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年下半年,日伪经过密谋策划与周密部署,对苏南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清乡”运动。常熟,以其战略上的重要,地理上的优势和经济的富庶,被日伪确定为第一期“清乡”区的重点县。常熟的抗日军民于当年7、8两月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接受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在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页。“清乡”与反“清乡”不仅是地方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即便是在新四军军史、全国的抗日战争史上也是一件不可疏漏的大事。现笔者不计浅陋,将研究所得贡献于此。  相似文献   

2.
日伪政权相互勾结而开展的劣迹昭彰的“清乡”运动,曾给沦陷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也使敌后抗日根据地屡遭惨重损失。为了摸清敌人的“清乡”部署,我地下人员大胆地打入“清乡”机关,从而改变了反“清乡”斗争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为实现"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目标,策划实施了"清乡"阴谋。1943年初,日伪"清乡"区从苏南扩展到苏中地区,并把四分区作为苏中"清乡"首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中四分区民兵作为一支主要的武装力量,与抗日主力积极配合,历经一年多的浴血奋战,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伟大胜利,推动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2013年是苏中四分区抗日反"清乡"斗争70周年,我们继承和发扬苏中四分区民兵高昂战斗精神同时,更要以史为鉴,给予新时期民兵工作更多的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4.
“清乡”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汪精卫政府,于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间在华中、华南占领区进行的一个法西斯主义和殖民主义活动。它发端于汪伪政权的中心地区江苏南部,扩展于浙江和江苏两省大部分及安徽、广东和湖北三省沦陷区的一些县份,上海和南京两市,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清乡”。“清乡”前后延续四年之久,它给华中、华南沦陷区人民造成极为深重的  相似文献   

5.
1943年春,日伪在苏南镇江地区发动"清乡"运动,同时重庆国民政府第三战区集结兵力从皖南北上苏南,"进剿"新四军主力,苏南抗日根据地面临极大的困难与危险。新四军主力跳出"清乡"区,留置精干队伍在日伪"清乡"区内坚持斗争。通过汪大铭日记及相关资料,可切实探寻日伪"清乡"区中共干部紧张作战、戎马倥偬的具体面相——昼伏夜出的生活方式,如何攻打日伪据点,开展群众工作,破坏封锁线竹篱笆等。经受反"清乡"历练的中共干部,一方面得益于成功的统战工作与群众路线,另一方面依靠自身的吃苦耐劳和坚定机智,成为深水之鱼,实现在日伪"清乡"区内长期坚持的目标,维持并打开了工作局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由此也约略可见中共中层干部的培养与成长方式以及在困难危险关头,中共抗日根据地苦撑坚持的韧性。  相似文献   

6.
庄奂 《大江南北》2023,(5):9-11
1940年10月黄桥决战以后,陈毅命令陶勇率新四军第三纵队乘胜挺进通如海启(南通、如东、海门、启东),开辟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春节刚过,中共南通中心县委(同年3月撤销,成立中共苏中第四地方委员会)调周一峰任南通县委书记,重建中共南通县委。南通县委重建后,一直重视在全县范围内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并贯穿于反“清乡”斗争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蔡朋岑 《文史天地》2010,(10):17-22
1941年5月到1942年8月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同时也为了在日伪军即将展开的“清乡”中保存有生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浦东(即上海东南部南汇、奉贤、川沙三县)抗日武装陆续南渡杭州湾,到浙江三北地区(即余姚、慈溪、镇海三县以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立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8.
武汉、广州作战之后,日本调整对华战略,着力扶植伪政权,在所占领地区大肆开展"治安肃正"运动。在华中地区,日本与汪伪政权协同组织实施了声势浩大的"清乡"活动。日本大本营及侵华军事机构通过规划"清乡"活动的具体策略、主导控制汪伪政府清乡委员会的组织与活动、与汪伪政权签订一系列"清乡"协议、在"清乡"活动中牢牢控制军事指挥权等,使整个"清乡"活动完全服从于日本侵华的总目标和总战略。  相似文献   

9.
王建国 《安徽史学》2004,(6):55-58,9
李士群是"清乡运动"的主要谋划者与核心人物.其得力的措施使该运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李士群在"清乡"中急剧膨胀的势力与强烈的离心倾向,严重威胁了日本"国策",这是其致死的根本原因,他的死也与日军内部派系斗争以及与周佛海的权力斗争有关.所谓死于军统反问计之说实属夸大之辞,因为这种说法忽视了李士群与日军及周佛海之间极其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皮里”1943年春,日本侵略军为了摆脱其日益困难的处境,对其占领区实行大规模的“清乡”政策。他们以苏中为“清乡”重点,并选择了临江濒海的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四县,作为“苏北第一期清乡实验区”。日本侵略军从苏南抽调了第六十一师团四个联队和部分宪兵,整编和强化了伪军、地方伪组织,搜罗了一批社会上的渣滓,组成“清乡队”,并在“清乡区”边缘构筑篱笆,修建碉堡,增设据点,严密封锁,妄图隔绝“清乡区”内外联系。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苏中区党委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抗战已到相持阶段,敌…  相似文献   

11.
1943年春,在苏中抗旧民主根据地,正当日伪纠集重兵发动大规模“清乡”的时候,发生了一起整团地方抗日武装接受汪伪改编的事件。因接受改编的部队是活动在苏中第四行政区的通海自卫团,团长汤景延,副团长沈鼎立(沈仲彝),故这一事件又称“汤团行动”。  相似文献   

12.
“杜八联”是河南省西北地区一支有名的抗日联防组织。它是由济源县的杜年庄、留庄、马住、蓼坞、桥沟、毛岭、太山、杨大庄八个行政村组成,简称“八联”。抗日战争时期,“杜八联”人民建立了抗日自卫团武装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利用手中的大刀、长矛、土枪、土炮、石雷等武器,配合我军主力部队先后对敌作战一百五十多次,打死打伤日伪军一百多人,粉碎了日伪军无数次的“扫荡”和“清乡”,保卫了“杜八联”抗日根据地,曾被誉为“小苏区”的光荣称号。本文叙述的就是“杜八联”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斗争的史迹。一“杜八联”地处王屋山下,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是南扼中原咽喉的重要地带,在这个地方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成立革命武装组织,对控制黄河南北交通,配合我八路军开辟  相似文献   

13.
抗战期间,一些烟草公司随烟发行了一些激动人心的抗战题材的画片。如上海和兴公司出品的由《申报》新闻摄影部等提供的实地拍摄的照相版画片,真实记录了日军侵华的罪行和中国军民为保卫上海英勇斗争的情景。民众烟草公司发行的香烟画片除印有抗日画面外,还在每张画片上印有“各尽其能,同赴国难”、“国难当头,岂分男女”、“为国从军,媲美木兰”、“宁为枪下鬼,不做亡国奴”等口号。还有的在烟标上印了抗日诗词、抗日歌曲等。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一些烟草公司随烟发行了一些激动人心的抗战题材的画片。如上海和兴公司出品的由《申报》新闻摄影部等提供的实地拍摄的照相版面片,真实记录了日军侵华的罪行和中国军民为保卫上海英勇斗争的情景。民众烟草公司发行的香烟画片除印有抗日画面外,还在每张画片上印有”各尽其能,同赴国难”。“国难当头,岂分男女”、“为国从军,媲美木兰”、“宁为枪下鬼,不做亡国奴”等口号。还有的在烟标上印了抗日诗词、抗日歌曲等。  相似文献   

15.
拥军优抗、拥政爱民的“双拥”工作,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优良传统,加强了民众和抗日根据地政府及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的紧密联系,在抗日根据地由小到大、中共军队从弱到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山东地方党组织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日伪军为此不断“扫荡”和“蚕食”根据地。在严峻的形势下,抗日根据地的“双拥”工作成为中共与日伪进行斗争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推行“双拥”工作的过程中,党政军民之间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影响了根据地和抗日武装的发展和壮大。有鉴于此,中共山东分局制定了相关政策,对“双拥”工作进行调整和完善,要求根据地的八路军深入群众、尊重根据地政府,以改善军民、军政关系。山东抗日根据地政府则通过战前动员、战后保障以消弭民众的忧虑,从而构建了党政军民“责任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加强了党政军民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双拥”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开展的一场经济救亡运动。它是在国际友好人士倡议下,在各种抗日进步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产生的。它对于组织人民大众、开展生产自救、克服  相似文献   

17.
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是我党领导下的经过血与火考验的一支回族队伍。它创建于1938年4月。中国共产党冀中地区党委为了扩大抗日力量,派刘文正到冀中东部的河涧、献县、沧县一带扩军,将该地区自发组织的抗日队伍回民义勇军,改编为民族抗日武装“回民教导队”。从此这支队伍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由回族战士组成的正规军。他们转战于冀、鲁、豫抗日战场,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1945年9月,队伍改编为解放军山东部队的第7师21旅23团,开赴东北,随即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第7师。1946年6月经整编后,组建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直属东…  相似文献   

18.
上海“孤岛”时期,以外商名义注册的“洋旗报”,是“孤岛”抗日进步力量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利用英美在租界的特殊地位,为求生存而采取的一种办报策略。一“孤岛”初期,由于日寇强行对租界内的中国报刊实施新闻检查,并通过租界当局取缔抗日报刊,因此,自1937年11月下旬起,除《新闻报》、《时报》等少数报刊接受日方的新闻检查继续出版外,大批抗日报刊纷纷迁往内地和香港,或毅然停刊,以示决绝。据1937年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载称:“自11月华军退出上海后,出版物之停刊者,共30种。”上海“八一三”抗战后…  相似文献   

19.
邹韬奋在南通抗日根据地邵铁真1942年12月下旬,邹韬奋由时任苏中行署文教处处长刘季平陪同,来到南通抗日根据地视察。南通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在1910年东进后建立起来的。此时,它正处于反“清乡”斗争和日伪准备大规模“扫荡”的前夜,斗争形势异常严峻。为了...  相似文献   

20.
我党领导的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活动越来越坚强,人民战争高度发展,已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日本侵略军视其为心腹大患,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下了最大的决心,要把冀中根据地摧毁。他调集了5万余兵力,从1942年5月1日到7月1日,对冀中进行“十面出击”、“铁壁合围”大扫荡,寻找我们的主力,捕捉领导机关,妄图达到“确保”冀中,把冀中乃至华北变成他“支援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