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唐《杨元卿墓志》为近年来洛阳出土的重要墓志之一。志主杨元卿参与李唐破叛臣吴元济事,正史失载,此段史实可补史证史。另撰文者裴度,为有唐一代名相。书丹者权璩为唐代著名书法家。篆盖者舒元舆为唐代篆书名家。三者皆为朝廷显要,文坛俊彦。故该志之发现对研究唐代历史和书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小勇 《文博》2014,(4):59-65
本文着重论述了新出杨执一神道碑碑文与《全唐文》录文的相异之处,介绍了杨执一在武周末年至开元初期这一历史时期对唐王朝的重要贡献,以及碑文的撰书者与书丹者的相关情况,阐述了该碑出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儒 《文博》2013,(1):66-71,35
墓志撰人、书人、题额者是唐代墓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撰人具有纯熟的文字遣运处理能力,书人、题额者拥有精湛的书法技能,三者联系紧密。唐代墓志暗含大量的撰人、书人、题额者信息,结合传世文献对墓志中职业撰人、书人、题额者进行勾稽,厘清撰文、书碑、篆额之关系,使唐代墓志之撰文、书碑、篆额工序的大体流程得以略窥,并对其中所涉及的问题考究补阙。  相似文献   

4.
<正> 1997年,满城县文物管理所在县城东北约1公里处的城东村一座石桥上发现元韩昌墓碑,遂拆取庋藏于该所。此碑撰文者孛术鲁(?)、书丹者康里(?)(?)、篆额者郭贯三人乃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碑主韩昌名虽不显,但其子若愚却有名于时。碑中不仅详载元代满城韩氏一族世系,亦对显官韩若愚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门内基建施工过程中出土了一通明天启七年(1627年)京师锦衣卫北司建伏魔祠记碑,撰文与书丹者许显纯系阉党权奸魏忠贤之得力干将,他在碑文中满口忠义,竭力把自已打扮成一个无限瞻仰关帝的忠实信徒,以掩盖其残害忠臣的恶行,因此该碑文堪称明末阉党骨干一份极好的灵魂自白书,为我们研究明末权宦阉党史增添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6.
钟明善 《文博》2001,(4):69-69
《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称《隆阐法师碑》为“怀恽书”。《西安碑林书法艺术》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版)编者在介绍唐代《隆阐法师碑》时也断定该碑“书者怀恽”。  相似文献   

7.
新乡市大观圣作之碑李新辉该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法院院内(原县文庙内)。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农历八月甘九日刻。碑高472、宽127、厚30厘米,宋徽宗(赵信)撰文并书丹,楷书27行,满行71字。额行书题“大观圣作之碑”6字,是当时权相蔡京...  相似文献   

8.
张建封,字本立,唐代中期著名大将,《新旧唐书》均有传。张建封墓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西8公里西虢镇西窑村北丘陵上。张建封墓志清代前期已出土,后不知所终,乾隆版《孟县志》录有全文(以下简称《张志》)。张建封妻刘氏墓志,1997年出土于张建封墓内,2002年孟州市博物馆收藏。墓志为青石质,无盖,方形,边长0.47、厚0.08米。志文楷书,阴刻,竖行,满行18字,共计295字。除个别字泐损外,其余均清晰可认。碑文端庄秀美,堪称唐代书法上品,惜无书丹者姓名(以下简称《刘志》)。  相似文献   

9.
饶胜  周舟 《东方收藏》2020,(3):60-62
扇面石刻碑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书画、诗词、印章等文化符号篆刻于石碑扇面之上,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虽不及水墨丹青、墨书朱印的扇面艺术般绚丽多彩,但石碑扇面经过书丹和镌刻相结合加工艺术的处理也是熠熠生辉。所谓“纸无千年寿,碑能万年存”,扇面碑于其方寸之间集成了书法、诗赋、雕刻、篆刻等文化艺术符号,有着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琨  马建民 《北方文物》2018,(3):70-75,81
赵弘燮是清初宁夏籍名将赵良栋次子,历任山东按察使、河南巡抚、直隶巡抚、直隶总督等职。赵弘燮去世后,其子赵之壁请求汪士撰写了赵弘燮墓志铭,该文被收录在《秋泉居士集》中,后又被《碑传集》等文献收录并流传至今。赵弘燮墓志铭的发掘出土,可与传世文献参照比较,为考证《赵公弘燮墓志铭》撰文者、书丹者、篆盖者及赵弘燮生平经历、埋葬地点等信息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1.
钟明善 《文博》2001,(1):49-52
唐代僧人以书法享誉后世者如辨才、怀仁、怀素、高闲、(巩言)光、亚栖,以其作品、艺业每为僧俗学人所称道。而僧无可却声名不显。近读《寂照和上碑》,初疑其为柳公权或裴休所书,读至尾始知为“少华山树谷僧无可书”。无可书法之精美直与柳公权、裴休相伯仲,唐代书史不能不有此一页。  相似文献   

12.
唐《青州益都县令房公清德之颂》碑,信息量大,未见著录,主要记载了南北朝隋唐时期高门望族——房氏家族成员房彦云在益都县令任上的政教伟绩,系一篇具有证史之实、补史之缺、纠史之谬价值的珍贵金石文献资料。另外,该碑将一件尘封已久的书法作品生动地呈现于世人眼前,充分展示了初唐书法艺术的高超水平,堪称唐代碑刻书法中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3.
蓝田县出土唐故忠武将军右卫率邓温墓志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7月,陕西省蓝田县孟村乡田禾村,出土《大唐故忠武将军右卫率邓府君墓志之铭并序》一盒(封二:下),田禾村位于白鹿塬,唐代为著名寺院清凉寺所在地。墓葬情况不详,墓志出土於墓室前门内。志呈方形,边74、高73、厚17厘米,志盖为盝顶式,四杀各阴刻斜列式如意云头四朵,四灵及蔓草花纹等。盖上部楷书“大唐故邓府君墓志之铭并序”。志文楷书,每字以方格相间,方格高2.5、宽2.5厘米,共29行,行满28字,文末两格刻四字,全文共800字,无撰写与书丹人,书法秀丽,师承魏体。志文录下  相似文献   

14.
熊飞 《文献》2001,(3):40-47
一、中唐有两个书法家窦臮 《述书赋》上下篇,是唐代著名的书论著作.据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其赋并注是"前检校刑部员外郎窦泉撰,检校国子司业窦蒙注定.①"张氏的著录,几成定论.但是,这个题署是大可怀疑的.  相似文献   

15.
新郑市博物馆现存“河南新郑古器出土纪念之碑”一通。该碑原在新郑县城南大街李家楼北侧 ,为纪念此处民国十二年 ( 1 92 3年 )出土大量春秋时期青铜器而建 ,由靳云鄂撰文 ,蒋鸿元书丹。民国十二年 8月 ,新郑南街绅士李锐雇工在宅内掘井 ,2 5日傍晚 ,工人挖到三丈余深时 ,挖出青铜器 4件。李锐将其中的 3件鼎以80 0元价卖给了许昌古董商张庆麟 ,并命雇工昼夜兼挖 ,又得器物2 0多件。消息很快传遍全城 ,往观者络绎不绝。许多人认为古铜锈可治病 ,便一哄而上 ,轰抢尽净。第二天 ,李锐命雇工仔细挖掘 ,又出大件铜器数十件。9月 1日 ,驻郑州的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唐代河南新乡临清驿长孙氏造像碑的存在、地望、碑文内容等,并考证该碑通体(含佛像与题证)为唐代原碑,从而否定了由唐延刻至宋或宋代重刻的说法。并认定该碑为唐初兴佛时中原地区也流行为佛造像之实证。  相似文献   

17.
《文献》2014,(6)
<正>《魏公先庙碑》又称《魏公謩先庙碑》、《相国魏謩先庙碑》、《魏氏先庙碑》,是唐代名臣魏征的五世孙魏謩重修家庙时所立,由柳公权书丹。魏謩,唐文宗大和七年(833)登进士第,宣宗大中五年(851)备位宰相,十二年去世,"绰有祖风"~①,以敢于直谏闻名。此碑撰于大中六年,为柳公权晚年所书,尽显庄重之气,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故于清雍正年间出土后,学者竞拓。然《魏公先庙碑》(以下简称《先庙碑》)出土时残破,文字多有磨泐,加上诸家拓本质量不一,竟无一份精确之录文,致使碑文的内容不能得到很好解读,乃至于谬误  相似文献   

18.
成洪燕 《收藏家》2004,(12):16-20
清代中期,随着湮没于荒野千年的碑版的出土,书坛兴起碑学之风,出现了一批碑派书家,他们将秦篆、汉隶、北碑的书写技法和意韵融入书法创作中,形成一种异于宋元以来帖学传统的“碑派书法”。岭南书坛的走势与全国基本一致,在阮元首倡碑学后,政治维新派人士康有为写成集碑学理论之大成的书学著作《广艺舟双楫》,倡碑抑帖,发出了振耳欲聩的变革书坛的呼声,岭南书家风从,出现碑学中兴局面,但是一部分书家仍旧坚守传统帖学阵地,创作出绚丽多姿的法书作品,正如  相似文献   

19.
李森 《华夏考古》2003,(4):77-78
本文对《华夏考古》发表的出土于南京市的两方明代墓(圹)志作了补充考证。谷城郡主圹志的书丹者陈 琏是明代有一定影响的美术家,圹志作为陈琏的石刻作品,系首次面世,其价值自不待言。倪公墓志铭不仅可补证《明 史·陈镐传》的仕履,而且其篆盖者黄谦亦为明代有一定知名度的书法家,殊可珍视。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藏有一件隆尧县《唐帝庙碑》拓本。原碑为元代所立,位于河北省隆尧县山口乡山口村西南部的尧山上,1967年被毁,故该拓本成为目前唯一能反映原碑面貌的实物。经与《畿辅通志》所录碑文相比校,该拓本保留了书丹者、篆额者、立碑时间及文后题名等重要信息,同时,册尾有张叔未、周肇祥、邵章三人题跋,具有重要文献价值。该拓本于2020年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