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置青岩堡以前,青岩的教育状况无史料可稽考。只能一般地推测,由于当地交通不便。社会经济落后,教育事业尚未发展。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贵州前卫在青岩境内设置青岩堡,电田驻军。隆庆六年(1572年).又在青岩设立青岩司,任用土司治理。天6三年(1623年),土司班陆贵建青岩土城。这二百多年间,青岩逐渐成为政治、军事重镇,经济不断发展,丈化教育也发展起来。明廷十分重视“礼乐教化”,使人民“知君臣父子之道”,“变其土俗同于中国”.注意对土司子弟和驻军官兵及其子女的教育;加上当时一批饱学之士入黔作官,提倡儒学…  相似文献   

2.
历史瞬间     
贵阳历史点滴1861年7月29日青岩教案爆发背景:1861年(咸丰十一年)7月29日,青岩团练总理赵畏三执行贵州提督田兴恕的密令,将青岩大修院张文澜、陈昌品、罗廷荫等3人从狱中押解至青岩北门城外谢家坡,恰值大修院厨工王玛尔大在附近河边洗  相似文献   

3.
《贵阳文史》2005,(4):F004-F004
青岩古镇是贵州省著名的所史文化名镇.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历明清两代,迄今600余年。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南郊。明崇桢十一年(1638)年.大旅行家徐霞客经过青岩.他在《徐霞客游记》中称:“青岩其城新建,城中颇有瓦楼街市.是贵省南部要害”。  相似文献   

4.
历史点滴     
《贵阳文史》2014,(1):9-10
青岩的“代办信局”开办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比中国最早的官办邮政还早8年。当时“代办信局”位置在青岩北街41号.最早由名叫苏杭的老秀才负责专办青岩与外地的民间书信往来。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魅力·名镇展示”,青岩古镇的历史文化及小吃在全国大显风采。其中多次提到青岩豆腐果。我在此不是在为它的工艺和销售打广告,而是抒发我从小到老吃豆腐果,感受老百姓通过吃青岩豆腐果传递的和谐亲密的道德意识,体现着青岩人民的文化内涵。青岩豆腐果是将豆腐切成小方块,用铁网摺在炭火上用文火慢慢熏烤,再去蘸有青岩双花醋、香葱、蒜泥、酱油、辣椒面及在山上摘来的折耳根切成颗粒等佐料特制的辣椒水。边烤边吃,边吃边聊,围在炭火旁的人们在有说有笑中不知不觉地不知其数时,才兴致勃勃地离去。从环境讲,人们一般都是…  相似文献   

6.
青岩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青岩,在青岩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不久,抗日的烽火使得这个筑南小镇活跃起来,不少的学校内迁来到青岩办学,黄质夫等许多教育家先后来到青岩,进行着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事业,并为贵州培养了一批民族师资力量。黄质夫先生(1896—1963)系江苏镇江人,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前身)农科农艺系,毕业后从事乡村师范教育工作达20多年。他在抗战前先后创办了“界首乡村师范学校”、“浙江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栖霞师范学校”,皆任校长。他积累了兴办乡村师…  相似文献   

7.
历史点滴     
正青岩的"代办信局"办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比中国早的官办邮政还早8年。当时"代办信局"位置在青岩北街41号,早由名叫苏杭的老秀才负责专办青岩与外地的民间书信往来。到了1909年,青岩"代办信局"改设在现在的北街56号,由王席祯接办业务。从1909年王家接手到1938年转为官办,王家经营青岩"代办信局"30年。王席祯亲自书写并镌刻"代办信局"4个大字,用梓木制做了块长170厘米、宽25厘米的匾牌,悬挂在信局铺面右侧门框上方。这块牌悬挂了75年之久,1987年被中国邮电博物馆收藏(图片来源于《贵阳百年图鉴》)  相似文献   

8.
1982年8月,浙江省义乌县桥东乡青岩刘村农民在青岩刘小学操场发现窖藏一处,出土铜镜4件,义乌市博物馆得知后,派工作人员赴现场进行了调查。据农民叙述,当  相似文献   

9.
张家界张良墓质疑李映辉湖南省张家界的水绕四门,有一景点颇能引发游人思古之幽情,这就是传说的朱良墓。道光《永定县志·仙释志》载:"张良从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岩山。"(按:青岩山是过去对张家界和天子山的统称。)又《陵墓志》云:"汉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  相似文献   

10.
又到青岩     
又到青岩,山高水远,四季流转,石牌坊、小木楼、石板路依旧,镇广门城堡依旧。青岩是喧闹城市的出口,是壅塞心灵的出口。青岩,是我熟悉之地。几十年,来来往往,不计其数了。以前的青岩,石牌坊、小木楼、石板路。低矮的房屋颓残得没有颜色,街上有驮马行走,也有背了竹篓的老人,他们多穿厚重的大襟。清晨,小镇四周山岚迷蒙,空气润润的。那紫  相似文献   

11.
青岩望族,当推赵家。赵氏祖籍江西南昌,明末辗转定居于青岩近王百年。家族皆以务农为本,辛勤耕作,家道渐富。子弟在耕作之余,读书习文,至六世祖赵理伦时,子弟成才者渐多,当地人视为书香之家。至清代晚期,状元赵以切之父赵国谢时始渐显赫。国撤字慰三,又写作畏三,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从青年时期起,在青岩办团练。青岩地处惠永、长顺到贵阳的要冲,道、成期间,贵州民变屡起,为保家卫士,国澎“散家财,城青岩,为守备.复倡练民团”。从咸丰五年(1835年)起,他多次参加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战斗,被保举“以候补同知直隶州”…  相似文献   

12.
《贵阳文史》2011,(5):9-10
1861年7月29日 青岩教案爆发 背景:1861年(咸丰十一年)7月29日,青岩团练总理赵畏三执行贵州提督田兴恕的密令,将青岩大修院张文澜、陈昌品、罗廷荫等3人从狱中押解至肯岩北门城外谢家坡,恰值大修院厨工王玛尔大在附近河边洗衣,被团练发现,遂一并揪到刑场,将4人一起斩首。  相似文献   

13.
青岩镇位于贵阳市南郊29公里处,是贵阳通往黔南的要津,始置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为屯田驻军要地,亦称青岩堡。明清之际,这里商贾云集,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盛极一时。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从贵阳步行经花溪到青岩,他在其游记中记述了当时所见到的青岩城貌:"度桥(青岩北门桥)而南,半  相似文献   

14.
历史点滴     
《贵阳文史》2012,(5):8-8
1867年7月29日青岩修建天主教堂背景:青岩官员前往会见法国传教士任国柱,任提出:"由官方在青岩修建天主教堂一座;二、由官方修建一栋住房,供教士居住之用,并修建学堂、医院一所。"前贵阳知府多文及青岩官员当即同意照办。1940年9月4日日本飞机侵入贵阳上空侦查背景: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年9月4日上午11时许,一架日本飞机侵入贵阳上空侦查。12时许,日本飞机约近百架窜抵贵阳附近上空巡回飞窜,并在散发传单后离去。  相似文献   

15.
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29公里的青岩古镇.地处东经106°14′、北纬26°20′,海拔1060-1200米,是贵阳通往惠水、罗甸、广顺等地的交通咽喉,也是花溪区南部最大的农村商品集散地。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四条主要街道呈十字纵横,大部分古建筑旧观犹存。青岩镇历史悠久,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设镇,至今已有616年。青岩在历史上曾有过府学、广顺州学、青岩书院及众多的私塾。历史名人周渔横、清末状元赵以炯、孙中山先生大元帅府秘书、老同盟会员平刚等也出自青岩,数百年来文教声被、人才辈出…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就会缺少活力,所以青岩在推进旅游与旅游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人文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郊,距贵阳市区约29公里,是贵州四大古镇(青岩、镇远、丙安、隆里)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青岩古镇“大明志”主题系列旅游产品为例,基于旅游IP的概念、特征辨析总结旅游IP的故事性、差异性、形象性、延展性特征。通过网络收集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古镇旅游主要指标和微信指数,针对青岩古镇“大明志”主题系列旅游产品内容、热度进行分析,得出在内容方面多以巡游、展演活动为主,文化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差异性方面,能展现部分明朝文化,但文化展现形式呈现同质化;产品能火爆一时,但在延伸力方面较欠缺;引爆群方面,产品推出之初比较火爆,但火爆度不持续,并针对青岩古镇“大明志”主题系列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山东 《文史月刊》2002,(1):64-64
此前,我只知道抗日战争时期贺龙率一二0师奋战于晋西北,却不知贺龙还在冀中平原挥师于虎狼群中。在2001年第9期《文史月刊》上,有一篇《贺龙警卫员忆贺龙》的文章,讲述了1939年初至8月贺龙在冀中打击日本侵略者连战连捷的经历。读罢此文,使我想到近十几年来,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19.
老百姓都说:贺龙是条真龙,子弹都怕他。反动头子陈策勋对贺龙又恨又怕,经常在夜里梦见贺龙是条活龙,醒来吓出一身冷汗。但是,他贼心不死,为了捞得主子的奖赏,仍然加紧对贺龙的追捕。有一天,贺龙从洪湖回老家桑植县洪家关,他头戴礼帽,身穿长袍,打扮成一副商人模样。他行至四十五里的慈利茅花界,谁知中了敌人的埋伏。敌人如狼似虎地将他团团围住,狂叫:“抓贺龙,抓贺龙!”眼看贺龙就要被敌人抓住了,忽然,什么东西一  相似文献   

20.
《文史精华》2003年第8期《贺龙在“文革”中》(作者:安熠辉)一文提到李仲公在“贺龙通敌案”中起的作用。 那么,李仲公为什么诬陷贺龙呢? 从历史上看,原因有二:一是1927年3月,公开叛变革命前的蒋介石曾经派时任其秘书长的李仲公到武汉“运动”贺龙,而贺龙在“谈心”时把李仲公抓了起来,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