间,但根据有关史料可推断该布告发布于1931年2月至当年10月之间。1930年8月,根据湖南省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10.
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先后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建成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瑞金成立。同年11月27日,决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由毛泽民、李六如分别担任正副行长。接着在瑞金洋溪成立了中央造币厂(又称国家银行造币厂)。总行设在江西瑞金城北的叶坪,1933年4月迁至沙洲坝,翌年7月又迁到下阪子。  相似文献   

11.
张学良将军是一位驰名中外的抗日爱国将领。以“西安事变”之举为界,之前,他经历了政治生涯的辉煌顶峰;之后,便坠入漫长压抑的囚禁生涯,在寂寞与无奈中度日,伴之以青灯黄卷,潜心苦读,从一级上将之尊磨炼成深山隐土,现已步入是变,垂垂老矣!一、蒋、张之间的恩怨蒋介石与张学良之间,曾经有过同僚的关系。193O年,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司令.张学良任副司令,实属同僚,但蒋介石一向是以上对下,以君对臣的‘态度对待张学良。张学良毕竟曾在中原大战中救过蒋介石,1933年又代蒋介石受过,身负“不抵抗将军”的诽谤而下野出…  相似文献   

12.
提起红十五军,党史、军史上记载的都是1930年10月到1931年1月间由蔡申熙、陈奇等人率领的在黄梅、广济、宿松、太湖等县与国民党军作战的那支英雄部队。其实早在1930年7月,徐海蚌地区就存在着一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30日至8月3日,辽宁大学和“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在沈阳联合举办东北军14年抗战史学术研讨会,来自各地学者、原东北军老战士、张学良将军旧部及亲属共132人出席,会议收到论文43篇(含日本学者论文一篇],日本学者岛田和典赶来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4.
张丽云 《百年潮》2006,(4):56-59
1930年张学良修筑葫芦岛港,是中华民国建立以来、东北易帜之后东北乃至全国的重大事件.当时国内各界赞扬此次筑港是20年来的伟大壮举,堪称"中国复兴之曙光".  相似文献   

15.
黄少群 《百年潮》2004,(6):9-15
邓小平于1931年8月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瑞金,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出发长征,共在中央苏区生活和工作了三年多一点时间.邓小平的这段经历,根据他在1968年6月20日至7月5日写的<我的自述>中的叙述,可以划分为四个小阶段,即: 1.1931年8月至1932年5月,被推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约10个月.  相似文献   

16.
高溪泉 《纵横》2010,(6):36-36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日甚一日,为了保存革命的力量,党决定选送一批同志去苏联学习。 1927年8月底,王盛荣同志和党内3000多人,分别辗转前往世界上第一个红色之乡——苏联。在那里,经过了近三年的艰苦学习,于1930年7月归国。归国后,在上海共青团沪西区委工作。两个月以后,上海团中央认为他与在莫斯科的王明等人毫无来往,决定送他到苏区工作。11月调到江西中央苏区,分配到兴国县任团委书记兼少先队队长。1931年秋,中央苏区召开了党代会、团代会和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7.
1929年至1931年。中原大战前后,冯玉祥先生为联合阎锡山共同讨伐蒋介石,于1929年6月莅晋与阎共商讨蒋大计。在晋期间先后在太原晋祠、傅公祠、五台西汇、建安村等地居住。并在日记中详述经历情况。1930年3月,冯返潼关、郑州、新乡等地督师后,日记则多记冯、阎合作反蒋过程、电信往还、款械补给、军事进展情况。1930年8月,阎、冯联合汪精卫和西山会议派等在北  相似文献   

18.
张晓丽 《安徽史学》2010,(2):115-120
20世纪50年代安徽淮河地区遭遇严重水灾,各级各地政府紧急组织救灾活动,并对灾后的农村进行医疗救助。本文以安徽省卫生厅档案资料为依据,梳理、阐述1954年安徽淮河水灾后各级各地政府的医疗救灾措施,揭示医疗救灾活动在社会救灾中的作用,探究其取得成效的原因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爱国将领张学良,在其坎坷的一生中,曾先后4次到达南京。其间悲欢离合,阅尽人生,写下了与这座古城的不解之缘,记录了一个个凄美动人的故事。1930年11月:一到南京凯歌高奏待如上宾1928年6月4日,随着皇姑屯爆炸事件的发生,形成了张学良生命中的转捩点。此前少帅对日本人心存幻想,而此时,杀父之仇在其胸中燃起熊熊的复仇之火。是年  相似文献   

20.
春华 《贵阳文史》2009,(4):24-26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后,由于中共代表周恩来的着力斡旋,事件终于和平解决。张学良表示“一人做事一人当”,于1936年12月25日独自决定.释放蒋介石,并陪送蒋介石回南京。离开西安时,他留下手令,由杨虎城代理其西北“剿总”副司令职务,又指令东北军各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