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儒》既是胡适最重要的学术著述之一,又体现了1930年代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以及儒学研究史的新走向。自从1934年《说儒》发表以来,相关论争和研究几乎从未停歇,从而成为民国学术史、儒学研究史上的一大公案。有关《说儒》的零星议论从其发表之后便已出现,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则始于1949年后。现在看来,海内外的多篇相关论著,均各胜擅场,其本身亦成为当今中国学术史、儒学研究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尚无法回答诸如胡适晚年仍坚持的《说儒》出现后中国上古文化史需"从头改写"的信心自何而来、《说儒》现实关怀何在及其本身的多重意涵等问题,此或亦是《说儒》及其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之处。  相似文献   

2.
儒学在《庄子》的语言世界中占有特殊地位,孔子及其儒家常常成为庄子批判、嘲讽的对象。在《庄子·外物》篇“儒以诗礼发冢”寓言中,儒者被塑造成盗墓者的形象,诗礼成为盗墓的依据。它通过“发冢”的讽刺性场面,颠覆了人们对儒学及其价值信仰的观念,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以古史传说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先秦古史的思想学说。经过逐世层累,一些传说被当成历史事实,儒家的相关主张也对秦汉以来的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剥开儒化古史,可窥见先秦古史的本来面目;透过儒化古史,先秦儒家的思想特质亦可得以展现。剖析古史儒化现象既可寓儒学思想研究于古史之中,也可为我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研究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4.
"儒释"论争在日本五山禅林的展开,与中世大批禅僧入华留学活动和宋学东传日本密不可分。就其内在理路和发生脉络而言,该过程大致经历了理论上的"排儒斥朱"→"儒释调和"→"儒释道三教一致"→"排佛归儒"和行动上的"脱佛还俗"。出身相国寺的藤原惺窝和出身建仁寺的林罗山"脱佛还俗"、形成"京师朱子学"一派,不仅是五山禅林内部分化与蜕变的转折点,还是日本"朱子学"兴起的重要标志。由于该过程还反映了中世佛教文化向近世以儒学为宗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学术思想的转变趋向,所以它同时也是儒学"日本化"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1890年,在近代日本国民的精神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也可以作为日本儒学在近代复兴的一年而载入日本儒学史.  相似文献   

6.
宋元乡饮酒礼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乡饮酒礼是我国上古时期比较盛行的一种以宾贤、敬老、谦让为主要内容的礼仪制度 ,随着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乡饮酒礼逐步与儒人社会联系起来 ,成为以地方儒学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活动。宋代乡饮酒礼由于四明等地儒士的大力提倡 ,流行全国。元代虽然儒士的处境已经今非昔比 ,但仍然可以发现有关乡饮酒礼的记载 ,元代的乡饮酒礼成为激励儒士自强、自立 ,维系儒学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报恩科仪”是佛教报恩道场仪之一,融合儒、释孝道思想于一体,集佛教经典、儒学伦理孝道观而成,基于中国传统孝道思想,而宣扬佛教“大孝”思想,进而以做道场的方式宣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世俗化的产物。麦积山所藏的明代写本《报恩科仪》为目前所见最早的,对于研究佛教报恩思想的演变、南北佛教的交流以及麦积山周围佛教道场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科仪”中所提到的儒释孝子共70多个,选自不同的古代文献和佛教典籍。  相似文献   

8.
传教士 儒学 儒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教士 儒学 儒学教育胡卫清作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中介的西方传教士,其活动近年逐渐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但研究多偏重于西学传播。实际上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经传教士之手东渐的西学固然影响了中国人,而中国的儒学也同样深刻地触动了传教士。传教士对...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着重对北宋初期文学家罗处约的《灵隐寺碑记》进行了读识,在此基础上,尝试深度"耕犁"碑记中所反应的时代和思想气息即:入宋以后,倡导"儒佛一致"和融合不仅仅是佛门禅师的"权宜"之计,也是文人士大夫复兴儒学、书写"新文学"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0.
霍松 《安徽史学》2000,(4):28-30
一、批判假道学:对儒学现状的背离 李贽对假道学的批判中,最为人所知的是:“诸子虽学,未尝以闻道为心也。则亦不免士大夫之家为富贵所移尔矣,况继此而为汉儒之附会,宋儒之穿凿乎?又况继此而以宋儒为标的,穿凿为指归乎?人益鄙而风益下矣!无怪乎其流弊至于今日,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然也。”①李贽进一步指出,以富贵为移,本来无可非厚,并非必然地要与讲道学联系起来,“夫唯无才无学,若不以讲圣人道学之名要之,则终身贫且贱焉,耻矣”,所以那些“无才  相似文献   

11.
马大成 《古今谈》2008,(2):8-12
梁漱溟先生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的马一浮先生,是浙江省文史馆第一任馆长。他的家史扑朔迷离。滕复先生写的,2007年8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代儒宗——马一浮》根据马一浮自述中“明以上世系不可考”一句,就对马氏的家史不作考证,这对了解儒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现今在介绍马一浮先生文章中,其家史一段都没马一浮先生自述清楚。更有甚者,1995年12月,由高文德先生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竟将“一代儒宗”马一浮收入该辞典中,定马一浮为回族,这更是毫无根据也是不负责任的。  相似文献   

12.
李佳 《史学集刊》2022,(6):53-61
元明易代后,元代实行的儒户制度与生员制度皆得以延续,但前者已经失去了圈定优免对象的功能,后者在明初扩大发展,成为基层儒士获得优免权的主要渠道。之所以出现这种转变,是因为蒙元时期将儒学视为一种宗教文化,明代则将儒学提升为官方独尊的政治文化,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流动模式。明代调整基层儒士管理制度,刺激生成了一个新兴的,且具有较大开放性的儒士特权阶层,从而使14世纪以降的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青岩是贵阳市南30公里处的一小镇,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人户只千家,却佛、道、儒、基督四教汇聚一处,并有“九寺八庙一堂”的宗教建筑群,形成多教对话格局。从青岩民众的宗教热忱与宗教建筑群分布的意义,可证100年来多教和谐相处。其原因有:贵阳的南大门及交通要冲的重要地位是多教来源的前提条件;经济上小康而无严重贫富分化的独特环境是四教和谐相处的现实基础:以赵氏、张氏家族为代表的浓厚儒学气息在观念意识上也为四教对话提供了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徽商"贾而好儒"特色的争论,缘于没有明确区分"好儒"与"崇儒"、群体特征与个体特征。"崇儒"是对"儒"的尊重、推崇,是明清各个社会群体的共同特征,既非徽商特色,也非其他地域商人群体特色;"好儒"是发自内心对"儒"的喜爱。将"好儒"视为徽商为经商做出的功利性选择,无法解释缘何其他商帮无"贾而好儒"特色。徽商"贾而好儒"是唐宋以来徽州兴起的好儒之风与明清时期重商之风结合的产物。在讨论明清时期贾儒关系问题时,必须明确界定和区分"好儒""崇儒"等概念;应跳出纯粹的商人视角或功利性视角,关注到地域商人群体的文化背景和个人行为动机的复杂性;既要注意历史必然性,也应重视历史偶然性。  相似文献   

15.
也谈“贾而好儒”是徽商的特色——与张明富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华 《安徽史学》2004,(1):96-102
张明富先生认为"贾而好儒"不是徽商特色,而是明清商人的普遍特征.本文不赞成这种观点,指出:一,张明富先生的论证方法有问题,单纯的例证法不足以证明某个事物的基本趋势、基本倾向.二,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也得到了同时代人的认同.这一特色的形成,是与徽州这一特殊地区密切相关的.三,张文所分析的明清商人普遍"贾而好儒"的原因,从逻辑上说是不能成立的.四,儒家观念并非传统商人未能踏入近代门槛的主要羁绊,能否超越儒家思想的屏障也非中世纪商人与近代商人的最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
1845年,美国长老会差会在宁波建立崇信义塾。最初通过儒学教育,传教士试图在学校的外国色彩和本土性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不过在传教士逐渐意识到宁波地方士人、儒学教义与一般民众之间存在若即若离的复杂关系后,他们将士人划入"无法教育"的一类,转而争取下层社会。与之相应,在19世纪50年代后,传教士开始逐渐调整办学思路,通过雇佣华人基督徒出任教师和引入罗马字注音系统,儒学教育在义塾中的地位逐渐下降,渐趋边缘。  相似文献   

17.
刘辉 《上海地方志》2023,(1):54-66+93-94
现存明清地方志中记载了很多医者的史料,通过对地方志等资料的考察,地方医者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呈现。在明清时期的永州,儒医是地方医者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或是为治疗自身和亲人的疾病而习医,或是因为屡试不中而习医业医,也有一些人是受范仲淹良医良相之论的影响而从医。由于明清时期医学文本的广泛流传和官方对医疗市场管理的疏失,通过师徒相授、家族传承和自学等方式都可获取医学知识、开展医疗活动。随着越来越多具有儒学背景的士人进入医者职业,医、儒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加强。掌握文化权利的文人士大夫将一部分医者用自己的方式记入地方志,既表达了他们自身的伦理诉求也表现出他们对于医者道德的要求与期望;医者为提高自身地位,也会积极与地方文人士大夫接触,通过一些符合儒家伦理观念的行为塑造自身形象。医、儒双方的纠缠在儒家的强势地位下使得医学各方面出现明显的儒化倾向,进一步导致医者职业识别性减弱,医学的技术性被符合儒家伦理观念的其他特性所覆盖。  相似文献   

18.
伦理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伦理道德思想相资互补、相辅相成已成共识。笔者认为二者相资互补的深层原因是二者有着共同的旨趣,即实现生命的永恒。儒佛从不同的理论前提出发,经由不同的理路最后殊途同归,但是不可否认二者所由以产生的对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也是各异的。同时儒佛的这种追求崇高的精神给我们今天的人们以很大启迪。  相似文献   

19.
张莉  张凯 《沧桑》2011,(1):92-93
朱熹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著名的哲学家,也是重要的教育家。他的"醇儒"教育思想对后世起着深远影响。朱熹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把人培养成为醇儒,然国内外学者们却更多地关注于朱熹的读书六法等方面的研究,而少有人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研究朱熹教育思想。本文从教育目标角度试着分析朱熹的教育思想,主要以醇儒的内涵、醇儒的学习阶段及教育内容、及其教育方法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代替道家学说成为统治天下的理论依据,是中国封建社会探索时期的重要成果,为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确立了正统主导思想。儒盛道衰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和研究西汉前期统治思想的这一转变及其原因,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