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玉祥 《文史天地》2005,(12):60-61
所谓“谀墓”是指人死后,家里的孝子贤孙不惜重金去请一个有名的文人用生花妙笔将死者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丰功伟绩歌颂一番,再将这等文字刻在石碑上,让死者借文字之力永垂不朽。因为这等文字乃无原则地说墓主好话,所以称为“谀墓”——谄“谀墓”主。  相似文献   

2.
王长坤  张玲 《史学月刊》2007,(10):123-125
墨家的创始人与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墨子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墨子的学说在战国初期影响很大,“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有关墨家学派之书,今仅存《墨子》残卷五十三篇,这五十三篇,大部分可信是墨子学说的记录。墨家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代表下层平民思想的学派,在先秦诸子中墨子是论“孝”最多者,《墨子》一书凡“孝”48见,班固亦谓墨家“以孝视天下”(《汉书·艺文志》)。墨家之孝,以“兼爱”、“利亲”、“交孝子”为要义,…  相似文献   

3.
曲阳五代王处直墓中所出十二生肖浮雕是难得的艺术精品,本文分析了这组浮雕的艺术特色,并根据其在墓室中位置的变化及墓主的死因,认为其功用并非保护墓主,而是为了震慑死者的灵魂,是墓葬的营造者——王处直养子王都为了保护自身安全而进行的特殊设计。  相似文献   

4.
以朱书板瓦随葬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的华北、黄河中下游一带,南方地区罕见其俗。并非所有墓葬都随葬朱书板瓦,死者大多比较年轻,或许与墓主乃非正常或意外死亡有关;大部分墓主身份、等级不高。明清墓葬出土朱书板瓦乃道教之"煞鬼镇墓"符,其含义是三台星君、北斗星君奉道教主管神祇的敕令斩杀诸鬼,保护墓主尸魂不受邪魔侵扰,确保死者平安。以朱书板瓦随葬的习俗不晚于北朝,但广为流行则是在明清时期,反映明清时期道教对社会下层和一般民众丧葬习俗的强烈渗透,同时说明,亡者平安与生者寿夭祸福有密切关联,这一观念在明清时期的丧葬实践中依然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浙江上虞发现的西晋黄仕买地券进行了重新标点、补释和考证,该地券内容特别,券文对死者在地下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为阻断死者同生者往来的盟誓语辞——"下能使天下作地,上为天日从西出"极具特色,属首次发现。地券所反映的阴阳相隔、生死异路的观念代表了当时生人对死者的态度,对研究这一时期的丧葬习俗和生死观念提供了生动的范本。  相似文献   

6.
旧时北京大学学生们的体育活动少得可怜蔡 , ,元培校长决定组织学生军以白雄远和另外两位军 ,官姓名记不清了教操场上的动作和沙盘兵棋聘( ) ,蒋百里黄郛讲军事学和军制学 、 。成立学生军时蔡元培也知道北大学生过去的 ,积习恐怕没人参加特由校方无偿地发给特制的军, ,服不同于普通军装的形式每年发呢制服一套黄( 。 ,咔叽布制服二套并规定二年毕业毕业后另发一 ), ,种学生军毕业证书除上操外大概每月野外演习一 。 ,次我参加了第一期的学生军…  相似文献   

7.
近日,万年县齐埠乡大坂村琵琶山出土一方南宋末年李妙静夫人墓志,此墓碑上圆下方,青石质地,长72厘米,宽42厘米,厚1.2厘米,志文行楷,除题款“夫人李君圹记”横刻外,均自右向左竖书阴刻,共16行,502字。碑志撰文者为“眷前忠翊即汀州清流宁化两县都巡韩应之”。墓志叙述了死者姓名、籍贯、家世谱系,并记其丈夫官职履历、歌颂了死者生前高尚的德行及其卒葬年月和葬地。墓志内容如下:夫人李君圹记夫人李君讳妙静饶之鄱阳石头里天池人也曾大父申之大父迪父植夫人戊子岁归于先君曹公承直夫人生禀淑德令蔼乡间公姑尽其孝娣姒极其和姻睦致其敬内外服…  相似文献   

8.
一 当一个婴儿在土族人家锅台连炕的烧炕上哇哇降生时,喉咙里清亮的哭声就告知他的父辈:这个家族,这个民族的血脉又接上了新的一环。 今天的土族人虽然以耕地为主,兼牧牛羊,食菽麦之食,服布褐之衣,住土木之屋,但仍然有意无意地保留着他们曾经游牧的最后  相似文献   

9.
布脱湖之旅     
布脱湖在我的脑海里,是一个圣湖,在丁青无人不知布脱湖,那里不仅牧区风光十足,靠着她还有很多美丽而“离谱”的传说。带着一些疑惑和联想,我决心去登临布脱湖。 那天,天空蒙蒙细雨,青稞地里敞开的风不时带来一股股冰凉的寒气,我骑着马,向布脱湖挺进。  相似文献   

10.
丁鼎  王明华 《民俗研究》2002,(1):188-190
中国古代丧服制度除了以不同的服饰规制和丧期来标志不同的丧服等级以外,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用杖.所谓"杖",也称"丧杖"、"丧棒"或"孝杖"、"孝棒".杖也是丧服等级的重要标志.在<仪礼·丧服>系统的丧服制度中,杖唯用于斩衰与齐衰三年及杖期之服.斩衰用苴杖(以竹制作),齐衰用削杖(以桐木制作);齐衰不杖期与大功以下之服皆不用杖.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民族因信仰、风俗和自然环境等不同,丧葬形式有很大的差别。同一民族也因为风俗和环境等种种原因,丧葬形式也有不同。就热贡地区(热贡——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来说,按照死者的身份和死因就有天葬、火葬、土葬、水葬、塔葬等许多形式。其过程中和仪式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撒梅人把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称为“过小年”,那个高兴劲不亚于过大年——春节。这一天,男女老幼,喜气洋洋。晚上老人要祭牛王会、念牛王经。还要把吃剩的鸡骨头拿去烧了,点燃麻杆火,边烧边祈祷,念些“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畜平安”之类的吉利话。老妈妈要把姑娘们在五月端阳节扎在手腕上的五色彩线剪下来用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原是《拉萨寺院调查记——西藏寺院调查记之一》中的一节,后在考虑发表该调查记时,既因文字数量较多;更以本节内容主要是记录布达拉宫库藏的部分明代文书,与叙述拉萨地区其他寺院的体例不同,所以决定撤出,另作《西藏寺院调查记之七》单独刊露。 1959年7月和1988年8月两次小住拉萨。前一次曾在布达拉宫工作5天,重点参观调查了颇章嘎布(白宫)和库藏文物;后一次是一般参观性质,仅用半天时间补记了颇章玛布(红宫)建筑。  相似文献   

14.
1989年5月17日至18日,值日本佛教天台宗第253代座主山田惠谛长老率80名日本僧众来天台佛陇山智者塔院参加“般若心经塔揭幕典礼”之际,浙江省第一个研究天台山文化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在天台山国清寺宣告成立.首届会员共有38人.大会通过了《天台山文化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省、地、县30多位同志参加了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5.
再论西周孝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周孝道乃血缘晚辈对长辈的伦理规范 ,其所涉对象并非所有族人 ,仅仅是血缘长辈。西周孝之奉养内涵随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变化而变化。西周庶民阶层的孝行主要体现为奉养父母 ,贵族层的养老更倾向礼仪化 ;承继父祖之业的孝行主要为统治阶级所强调与实践。人世奉养父祖之孝通过“祭献”推及冥世祖考即为“享孝”;追溯、缅怀父祖之德与业 ,以承其志、继其业即是“追孝”。享孝、追孝祖考能强有力地增强宗族的凝聚力 ,这便成为“享孝”、“追孝”盛行于西周晚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祥宇 《文史月刊》2012,(Z3):58-59
接要孔子的丧葬主张是"葬之以礼"即依照与死者社会地位相当的丧葬规格之礼葬之;并且认为对死者的追思与哀悼比丧葬的奢华更加重要.而且,"死,事之以礼"是"孝"的延续,生前更应当"生,事之以礼"。在父母长辈活着的时候"敬而不违,劳而不怨"比死后"破家厚葬"更能体现"孝",所以孔子认为家贫难以成礼的话可以权宜。而由于孔子后学关于丧葬的学说、汉儒之学主张"厚葬"的孝道观等种种原因,后世对孔子的丧葬观认识产生了偏差,才有了"孔子主张厚葬"的误解.  相似文献   

17.
王光远 《炎黄春秋》2000,(11):27-29
1942年3月9日,有一件事情轰动了延安城。这天上午,只见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党中央领导人,抬着一口棺木,从中央党校门前缓缓走向青年文化沟。延安全城百姓都伫立在街道两旁,观看这既新颖又隆重的葬礼。死者是何人?为什么毛主席亲自为他抬棺?第二天,人们就从报上得知,死者是一位老共产党员,被称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张浩。  相似文献   

18.
本次大赛历时60天.共有1 861 2蝠作品参加,其中有49幅作品分获特/一,二/三等以及优秀奖, 欣赏其它获奖作品请登陆网址www fu_lfllm com cn 主舟单位:《大众摄影*杂志牡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农家小院》@吴炳全  相似文献   

19.
2007年9月6日这一天,本应该属于霍华德。海浪轻拍着洁白的悉尼歌剧院。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国首脑,微笑着向东道主霍华德总理走来。霍华德的心情也不错。这一天,他和中国签署了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一笔出口合同,金额高达3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戚氏牌坊,包括"母子节孝"坊和"父子总督"坊,修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这两座牌坊是明朝廷为旌表戚氏家族,在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里——蓬莱修建。两座牌坊巍峨挺拔,气势雄伟,在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地域民俗等方面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