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万宁 《收藏家》2005,(1):42-44
《奏为已故督臣勋绩卓著遗爱在民吁恩准建专祠以昭崇报恭折仰祈》,乃江苏绅士翰林院侍读学士黄思永等会同江苏巡抚程德全,“为已故大学士前两江总督臣张之洞于江宁省城(今江苏南京)建立专祠”折抄件。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卒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当知此折是呈给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进呈于宣统二年(1910年),即前两江总督张之洞病逝的第二年。这一年,程德全刚调任江苏巡抚,也是最后一任江苏巡抚。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宣布江苏独立,改宣统为民国。  相似文献   

2.
《江苏地方志》2003年第四期刊载了徐兴学的《林则徐在江苏》一文,其中关于林则徐官职的表述值得商榷。兹举证如下: 其一,该文开头称:“从1823年开始,他历任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直至1836年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但是在钱实甫的《清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版)中并无林则徐任江苏布政使及两江总督的记录。《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九“林则徐传”载:“(道光)二年,(林则  相似文献   

3.
周游 《文史天地》2014,(9):69-73
正张伯行(1651—1725年),字孝先,号怒斋,晚年更号敬庵。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历任福建、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他为官清廉,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在江南乡试舞弊案中,他坚持原则,把自己的上司两江总督噶礼拉下马。康熙五十年(1711年)秋,江南乡试,副主考赵晋及提调、安徽布政使马逸姿狼狈为奸,大肆舞弊。发榜以后,舆论哗然,议论纷纷。九月二十四日,苏州  相似文献   

4.
祖远 《湖南文史》2010,(9):67-68
陶澍(1779—1839),字子霖,清嘉庆七年(1802)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1839年6月病逝于南京。  相似文献   

5.
清代,武昌是湖北的省会,也是武昌府的府城和江夏县的县城.所以这里的官署较多.现将清末城内的主要官署简述如下:1.督署.督署即总督衙门,也称制台衙门、制军衙门、制府衙门.总督是地方的最高长官.清代官制规定:总督可管一省、或两省、或三省,一般的管两省.管一省的总督,有福建总督、浙江总督等.管两省的总督,有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管三省的总督,有两江总督(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三省总督(管直隶、山东、河南三省)等.  相似文献   

6.
两江总督统辖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地区,辖地辽阔,但驻地在江苏江宁府,而江苏巡抚驻地在苏州府,两地相距才二百多公里。江苏督抚同省而驻,既有历史的渊源,更有现实的考量。两者权力相仿,地位相同,又各有专责,共担治理江苏地方的重任,因此,地方治理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双方是否各本虚公,坦诚合作。总体说来,有清一代,江苏督抚关系在共事中大体能够和衷共济,还呈现出几对堪称模范的督抚;当然,其间也夹杂着双方的权力争斗,甚至出现了督抚互参的重案。  相似文献   

7.
1840年6月,英国为维护其鸦片利益,打开中国大门,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在为期两年多的战争中,道光帝派出的守疆重臣多为昏庸苟安之辈,“文臣可倚以御侮者,仅林文忠公一人,次则裕靖节耳”.这位裕靖节公就是时任两江总督的裕谦.裕谦(1793~1841),原名裕泰,字鲁山,号舒亭,谥号“靖节”.博罗忒氏,蒙古镶黄旗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道光六年(1826),任湖北荆州府知府,历任湖北武昌府知府、荆宜施道道员、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  相似文献   

8.
南京长江路292号建筑遗存,俗称“总统府”,清朝时是两江总督署所在地。清朝第一任两江总督,是汉军镶黄旗人郎廷佐。清朝立国伊始,明朝残余蛰伏流窜、伺机而动,南方百姓颠沛流离,政局不稳。虽从顺治四年(1647年)起,就先后任命了马国柱、马鸣佩等人为江南、江西、河南等省的总督,但总督的设置和管辖的区域,时有变化,分合无常,少时全国仅设二三人,多时达十六七人。直到康熙四年(1665年)才基本确定,全  相似文献   

9.
正陶澍,湖南安化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道光元年(1821年)任福建按察使、安徽布政使。道光五年(1825年),任江苏巡抚。道光十年(1830年)升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官至宫保尚书、太子少保,道光十九年(1839年)六月卒,谥文毅。陶澍在道光皇帝眼中,是被特别垂青的能臣干吏,为疆臣督抚之中翘楚。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言,在道光帝的心目中,各地大吏中最得意的大约有四人:一是两江总督陶澍,为政老练宽达;  相似文献   

10.
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是清朝初期的一个名臣。1696年10月10日,他出生于今广西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1723年考中进士后,陈宏谋历任翰林院检讨、顺天乡试同考官、吏部郎中、浙江道监察御史、山西乡试副主考、扬州知府、江南驿盐道、江宁布政使事、云南布政使、天津分巡河道、江苏按察使、江西布政使、二任甘肃巡抚、二任江西巡抚、湖北巡抚、河南巡抚、福建巡抚、四任陕西巡抚、二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二任湖南巡抚、署理湖广总督、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殿试读卷官、协办大学士、国史馆副总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百年风雨“晨光”路■文/李国宝■图/国宝一凡百年撷英大千世界1865年5月,江苏巡抚李鸿章代理两江总督后,就开始积极筹划将苏州洋炮局“移局金陵”事宜。1865年11月,李鸿章将原在苏州的洋炮局迁到南京,成立了金陵机器制造局。1866年8月,以“苏局”...  相似文献   

12.
清代灭亡前夕,华侨中的大资本家通过两江总督端方、江苏巡抚陈启泰奏请获准,在江宁(现南京)城内紫竹林一带购地700亩,建造会场,所需经费由官商共同分担。经过两年的筹备,南洋劝业会于1910年6月5日正式开幕,历时半年多结束。  相似文献   

13.
陈梅龙 《史学月刊》2006,(11):125-127
1841年2月27日,钦差大臣、江苏巡抚兼署理两江总督裕谦驰抵镇海,主持浙东战事,取代伊里布。裕谦一改伊里布(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第一次定海失陷、浙抚乌尔恭额去职后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宁波镇海筹办军务)“迁延不进”的妥协方针,大事战备,取得一定成效,显示了抵抗派的决心和风貌(后来作战失利是另一回事情)。但是关于裕谦在浙江的某些重要史实尚有不少疑惑,现择要略作考释之。  相似文献   

14.
祖远 《文史博览》2010,(9):67-68
<正>陶澍(1779-1839),字子霖,清嘉庆七年(1802)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  相似文献   

15.
1900年这个庚子年对晚清王朝注定非同寻常.列强干涉慈禧“己亥建储”和“归政光绪”等,使执掌王朝最高权力的慈禧雌威暴怒,对列强十一国宣战,导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率光绪帝等仓皇“西狩”.可是,在接到朝廷向列强开战的谕旨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封疆大吏,不仅没有遵旨执行,反而与西...  相似文献   

16.
在贤臣辈出的"康乾盛世"中,陈宏谋与两江总督尹继善和云贵总督张允随一起被誉为"最贤者."数十年外任期间,陈宏谋尤其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湖南洞庭湖区正是其治水事业的最后一站.早在乾隆二十年首任湖南巡抚时,陈宏谋就对洞庭湖滨堤垸岁修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导.再任湖南巡抚时,于乾隆二十八年提出了禁止洞庭湖滨私筑垸田、以防湖面愈...  相似文献   

17.
湖北新军是在张之洞从两江带回的部分江南自强军为骨干建立的护军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甲午中日战争吃紧之际,张之洞奉命摄两江总督篆,而且一度署江宁将军篆。在署理两江总督期间,为了加强海防,曾仓促经营,“兵则新募于各省,械则赶购于外洋,炮台补救而未遑,兵轮整饬而非易。  相似文献   

18.
在举国庆祝香港回归的今天,重读林则徐轶史,缅怀前贤,勿忘国耻,激励后人,爱我中华。爱国主义精神,世代延续,瓜瓞绵长。林则徐在江苏任巡抚时,陶澍当时任两江总督,是其上级。陶、林曾合力兴修水利,在疏浚诸河湖水道时,陶发现林见识超人,深佩其人品,曾遗疏道光皇帝,荐其接任两江总督,后因林奉诏去广州禁烟故未果。陶去世后,林亲撰一副挽联: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志,美溢终凭公论定;前型重山斗,步趋糜及,遗章惭负替人期。上联对陶政绩人品给予褒扬,下联对陶推荐表示感恩知己。陶公巨眼,早已识林为栋梁之材也。16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19.
梁章钜(1775~1849年),字闳中,晚号退庵,又称退庵居士。梁章钜祖籍长乐江田,后迁居福州。梁章钜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荆州知府,历任至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  相似文献   

20.
沈姓是江浙大姓。据说浙江省湖州市的下昂乡竹墩村,是沈家祖上的居所,现在还立有沈氏祠堂。该地盛产青竹,故有“竹墩沈氏”之说。中国近代史的许多沈姓名人,都出自竹墩沈家,当中首推沈秉成(1823—1895)。沈秉成字仲复,清咸丰六年进士,在京城时做过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后任广西、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光绪十三年(1887)广西遭灾,沈秉成受命任广西巡抚,从此结下了沈家与桂林的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