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兵 《钱币博览》2004,(2):46-46
古代咒语花钱中,以“钟馗躯邪降福”钱为最多。笔近期集得一枚.其直径49、穿7.5、厚2.8毫米.重33.15克,黄铜质。钱面穿左铸有楷书“躯邪降福”四字,穿右铸钟馗执笏朝天,穿上铸一蜘蛛,穿下铸一蟾蜍。钱背铸有虎、守宫(即壁虎)、蜘蛛、蛇和蟾蜍五动物,即所谓“五毒”。钱体古朴,铸  相似文献   

2.
本人集藏新疆红钱起步较晚,藏品不多,藏识也有限,但对新疆红钱及有关红钱的文章非常感兴趣。近期,反复阅读施励斐先生撰写的《新疆异品红钱的成因及其价值》(《新疆钱币》2006年第4期)一文后,获益匪浅。施先生在该文中指出:变异钱是在翻铸过程中因母钱印范、钱模制作、模面处理、浇铸等后续操作中发生差错使铸出的钱文或钱体变异。  相似文献   

3.
2002年春.笔者在吐鲁番火焰山一带(即高昌故城所在地)收集到一枚汉粟双体文“开元通宝”钱(见图)。钱面的铭文为“开元通宝”,“元”字首横加长(大头元),第二笔左挑,连点走之儿“通”,为中期开元通宝钱;钱背为突厥粟特文.粟特文在钱背的廓和穿之间围成一圈。经测,径26mm,穿6mm,厚1.8mm,重3.4g,钱锈入骨,青铜制作,钱体虽有锈蚀,但钱文清晰,内外廓周正。  相似文献   

4.
笔一泉友2000年8月从昌吉牛马市场集得一枚钱,因不知它的由始,拿到我处。该钱钱面为“嗣统通宝”,光背,熟坑,钱体通体绿锈,且锈已入骨,直径25mm,穿6mm,厚2mm,重6.7g,黄铜质。币形完好,品相尚佳,造型美观,颇耐赏玩,随翻阅马定祥先生《历代古钱图说》,批语为“嗣统钱为贵州天地会号军所铸稀”,引起本人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1988年初从五十多枚北宋铁钱中,拣选出一枚金代“贞祐通宝”铁钱。该钱文字真书,直径3.3,穿径0.7,外廓宽0.27、厚0.27,肉厚0.15厘米,重10克,光背。钱体锈蚀较重,“宝”字已锈蚀不清,但“贞”、“祐”、“通”三字字迹清晰可辨(如图)。  相似文献   

6.
孙敏 《中国钱币》2006,(4):50-50
目前,我国各地泉市及藏泉者手中清代的各类民俗花钱数量较丰,而同期的太平天国民俗花钱存世量却极稀。近年,有少量太平天国民俗花钱随着城乡基本建设工程的动工而陆续面世,笔者特将近年来收藏的几枚公诸同好。一、太平天国“九如三多”银质花钱该钱银质,钱径25、穿径7、厚0·7mm,重2g(封三上图1),钱面阴刻直读“太平天国”,“国”字中间笔划从“王”,此为太平天国钱币重要特征之一。钱背文字阴刻直读“九如三多”,为清代常见之吉语。钱体为手工打制刻就,钱文刻写较为工整,原有鎏金层几乎褪脱殆尽,10倍放大镜下仅依稀能辨残存金黄色。地张内…  相似文献   

7.
正"一化"圆钱(也称"一货"、"一刀"),是燕国晚期铸造使用的方孔圆钱。因其流通区域小、时间短,加之钱体薄小,品相不佳的较多,因而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多年以来,系统研究"一化"圆钱的文章和成果不多。本人根据多年对于"一化"钱的收藏与研究实践,重点从钱币学的角度,对此钱予以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8.
笔在整理清同治钱币拓片时,发现有一枚难以定局的同治重宝当十母钱。该钱直径30.7毫米,重11.2克,钱体铸造精良,楷书秀俊,体工整有力。为尔宝断笔同,下八贝宝,背满是闭口宝,局为满“泉”字右侧加一点,当十(图1)。此钱是李伟先先生在  相似文献   

9.
刍议滚边钱     
正古钱中有一种形制特殊的钱,其外缘突出一窄圈,有人称为滚边钱,也有的泉友称其为额轮钱。这类钱制造多精美规整,钱体从侧面看特别厚重(图1)。此类钱不同于王莽钱货泉额轮钱,货泉额轮钱只是钱面外廓外高內低,成倾斜状(图2),是铸制而成的。而这类钱是外廓外缘突起一窄圈,是铸成后再加工而成的。笔者所见最早的滚边钱,是阎福善《北宋铜钱》151页图1102收录的,一枚隶书熙宁重宝折二  相似文献   

10.
笔者收藏宋钱多年,2008年去高昌故城游玩,在火焰山二堡乡一维族老乡家购得一枚隶书“绍圣元宝”特大型铁钱。据老乡说是在挖土时挖出,当时钱上有一层厚厚的铁锈,经敲打后,铁锈脱落,现在还能在边缘处看到绣层。该钱直径205mm、穿径45mm、厚5mm、重761g,素背,钱体敦厚,地张平整,包浆古旧。  相似文献   

11.
《古钱大辞典》说:“南宋高宗绍兴元年辛亥八月,铸绍兴元宝小平钱,真篆相对,承旧制乌背精工,铜质纯良,不失徽庙遗风……绍兴元宝小平钱,闻中国亦绝少见,故反向日本搜集云。”笔者查阅了几种资料,虽曾见绍兴小平钱出土记录,但皆是私铸钱,竟没有官铸钱。陕西铜川出土万余枚古币,其中有绍兴元宝小平钱,陕西博物馆挑捡出两枚绍兴元宝小平钱,“甚薄,钱文甚纯朴”,山东长清县宋墓中出土一枚绍兴元宝小平钱,都具有钱体轻薄、广  相似文献   

12.
甲申金秋十月,一泉友送来几枚传世小平钱。一是北宋天禧通宝,一是辽钱天禄通宝。二钱均是传世多年,钱体磨损自然,包浆温润老道,辽钱风貌仍在。天禄通宝:辽世宗天禄(947—951年)铸行。钱文右旋读,光背小平钱。径24·4、厚1·2、穿径6mm,重3·8克(封三上中)。天禧通宝:宋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年)铸行系小平大样。径2·6、厚1·2mm、重4克。二者均系青铜质泛红,声音入耳中听。现将近年来笔者所见天禄通宝资料归纳如下:据:关汉亨先生所著《中华珍泉追踪录》195—196页所载述:“天禄通宝”仅三枚存世。1981年内蒙古出土品:径24、郭厚1、穿径6m…  相似文献   

13.
包头商会金融票程卫红包头是内蒙大自治区西部的一座著名的“钢城”。在近代史上,它是蒙汉人民聚居的地区,是“旅蒙商”西去新疆、中亚路经的重要城镇。包头金融业是在山西近代金融业和“旅蒙商”的发展下带动起来的。本文披露的这张商会金融票是在山西境内发现的,为有志于山西金融业和“旅蒙商”的研究提供实物依据。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包头商业日渐发达,人口日益增多,诉讼和行政治安等事项官府无暇过问。商人不得不自行组织机构维持市面秩序。复字号在当时包头各行各业中居于领导地位,便率先联合各行业组织起“太行”。民国初年,“太行”改为“公所”,后又改为“商务舍”。“太行”首领及其后的商务会长,较长时期都是由复字号各掌柜轮流担任,“商会”的建立,一面解决商民大小纠纷,一面处理巡查、维持治安等事项,俨然是包头镇的权力机构。当时包头市场通货种类复杂,易换频繁。有所谓七色银子、八色钱之说,银两有足白、市白、卯白等,钱币有三六、二七制钱等。这些银两出自各地自铸其质量、重量各异,为适应群众兑换、折算的需要,有些商号开始经营以银易钱和以钱易银的兑换业务。因大额交易中制钱、银两比价换算及携带不便,逐渐形成了注明面额,凭票即付现钱的“庄票”或称“钱帖”  相似文献   

14.
韩兵 《钱币博览》2001,(1):30-30
1998年初春,笔偶得一吉祥钱“金玉满堂”,爱不释手。此钱径62、穿径15、外缘宽4、钱厚2毫米,重34.1克。钱体铜质传世古,面“金玉满堂”四字并足对读,背双龙旋绕。钱底内,面为大罗纹横向网状排列,背为小罗纹网形。在“金”字头端专门钻一小孔约3.5毫米供系线绳佩戴。整体古朴精美,官铸无疑。  相似文献   

15.
吕恒 《中国钱币》2000,(4):68-69
《中国钱币》 2000年第一期刊登了日本吉田昭二先生的《宋代钱铸造工艺的一项考察》一文 (以下简称“吉文” ),文中提出宋代母钱的做法有“活字母式”,“就是把钱体和独自的四个字形分别做出,每个字再押上去”做出模型后再做母钱,“在这个制作过程里有了位置上的变化”,并附八幅拓图。《中国钱币》 2000年第二期又刊登了魏勇先生的《小议活字技术在元丰通宝钱中的应用》一文 (以下简称“魏文” ),文称与“吉文”“不谋而合”。对这一新发现引起了笔者极大兴趣,多次拜读了“吉文”和“魏文”,并结合笔者多年收藏的北宋钱币实物和“吉…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2月,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乡山崖边距地表约1.5米深处出土一批半两钱,同出还有铜鼎1件、小铜铃2件和铜器残片。洛阳博物馆将其收藏。从钱币伴出物看,这里应是一座墓葬。这批锈结的铜钱共260枚,皆圆形方孔,钱面铸“半两”二字,钱文高挺,朴拙浑厚;背部平素无纹。钱的大小厚薄各异,可分为大、中、小三类。1.大型计59枚。直径31毫米以上。周边不甚圆,无内外郭。穿多较小,径大多为8——9毫米。铸工较粗劣,有的有沙眼。铸柄较宽,铸口多样。有上铸口、下铸口、上下铸口、左铸口、右铸口、左右铸口、铸口不明显的等。钱体厚重,…  相似文献   

17.
戴政 《新疆钱币》2003,(4):56-56,59
8月中旬,焉耆老城四十里城子出土了一批开元钱,这批钱锈蚀较重,少部分已锈蚀为一体,或铜质发黑分辨不出是什么铜质了。从中找出7枚锈蚀较轻、品相尚好的红铜质开元钱。这批开元青铜和红铜钱均铸造得规整、光洁、精美,钱体普遍较厚。红铜开元钱和上期  相似文献   

18.
“崇宁重宝”钱,宋徽宗时铸。关于此钱,有一个传说,谓其面文为蔡京所书,而蔡京书写时别有用心地将“崇”字的山和宗的竖笔上下贯通,连成一线;将“宁”字繁体之中的“心”省略,被人指责为“有意破宋,无心宁国”。“崇宁”钱存世尚多,版别亦多,但迄今并未发现有如上所说这种写法的钱币。自然也有根据以上说法造假的,但那很容易辨别出来。因此这段传说得不到印证,至今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5月 2 3日 ,长沙市水运公司“穿山甲”号挖泥船在长沙湘江南大桥南侧支流靳江河出口处采沙时发现五代十国楚马殷铁钱 1 6 0余枚。 2 5日又打捞到一大块粘结在一起的泥砂与铁钱 ,清理出可识别的铁钱 3千余枚 ,均系乾封泉宝。其中有饼钱背“天府” 4 0余枚 ,背“天” 2枚 ;并有普通铁钱背“天策” 3枚 ,其余均为背“天”或背“策”单字 ,极少数为星月龙凤纹。如以钱径大小、外缘宽窄 ,钱体厚薄、书法差异等相区别 ,约有 4 0余个品种。五代十国楚王马殷一方面退兵修农 ,广植桑茶木棉 ,广开制茶、造瓷、纺织等手工业 ,在周边各域广设邸…  相似文献   

20.
钱渭 《安徽钱币》2007,(4):39-39
最近,本人集得同治通宝小平钱一枚,其直径24.4mm,穿4.8mm,厚1.4mm,重4.1g。之所以称之为“稀见”,乃因其背满文重文,呈双“宝直”局,且互为垂直排列。该币铜质精细,制造精整规矩,文字清晰高挺,字口深峻,整个钱体里层为赤色厚包浆,外层为较薄的褐色包浆。经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材料成分分析,结论是:铜95.1%,锡2.58%,锌1.41%,铅0.68%,其它为杂质,材质青铜。钱体表面自然流通磨损明显,属正用品无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