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黄源流     
西皮,系我国皮黄声腔剧种的主要声腔之一,这一曲调流传甚广,各地对它的称呼完全不同。湖南与广西的剧种称为“北路”,云南滇剧称为“襄阳”,四川称为“胡琴”,湖北汉剧、长江剧种和西北剧种及京剧称为“西皮”。虽然各地叫法不一,但曲调皆无大异,基本上同曲一源。西曲原是南北朝宫廷中的乐舞,后流落民间,它本来是阳春白雪类的曲调,只因无文土润色,逐渐成了下里巴人。数百年来,它流行于湖北荆州、襄樊,并安家落户,变成了当地的土腔土调。明末清初时,南北曲曼卓和弦索二调恳绝,流放湖北称为襄阳腔,流放陕西称为秦腔,它与各…  相似文献   

2.
马山马灯舞     
马灯在我国北方称为“走马灯”,南方则多叫作“调马灯”,是一种扎成队型以走为主让众人观瞻的大型民间娱兴节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中这样写道:“‘马灯’又称‘调马灯’,流传在无锡市马山地区,是一种在广场上表演的大型民间舞蹈。”这就是马山马灯舞。它揉合了走与舞两方面的特长,以舞为主,完整地表现了古代骑兵训练士卒的过程和他们的刻苦顽强精神,可谓别开生面.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咸丰南剧     
南剧,旧称南戏,又叫“人大戏”,是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鄂西及川湘边境城乡,深为各族人民所喜爱。全国现存专业剧团仅有咸丰一家。南剧声腔包括南、北、上路及部分昆曲、高腔曲调,以南北路声腔为主。南北路声腔,源于荆河戏汉调,上路系弹戏、川梆子。昆曲、高腔即辰河系高腔。均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自湘西、川东传入咸丰。三大声腔同台演出,相互容纳,与地方文艺、语言、民乐、土俗相融合,逐渐衍交形成具有咸丰地方特色的剧种。因声腔艺术与宋元南戏有一些“血缘”关系,故沿其名,今称南剧。清嘉庆以后,戏班活动频繁,职业、“玩友”班社兴起。清…  相似文献   

4.
岳西高腔     
正岳西高腔,原称高腔,是安徽地方古老稀有剧种。明末清初由文人商贾溯潜水、长河传入岳西,在乡土文人中"围鼓"习唱,并组班结社,活跃于民众之中。清光绪年间,岳西高腔全面融入境内各民间灯会,与本土民俗文化相结合,进入鼎盛期。因其流传于安徽省岳西县,于20世纪50年代定名。岳西高腔戏曲文学、戏曲音乐、表演艺术及其基本活动形式自成体系,风格独特,并有着严格而成熟的程式规范。2006年,岳西高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沧桑》1994,(3)
“耍孩儿”,又名“咳咳腔”,是流行于晋北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由金元时期的曲牌《般涉调·耍孩儿》演变而成,曲调高亢,唱腔不分行当,一律用后嗓子发音,表演形式灵活多样,是深受北方农民喜爱的一种曲目。 关于“耍孩儿”的来历,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  相似文献   

6.
高腔是戏曲演唱中独具特色的声腔,是民间流传的戏曲演唱的剧种形式。将高腔技法用于声乐教学,将高腔技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有待学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黄梅戏的前身,是流行在鄂东黄梅县的采茶调。”“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条调。”(摘自1953年《华东戏曲剧种介绍》第一集《安徽省剧种分布说明》陆供非《关于黄梅戏》)“是许多年以前,湖北的黄梅县常闹水灾,难民扶老携幼,流离失所,无法生活,部分灾民,乃以云板、小锣或渔鼓、简板为节拍,沿家卖唱,换些谷物。这种曲调渐渐形成了戏曲,在安徽生报并得到发展,因为来自湖北黄梅,故称为‘黄梅调’,又称为‘化谷调’…··导年也有人称黄梅戏叫‘湖北花鼓’。”(摘自1956年安徽人民出版社王兆乾《黄梅戏音乐》)“黄梅调…  相似文献   

8.
永济道情     
永济道情由来已久,汉代已有萌芽,沿至唐代时基本形成雏形。是流行在古蒲坂(今永济市)的小剧种之一。永济道情词句浅显易懂,曲调优雅柔和,古往今来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道情,源于道教。原是道士云游四方,传播道义时又唱又吟的一种劝化形式,故又称之为“道曲”、“悟声”。道教创立于东汉,盛行于隋唐。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逐渐吸收了雅乐、散乐和民间音乐,发展成为“哼哼凋”流行各地,又和各地风土人情、方言土语、习惯爱好结合起来,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永济道情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陈辽 《钟山风雨》2013,(4):60-61
京剧是中华文化具体、形象、生动的载体。京剧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剧艺人合作,相互吸纳,彼此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形成相当完整  相似文献   

10.
国宝指瘕     
淡泊斋主 《神州》2010,(3):12-17
京剧,自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四大徽班陆续在北京演出后,清仁宗嘉庆,宣宗道光年间,又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昆曲、川剧、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  相似文献   

11.
金康法 《神州》2014,(2):29+31
<正>一、概述松阳高腔是我国地方戏曲的剧种只一,属高腔系统的一支,是开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大地上的艺苑奇葩,被行家誉为"戏曲界的活化石"。她就在松阳县玉岩镇的两个村里。据民国十年的《松阳县志》记载是"白沙冈之土调"。其实,松阳高腔是数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松阳山歌、民谣和音乐融合了永嘉杂剧的产物,是历代高腔艺人呕心沥血的精华,她既有松阳山歌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戏的优美清亮,别具一格的松阳高腔正如雍正十三年松阳古市《叶氏宗谱〈修谱编次〉》中写的"括郡之梨,独别之,曰‘娥’,而笛萧之音异于凡乐",概括地总结了松阳高腔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浙江民间歌曲,按音乐体裁,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灯调莲花、儿歌、畲族山歌等.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劳动、爱情、生活、时政、风俗、童谣等.同一体裁的曲调,可能有不同的题材内容;同一题材的歌词,也可能有不同的曲调体裁.但是不同的曲调形式,其歌词的题材内容往往有所侧重.本文就体裁形式和题材内容两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亦称“乱弹”,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古蒲州(今永济市)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山西省南部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蒲剧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剧种,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剧目丰富,各具特色。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本戏、折戏已有500余本,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株瑰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4.
傈僳族民歌     
傈僳族民歌按曲调性质可分为四种。其一,木瓜布。适合中、老年人演唱。曲调高亢、激昂,具有吟唱性,多用来唱《古歌》、《生产调》、《盖房调》、《葬歌》等。唱丧葬歌时,音调转为低沉、悲切。其二,摆时摇。为青年人演唱的歌颂爱情的曲调。领唱人唱完“引子”,众人围绕在一起,边齐声合唱边作各种动作。每首末句以“呀拉伊”为结尾,曲调奔放热情。其三,伏叶叶。曲调深沉感伤,用来抒发痛苦、悲愤心情,内容多为生离死别的生活中不幸故事。其四,本瓜熟。是怀念情人、朋友或跳舞、游戏时唱的抒情短歌。曲调欢快、流畅,适于抒情,为少…  相似文献   

15.
植被·根脉     
楚剧: 楚剧是流传于湖北省及周边地区的一个优秀地方剧种,发源于黄陂、孝感一带,旧称哦嗬腔。1926年正式定名为楚剧。建国后,经过戏改,剧目、声腔有了很大的发展。唱腔为板腔、小调、高腔三大体系。剧目内容多为生活戏,不断吸取民间歌舞、民俗民风,形成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代表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现有剧目约500余台。  相似文献   

16.
<正>雷剧是在雷州话演唱雷州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流行于雷州半岛,湛江郊区及遂溪、廉江、电白等地。明末清初已有以对唱雷州歌和演唱劝世歌为业的姑娘歌班,其后出现按脚色演唱故事的歌班仔,于清末民初移植粤剧剧目,仿其锣鼓、服饰、道具演出,民间称之为高台班(或雷州大班歌)。  相似文献   

17.
党为 《清史研究》2004,(4):26-32
通过以正史材料对照一支长期传唱在山东枣庄地区的反映晚清同治年间山东“白莲教”起义的“姐妹调”的内容进行的分析 ,文章揭示了与帝国时间观相异的民间时间的存在 ,也揭示了帝国 (意识形态 )对民间世界进行渗透和塑造的过程。文章认为 ,民间时间是弹性的 ,不同于一贯的帝国时间 ;通过指称概念对民间世界的灌输和使用 ,帝国达到了自己对民间世界的渗透与形塑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文南词     
《文史月刊》2013,(10):2-F0002
文南词又称文词戏、文词腔,是一种流行于安徽池州市东至县、安庆市宿松县等地的古老的戏曲剧种,素有黄梅戏姐妹腔之称,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原系湖北黄梅一带的渔鼓小调,清末民初由逃荒卖唱人传入安徽。在发展中曾受“饶河调”影响,吸收并融合了皖南山歌、民歌、十番锣鼓,唱腔有南词、文词、正板、平板、四板、快板等几十种,故取“南词、文词”合二为一,统称为“文南词”一伴奏以四胡为主。  相似文献   

19.
澎澎鼓是渔鼓的一种,广泛流行于闽、浙边界讲闽南语地区,距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据查,清末年间,一种叫“莲花落”的民间曲艺形式,流传到福建的福鼎、霞浦、寿宁和浙江的平阳(含今浙江苍南县)、泰顺等地。这一曲种逐渐与福鼎、平阳的闽南语民间音乐、歌谣相结合,形成现今用闽南语演唱的澎澎鼓。  相似文献   

20.
著名白族歌手张明德,是剑川县东岭公社永榜村人。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被吸收到县文化馆工作,先后加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作协昆明分会、云南音乐舞蹈家协会为会员,并被选为省第三届人大代表、大理州政协委员。张明德同志是一位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民歌手。文化革命前,他经常身背三弦,手提马灯,走村串寨,深入基层宣传演唱。群众一听到他在那个寨子演唱,就会锁门闭户、扶老携幼地去听。有时大街天他在街头演唱,听众聚集,街道为之阻塞。他创作刻苦勤奋,先后创作了《滇西北武装起义》、《今昔太和村》等三十多篇长本子曲和上百首短歌;同时发掘整理了《催鹰赶雀》、《木匠史》、《泥鳅调》、《割埂调》等传统长篇本子曲和传统民间曲调。文化革命初期,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迫害下,张明德被当作“牛鬼蛇神”解职回家。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为人民歌唱,在生活十分窘迫的情况下,还创作了《节制生育》《爱民曲》等本子曲。由于体弱多病,生活无着,于一九七三年底倒毙在菜园的水沟中。《金鸡三唱》是张明德遗作之一。原文为白语汉字记音。作品热情歌颂六二年纠正“虚报浮夸”和“共产风”后新的干群关系,歌颂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在三年困难时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是十分可贵的。这说明张明德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秀的人民歌手。我们把这篇作品翻译整理出来,表示对歌手的悼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