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暑假里,学校要求举行一次义卖活动,我和几个好朋友约好在一个清晨去卖报。早上,天还没完全亮,我们就已经到了约定的地点。人都到齐了,我们就一起去批发报纸了。卖给我们报纸的人很好,他听说我们是去义卖时就笑起来,乐呵呵地说:"好,很好,学雷锋做好事呢!"于是他又免费送了六份报纸给我们。好,现在有了报纸,就可以开卖了!可是,该上哪儿去卖呢?这时,妈妈提议去鼓楼广场,因为那里的人很多,附近还有好几个地铁出口。大家都同意了,我们立刻出发。到了鼓楼广场,我们看到那儿的人是挺多的,于是立刻开始卖。我和同学陆相帆是一组,每个人手里都有二十五份报纸。虽然我平时胆子  相似文献   

2.
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打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时,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  相似文献   

3.
闫晗 《南方人物周刊》2013,(18):115-115
李志远是个辨识度很高的人,因为他只有一只眼睛。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就是这样了,那时候我们都还刚刚从幼儿园大班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据班里的同学说他有一个哥哥,而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哥哥玩玻璃片不小心扎坏了他的眼睛。我对那深陷的空空的眼凹感到恐惧.是那种来自孩童心中,对于世上任何危险的不美的事物的恐惧.同时产生了一种认知:哥哥原来也是一种很可怕的生物。  相似文献   

4.
泥土的故事     
三年初中就快过去了,回顾三年生活,有许许多多让我难忘的人和事,同学之情,师生之情,而最使我难忘的是我们学校的食堂师傅。食堂师傅是一个很善良的老伯伯,他大概有五十多岁了,逢人总是乐呵呵地笑。有时中午锅炉里没水了,他便把自己热水壶里的水倒给我们喝,还说:“冷水喝坏肚子,孩子们到我这儿来喝热的。”每逢食堂师傅打菜,那天打菜的同学一定会非常多,因为食堂师傅很慷慨,总是打很多菜给我们。所以我们大家总是亲切地  相似文献   

5.
李昌是我十分尊敬的老学长,他比我早三十年在清华大学就读,他在抗日时期的卓越表现记录在清华大学校史上。他的一个女儿和两个女婿都是我在清华的同学,他老伴冯兰瑞是我学习经济学的良师,也是我办报纸和办刊物的重要作者。老太太曾对我说:我家有四个清华的,  相似文献   

6.
纸上站人     
正钱老师举了举手中的报纸说:"今天写作文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叫纸上站人。"接着,老师讲清了游戏规则:全班分为四大组,各组在地上摊开一张报纸,哪组站上去的人最多,哪组获胜。我们第二大组同学急忙聚拢到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瘦的同学上,这样才有希望。"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因为我是鼎鼎有名的小胖子。也罢,就当啦啦队员!又有同学发话了:"脱掉外套上,挤的人就多了。""大家要紧紧抱成一团。"  相似文献   

7.
我爱你,爸爸     
正我的爸爸是一名军人,一名驰骋蓝天的飞行员。他工作特别忙,平时很少回家。我很希望自己能像别的同学一样,天天早上能由爸爸送我上学,可是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一天也没有送过我。即使是节假日,他也经常是在部队值班或出差。有多少次和我约定星期天一起去动物园、紫金山……他都爽约了。爸爸屡次爽约,让我常常感到失望。我埋怨他不守信用,说他不爱我。这时爸爸总是给我讲爸  相似文献   

8.
生日聚会     
正烈日炎炎的夏天,想必每个人都要进空调房,一边吃着冷饮,一边看着电视。可是今天,我们在太阳地玩了一个上午,都不觉得热,反而觉得十分清凉,因为今天是一位同学的生日,我们要为他过生日。他带着我们来到池塘边玩耍,我们一群同学一边欣赏着夏天池塘的美景,一边捉着蜻蜓。今天的小寿星魏刘正弯着腰,帮大家采已经成熟的莲蓬,有一些女生看着正在随风摆动的荷花、荷叶,仿佛自己也变成荷花伴着微风,在亭子里翩翩起舞;而我们这一群顽皮的男生,正在  相似文献   

9.
爸爸在远方     
星期五的作文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作业:给远方的亲友写一封信,并要求大家写好后寄出去。同学们积极性很高,认认真真地填信封、贴邮票,小心翼翼地把信投进邮筒,然后天天盼回信。一个星期过去了,三个同学首先收到了回信。此后,天天都陆陆续续有同学收到信。不到一个月,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收到了回信。只有叶子没有。叶子的信是写给爸爸的。叶子的爸爸是一名军人,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从叶子记事起,他就没回来过。每年过春节,都是妈妈去部队看他。叶子要跟着去,妈妈不让,怕她适应不了那儿的气候。那儿是高原,身强体壮的人在那儿都要呆上半年才能逐渐适应  相似文献   

10.
苏秀 《文史博览》2006,(2):16-20
邱岳峥——我们配音演员的骄傲 每当我遇到陌生人,对方知道我是配音演员时.就会说一句“你们厂邱岳峰的声音真好听”。其实邱岳峰的声音一点也不好听,可是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的声音好听呢?我想.可能因为他配的人物都那么贴切、那么鲜明.给人一种艺术上的美感,让人觉得他声音好听吧?  相似文献   

11.
南村有位风水先生,给人看的宅基,坟场,地脉都非常灵验。比方说,他说这里是发福福地,里面定有一块砖,那么挖出来决不会是一片瓦。故此,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越传越远,方圆几十里地的人都来请他,还尊称他为“李大师”。日子长了,连他的名字也被人忘掉了。有一天,他给一户人家看坟地,选在一处荒坡上,说:“这里虽然荒凉一些,但风水最好,是块绝妙的发旺旺地,动土这天,会有个戴铁帽的人路过这里。”主人半信半疑,因为谁也没见过戴铁帽的,要是那天真的出现一个戴铁帽的人,那李大师起码也算得上个半仙了。动土这天,大约在响午光景,果然有个顶着铁锅的人朝这里走来,在场的亲朋宾客都看呆了,大家交口赞扬李大师的神机妙算。李大师非常得意。正在大家恭维李大师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路上从来都没有鲜花和掌声的陪伴,更多的是寂寞者的踽踽独行。因为不断的付出和曲折,因为太多的耿耿于怀,成功才值得让人为之掬一把泪。本文记录了一位高中生到北大面试时的真实想法,是他向往北大的真实写照,是他对学弟学妹的真实的内心表白,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好好活着     
阿文从小学四年级起就是我同学,一直到高中毕业。我们学校是一个水泥厂中学,规模不大学生不多,大家都很熟。我至今还依稀记得阿文第一天到我们班上课的情形,老师介绍说他在原来的学校学习很好,字也写得很漂亮,后来看到他的字,的确很  相似文献   

14.
我的化学老师刘强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大嘴巴,喜欢开玩笑,喜欢胡扯。他上课总爱来个方言、国语、洋文夹在一起的大杂烩。那天上课,他让同学上台演板,大家都举手争着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年代.我党领导的新四军各师在大江南北、华中各地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创建了大小不等的游击根据地。由于敌人实行严密的封锁,根据地的各类物资很缺乏,消息也很闭塞。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同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也为了对战士和广大群众进行政治教育和思想文化教育,各部队、各地方党政机关都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创办各种形式的报纸和刊物。这种报纸根据各地的战争形势、环境许可和人力、物力条件而定.形式多样,灵活机动,不定期出版。同时还组织了严密的交通站,类似军邮,负责发送报纸。这也很艰苦,因为要越过敌人的封锁线。由于党的领导重视和斗争需要,这类报纸都办得很精彩,无论是内容、版式、印刷都达到了在战争环境下所能创造出的十分精彩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大历、建中钱历来被人们所珍视,由于它们所出甚少,而且出土的地域主要出在新疆地区(内地基本只是零星的出土发现),并且因为它们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地域、特殊的环境下铸造的,大家对它们的认识都较片面。对“大历、建中”钱币的研究也是一个较难涉足的领域,主要是大家所见实物太少,可遇不可求,完整的.出土现场从未被保留过,给研究带来了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17.
老伯之牙     
《南京史志》2011,(8):22
儿子"我们一家人,天天都有好饭菜吃。弟弟也是母亲所疼爱的宝贝,为什么只给他一点一滴的奶水喝,并不给他吃饭菜呢?"妈妈"因为小弟没有牙齿,不会咀嚼东西,所以只好吃奶。"儿子"我看隔壁老伯伯,嘴里也没有  相似文献   

18.
正过年前突然遇到一位孩子的父亲,问我孩子老是不做作业,想什么法子治治他。我清楚这位同学的父母成年都在北京打工,与孩子的亲密接触就过年这么几天,唯一的联系渠道就是打电话。是奶奶时常提醒孩子做作业,照顾他的起居,可每次不是不做就是做不全。肯定是奶奶向孩子他爸"告状"了。面对这样的孩子,谁都着急。因为不做作业体罚孩子好心犯错的老师不在少数。但我也发现,孩子很可能故意这么做。因为经过提醒、死命追缴,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代中期,应星攻读北大社会学硕士学位,师从社会学家孙立平。如今校友聚会,大家都还记得:尽管那会生活俭朴,应星却几乎每天必吃一只鸡腿。人问他为什么,他正经答道,我将来是要干大事的,得有个好身体。"小王少有大志,他看不惯眼前的一切:父母俗,老师昏,同学愚,社会乱。幸而高中三年,有两个同学跟他很谈得来。  相似文献   

20.
莫言上学     
正莫言,原名管谟业。当兵前只上过小学五年级。这就是莫言的基础,也是他的"起跳线"。"我自己写的"莫言小时候非常调皮,而且嘴碎,爱胡闹、捣乱,为此还受过处分呢。一次,他看见同学刚买了瓶钢笔水,便说:"我一口可以喝掉。"那同学不信,他二话没说,拧开盖儿,一仰脖子就喝干了。满嘴蓝牙,狰狞恐怖,加上他一傻笑,把老师都给镇住了,讥讽他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