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是辩证统一的。邓小平当年提出的小康社会就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在实现途径上都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2.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趋势,我国体育产业化已经走上了前进的道路。通过对体育产业化优势的理性分析,进一步阐述我国体育产业化势在必行,并指出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发展战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于娃宪 《世界》2003,(3):28-31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战略举措,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广西第八次党代会作出的实施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4.
缩小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成为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之一。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也有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问题和困难。为此,党的十六大为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海南藏族自治州来讲,既是挑战,但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对海南州总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分析,提出突出重点,优先解决制约海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加快海南州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攀登》2016,(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剧,打破了传统乡土社会结构,而受到农耕文化等因素的传承和熏陶,人们长期形成的习俗难免与现行的法规政策存在冲突。本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民俗与社会治理存在的冲突为切入点,通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殡葬、婚约彩礼、民间信仰以及祭祀祭祖等民俗与法律、政策冲突的梳理,分析民俗与法律存在冲突的具体形态和纠纷类型。提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既要维护政策、法律的权威,也应充分考虑民俗在居民中的重要影响,充分尊重民风民俗;主管部门应在公序良俗原则和合法合理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和推行具体措施,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个侧面,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人的全面发展会促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发展,而小康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说的小康社会,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落脚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等的全面提高,才能建设一个高水平、全面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解宏晖 《神州》2012,(21):3-3
文化馆全面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文化馆全面发展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需要,文化馆全面发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文化馆肩负着辅导基层文化的重任,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文化馆需要全面地发展。全面建没小康社会也必然包含着文化馆的全面发展,文化馆应该得到更快、更好、更全面、更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轨道,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还需要现代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改造社会的政治活动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的状况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等,具体表现为民主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建设、政治文化建设、法律文化建设等.推进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互进和共荣,不仅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8月<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就提出在我国进行政治制度建设的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是乡村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振兴,是新时期乡村建设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实现要求。乡村体育旅游是多种产业在乡村发展的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业态。本文在明确乡村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价值基础上,分析陕西省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优化路径,以此为乡村体育旅游产业规划、项目运营提供参考,为实现乡村振兴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寻广新 《攀登》2006,25(6):17-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战略目标和重大课题。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课题所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梳理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把握当前的着力点,对于我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费雅君 《攀登》2006,25(5):29-32
长征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文在对长征精神的本质内涵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规划,特别是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阐明了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岗 《攀登》2005,24(4):13-14
构建和谐枉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必须着力于创造社会活力,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重视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张玲 《攀登》2010,29(3):109-1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本文就新闻媒体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如何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新模式的引入.在深入解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并从城镇化趋势、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规划和模式创新等多重角度,对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图为可持续的农村建设提供模式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6.
王向明 《攀登》2011,30(5):18-25
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的目标,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全体公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颜高国 《攀登》2005,24(5):102-105
充分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青海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要从九个方面做好调动积极因素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项秀 《攀登》2010,29(3):85-8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国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尚不适应这一要求,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强化政府责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少伟 《攀登》2005,24(4):149-150
档案是人类枉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具有其独特的价位和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枉会的进程中,只有重视档案价值,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发挥档案工作的枉会功能,才能充分地实现档案的价值,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条件下的民主监督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菊芳 《攀登》2005,24(1):70-75
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制度,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不断提高发展枉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国农村各地在实行村民自治、加强民主监督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就农村整体而言,现行村级民主监督的制度安排尚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本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