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岩 《史志研究》2000,(1):48-50
在1947年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毛泽东即曾准备访问苏联,但因故未能成行。1949年1月底、2月初,苏共中央派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访问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但他称自己是受斯大林之命带着耳朵来听意见的,并未就有关问题转达苏共中央的意见,或发表个人的看法。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1949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  相似文献   

2.
一1949年6月,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国内一片大好形势之下,刘少奇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之命,率中共代表团悄然离开北平,秘密出访苏联。中共代  相似文献   

3.
秦立海 《百年潮》2004,(9):14-18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建国后不久,即于1949年12月首次登上了访苏的专列,前往莫斯科同斯大林会晤.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曾一再要求访苏,并做好了准备,却由于斯大林的婉言拒绝,一直未能实现,直到建国以后才终于成行.  相似文献   

4.
一 1948年4月中旬,适值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之际,困居太原的阎锡山,面对解放军日渐缩小的包围圈,惊慌失措,不可终日。此时,国民党铨叙部长贾景德给阎锡山发了一个电报,内容是:“宋子文已在瑞士为蒋先生购置别墅。”阎锡山由此恍然大悟,也赶快作流亡安排。  相似文献   

5.
一1949年元月28日上午,蒋介石在南京孝陵卫举行了一次阅兵仪式,接受检阅的国民党军人数在5万人以上。当时我所在的国民党第二十八军也抽了3个步兵团参加这次检阅。检阅前,总统府军务局长俞济时传下话来,凡参加检阅的官兵,一律不许带手榴弹、手枪,步枪不许上子弹。对接受检阅的官佐,每人发给袁大头5枚,士兵则为2枚。陪同蒋介石检阅的高级将  相似文献   

6.
盛世良 《百年潮》2008,(2):30-32
我曾先后三次在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当记者,经历了中苏关系恶化、关系正常化和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三个时期。但最使我难忘的是1991年报道“八一九”事件的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7.
苏联“八一九”事变目击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8月19日至9月2日,我作为山东社会科学院(当时的工作单位)访苏团组的一员(团组共5人),途经莫斯科访问了苏联的鞑靼尔斯坦自治共和国科学院和该共和国巴尔达辛区苏共委员会,历时15天。作为8·19事变的见证人和目击者,通过现场和新闻媒介,所见所闻甚多;同时通过同苏联社会基层和接待人员的接触,了解了某些苏联人对此事变比较有代表性的反映。我是这次学术访问的材料记录员,回来后  相似文献   

8.
四访苏雪林     
李瑛 《文史春秋》2004,(11):55-57
苏雪林1895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平县的一个书香门第,早年就读于安徽大学,潜心研习桐城姚、方名,被誉为青年学子中的翘楚。大学毕业后远渡重洋,去法国学习绘画艺术,与电影《画魂》中的女主角潘玉良是同班同学,两人相处数年,姐妹相称,结下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9.
1970年8-9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林彪集团抓住设国家主席和称天才两个问题,制造了妄图分裂党的严重事态。毛泽东对陈伯达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挫败了林彪集团的阴谋活动。九届二中全会上发生如此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并不是偶然的。中共九大以后,毛泽东与林彪在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内,围绕着“接班人”问题、国际形势问题、军队领导权问题、国家主席问题、个人崇拜问题等等,产生了一系列分歧,矛盾日益激化。本文以九大筹备期间至九届二中全会前夕以毛泽东和林彪对有关的重大事件的态度和处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冯翔 《炎黄春秋》2015,(4):72-74
退休以后,七十五岁的上海老太太沙尚之仍然每天上班。研究的对象是她母亲。她母亲——陈修良,1998年11月6日,以一个平凡无奇的"上海市社科院退休顾问"之身去世,享年九十二岁。很少有人知道,她有一个让人想起谍战电视剧的身份:中共地下党南京市委书记。1949年,她主持了南京的和平解放工作,令这座千年古都免遭战火荼毒。去世前不到一个月,她在病床上接待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解放前,她在南京曾有过一段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1.
1949年12月,刚刚胜利指挥完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毛泽东,还来不及抖落干净身上的战争硝烟,就匆匆踏上了苏联“老大哥”的国土,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次行程万里的出国远行。本文叙述的是当年曾作为贴身卫士跟随毛泽东访问苏联的李家骥所回忆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毛泽东拒绝江青插手选礼品毛泽东这次苏联之行,除了有与斯大林就两党两国所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及商谈两国之间的有关条约、协定的目的外,还负有前去庆祝斯大林的7寿辰的任务。为此,中共中央委托中央办公厅选定和筹集赠送给斯大林的祝寿礼品。江青闻讯后迫不及待地插…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2月16日到次年2月17日.毛泽东在苏联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国事访问,签订了对当时冷战格局以及中国未来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以大国领导人的身份登上国际舞台。围绕这次访问,美、苏及国、共等各方力量在台前幕后,均展开了激烈较量,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历史瞬间。  相似文献   

13.
抗战前夕     
1936年,我回到湖北前往武穴,一是因为钟祥南区仍然是反革命统治不能回去;二是到武穴通过我哥哥的关系,这时他已由武汉来到武穴省民众教育馆当馆员,找一点社会职业,以便隐蔽,更重要的是继续寻找党组织。到武穴后,哥哥谢敬止费力给我找了一个民众教育馆任图书管理员的差事。到武穴不久,西安事变发生了,这标志着由土地革命走向第二次国共合作,是统一进行抗日战争的转折点。在这时候,一些隐蔽下来的共产党员都在寻找党组织,并自觉做革命工作,我在这过程中做了一些事情:l、借馆宣传。就是以民众教育馆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革命宣传…  相似文献   

14.
李忠民 《中华遗产》2012,(2):154-157
1949年12月6日,北京西直门火车站,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徐徐开出,向着莫斯科进发。  相似文献   

15.
<正>1949年8月,毛泽东给时任政务院秘书厅副主任兼警卫处处长的汪东兴下达了准备出访苏联的指示,毛泽东对他说:"新中国刚刚成立,社会情况复杂,这次出访苏联一定要保密,不要宣传。沿途的警卫工作你去找聂荣臻、滕代远、李克农、罗瑞卿等同志商量着办。"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首次访苏琐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拨开岁月的风尘,日历回翻到1949年12月。毛泽东刚刚胜利指挥完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还来不及抖落干净身上的战争硝烟,就匆匆踏上了苏联“老大哥”的国土,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次行程万里的出国远行。对于毛泽东在这次苏联之行中与斯大林会谈的一些情况,多家报刊已有不少文章作过介绍,本文将不予重复。这里所要向大家叙述的是当年曾作为贴身卫士跟随毛泽东访问苏联的李家骥所回忆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秘闻。拒绝江青插手选礼品毛泽东的这次苏联之行,除了有与斯大林就两党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及商谈两国之间的有关条约、协定的目的外,…  相似文献   

17.
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百年潮》1997,(2)
(一)苏联紧急通知1956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在会上做了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美国人从波兰人手中搞到了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复制本,并于6月4日将全文公布,在世界各国引起轩然大波,尤其对东欧国家共产党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使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发生动摇、怀疑。波兰、匈牙利的局势甚至开始动荡起束。  相似文献   

18.
肖高 《纵横》2011,(12):9-13
20世纪五十年代前后,毛泽东访问苏联并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我曾随周恩来总理到满洲里迎接他胜利回国,现将有关情况回忆如下,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9.
八一奖章是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在工农红军时期(1935年9 月30日至1937年7月6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的人员的荣誉奖章。具体规定是,授予1935年10月 20日以后参加第一方面军,1936 年9月30日以后参加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以后参加陕北红军和红军第25军  相似文献   

20.
《民国档案》2001,(3):8-11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原籍江苏泰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发展,创造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生前曾先后多次赴美、日及欧洲各国进行文化交流。1935年应邀赴苏联演出并遍访欧洲,是梅兰芳演艺生涯中的重要经历,也是中苏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本组史料选自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全宗,即记载了这项文化交流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