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希祖是我国20世纪前期的一位重要史学家,在北京大学史学系、中央大学史学系担任系主任多年,为中国史学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他继承和发展了章太炎的史学思想,在许多史学领域均具有精深造诣。本文论述了他的史学成就,求真与致用相统一的史学思想以及他的治史特色、治史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发展的推动、城市史学在我国的兴起、中国城市史研究传统的奠基以及多种学科发展的促进,中国的城市史研究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城市史学是专门研究城市历史的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与其他学科对于城市史的研究不同,城市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征。加强中国古代城市史的研究应在五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重视综合的、系统的宏观研究;多学科参与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古学成果在研究中的应用;探索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性和规律;构建中国的城市史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章门弟子与中国近代史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毅 《史学月刊》2006,4(10):104-110
在章太炎的熏陶下,沈兼士、朱希祖、钱玄同等章门弟子以北大史学系与国学门为依托,从学科体制方面积极致力于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他们一方面秉持章太炎具有近代意义的“六经皆史说”,主张“捐除经学之名”,缘此大大动摇了经学的垄断地位,促进了史学的独立;另一方面,他们还充分弘扬了章太炎“以新理言旧学”和“熔冶哲理”的学术精神,号召借鉴西方近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史学,并强调史学研究必须注重条理系统,由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史学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张峰 《史学理论研究》2012,(1):92-97,160
围绕明成祖生母问题,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学者们展开了激烈争论。这一争论牵涉傅斯年、朱希祖、吴晗、李晋华、王崇武等众多明史研究大家,涵盖治史理念、官私史料价值、史实真伪、学人关系等相关问题,为当时的明史研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这一讨论折射出以傅斯年、朱希祖为代表的双方在史料观念与研究视角上的截然异趣。同时,这场学术争论还曾受到傅、朱二人个人矛盾激化的影响。对此问题进行深入考察,有利于加深对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学演进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是中国史学史学科的成长发展时期。在世纪末的今天,有必要回过头来作一回溯。本文以大陆史学成果为主,兼及港台史学成果;以系统教材、专著为主,兼及论文。目的是对近二十年史学史学科建设的成就与不足作一理性分析,以推动史学史研究的更高层次发展。一教材建设的长足发展中国史学史学科是本世纪20年代后逐步成长起来的,但真正的发展时期是近二十年。近二十年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进程,大体以1989年为界,可分前十年和后十年两段。80年代的中国史学史研究成就,主要表现为史学通史教材建设的长足发展。中国史学史是一门十…  相似文献   

6.
正史学批评是关于史学自身的各种商榷、品评、鉴赏和反思,其对象包括历代史家、史学成果、史学思想、史学技艺、史学流派和史学机制等。从先秦时期关于史学的零星评论到东汉班彪集中评论前史,再到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唐朝刘知幾《史通》、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一条中国史学批评史的学术脉络清晰可见。史学批评的历史虽然古老而漫长,但史学批评史却是一个伴随着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逐渐兴起的年轻的分支学科。对于一门学科研究史的梳理,不仅有助于回望学术发展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从中得到研究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即使是在史学史研究几乎无人问津的20世纪50年代,杨翼骧先生仍在默默地坚持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的编纂工作。以系统的资料编年为基础进行中国史学史研究,成为杨翼骧先生治中国史学史的重要特点。杨先生条分缕析、归纳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史学史研究有着规范性、严谨性和示范性的意义。杨先生很早就致力于撰写一部完整的中国史学史,他对中国史学史从古代到近现代发展的整体看法、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理论的思考等,都对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史学史学科在历史学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白寿彝先生论述史学史学科时指出,史学史是较高层次的史学工作,对于整个史学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建设史学史学科,要努力总结中国史学遗产,要揭示史学民族特点,要重视史学思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由吴泽先生主编,袁英光、桂遵义先生合著的《中国近代史学史》(上、下册),前不久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国内史学史研究取得的一项开创性成果。自本世纪二十年代梁启超、何炳松等人倡导对中国史学史展开专门研究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耕耘,这门学科日具规模和体系化。近十年来,国内的史学史研究更趋活跃,成绩斐然,出版的专著已不下十余种,如白寿彝先生的多卷本《中国史学史》(第一卷)、尹达先生主编的《中国史学发展史》、仓修良先生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刘节先生的《中国史学史稿》和朱杰勤先生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等。不过,这些著作,除尹达先生主编的《中国史学发展史》对近代史学有较扼要的叙述外,其余的均为古代史学史。这就使中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级学科的世界历史,不仅要有自身的理论和方法,有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标志性课题和示范性成果,有一支在国内外史学界有广泛影响的研究队伍,同时也应有系统的世界史学科的学术史.包括世界历史在内,任何没有学术史的学科都不是完整的、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学科. 20世纪以来,海内外已有多部《中国史学史》问世,但无论是多卷本或单卷本的《中国史学史》,包括高校的《中国史学史》教材,都没有中国世界历史研究的内容,似乎中国历史学仅仅是研究中国历史进程,不包括对世界历史进程的研究;在中国,从来不曾有人进行过世界历史研究,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相似文献   

11.
从史学漫谈到史学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史学漫谈到史学史研究海涛白寿彝先生在将近70年的漫长而辉煌的治学道路上,留下一段“从史学漫谈到史学史研究”的深刻的足迹,记录了白先生在史学领域努力摸索前进、不断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和开拓、逐渐完善自己的史学思想的过程,同时反映出他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白寿彝先生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杰出贡献安作璋,耿天勤白寿先生是我国当代享有盛名的学者、历史学家,在他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在多种学科领域辛勤耕耘,于中国交通史、中西交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通史、史学理论、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  相似文献   

13.
周琼 《史学集刊》2020,(2):13-18
中国环境史的研究已从2008年学科初建时对有关学科名称“环境史”“生态史”“生态环境史”等的名实之辩、学科归属及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讨, 周琼:《中国环境史学科名称及起源再探讨——兼论全球环境整体观视野中的边疆环境史研究》,《思想战线》,2017年第2期。 经过了接受、内化国外环境史的理论方法,到探讨并初建本土环境史理论及方法,研究区域环境史及具体问题,再到反思及总结目前研究瓶颈突破及转型的学理思考, 周琼:《承继与开拓:环境史研究向何处去?》,《河北学刊》,2019年第4期。 中国环境史学逐渐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 ,随着中共党史学界对党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 ,作为党史学基础理论组成部分的党史史学史研究也有了进展 ,但总的来看 ,这方面研究的力度还不够。 2 0 0 1年 7月 ,周一平先生的《中共党史史学史》一书作为庆祝党的 80周岁生日的重点图书 ,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丰富和发展了党史史学史研究的成果。《中共党史史学史》有以下方面的特色 :一、提出了中共党史史学史学科体系建设的建议。目前 ,关于中共党史史学史学科体系的建设 ,学术界还有不同的意见如学科名称 ,张静如、王学勤等主张用中共党史学史。周一平认为用“中共党史史…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史学史研究》创刊五十周年,缅怀白寿彝先生创办《史学史研究》的业绩,学习白寿彝先生的办刊思想,总结过去,开辟未来,本期特辟专栏,发表下面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在总结白先生办刊思想的基础上,所论各有侧重。易宁教授重点对历史理论、外国史学等栏目的编辑提出了看法,指出要在国际学术的视野下,研究学术前沿的动态和热点问题,通过对传统学术的扬弃,实现学术创新,表现出中国学者的研究特色。汪高鑫教授从重视理论探讨、加强综合研究、倡导优良学风三个方面,谈到白先生对《史学史研究》工作的指导,认为这几点对开创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局面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周文玖教授从史学史学科发展历程的视角,论述《史学史研究》对史学史学科建设做出的贡献,并对《史学史研究》的特色进行总结。《史学史研究》是广大史学工作者,特别是史学理论、史学史研究者的共同的家园。把《史学史研究》办得更好,是对前辈学者开辟这个家园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6.
评章学诚的史学史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 ,“史学史”的概念和学科体系的创建是 2 0世纪初由梁启超明确提出的。但是 ,中国史家的史学史观念却由来已久 ,而且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 ,史学史观念的内涵也逐步丰富与深刻。本文初步考察了 1 8世纪中国史家章学诚的史学史观念 ,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对中国史学史之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胡永恒 《历史研究》2013,(1):178-189,193
中国法律史研究应该走向 "法学化"还是 "史学化",是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法律史学科位于法学学科建制中,长期以来研究主力为法学出身的学者。法学研究者重在对历史进行阐释、惯于演绎逻辑,常以西方法学概念、理论为前提,对中国法律进行评判,因此目前法律史研究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史料基础薄弱、西方中心主义与现代化范式泛滥。近些年大量史学出身的研究者进入法律史领域,为法律史研究带来新气象。基于史学基础薄弱的现状,法律史研究应当走向史学化。在这一前提下,研究者个人应追求法史兼修,学界应加强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8.
读《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张越自从梁启超提出史学“很有独立作史的资格,”倡导应该开展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之后,中国史学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这门学科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方面都取得了...  相似文献   

19.
新书介绍     
新书介绍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34万字。史学思想史是史学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史学思想的研究始自西学东渐以后,李大钊是这门学科的奠基人,但他研究的重点是欧洲史学思想史。此后,侯外庐、白寿彝诸位先生对中国史学...  相似文献   

20.
姚名达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创建历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学者。本文依据其《中国史学史讲义》遗稿,以及散见于信函与已刊著述中的介绍与阐述,梳理出姚名达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学术历程,拟定的架构以及已经成文的观点与主张等内容。中国史学史研究是姚名达最为重视,也始终坚持的学术领域与研究专题。姚名达的中国史学史研究规划,具有整体化、系统化的特点,其已经刊行的几部史家年谱,均应纳入到中国史学史研究体系之中。作为姚名达留下的唯一相对完整的文本,《中国史学史讲义》遗稿讨论了史理与史官两部分内容。其中体现出的对史学理论的重视,可视为姚名达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