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宁 《沧桑》2014,(5):100-101
清朝中前期,经康乾两代帝王的苦心经营,在承德建起了规模宏大的避暑山庄与外八庙。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关系一直以来受到了史家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二者的建筑规划、建筑风格、文化蕴涵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避暑山庄文化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避暑山庄文化是多民族互相融汇、影响、渗透与发展的一种 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文化。只有从历史、民族、考古、宗教以及园林、古建筑艺术等多学科 、全方位地去挖掘与研究,才能真正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避暑山庄、外八庙的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1978年9月,谷牧副总理考察了驻避暑山庄单位搬迁和山庄、外八庙整修工程进展情况,在参观考察中和听取承德地市负责人汇报时,作了重要谈话,涉及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保护、整修、利用、开放、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含意深刻,至今对文物保护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津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三年级,按照教学计画的规定,于一九五四年六月至前热河省,举行古代建筑测绘的生产实习,参加领导的教师有系主任徐中先生等十八人。我在赴承德期中,对于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等处的建筑情况,有些不够深入的认识,在通过领导同学们测绘工作中,对于一些建筑物,在结构和造形方面,也有些不成熟的体会,拟分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两部分写出,作为对承德古代建筑情况的报导。本篇只介绍离宫——避暑山庄建筑。  相似文献   

5.
纪欣  张杰 《文物春秋》2005,(6):42-48
清代民族政策较之前代更为成熟而富有成效,它直接推动了承德历史文化的发展。承德历史文化以源远流长的滦河流域文明为母体,以清代民族政策的有效实施为主要促成因素,并有着四个重要的标志或载体,即木兰围场、避暑山庄、外八庙和热河文庙。  相似文献   

6.
《旅游》2004,(1):22-25
“五岳归来不看山”,因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囊括了山之尊、险、雄、奇、秀与灵,观后自可止步,而承德归来则可以不再看庙,因为承德堪称“庙城”,在清代,寺庙遍布山城,庙会祭日繁多,八方云集,香火旺盛,此伏彼起……据考证,仅在承德市中心区、近郊范围内,由清政府修建并由朝廷直接管理的寺庙就有32座,由地方官署和民间集资所建寺庙有91座,总计为123座 现存1/3。尤其环列避暑山庄周围的外八庙,金碧辉煌,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成为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寺庙群,集汉、蒙、藏、维等多民族建筑艺术之大成,融浓厚的佛教文化和历史文化于一体,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推向了顶峰。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一个古建群体能够超越它的综合水平,因而,外八庙连同皇家园林避暑山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然,身临外八庙,也会“叹观止矣”,所谓“承德归来不看庙”。  相似文献   

7.
在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整体建筑中,除有亭、台、楼、阁、榭、庙宇、殿堂外,还可以见到雄伟挺拔、形态各异的佛塔。这些塔以其独特的风姿点缀着秀丽的避暑山庄和金碧辉煌的外八庙。 佛塔最早起源于印度,起初是为埋葬佛的舍利而建,后来随着宗教的发展,塔成了一种纪念性的建筑。佛塔的诞生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工匠的加工创造,出现了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建筑材料的塔。纵观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现存的四、五十座塔,都属佛塔,采用砖石、琉璃材料的较多,构造式样有楼阁式、窣堵波式、密檐式和过街  相似文献   

8.
卫今  黎工 《文物》1974,(12)
北京东北二百多公里,出古北口不远,在层层叠叠山峦环抱的承德市,有两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这就是避暑山庄(图一、四)和外八庙。两个世纪以前,即清初的康熙和乾隆时期,这里曾经是清朝政府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演出过许许多多有声有色的历  相似文献   

9.
田淑华 《文物春秋》2000,(5):28-31,75
承德是一座著名而秀丽的塞外山城,是我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名胜古迹荟萃,文物资源雄厚,从旧石器时代至明、清的地上地下文化遗存遍布全区,除了以避暑山庄外八庙为中心的清代建筑群外,八县三区还分布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存达1300余处。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地上地下古文化遗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支持文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承德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皇家园林及最大的寺庙集中地之一,也是清朝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民族问题的重要活动场所,因而被称为清代前期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开始建造,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完工,历经八十多年时间。其规模之大、设计之巧、建造之精、装饰之美都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观。避暑山庄胜景荟萃,星罗棋布;外八庙环列山庄,如众星捧月。这些建筑与真山实水相融汇、衬托,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故有“紫塞明珠”之称。在建筑艺术上兼具南秀北雄之美,博采汉、满、蒙、藏等民族之长。从整体设计来看,却摆脱了富丽华贵的旧章法、旧格调,而突出一个“野”字。  相似文献   

11.
造访普宁寺     
白云翔 《旅游》2002,(5):20-20
承德的“外八庙”,是清代修建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寺庙群,凝聚了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和艺术的古建筑宝库。它们分布在承德避暑山庄外东面和北面,像众星棒月般围绕着避暑山庄,普宁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曲于寺内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俗称大佛寺。  相似文献   

12.
<正> 避暑山庄,是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朝的避暑胜地,实际上是康、乾、嘉时期的“夏都”,因为他们在一年的时间里,在此居住半年之久,有时七、八个月。作为一个“都城”,当然要进行政治活动,处理国家事务,随之而来也要进行宗教之类的文化活动,所以山庄佛教文化的特点是宫廷御用佛教,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尤其是山庄周围的“外八庙”更鲜明。  相似文献   

13.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何保护好承德境内的珍贵文物古迹,是各级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特别是避暑山庄东路重点保护区域内长2000米、占地约5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造成从市内去外八庙的途中避暑山庄近在咫尺,却见不到宫墙,令文物专家痛心不已。欣闻承德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近期将动工迁走居民150余户、单位10余家,恢复绿地景观,于明年“五·一”前将影响避暑山庄风貌的这一败笔永远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抹去。同时还决定明年在外…  相似文献   

14.
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的离宫别苑,原本是古北口外大小二十座行宫之一,肇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经乾隆大规模扩建,前后经过八十多年,才最后建成。这在时间上几乎与“康乾盛世”相始终。山庄初步建成后,康熙每年去木兰围场举行秋猕之典,必住山庄,“计一岁之中幸热河者半,驻畅春园者又三之二”。乾隆也是一年之中约有半年的时间驻跸避暑山庄。在此期间,由皇帝指派或批准韵大学士、军机处和各部院大臣扈从行在,处理政务,因此,避暑山庄在当时又成为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这就说明,“康乾盛世”与清帝在山庄处理军国重务及其政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避暑山庄以及融汇汉、藏、蒙各族寺庙建筑艺术的外八庙,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园林艺术和宗教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也是“康乾盛世”国家统一、封建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昌盛的体现;而且,正是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才形成了避暑山庄及其寺庙群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承德是历史文化名城,山青水秀,林木幽深,景色醉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建筑宏伟,气象万千,每年都吸引着200多万中外游客。怎样才能让众多的游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去,给他们留下美好记忆,这就需要在旅游管理方面下功夫,花力气,使管理科学化,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树立承德人的形象。文物园林管理局旅游服务公司,主要负责避暑山庄内的旅游管理工作,公司所属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单位,占避暑山庄商业服务网点的80%,这些服务单位的工作好坏,服务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承德城市的形象。几年来,我们通过内抓管理,外抓服务,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16.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建造于18世纪初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是清王朝在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它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象征。自清末以后,由于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到建国前,山庄内仅存的建筑不足原有的十分之一,周围寺庙也残毁严重,使这颗塞外明珠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建国后,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对山庄、外八庙的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保护管理、古建筑整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恢复和保护,山庄的宫殿区、湖区、…  相似文献   

17.
位于长城以北、燕山深处的承德,历史上为东胡、山戎、乌桓、鲜卑、契丹、女真、蒙、满、汉多民族聚居区域,地扼关内外要冲,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这一带相互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是我国边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全市近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以避暑山庄、外八庙为中心的1300余处文物古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承德地区历史发展概貌。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承德考古事业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关心支持下,坚持贯彻《文物保护法》,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广泛和深入,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和外八庙管理处精心组织了《清宫秘藏———承德避暑山庄藏传佛教文物特展》,奉献给血脉相承的台湾同胞。此次特展自1999年1月16日至5月23日,历时四个月,分别在台北和高雄两地展出。这次展出的展品分佛造像、供法器、佛龛三大类,共98组149件,大多数为清宫旧藏,其中有些还是首次公开展出。展出文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由清宫养心殿造办处工匠制作,用于避暑山庄、外八庙各殿堂的陈设珍品;二、清代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上层首领进献的贡品;三、元、明两朝宫廷中的旧藏。佛造像类,主要…  相似文献   

19.
承德的"外八庙",是清代修建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寺庙群,凝聚了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和艺术的古建筑宝库。本文将对承德外八庙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热河文庙与避暑山庄——兼谈文庙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淑华  邱珊珊 《文物春秋》2010,(2):29-33,80
热河文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皇家寺庙的历史背景及宏大的建筑规模,是集尊孔、教学、藏书三者为一体的清代承德最高学府。对热河文庙进行全面修复,进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同时全面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是深化避暑山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