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区域城乡一体的思想构建乡村性指数RI,通过GIS-ESDA空间分析框架,运用空间自相关、空间变差函数等测度模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县域尺度江苏省乡村性空间格局演变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县域尺度江苏省乡村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地区在空间聚集分布,且集聚的程度不断增强;乡村性热点区空间结构主要以徐州-宿迁-淮安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并且不断向盐城集聚,呈现出明显的地理集中演变特征;县域尺度乡村性空间格局的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的机理越来越显著;东北-西南方向乡村性空间差异较小,东南-西北方向乡村性的异质性则十分明显,空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运用GIS-ESDA空间分析框架,探讨2000年以来泛长江三角洲FDI空间格局演化,结果表明:FDI分布总体呈弱集聚格局,热点区分布较稳定,呈现以上海、苏州为核心的圈层结构;FDI增长格局逐渐由随机性向规律性特征转变,集聚现象日益显著,其热点区与次热区均呈现从南向北跃迁,由零星分布向团状集聚形态转变的态势;FDI总体差异逐渐减小,而且作用于整个空间尺度因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差异不断降低,空间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较显著。从各方向发展趋势看,东南-西北方向差异最小,东-西方向差异最大,且南-北方向差异逐渐增大,而其他3个分方向差异不断减小。最后,将FDI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集聚效应、技术势差、地缘关系、成本和市场容量5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理1717、1743、1784、1820年府级地丁税面板数据,建立清代地丁税额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借助空间面板模型,探讨地理要素对该分异特征的影响。地丁税额分布显著受海拔限制,高税额分布于600米以下地区。地丁税额的全局莫兰指数呈空间正自相关;局部莫兰指数存在显著空间分异,高-高集聚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地区,低-低集聚多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府域;引力模型显示税额空间正自相关格局形成受长江三角洲及北部部分省份的集聚影响最大。空间面板回归结果显示,人口与地丁税额呈正相关,海拔、坡度与地丁税额呈负相关。总体而言,地理要素对税额分布不平衡影响越来越明显,显示了国家治理对地方税额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4.
吴印波 《神州》2011,(11):217-217
查阅与足球俱乐部经济有关的文献资料数据,以巴西足球俱乐部数据为案例分析,建立相关的理论模型,结论是积极的体育结果与TE正相关,而消极的体育结果与TE负相关。城市位置和规格对效率都没有重大影响。为解释与理解足球俱乐部财政发展,更好更快促进职业体育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吴印波 《神州》2011,(26):217
查阅与足球俱乐部经济有关的文献资料数据,以巴西足球俱乐部数据为案例分析,建立相关的理论模型,结论是积极的体育结果与TE正相关,而消极的体育结果与TE负相关。城市位置和规格对效率都没有重大影响。为解释与理解足球俱乐部财政发展,更好更快促进职业体育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2000—2009年广东省入境游客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伟  黄秀波 《人文地理》2012,26(1):113-118,106
依据2000—2009年广东省入境旅游的相关数据,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两个方面对广东省入境游客的年际变化、时间分布、空间集聚性和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除个别地级市外,广东省大部分地级市入境游客到访率年际变化稳定,年际集中指数较小,时间分布均匀;(2)入境游客空间分布地区差异,呈明显的集中型格局,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区,且有进一步向其集中的态势;(3)入境游客空间分布市域差异,呈现从以广州、深圳为双中心,向四周辐散的"中心双核辐射式结构"到以深圳、广州、珠海、东莞以及惠州为多中心,向四周辐散的"中心多核辐射式结构"过度趋势,空间集聚性指数下降,入境游客空间分布趋于分散均匀,市域差异有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异及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箭  吴清  刘大均 《人文地理》2014,29(2):150-155
运用最邻近指数和ESDA方法,对1998、2004、2010年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空间分布上,呈"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沿交通干线、内河流域及海岸线分布特征明显;时间演化上,表现由东部沿海逐渐向中部、东北部扩散的时序规律。②空间分布类型呈集聚态势,区域分布均衡度较低。③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特征,总体趋势不断减少,低-低集聚不断增强。④重心增长空间格局的发展态势不稳定,热点区和冷点区表现出一定的梯度性。最后,指出人口分布、经济水平、旅游资源和区位条件四个方面是影响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共图书馆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细归  肖鹏南  吴清  周勇  李晴 《人文地理》2019,34(1):140-150
以1994-2013年中国县域公共图书馆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中国公共图书馆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其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及强度差异,并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中国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不同等级公共图书馆的数量结构特征展现出由“金字塔型”向“哑铃型”演变的态势;②中国公共图书馆在空间上的等级扩散效应较为显著,其集聚水平逐步下降,趋向空间均衡分布方向发展;③中国公共图书馆密度分布总体上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但区域间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表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④中国公共图书馆时空分布格局是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公共图书馆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及其作用强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哈大巨型城市带要素集聚分异与空间极化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界定空间极化概念的基础上,应用均匀度指数、基尼系数、崔王指数分析城市带内部要素集聚程度分异及空间极化格局,结论如下:①1990-2014 年哈大巨型城市带要素集聚程度时空分异明显,"核心-边缘"结构逐步显现,城市带内部基于要素集聚程度的哈长与辽中南次区域逐渐发育;②城市带内部要素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空间极化的"四城市"格局已经形成;③城市发展内源力是哈大巨型城市带整体空间极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投资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带空间极化格局演变的影响也较显著。城市投资强度与吸引力差异是哈长次区域空间极化分异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城市发展内源力是影响辽中南次区域空间极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方远平  曾庆  唐瑶  毛晔 《人文地理》2016,31(6):58-65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例,利用ESDA分析方法和2000-2012年的数据,对广东省创意阶层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演变趋势、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广东省创意阶层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分布较少,与广东省经济格局较为一致,集聚呈现二元结构;在总体空间格局上,区域创意阶层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空间整体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各地级市自身与周边地区的相互联系比较微弱,创意阶层高聚集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从创意阶层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看,不同时间段的显著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总体上,科技是持续显著影响广东省创意阶层空间集聚的因素,其次是社会人文因素和城市的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2014-2016年长三角135个区县的房价为基本数据,通过数据的空间提取、分异指数测算、热点分析等方法,对长三角县域的房价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房价空间分异格局与其城市体系结构基本一致,呈现出多极核分布特征;长三角整体的房价空间分异的不平衡性正在加剧;冷热点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热点的数量波动下降,冷点的数量波动上升。在此基础上,遴选出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和行政资源要素类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长三角房价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韧性原理引入到人居环境中,首次对城市人居环境韧性进行定量研究.基于DPSIR模型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GIS空间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技术,以2006、2010、2014、2018年为研究时间节点,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人居环境韧性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城市...  相似文献   

13.
1978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格局空间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诚  陆玉麒 《人文地理》2012,27(2):113-118
本文通过ESDA相关分析,以4个时间断面的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描述了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总体自相关趋势在不断增加,高低集聚的格局不断加强,热点区域分布的空间结构经历了从"一"字形到"二"字形,再到"Z"字形的演化过程。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发展的态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最后将长江三角洲经济格局演化因素归结为4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交通条件和区域发展政策,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是区域经济格局演化的内在因素,而交通条件、区域发展政策则是区域经济格局演化的外在推手。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0年和2015年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探析了多层尺度下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以地级城市为载体的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时空演化。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机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地域差异,区域和城市尺度上非均衡分布较为显著;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具有显著层级特征和明显的位序关系;由船舶代理企业组织构成的四大城市(上海、南京、苏州与宁波)现已成为空间组织网络主干联系的中心节点。同时,传统“T字型”主干区正在向外扩展,区域一体化趋势正在加强。宏观背景、区域机制与企业机制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时空演变。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14年中国博物馆的空间特征进行多尺度分析和探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尺度看,中国博物馆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单中心向外环状扩散和轴向扩展的“扇”型结构特征,并沿“胡焕庸线”两侧非均衡分布表现出“东南密西北疏”的分布格局;从地带尺度看,三大地区博物馆分布呈现出东部多于中部、中部多于西部的“梯度化”特征;从省域尺度看,不同类型博物馆的省域分布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特征,民办博物馆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从市域尺度看,博物馆集中分布在II型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中国市域博物馆密度分布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TOPSIS法和Super-SBM DEA模型分别测算高速交通优势度和旅游绩效,综合运用双变量LISA方法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研究2005—2018年长三角高速交通对旅游绩效影响的空间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长三角高速交通优势度呈现“东高西低,中间高、南北两翼低”空间格局,且趋向相对均衡化态势。(2)旅游规模高值区集中于省会城市及高速交通干线附近;旅游效率高、较高值区沿“沪宁合—沪杭—杭甬”交通干线分布明显。(3)长三角高速交通对本地和邻近地区旅游规模、旅游效率均存在显著正向驱动效应;高速交通对旅游规模正向影响的直接和间接边际效应系数均大于旅游效率,这与高速交通的“双刃性”、“虹吸效应”及“错配效应”相关。(4)经济实力、旅游资源、产业机构高级化等对本地旅游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旅游资源、人力资本对邻近地区旅游绩效呈现负向外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3D"(density,distance,division)框架理论,构建了旅游经济空间"T-3D"分析体系,分别以旅游经济地理集中度、时空距离及旅游联系诠释了旅游经济空间的密度、距离及整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刻画了旅游经济空间的T-3D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各市旅游经济空间密度的数值差异明显,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南疏北密"的分布特征;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空间距离总体较优,各城市间距离较近,且差异不大,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旅游经济空间整合表现为上海、杭州、苏州三足鼎立之势,呈现出"一核两翼"的区域旅游发展特征。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旅游经济空间"T-3D"分析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绅士化实证研究文献,系统回顾与整理其特征与议题,有以下发现:①我国绅士化实证研究逐渐被关注并重视,案例地区主要聚焦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并扩展到东北及西部重要省会城市和旅游景区等;研究机构则主要集中在南京、广州、上海、北京等主要中心城市;②研究内容涉及多类绅士化现象、绅士化与公共政策、绅士化群体与文化驱动、绅士化与多种城市现象、绅士化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影响以及教育驱动的绅士化等六大议题;③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研究注重与中国语境和特殊制度及城市现象的结合,逐渐形成“本土化”特色,但仍存在“有广度,轻深度”的问题。随着我国学界对绅士化议题关注热度逐渐升温,期望中国绅士化研究能瞄准国际前沿与国内需求,构建属于中国语境的理论框架与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区域旅游线路模式及目的地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旅游社国内观光旅游线路报价单,统计并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类型、特征,以及长三角地区旅游目的地类型。结果表明,单目的地模式和完全环游模式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两种旅游线路模式;长三角地区各目的地在旅游线路中出现频次存在较大的差异,呈现明显的等级层次;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类型主要表现为单一型、门户型以及出口型;通过对旅游线路中各目的出现频次的统计可见,长三角目的地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20.
覃小华  李星明  陈伟  张祥 《人文地理》2022,37(3):118-130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即是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阵地。基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据,运用GIS技术及空间统计方法对三批次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域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索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分布形态,整体体现出以黔东南、滇西、湘西为核心的三足鼎立格局和“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点;三批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重心向西方向迁移,分布总体走向呈现逆时针旋转变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格局呈现由“多个高密度核心区”向“一核多点”结构形态再到多核驱动的“多地开花式”演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冷热极化现象显著;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条件、人口分布状况、文化服务环境等因素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域空间格局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格局优化及振兴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