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龙门石窟中唐代典型性舞蹈造像为例,重点分析"伎乐人"、"飞天"和"天王力士"造像,通过对造像的造型分析和图像学解读,系统地整理出唐代石窟舞蹈造像的形态特点、动律特征以及舞蹈审美的意向表达,挖掘石窟舞蹈形象中的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2.
龙门石窟的唐代佛教艺术 ,从窟龛形制方面所具有的厅堂式建筑结构及窟内地毯式雕花的装饰手法看 ,唐代洞窟在构造形式上反映着石窟建筑的世俗化情调。而唐代洞窟中比比皆是的供养人、伎乐人、力士、夜叉等人物形象 ,其时装服饰、面容仪表 ,则透露出现实社会各界人士的民俗化时尚。在唐人这种尽情贴近现实生活的创作意识支配下 ,龙门石窟的宗教造像无一不打上取悦时人欣赏习惯的艺术烙印。作者认为 ,所有这一切 ,正是佛教艺术东传我国以来 ,与东方社会文明相融濡沫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龙门石窟的开凿年代以1443窟(古阳洞)为标志,其开凿年代有太和七年、太和十二年、太和十七年等多种说法。作者参照考古学上的打破关系理论,对分布在1443窟南北两壁面上的造像龛和造像题记进行了认真地考察分析,认为该窟的开凿年代亦即龙门石窟的始凿年代,为北魏太和二年(公元478年)。  相似文献   

4.
龙门石窟是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自北魏开凿以来,就有人进行记录,最早记录龙门石窟的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之后,宋朝欧阳修的《集古录》等辑录了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目录或录文。解放后,龙门石窟的研究走向新的道路,许多学者从艺术史、宗教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些讹误,现仅就本人浅见所及列举出来,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一、遗像题材称谓错误龙门石窟大部分中小型窟龛有造像题记记载施主造像动机、洞窟开凿及完工年代,有的还记载造像题材。但是在研究、介绍龙  相似文献   

5.
崔艳 《神州》2012,(14):187-187
龙门石窟造像在唐代时期就造就了它在历史上最辉煌,最光辉的一页,它的造像艺术语言的形成与佛教思想的演变和社会文化的融合以及美学原则的渗透密切相连,息息相关,折射并反映了唐朝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情趣。从造像风格的角度来看,逐步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造像模式。本篇文章以龙门石窟造像为载体,从唐代服饰、绘画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唐代的审美取向和情趣。  相似文献   

6.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于 2 0 0 0年十一月三十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其文化、佛教、艺术价值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它位于洛阳市城南 13公里处 ,密如蜂窝的石窟群点缀在伊水两岸长达一公里的崖壁上。龙门石窟断断续续雕造长达4 0 0年 ,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 15 0多年。全山造像 11万余尊 ,唐代造像占龙门石窟造像的 60 % ,北魏造像占 30 % ,其它朝代仅占 10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 ,是皇室意志和行为的体现 ,是当时的人们对生活追求的缩影。在龙门石窟的佛像中 ,雕凿细腻、逼真传神…  相似文献   

7.
文章关注了早期佛教艺术中的世俗伎乐供养人("伎乐人")图像,认为其形象源自于印度现实生活中乐伎、舞女等社会地位较为低下的供养者,后受到希腊化艺术影响,表现为载歌载舞的伎乐人队列。由此,作者推断,中亚、西域等地流行的行像等佛教仪式,其形成可能受到了希腊宗教举行节日庆典习俗的影响,这与佛教逐渐通俗化的过程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王丽燕 《文献》2005,(4):55-65
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尤以龙门石窟北魏造像题记为最,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葩.  相似文献   

9.
马朝龙  李随森 《文博》2009,(6):403-406
龙门石窟在开凿时利用丰富多彩的彩绘颜料对窟龛和造像进行了装饰,本文通过对龙门石窟现存彩绘装饰的调查和研究,初步总结了龙门石窟彩绘装饰的一些特征和规律,并就龙门石窟彩绘装饰的时代和成分等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佛教造像艺术的渊源、中国化造像艺术的流布、历史文献资料等三方面,对麦积山与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两处石窟中造像样式非常一致,相互传播影响的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11.
永安二年造像碑为北魏后期佛教兴盛的产物。流失海外后于1923年入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该造像碑上刊刻的佛本行、佛因缘故事,反映当时佛教信仰特点。佛教造像是佛法的方便道,目的是为了证实佛教真谛,造像碑上的高跷、幢伎雕刻,不可能是普通的百戏娱乐画面,而是将当时庙堂礼乐纳入到敬佛礼乐的写照。造像图案和题记所处位置与排列顺序均以居中为尊,左右对称,是中国传统礼制观念的缩影,由一区造像碑可以看出当时邑义组织中的不同身份和严格的等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造像座作为佛、菩萨立像的重要构件,或为素面,或为彩绘,或刻有发愿文、题记、供养人、乐伎、神王像等(1)。相较于风格样式统一的佛、菩萨像,造像座的雕刻在风格和内容上较为灵活多变,成为研究石刻造像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北周天和六年(571年)张石安释迦佛青石造像座,现藏于西安博物院,据博物院藏品档案记录,佛座2006年由小雁塔文物保管所从凤翔征集得来。  相似文献   

13.
永陵棺床东西南三面有名的浮雕“二十四伎乐”,其中乐伎22名、舞伎2名。其身之服饰非常写实,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唐五代妇女服饰的特征。众伎乐身穿圆襟上衣,长裙。裙带束扎成花样,飘垂于前。袖系于臂,袖口极宽大。臂间加束做成如意水云纹裥褶,前端翻飞。棺床南面的舞伎和乐伎的服饰比其他人更为华丽,头冠也更加讲究。整部石刻伎乐虽为静止状态,但却风采尽现,神韵毕露,表现出一种演奏过程中动态的美及鲜活的生命韵律,无愧于千载艺术绝笔。  相似文献   

14.
彼岸寺位于河南省郾城县城内,石幢在该寺院内。石幢雕工精湛,上部八棱千佛造像,伎乐仙人,中部四面小篆“许州郾城县彼岸寺碑铭”,下部四面造像,底部雕以海池,池壁上为佛传故事浮雕。明代僧人宗岩称其为“香水海石幢”,俗称“龙塔古篆”。它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进行拆修加固。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直接诉诸给人们的是声音的传播,而人们对音乐的认识、评价,也往往是从音调、旋律,歌词的内容以及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品评其优劣的。而这本《视觉中的音乐》(最近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则是通过对龙门石窟中所存的大量雕刻的研究与考察,发现许多在石窟开凿时期(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末到10世纪末之间),反映当时音乐状况的图像资料,如“许多千姿白态的伎乐天、伎乐人,或操持着各种各样的占乐器,或舞动着柔美的肢体……这凝固的音乐石雕画面,没有声音,也不流动”,但这些音乐图像却能让我们领略到北魏至唐代的音乐…  相似文献   

16.
表现伎乐飞天形象的伎乐壁画与影视动画的关系极为密切。伎乐壁画中蕴涵的对动态形象的表现技法对于现代影视动画。特别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动态表现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敦煌伎乐壁画用线与着色方面的特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动画创作的积极影响,以期对我国影视动画的特色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龙门石窟第1954号窟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佛经及相关资料,认为右侧壁第三尊造像为一立佛,左侧壁第三尊造像为地藏菩萨,进而考证该窟造像内容为七佛与地藏菩萨的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8.
彭晓丹  周伟 《文博》2013,(6):44-48,80
安阳置度村隋墓M8是近年来安阳地区的隋代墓葬中最重要的发现。因未发现墓志,所以依据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随葬器物特点的分析,对其时代、墓主身份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考古学的方法,对M8的时代、墓主人身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该墓葬应属于隋代前期晚段即开皇十五年至仁寿年间,墓主人应是拥有大量财富的地主富商。该墓出土的隋代伎乐俑,在人物造型上和雕塑手法上体现了隋代俑的艺术特色,在乐器的种类和组合形式上与隋代《七部乐》中《安国伎》较接近,对于研究隋代文化和中国古代音乐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俊苹 《敦煌学辑刊》2006,2(2):141-144
龙门石窟的弥勒造像在武则天时期无论从造像数量、规模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逾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达到了极盛今古的程度。本文从弥勒造像入手,结合佛经记载以及当时的政治背景,试图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出当时的弥勒造像与武则天宫廷政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北魏河南石雕三尊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集中北魏时代以河南北部为中心制作的石雕三尊像诸例,在指出其特色的同时试图作出编年,阐明造像具有的独特绘画性和地方色彩。并对其与龙门石窟,即所谓的“中央样式”的关系,以及与这一样式初期阶段河北造像的关系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