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禹州市梁北镇崔张墓地发掘出土一件陶熏炉。该熏炉质地坚实为泥质灰陶,整体有炉盖、炉身、炉盘和炉座四部分组成。盖直径12厘米,炉盘19.2厘米,底座直径17.6厘米,通高37厘米。该熏炉应为西汉时期作品。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一年五月,茂陵东侧一号无名冢南从葬坑中出土了一批铜器,其中镌有“函池”二字的计有: 鼎一件。腹外侧铭文:“阳信家,容二斗,并重十六斤,第十七,黄山。”盖外侧铭文为:“阳信家铜二斗鼎,盖,并重十四斤四两,四年二月工官得指造,第十二,函池。”炉、杯各一件。炉壁口沿外侧铭文:“阳信家铜炉,重二斤七两,三年曹孟所买,第六,函池。”耳杯底有铭文:“阳信家铜杯,容二升,重十五两,三年曹孟所买,第五,函池。”另一炉口沿外侧的铭文为:“阳信家,重二斤七两,第十,函。”另一杯的铭文刻在腹外侧:“阳信家,容一升半升,重十五两,第九,函池。”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枚重一斤八两铜权(图1),通高4.2、底径2.9厘米。体呈扁圆形,桥形钮,饼足,环腹由右向左刻铭“官平秤槌(锤)重一斤八两”九字(图2),足底刻一“平”字。实测权重332.4克,  相似文献   

4.
1987年7月8日,苍溪县伏公乡龙凤村出土两方唐代官印。其一为“蓬州之印”,7.6厘米见方,厚1.7厘米,柄椭圆,高8厘米,重2.3市斤,阳篆“篷州之印”四字,柄右刻楷书“蓬州之印”四字,柄左刻楷书“大顺元年八月日”、“礼部造”十字,印左侧面刻楷书“大字五十二号”六字;其二为“蓬州儒学记”,长8厘米,宽5厘米,厚1.3厘米,柄椭园,高7厘米,重1.3市斤。阳篆“蓬州儒学记”五字,柄右刻楷书“蓬州儒学记”五字,柄左刻楷书“大顺元年十一月日”、“礼部造”十一字,印左侧面刻楷书“大字三百八十七号”八字。 两印均为青铜铸造,工艺细致,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5.
<正>1981年,在陕西兴平市茂陵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附近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熏炉,后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该馆的十八件国宝级文物之一,它就是鼎鼎大名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其通高58厘米,最大直径9厘米,重2.57千克。炉身为高柄竹节豆形,盖如博山,通体鎏金鋈银。圈足底盘透雕两条蟠龙,翘首张口咬住竹柄。柄端铸三条蟠龙,均以龙头  相似文献   

6.
1984年7月,安徽省庐江县轮窑厂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一件完整的影青瓷熏炉(见图)。炉盖作博山状,高7.1厘米,有三层镂孔,一、二层各有六孔,顶部有一孔。盖底圆形,子母口,内径7.3、外径9.1厘米。  相似文献   

7.
1980年冬,洛阳市宜阳县韩城乡秦王寨村农民在村南修水渠时,发现1件战国时期铜鍪,现藏宜阳县文化馆。这件铜鍪铭刻有容量和器重,颇为罕见。铜鍪为侈口,束颈,圆腹,圜底,颈肩之间附有一綯纹竖环耳,耳下肩部饰凸弦纹一周。口径9.4、腹径13.5、高12.2厘米,重0.66公斤。腹下有烟炱痕迹(图一)。在颈下至肩部竖刻铭文3行8字,为:“府,二斤十一两,(?)(半)斗”。铭文笔画纤细,部分磨泐不清(图二、三)。“府”字形体较大,具有秦国文字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6,(11)
正熏炉是古代的燃香之器,它最晚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汉代较为流行。熏炉的质地有陶质、瓷质、铜质等。铜质的熏炉,是一种实用器,它类型丰富,装饰风格独特。属于熏炉中的上品。目前,据公布的资料中汉代铜质熏炉数量不足200件。分布较为广泛,以陕、两湖、两广、河南、河北数量较多,其他则属零星出土。其形制有盖豆形、博山形、鼎形、行炉形、鸟形和一些特殊形制。博山炉是博山形熏炉的简称,是熏炉中最为优美精致的一种。一般由炉盖、炉身、炉柄、承盘等部分组成。出现于西汉中期,它是在春秋战国以来持续发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年,阿城县旧物市场的同志在回收废铜中捡出一方铜印,交县文物管理所收藏。该印为正方形,边长6.4、厚1.3厘米,长方钮,钮顶平面长3.4、宽0.9厘米,印通高3.7厘米,重1市斤。印面为汉字阳文篆书,其文为“天字号行军万户所印”九字(见印模)。印背无年款,左侧镌楷体“万户印”三字;印钮有一“上”字,以示印的倒正。原来这是方百年前已发现的古印。据《宾县县志》记载:“(宾县)城南八十五里松峰山,清光绪初年道人赵玉德掘得古铜印一方,方形,铜把,酷似今县政府印状。其印文近中国篆书,细辨中末两行确为‘军民万户印’五字,馀不可识。背上刻中文‘万户印’三字,人莫知何代也。惟道人珍藏,其秘虽故相识不与出示,谨印具模型附后”。又云:“考《金  相似文献   

10.
淮阴发现“清江浦铜元总局”印笔者在当地收集到一枚“清江浦铜元总局”印(如拓)。印牛角质,呈正四边棱台形,印面边长2.8、对角线长3.9厘米,印文沿对角线布局。印面距边沿0.55厘米处刻双线正方形,边长1.6厘米,对角线为2.2厘米。沿内正方形对角线,竖列三排篆书印文:中“清江浦”、右“铜元”、左“总局”。印四周环刻古建筑等图案。印顶正方形边长2.15厘米。沿对角线,中心刻一“上”字。印顶高4.4厘米。清江浦(今准阴市),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漕运总督恩寿奏准在清江浦运河北岸(今淮阴河北路再制盐厂)设铜元局。筹借160余万两商款,购地建广房、仓库等320余间,购各种机器112台,翌年试铸。开铸之初铸光绪元宝“清江”铭文铜元约14种版别。光绪三十二年(1906)初又铸中心“淮”字大清铜币三种版别。(《江苏钱币》1992年2期胡彬)淮阴发现“清江浦铜元总局”印@胡彬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富县统计局局长王峰交献给文物部门一件上面置有耳杯的铜炉(封底),即“温酒器”,全器由炉体和耳杯两部分组成。炉底有4个侏儒支托炉体和耳杯,炉外侧有一手柄(已残)。炉体上部为椭圆形围栏,四壁分别镂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上托一耳杯。耳杯素面,圆环,大小与炉体对应。全器通高11,长14,宽10厘米,耳杯重160克,炉体重885克。器物结构精巧,铸工细赋,雕刻生动。这种镂刻四神形象的铜炉和耳杯,据有关资料表明,山东、山西、陕西的汉墓中均有出土,其名称叫法不一,一般称之为“酒器”或“温酒器”,有的称为“烹饪器”、“熏炉”、“烹炉”等,虽对该器名称叫法多样,但其用途无非两种,一种是以染色为名。有的人推测说:“染炉和染杯,同是古  相似文献   

12.
《文史月刊》2010,(2):F0003-F0003
炉仿古铜器造型,扁圆式,圈足。足下承以三兽足。炉身两侧置对称螭耳。通体施白釉。肩部刻朵花纹一周。炉身凸起弦纹数道。圈足外墙刻覆蕉叶纹一周。  相似文献   

13.
吕遇春  熊友陵 《文博》1989,(3):83-83,82
1987年10月4日,江西省丰城县博物馆征集到一件大型长鼓舞人饰青瓷博山炉,此炉现藏于该馆。据当事者荣塘乡前坊村农民吕云德介绍,这件博山炉是1986年11月他在建房挖基时发现的,出于一座墓葬之中,同时出土的其他器物均被打烂,保存下来的仅有此物。此博山炉由托盘、炉身、炉盖三部分组成,通高34.3厘米(图一)。托盘为圆形,直径22厘米,底部有一直径5厘米的圆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3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新安县洛新开发区发掘了一座西晋时期的墓葬(C12M262)。墓葬为穹隆顶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耳室等组成。随葬器物较为丰富,出土有陶器、铜器、漆器、铁器、金银器等。其中陶三足炉、铜熏炉、鎏金铜架、铜鸠杖、漆奁等,是洛阳地区这一时期墓葬随葬品中较罕见的器形。  相似文献   

15.
刘红兰 《南方文物》2014,(3):195-195
<正>上世纪70年代末,江西万安县城建单位在县城东门口石桥村取土时,发现一处明代铜器窖藏,出土的铜器有:铜像两尊、铜鹤一对、温酒铜炉一座、铜鼎一只、铜灶一座、铜瓶三只、铜罐两只、铜锅两只、铜镜两枚、铜熨斗一只、铜勺一把、铜锣一面。这次出土的文物数量较多,品种丰富,既有多种生活用具,也有生活装饰摆件,其中铸造精细、造型优美者为两尊铜像、一对铜鹤和一座温酒铜炉。  相似文献   

16.
简讯七则     
《收藏家》2006,(5)
法国文物专家送两千年前的中国古鼎“回家”4月10日下午,法国文物专家高美斯在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举行的捐赠仪式上正式向陕西省文物局捐赠了一件青铜鼎。这件古鼎为圆形素面盖鼎,通高17.5、两耳间宽24.5、口径17.7厘米,整体呈墨绿色,略有磨损。在鼎口沿处有类似“宜阳”、“咸”、“临晋厨鼎”等战国、秦、西汉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刻铭50多字。初步考证,这件古鼎铸于战国晚期的韩国,距今有大约2300年历史。秦始皇的军队在灭韩并统一中国后,把古鼎带回都城咸阳。秦亡汉兴后,古鼎遂由汉王室所有,藏于汉皇宫“临晋宫”。至于这座鼎的出土…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文化馆藏有几件带有明代纪年款的阿拉伯文铜炉,造型别致,工艺精细,是我县少数民族文物中的佳品。现介绍如下: 狮盖熏炉通高40、口径19.5厘米,重7.03公斤,黄铜质。狮形盖。直口,直腹,矮三蹄足。狮仰首蹲踞,嘴张,尾翘,双耳后抿,一爪下压一绣球。狮腹部镂空,香烟可由狮口出。炉腹前后各有一菱花形饰,内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元月,在成都大慈寺工地挖管道沟槽时,于地下两米处发现一石经幢。此幢无座无顶,只余幢身。幢身高97厘米,六边形,略呈梯柱状,上边宽20厘米,下边宽22厘米。幢身上面的中心有长宽7厘米,深6厘米的凹槽,为连接幢顶的榫孔。幢身六个面的上端分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字径6厘米。以下刻唐代高僧、终南山释道宣《妙法莲华经宏传序》和清代无名氏《重修多宝寺碑记》。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16日横江镇文化站干部谢望春同志报告,珠坑乡老街保存有一通古碑,石城县博物馆遂邀请公安部门一同派人到现场考察。该碑《刊定夫马诉呈碑记》,为青石质,因长年日晒雨淋,碑上文字磨损风化严重,有的字迹已模糊不清。碑高167厘米,宽78厘米,厚2.5厘米。碑顶上横书题额“刊定夫马诉呈碑记”8字和碑左上角刻曰:“宪奉”2字,字高5厘米,宽4厘米;碑左第一行竖行刻曰:“钦加同知衔署理石城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王为”11字,字高4厘米,宽4厘米;最后落款“光绪二十三年六月十九日发朱坑市合甲”17字,字高3厘米,宽2厘米。以上…  相似文献   

20.
宝鸡博物馆珍藏一件汉代的降龙博山熏炉(封二:3)。通高22.5厘米,重1.4公斤。炉身下饰龙柱,一人手攀龙首,坐于龙身之上有降龙之姿,镂空盖顶作博山峰纹。炉身与盖间有活环钮连接,整器造型生动,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师,以其高超的技艺、娴熟的手法,采取写实与抽象夸张、神话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