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声景即声音景观,是人文地理景观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既塑造了特定区域的文化地理特征,也是地方感知的重要依托,声景主观感知评价对声景的创设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六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实地声景为例,选取九组语义对,利用语义细分法进行声景主观评价实验,初步分析了客观声学参数与主观语义评价的定量关系。在对普通学生与本土人群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关注对本土受众意义重大,反映本土地理、人文的声音及其发生场所和行为习惯,以期为历史区域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也是从声景角度进行人文地理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北京市三个典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社区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运用模糊评价法,对老年人的社区满意度进行案例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对社区社会环境较为满意,而对社区服务设施等社区物质环境不满;老年人更关注住房条件,而对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关注较少。老年人特别重视的因子满意度不高,可能是导致社区满意度的综合模糊结果偏低的原因。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交叉表分析,从个人属性、家庭结构和所在社区类型等三个层面探讨社区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发现年龄低、学历高、收入高、与孙辈同住的老年人以及旧城平房社区中老年人社区满意度较高。老年人的社区满意度,将成为测度城市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李丹丹 《神州》2011,(8X):36-36,40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20世纪80年代来才在我国出现的一个研究课题,它主要是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方面)、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方面)三部分。这一课题一经提出就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不同的研究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主观幸福感,其中影响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3年宜居北京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和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探讨了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的空间特征,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一步分析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宜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北京市宜居满意度总体良好,空间分布存在中心高边缘低的特征。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宜居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丰富多样的服务设施、适宜的人口密度以及便捷的公共交通能够促进居民宜居满意度提升,而单一的土地利用和邻近商业中心则会降低居民宜居满意度。除此之外,城市建成环境对宜居满意度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异质性,同时建成环境对宜居满意度的影响在不同阶层中存在差异性,人口密度和服务设施多样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宜居满意度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5.
田妍 《文史月刊》2012,(7):40-41
中国史书多以纪传体为人知晓,而其亦常常因此而被人以偏向主观所诟病。西方史书实则亦存在此类问题,但却极少被人提及。本文通过比较中西史学之间的异同,探讨中国史书所具有的性质是否能够成为被诘难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王艳 《丝绸之路》2011,(16):90-91
众所周知,色彩是一种富于象征性的元素符号,它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色彩的丰富性引发艺术家更主动地去运用色彩进行自我情感的表达,而正是在现代艺术家回归感情色彩的单纯形式中,显现出人类发自心灵本能的原始色彩冲动。本文通过分析马蒂斯油画主观色彩个性化的表现,审视其强烈、饱满而平涂的色彩所表现出的富有生命力的情感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探讨社区环境对农民主观福祉的影响对于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给出居民福祉的提升对策具有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多层次模型探究了洛川县社区环境对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同时给出主观福祉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主观福祉均值为0.512,年龄、收入与健康与主观福祉呈显著正相关。(2)社区环境解释了主观福祉18.57%的变异;降低灾害影响、提高人口密度、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社区整洁程度能提升主观福祉。(3)以保障社区安全、增强乡村拉力、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的自上而下决策管理与以收入和健康为核心的居民个体适应性调节是居民主观福祉提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陈曦  崔文肖 《神州》2012,(18):6-7
本文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概述,主要涉及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文化、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而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人格特质以及与自我有关的概念(自尊、自我效能感、个人信念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后的20年,北京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生活经历了从勉强温饱到温饱再到小康状态的转变。在前一阶段,居民主要是追求吃的数量的扩充,主要特点是实现了从以“主食”消费为主向以“副食”消费为主的转化;在后一阶段,居民开始追求吃的质量的提高,营养、新鲜、方便、快捷的食品受到普遍欢迎。北京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生活的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反映,而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不断地得到改善,这一看似简单的现象正是中国渐进的社会主义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兰  孙文尧  吴莹 《人文地理》2020,35(2):55-64
在“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和健康城市建设背景下,关注城市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影响的研究日益增加。目前相关研究主要纳入了客观测量的城市环境变量,而主观感知的城市环境变量能够体现出客观测量的城市环境变量难以捕捉的健康影响效应,具体作用有待深入探究。本研究建立了个体、社区和城市三个层面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16年开展的“社会态度与社会发展状况”全国大样本问卷调研数据,探究主观感知的城市物质环境和服务环境对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作用并识别显著影响要素。研究发现:感知的城市环境对居民自评健康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居民对城市绿化、基础设施状况、住房保障和医疗服务的感知是影响自评健康较为主要的环境感知因素。最后本研究基于定量分析结果讨论对健康城市评价和研究的启示,推动健康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宜居性一直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人本导向下的宜居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交通是城市形态和出行行为的主要载体,实现交通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根本和关键要素。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基于多维视角的城市宜居交通概念、目标、要素与框架。本文强调了宜居交通的多维目标,认为宜居交通建设应更全面地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相融合,满足更广泛的需求和相关规划体系的有效性。同时,提出宜居交通构建的主要策略和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廉思  刘洁 《人文地理》2019,34(1):115-121
蚁族是否定居在一线城市是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结果。本文使用课题组2016年12月北京蚁族的调研数据,对京蚁地理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参照理性选择理论分类标准,从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三个维度出发,对影响蚁族居留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考量。研究发现,蚁族是否定居北京主要受性别、教育程度、居住状况、社会保障以及社会交往情况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理性相较于经济理性和生存理性对蚁族居留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对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北京城的风水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渡边  欣雄 《人文地理》1998,13(2):65-67
本文以一位社会人类学家的眼光对北京城的都市风水与环境评价过程作了研究。指出,北京城虽然是按照《周礼·考工记》而设计建造的中国都城的典范,但透过"八臂毗沙门天城"的神话的表象,可窥视北京城的规划强调的是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准则。通过风水思想与神话,我们深知都市建设中环境意识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提升居民幸福感是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重要目标。地理背景特征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在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受到极大关注,但尚缺乏城市人均受教育水平及其异质性影响研究。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多尺度线性模型探讨了我国城市人均受教育水平、人均收入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东部城市居民幸福感最高,西部整体偏低。②作为重要的城市背景特征之一,与人均收入相比,人均受教育水平对居民幸福感有正向提升作用,即城市人均受教育水平越高,居民幸福感越高。③城市人均受教育水平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复杂的,在不同学历群体间存在明显差异,对高中及以下学历群体幸福感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但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群体的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城市防灾空间的关键要素-紧急避难场所为切入点,通过NDVI指数法从遥感图像中解译出适合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绿地。同时,结合人口统计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对北京市城六区紧急避难场所的服务距离、覆盖率、人均避难面积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测算。此外,研究在望京地区,通过实地调查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研究了影响居民避难行为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避难者的性别,年龄,避难的宣传教育,及避难标识系统等对避难者的成功避难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研究提出提升紧急避难场所服务水平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坚  孟斌  陈思宇  湛东升  陈喆 《人文地理》2021,36(2):63-72,183
融合了位置和文本信息的社交媒体数据为城市空间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也为发现其背后隐藏的人类行为时空模式及规律提供了可能.本文构建了文本信息挖掘技术与空间分析有机结合的居民时空行为研究框架,利用2017年微博数据,采用BERT与Fast.AI结合的文本分类模型,结合LDA主题模型进行文本主题挖掘,对北京居民日常就餐活...  相似文献   

17.
邓羽  杨振山  宋涛 《人文地理》2018,33(4):82-87
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重构与交通设施配置息息相关,可达性成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控城市空间开发的重要手段。在以矢栅一体化的综合可达性测度并构建城市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市增长进行了成功模拟,透视了基于综合可达性导向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与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综合可达性的城市增长调控模式优化方案。研究发现:①城市增长密集发生在建成区周围可达性优越的区域,随着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增加,城市增长的概率降低,反映了北京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②受城市规划与交通设施规划失调影响,可达性提升程度越大的区域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城市增长开发概率,严重削弱了可达性对城市增长的引导作用;③基于综合可达性的城市增长调控模式的优化方案,要以交通设施规划为基础,并合理耦合空间规划,才能更为有效地引导城市空间良性增长并预防规划失效。基于综合可达性的城市增长模型建立与调控模式优化方案的提出,对于确立与提升交通引导城市增长的基础性地位,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上半叶北京和天津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海江 《人文地理》2000,15(4):34-37
对比北京、天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核心区建成区的范围,结果发现北京在本世纪上半叶城市核心区总体上扩展速度非常缓慢,个别时段内甚至趋于倒退;相反,天津建成区却是迅速扩张的。造成上述差别的原因主要是二城市在城市性质、城市化驱动机制和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政策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