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彭诗然 《神州》2012,(33):156-156
Reference and sense are important in language meaning.It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real thing exist in the real world,but also related to the thought.  相似文献   

3.
前言歷史一面連續發展,一面出現轉變(History continues and changes)。注意連續的學人,有些探究其穩定或不變的因素,提出“長時段(Longue duree)”、“超穩定結構”,甚至“停滯論”等主張。注意轉變的學人,有些追尋變化的規律和意義,提出“正-反-合”的辯證理論和横跨數個斷代的各種歷史分期(periodization)。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棍棒出孝子”和“不打不成才”等传统家教观念的影响,现今社会上父母体罚孩子直至酿成悲剧的例子不胜枚举,以至体罚家教成为众多新闻媒体一致讨伐的对象。“体罚”的极限即为虐待。众所周知,因为体罚会伤筋动骨,直接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所以很容易引人注目,受到监督和指责。然而,另有一种对孩子  相似文献   

5.
不少人认为,“有眼不识泰山”的泰山是山东境内的“泰山”,其实,这句成语中的“泰山”是人不是山。原来泰山是鲁班的弟子,由于他总是别出心裁,结果惹怒了鲁班,被撵出了“班门”。事过一年,鲁班在集市上看到有人摆着精巧的竹制家具出卖。一问,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竹制家具是被他开除的徒弟泰山所制,鲁班自愧弗如,慨然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条记载,准确地道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主体意识在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学者应从以四个方面予以加强主体意识:其一,为正确的哲学观,其二,注意克服政治立场上的两极倾向;其三,多吸收祖国优秀的史学传统;其四,多弘扬中国文化和中国学者的历史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后汉书》卷四十下《班固传》引班固《东都赋》云:“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西荡河源,东澹海,北幼幽崖,南朱垠。殊方别区,界绝而不邻。自孝武所不能征,孝宣所不能臣,莫不陆水,奔走而来宾”。这里的“朱垠”所指何地?《后汉书》历代注家都付之阙如...  相似文献   

8.
1933年8月,冯玉祥将军因组织察绥抗战失败,怀着愤懑的心情再次移居泰山。当年11月14日是他51岁生日。原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参谋长邱山宁仿照泰山北齐金刚经石刻,写了一个隶体的“寿”字送给冯玉祥。冯玉祥沉思片刻,提笔在“寿”字  相似文献   

9.
泰山石刻是人们研究泰山历史文化、自然造境思想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珍贵实物资料。泰山"渐入佳境"石刻有三处,分别位于万仙楼北、斗母宫北、升仙坊北。其中斗母宫和升仙坊两处分别是清光绪二十六年石祖芬题、清康熙四十五年韩镐题,而万仙楼处题名及题刻年代未知。后经对石刻保护填色及明代《泰山志》相关文献记载考证,推断万仙楼题刻为姚霁于明朝嘉靖年间所题。题刻者不同的人生境遇和历史背景,造就了三处石刻不同的景观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和意境美学价值,蕴含了深刻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她的父亲认为,都市横行的车流,从天而降的恐怖事件,谋杀,无数的欺骗、诱惑与陷阱,“比自然界危险得多”  相似文献   

11.
《史记·太史公自序》“王子”所指东湖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谓其作《律书》要旨云:“非兵不强,非德不昌,黄帝、汤、武以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欤?《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切近世,极人变。作《律书》第三。”此处“王子”...  相似文献   

12.
13.
正"弟子"与"门生",在古代,都是指老师的学生,看似一样,实际不尽相同。《后汉书·马融传》记载,东汉大儒马融在扶风授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这么多的学生,当然不可能同时听讲,他"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所以后世常用"绛帐"指代老师或者老  相似文献   

14.
“曹成之乱”是何性质黄曙光南宋绍兴年间,在广西东北部、及北部一带地区,南宋朝廷的“岳家军”与由湖南流窜来桂的曹成军队曾发生过一场廖战。史书及旧志记有此事,称此为“曹成之乱”,故亦把曹成部叫做“曹匪”、“曹贼”。然而在历史上这些原本并不复杂的事情,而随...  相似文献   

15.
余玮 《文史春秋》2010,(3):40-47
<正>何东昌,著名教育家。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教育部部长,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  相似文献   

16.
《文史天地》2008,(9):69-70
1912年8月,孙中山刚从临时大总统的位置上下来。他入京跟新任总统袁世凯密谈多次,正与袁处于蜜月期。  相似文献   

17.
本对《论语》中的单音词“民”与“人”的使用情况作了穷尽性的考察,认为《论语》“人”的词义主要指称“有仁德与才能”、“在位”;“民”的词义指称在“知”和“地位”上处于“下等”的众庶。“民”的词义特点是“下”,“人”的词义特点是“上”。这种“下”、“上”的区别反映出的社会现实是:在春秋时代,孔子与弟子有仁德,仁人、贤人、善士、人才有贤能,但不在位;而居于上位的君王、诸侯、卿大夫大多“不仁”、“不德”、“不贤”。众庶则处于为“君”所“使”的“低下”地位。  相似文献   

18.
“五七”干校是“文革”时“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19.
正鲁迅一生骂过无数人,在我看来,骂得最狠的莫过于郭沫若,说他是"才子加珂罗茨基(流氓痞棍)"。郭沫若被骂是因为他先去惹了鲁迅,说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性的反革命,鲁迅是二重的反革命人物",甚至骂鲁迅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法西斯谛)!"  相似文献   

20.
正戒指究竟起源于哪个国家,现在仍无定论。据记载,世界上一些古老文明的国家如埃及、中国、罗马、古希腊等很早就使用戒指了。在中国,使用戒指至少有两千多的历史了。现在的戒指主要是作为纪念品或装饰品使用的。而最初的戒指,既不是为炫美,也不是为装饰,亦不是为了露富,而是含有禁戒、约束之意。指环为何有称之为戒指呢?"戒"禁戒之意,将指环戴于手指间,以示禁戒。故曰"戒指"。然而,要"禁戒"的又是什么呢?在《五经要义》中有这样的记载:"古者后妃群妾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