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检查、控制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是民国年间中国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与进出口之中心。国民党当政后,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的成立及其运作,表现出国家权力正向文学艺术等原本具有较自由发展空间的社会领域进行渗透与控制;其将检查重点置于武侠神怪片和美国“辱华”片,适应了社会心理,打开了影片检查的突破口,并为其后通过检查制度控制电影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其检查方针与运作方法,在相当程度上为其后的教育、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在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由自愿而强制、由个例而普遍、由民间而官方、由地方而中央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承先启后、承上启下之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美国电影对于中国广大人民精神上的毒害,是普遍而深入的。在经济上,美国影片又是我国外汇的一笔大支出。美国影片公司还企图利用从中国影片榨取来的高价片租收买中国的电影院。以“七彩”“五彩”诱人的美国电影,是美国一大侵略工具。解放后的北京市影院业通过:坚决拒绝放映美国影片,从三月二日起首都各影院一直停止了放映美片。  相似文献   

3.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前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成亮 《百年潮》2008,(8):71-74
在旧中国电影史上,没有哪一部影片像《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在拍摄过程中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它一经放映便成为当时最叫好、最卖座的影片,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观众对这部影片的热情也不减当年。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如何拍摄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1947年初,旧法租界西开绿牌电车道上(现滨江道)华安电影院(解放后改为新闻影院)放映由石挥、周曼华主演的电影《假凤虚凰》,内容描写一个大理发店里3号理发师,冒充某公司经理,与一个普通女职员搞恋爱的喜剧故事,把3号理发师描写成皮鞋没有底,用领带当做鐾刀布等丑陋形象。这个电影在上海放映后,遭到上海理发工人反对,集会抗议,因此不敢放映了。后来又到南京新都影院放映,有些侮辱性的镜头剪掉了,也引起南京市理发工人的抗议。这时天津的理发公会已经收到上海、南京的来信,知道了消息。影片到天津后,华安影院没有马上放映。为了得到保护,放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日方导演与中方导演的电影制作这样两个角度,勾勒了东北沦陷时期的“满洲映画协会”拍摄、放映的“娱民电影”的整体轮廓;意在通过影片的具象特征揭示日本殖民者对东北人民的思想和文化方面殖民统治的实质,阐明“娱民电影”的主旨并不在于娱乐,而是奴化东北人民的典型的殖民化影片。  相似文献   

6.
闵杰 《炎黄春秋》2003,(11):70-73
电影是人们十分熟悉的文娱活动,一百多年前它最初传入中国时的情况,则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一些有关中国电影史的专著,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也不很透彻,有的沿袭成说,以讹传讹。因此,把中国早期电影历史说一说还是有必要的。电影的输入电影发明于19世纪晚期。1889年美国著名科学家托马斯·爱迪生首先研制成可以放映活动影片的电影机。以后经过其他科学家的改进,1895年电影正式问世。当年4月在纽约、10月在柏林先后试演电影。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墙》、《婴孩喝奶》等世界上最早的几部活动影片,这一天遂被公认为电影发明阶…  相似文献   

7.
李泓 《文史月刊》2003,(1):43-44
电影,这个揉合了音乐、舞蹈、美术和戏剧等综合性艺术,诞生于19世纪的1895年12月28日,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第一次在巴黎放映了影片《火车到站》。1899年,西班牙人贾伦白克携带粗制简陋的电影放映机来华,欲将这一新生事物展示给上海、北京市民,营利赚钱,不料在北京为慈禧首映时,影机即连续两次发生爆响。  相似文献   

8.
汪朝光 《近代史研究》2001,3(1):119-140
美国电影一向垄断中国进口影片市场,战后美国电影在一度销声匿迹后卷土重来,利用种种有利条件,重又占据了上海电影市场的垄断地位。然而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随着国产电影业的复苏,上海电影市场的情况也在逐渐变化,尤其是在当时特定的经济环境下,美国电影原本赖以扩张的基石——拆账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并成为阻碍其发行的因素。因此,1947年以后,美国对上海的电影输出数量急剧减少,其在上海电影放映市场所占份额也逐渐下降。这一趋势与战后美国对中国全方位的渗透与控制有所背离,于此可见历史的复杂性与多视角观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夏令配克戏院是老上海有名的大戏院。它由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创建于1914年9月8日,地点在静安寺路127号(今南京西路石门二路口)。这家规模宏大的戏院曾是放映西方影片的头轮影院,一度独霸全沪;当中国制片业在上海兴盛起来时,又成为"国片之宫"。除放映中外电影新片外,夏  相似文献   

10.
福州市区于民国元年(1912年)开始放映无声电影,开办之初地点就设在台江苍霞洲基督教青年会。为了扩大交谊,青年会每周六免费招待会员们看一场在当年算是新奇的电影。民国14年,买票进场的商业电影才出现在福州。最初的经营者为上海新奇影戏社和在榕城经商的葡萄牙人,前者从欧美购进电影放映机和影片(如早期故事片《孽海潮》),或租或售给后者于福新街大光影戏院放映,观众掏钱买票进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影资料馆,筹建于1956年,正式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国家文化部。1971年,中国电影资料馆与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合并,组成中国电影公司。1978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恢复建制。1984年,中国电影资料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电影研...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年代,在中苏友好的氛围中,苏联进步电影已在广大解放区放映。因为没有译制,观众只有通过幻灯字幕或放映员用土喇叭讲解简要情节来了解影片大概。在这种情况下,译制片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3.
刘艳 《沧桑》2009,(5):21-22,24
如果不同艺术门类可以比较的话,民国时期的电影成就肯定超过了绘画,可以和京剧不分伯仲。作为中国民族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业的核心基地的上海,从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开始,得益于欧美电影的影响及中国影人的努力,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本土电影从无到有,并逐渐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风起云涌的制片企业、日益成熟的影院经营和电影发行体系、大量电影书刊、电影学校及其电影人才的培养等等,就是上海作为民族影业基地贡献给中国电影的一道绮丽的风景。在抗战电影、左翼电影运动和国防电影运动中,上海电影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后,一部神秘的影片作为“四人帮”反党的证据,在全国各大电影院连映多日。当其时,虽然名曰“控制放映”,但其放映范围之广,观众之多,报刊舆论引导力度之大、之“及时”,只有“文化大革命”前夕对于《早春二月》、《北国江南》的大批判可以相媲美。从这部影片中,广大观众还学到了一个新的政治名词———阴谋电影。它,就是“四人帮”精心策划,用以炮轰周恩来、邓小平的“哑炮”———《反击》!张春桥下令:要写与走资派斗争的作品1976年初,张春桥的心情是“喜怒相伴”。周恩来去世,邓小平又受到批判,他的劲敌已然散去,…  相似文献   

15.
1951年,重庆育才学校校长孙铭勋被定为西南地区“武训精神”的重点批判对象。其实孙铭勋与电影《武训传》毫无关系,批判之初,他根本没有看到过这部电影,因为当时西南地区还没有放映这部影片。此前他也从来没有单独地以个人身份大力宣传武训。孙铭勋从一开始就被定为重点批判的对象,是因为“批判武训运动”的实质,是要否定当时众多教育家们各自所主张的教育理论,如“生活教育”“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活教育”等等。孙铭勋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6.
《百年潮》2021,(7)
正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的正式成立,1949年11月4日,电影局划归文化部管理,改名为文化部电影局,其管理范围包括制片、发行、放映等各环节。从公私交替的角度看,50年代初,新建立的国营电影制片厂凭借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微博历史     
<正>苏联电影事务委员会主席博尔沙科夫给斯大林放映完一部电影后,想请斯大林签字批准上映这部影片。谁知,他递给斯大林的钢笔不出水。博尔沙科夫紧张地从斯大林手中接过钢笔,用力甩了两下,哪承想,竟然把墨水甩在了斯大林白色的裤子上。博尔沙科夫被吓得双腿颤抖,说不出话来。斯大林看到博尔沙科夫吓  相似文献   

18.
民国电影检查制度之滥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朝光 《近代史研究》2001,1(3):203-226
电影因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倍受关注。随着电影放映市场的形成与上映片目的增多,民国电影检查制度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其形成背景为对于电影造成的负面社会效果之担心与对于美国影片中“辱华”描写之反感;其具体内容为强调电影的教育功能,关注影片的道德教化类情节;其实际运作特点以检查体制的多样化、地方化与检查标准的宽泛性、道德性为表现。民国电影检查制度在其初创期,即体现出其一以贯之的特点,即对道德教化的关注与民族主义情感,而教育界对于电影检查之宣传、支持和参与,则体现了电影检查的浓厚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19.
1947年摄制的故事片《假凤虚凰》,是中国第一部向海外输出的英语拷贝片。 当年,由桑弧编剧,佐临导演,大明星石挥、李丽华主演的喜剧故事片《假凤虚凰》,拍摄后交文华影业公司出品。为将中国电影打入世界电影市场,佐临把《假凤虚凰》翻译成英语片,送往国外放映,结果好评如潮,美国《生活》杂志用了三页篇幅来介绍这部影片。  相似文献   

20.
韩艳 《神州》2012,(1):92-96
法国当地时间2011年5月16日,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电影诗人"导演泰伦斯·马力克的大作《生命之树》在戛纳亮相。几天前,好莱坞超级巨制《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展映,在展映之前媒体记者不需要排队就可以进入影厅观看;而《生命之树》在同样的电影宫最大的影厅卢米埃尔厅展映,电影放映半小时之前,影厅已经座无虚席,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