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黄征,张涌泉校定P.2133号《金刚经讲经文》录文为基础,参照《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金刚经旨赞》、《金刚般若论》等文献,校正了P.2133号《金刚经讲经文》中的四处歧异与问题。  相似文献   

2.
清代末年于敦煌莫高窟发现了四种碑帖拓本,现藏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它们是:唐欧阳询书《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P.4510),唐太宗撰书《温泉铭》(P.4508)、唐柳公权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P.4503)和无名氏书《佛说大悲随罗尼经》(P.4620)。因是名人撰书,又是唐拓善本或孤本,故为碑帖史上重镇,历史价值与书法价值自不待言。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少林寺在整修中,陆续发现了不少碑记、塔铭、石佛及线刻绘画等石刻,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要算是唐代的几块残碑和明代的几通大碑,现将这几通碑刻简介如下:唐少林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碑:碑刻于唐喊亨三年(672年),王知敬正书,字径1.5厘米。清景日(?)《说嵩》载:“知敬有奉(来力)书金刚经在寺壁字多剥落。”《中州金石目》亦有录,但《少林寺志》无载。据查,此碑原嵌于钟楼墙壁,一九二八年,  相似文献   

4.
正《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印度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该经在中国流传甚广,影响极大。从东晋十六国到唐,曾由鸠摩罗什、菩提留支、真谛、玄奘、义净等人先后五次译为汉文,现存译本六种,其中以姚秦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本遗书为鸠摩罗什译本,首脱尾全。现存9纸,181行,计360.3厘米。原状未整修。另附启功题字,题字装以护首、玉池。首部经文起自"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尾全,存尾题。唐楷,"世"字有缺笔。从原件形态考察,确属藏经洞所出敦煌遗书。为7到8世纪唐写本。由周绍良收藏。  相似文献   

5.
肖世凯 《四川文物》2007,(3):F0003-F0003
乐至县蟠龙镇石匣寺,寺前山崖两边刻有摩崖造像和各种碑记,寺后山崖上也有墓塔、碑刻和龛像。2006年12月对这里的摩崖造像和碑刻进行了调查和编号,其中的唐代造像和石刻《金刚波罗蜜多心经》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临江仙料峭江城不解春,席风瀑浴一湖清。叠影再绘楚千景,难剪相思雨,巧织般若灯。漠漠楼兰觅梵钟,潺潺须弥扣心经。何言伽蓝无情城?一函波罗蜜,且幻洛神灵。般若佛母梵文译名Parajnaparamita,藏名Sharpyinma,是由《般若波罗蜜多经》所化现。传说她以这种人形相貌化现在龙树大师面前并从此开始传承后世。《般若波罗蜜多经》  相似文献   

7.
<正>明代是中国版画印刷发展的高峰,其中一项重要成就是彩色套印技术。作者冯德保是寒山堂书店和木版基金会(后改名为木版教育信托)创办人,在中国古籍善本收藏领域享有盛誉。本文通过对木版基金会所藏精品的解读,展示了十七世纪明清之际彩色套印发展、繁荣、衰落的历史。多色印刷又称"彩色套印",是继印刷术之后的另一项中国发明。其出现的精确时间尚不为人知,但现存最早的标本是一三四一年今湖北省资福寺印制的朱墨两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显然这卷佛  相似文献   

8.
佛母为诸佛菩萨之母,但这个“母”并不是指人,而是喻指佛菩萨的智慧。因为人世间母亲的功德最大,能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所以佛教拿她比喻智慧能生诸佛。如《大品般若经》卷十六载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出生诸佛。”可见,佛母像同密修本尊像一样也是密教思想高度拟人化的艺术形式。佛母的形象多为寂静形善相,而且都是女性形象。《造像量度经》规定其形象为:“其像作十六岁童女相”,“面形如芝  相似文献   

9.
兰州某氏以收藏敦煌写经残卷二件见示。一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首缺尾全;一为《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首缺尾全。二件均为唐代写经,书法精湛,后者尤甚。《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在历代经录中均著录为伪经,其后销毁亡佚,赖敦煌遗书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0.
李军 《收藏家》2016,(8):11-18
至于传世宋刻佛经,馆藏有宋湖州思溪圆觉禅院刻思溪藏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存一卷(卷137,图18),经折装,版框尺寸24.4×11.3厘米,半页六行,行十七字,上下单边。原册有磁青纸书衣,上墨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三十七"。卷端天头有"圆觉藏司自纸板",右下钤"三圣寺"朱文圆印,为日本回流之物。宋元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刻《碛砂藏》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存一卷(卷361,  相似文献   

11.
内江般若寺与丈雪禅师雷建金,罗仁忠一、般若寺与山寨集寺院、摩崖石刻、山寨和自然景观为一体,号称“川中盛景”的内江般若寺,位于内江市“治东二十里般若山”上,在今三溪乡以南1.5公里处,始建于唐代。据在当地发现的摩崖题记云:该寺早期主持僧怀敬,亡于唐“会...  相似文献   

12.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唐代写经中,有一部分是当时的初译本,如贞观廿二年玄奘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日照译《大乘密严经》、义净译《佛说宝雨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宝思惟译《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室利末多译《佛说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等,较好地保存了佛经初译时各个方面的原始状况,对佛教经典的校勘和研究佛教大藏经传播过程中的演变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唐代写经中,有一部分是当时的初译本,如贞观廿二年玄奘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日照译《大乘密严经》、义净译《佛说宝雨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宝思惟译《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室利末多译《佛说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等,较好地保存了佛经初译时各个方面的原始状况,对佛教经典的校勘和研究佛教大藏经传播过程中的演变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敦煌变文集》卷五有《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一文,系由向达先生校录。校记云:“原卷编号为伯3803。”按:原卷首题“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末题“仁王般若经抄”,文中有“适来都讲所唱经题,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序品弟一者”之语,并演绎了经文的部分内容,可见这是一篇演绎《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的讲经文,原卷的首题,大概是根据讲经的时间和地点命名的。原卷用章草书,一些字颇难辨识。向达先生在四十年代初就校录过此文,后来发表于《国学季刊》第六卷第四号;收录于《敦煌变文集》卷五的这个校录本,是向氏第二次校录此文。这两个校录本相比,后者的准确性相对  相似文献   

15.
榆林窟第19窟前甬道南壁图像一直被看作是"六道轮回图"或"生死轮回图"。但笔者在核查该壁的榜书题记时发现,这铺壁画应是依据玄奘翻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而绘制,表现的主要内容有三十七菩提分、有为空、五眼、六神通、六波罗蜜多等。壁画中部的"三界轮回图"应是根据《大般若经》之《初分转生品》的内容而绘制,重点表现四惑、六道、十二缘和生死轮转等内容。榆林窟第19窟前甬道南壁的图像是敦煌石窟迄今发现的唯一一铺《大般若经变》,其珍贵价值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6.
武则天为已逝父母写经发愿文及相关敦煌写卷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录文、整理了武则天为已逝父母抄写《妙法莲华经》三千部的发愿文、为已逝父母抄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千部的发愿文、为太子李弘抄写《一切道经》三十六部的序文,将三篇保存于敦煌写本中的武则天佚文加以发现和复原,为学界提供新资料。其次是论证和确认这三篇文章的作者为武则天。第三是探讨了由整理这三篇文章引出的一些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特别是将敦煌藏经洞这一批成亨至仪凤中宫廷写经的来源交代得比较清晰,基本搞清了与此关联的一些细节。  相似文献   

17.
1983至1984年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次在内蒙额济纳旗黑城(西夏时称黑水城)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是我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大规模发掘这座举世闻名的西夏、元代古城,也是第一次对黑城进行的全面、系统、科学的考古发掘。1983年黑城出土的西夏文物中,有西夏文字典《音同》以及《佛顶心陀罗尼》、《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佛名经》、《新刻慈悲道场忏悔灭罪记》等残卷残页,还有记录西夏番汉僧众名字的西夏文书。其中西夏文《音同》残页共25纸,尤有研究价值。本文即对此试作考释。  相似文献   

18.
梵语pāramitā义为"到彼岸",是最常见的佛教术语之一.这个词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音译法,写经者似乎总是在"波罗密多"和"波罗蜜多"之间犹豫不决,从敦煌写本到近代出版物莫不如此.以最通行的日本<大正藏>为例,尽管书中在绝大多数地方都写作"蜜",但使用"密"的情况也有所见,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唐不空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里用的是"蜜",而良贲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里用的却是"密"[1].  相似文献   

19.
秦安兴国寺是河陇地区著名的元明佛教寺院。它与河西走廊的张掖大佛寺各踞东西,遥遥雄峙,是丝绸之路上名闻遐迩的两大名刹。兴国寺又名兴谷寺,俗称官寺,坐落于秦安县城北街,有“兴国梵宫”之美誉。据《秦安县志》记载,寺创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又据该寺伽蓝殿顶棚上出土的明万历四十三年题记木板记述,至少到明末,兴国寺建筑都颇有规模,气势恢弘,建筑布局平面为“伽蓝七堂”格局。“寺上有般若殿一座,雄镇如盘。左有伽蓝殿,右有菩萨殿,  相似文献   

20.
1965年春,山西陵川县小学教师段振华捐献给山西省博物馆7卷宋版残经。在整理这批残经中,发现有一卷北宋开宝五年版“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六”。这是在山西发现的第一卷“开宝藏”零本,已收入《山西古籍善本书目》。1988年6月11日,在高平县文物博物馆鉴定馆藏文物中,又发现了两卷“开宝藏”零本。一卷是开宝四年版“妙法莲华经卷第七”;另一卷是开宝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