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京观”及其文化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江 《史学月刊》2000,(2):139-140
“京观”是古代战争中胜利的一方用来纪念自己功业的标志性建筑。所谓“京”,《尔雅》训日:“绝高为京。”至于“观”,则一为台榭,一为示于四方。因此,“京观”即是高高的台子,为四方所瞩目。  相似文献   

2.
漫话京观     
我国古代的战争的交战双方在战争结束后,战胜的一方为了向世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炫耀自己的赫赫战功,往往将战败一方将士的尸体收集在一起,堆积在大路两侧,然后再用覆土夯实,形成一个大金字塔的韵土堆,这种土堆历史上称为“京观”、“京丘”或“武军”等。  相似文献   

3.
林少骏 《福建史志》2005,(4):56-58,60
“找洗字”契约作为中国古代契约形式的一种,在当代已经很难见到。其主要是用于土地买卖后,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土地的原卖方为一次或多次向买方索取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而签定的契约。即所谓“找洗”。按照找洗的次数,契约名称可以是:“立找洗字”、“立再翻找洗字”、“三找洗字”、“再立翻找洗字”等形式。由“找洗字”契约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发现许多当时社会特有的契约格式和社会经济关系,以及中国古代民事法律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問题,是目前史学界正在討論而尚未獲得一致看法的悬案。在我国史学界中,首先对这个問題發表见解的,是侯外廬先生。他在“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題”(見歷史研究創刊号)一文中說:“中國中古封建是以皇族地主的土地垄断制为主要內容,而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观念是比較缺乏的。”接着,他又在“論中國封建制的形式及其法典化”(見歷史研究一九五六年第八期)一文中,認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皇权垄断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占着主要的地位。他的这一論断,我認为是不符合中国封建主义时期的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5.
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家国网络、大一统为显著标志的中国封建社会结构,表现为一个惊人庞大的家庭堆积。一个一个的家庭,是它元素形式。中国“国”、“家”不可分;“以孝治天下”;“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传统,使得我们在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具体到清代社会结构时,须从对家庭的分拆开始。一、清代家庭结构家庭,是以特定的婚姻形态为纽带,以血缘关系(包括收养关系)为基础结合起来的社会组织形式。近代社会学家通常将家庭分为“核心家庭”、“扩大家庭”、“复合家庭”、“异常家庭”四种类型。当然,还有从其他角度,…  相似文献   

6.
“诗文代变”。从1898年到1902年,中国出现了一场号称诗界、文界和包括戏剧在内的小说界“革命”的文学运动。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现代报刊为媒体,凭借机器印刷和出版企业文化形式所进行的文学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7.
评钱穆的中国社会演变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演变论是钱穆先生用以中国史研究的史学理论,其内容和形式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以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主体、以“士人政治”的变迁为主线用以考察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演变过程,它反映了钱穆先生关于春秋以前是“封建社会”,战国以下是“四民社会”而非封建社会的中国史观点。这一理论的意图在于:用中国历史上社会演变的有限性来证成中国文化精神传统的不变性,其理论实质是道统文化史观。  相似文献   

8.
良友 《巴蜀史志》2000,(4):47-48
会道门是以民间宗教形式结成的社会团体的总称,民间旧称“道门”。作为民间信仰形式之一,其与中国传统化和正统宗教有密切联系,尤与道教关系为甚。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史研究中,存在着“假定前提的欧洲中心论”、“文化传播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反欧洲中心论的欧洲中心论”三种“欧洲中心论”。它们是一种同构关系。替代论、调和论和修正论是对“欧洲中心论”的三种批判形式。批判“欧洲中心论”不仅是创建“中国学派”的理论前提和实践路径,而且有助于中国世界史学界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生态的生成。拒绝任何形式的普遍主义、培养理论方法论上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以及将本土学术资源与西方的学术成就结合起来,是创建健康的、自觉的、开放的“中国学派”必须跨越的路径。就中国世界史学界而言,最关键的是寻求和建构一种“中介”即对话和争论。只有构建世界史阐释的“多元主义”视角,非西方学术界(包括中国世界史学界)才能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并搭建起相对公允的学术对话平台,才能完成学术文化上的“解殖”任务。  相似文献   

10.
说到篆刻,恐怕很多人头脑中都会浮现出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记。这个标记备受赞扬,原因大概首先是它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篆刻的形式,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第二是作者把一个奔跑的人的形象,转化为类似汉字“京”的形式,有“一形双关”之妙。因为它不是“京”字,所以它能充分表现奔跑者的动作特征,因为它像“京”字,所以它能与印章的形式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1.
吴淑鈿 《中华文史论丛》2012,(2):231-254,398
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歌創作甚豐而風格別樹一幟,他受到同代人賞識,卻不見重於元明兩代,到清代更是屢受惡評。在當時詩學的唐宋詩之爭中,誠齋詩往往不容於雙方。直至清末,纔受到同光詩人的推尊。本文通過梳理清代誠齋詩在唐宋詩之爭中的各期發展,最後聚焦到同光詩人的誠齋詩觀,指出夏敬觀是清代第一個全面肯定誠齋詩的學者,楊萬里的詩史地位最終因同光派而得以確立。  相似文献   

12.
The architectural site dating to the Qin-Han Dynasty in the Shangiialing site of Qianyang County, is one of the best preserved building remains in the Qian River Valley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This architecture might have been used for near 200 years from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Middle Western Han Dynasty. Recent archaeological works provide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is building and to how it was renovated and reconstructed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ban cheng qinzhi ' (The Han Dynasty inherited systems from the Qin Dynasty). Since the site is situated on an east-west major communication route, this architecture might have served as a 'ligong bieguan ' (resort palace), or functioned as a courier state and storage house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13.
刘毅 《中原文物》2012,(3):15-19
明太祖第十四子肃庄王朱楧墓在今甘肃榆中县来紫堡乡黄家庄村,陵园建筑早已无存,其墓室(玄宫)曾被挖开。该墓为青砖拱券结构,共有5个墓室、前后2道石门,是研究明代藩王陵墓制度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周口关帝庙建筑彩画是河南省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清中期文物建筑彩画遗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文章系统描述了庙内各建筑的彩画构成,进而分析了它的制作年代、结构特征和工艺做法.  相似文献   

15.
焦作出土的二联仓、三联仓陶仓楼在焦作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出土数量较少,是众多类型陶仓楼中的一个新类型、新品种,在汉代建筑明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类陶仓楼在焦作的出土仅限于马作墓群和白庄墓群范围,时代应为东汉中期前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出土的4块画像石形状、内容及雕刻技法的分析,认为它们应是东汉石祠画像石。并根据其形状、尺寸将它复原成单开间平顶房屋式建筑,填补了淮北市汉画像石祠的空白,并为认识同类画像石找到了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孙兵 《安徽史学》2016,(5):55-62
从湖广等地的情况来看,有明一代,偏安之地城池迟迟未建、安定时期任其圮坏等"不修城"的情形颇为常见。官民财力匮乏、不利的地形环境、官员因循苟且、舆论习于将修城视为劳民伤财等不利条件限制之下,各地官民修城消极懈怠的状况相当普遍,近乎世风。这种始终无法消除的消极因素对明代的筑城政策及其实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明前期修筑、维护城池主要限于驻军各地,对于其他众多普通州县并未从严要求,以示体恤民情,以免招致民怨;明廷对各地修城频频申令、施压,但收效欠佳;各地往往迫于"寇盗"威胁及上司督责的压力才兴工修城,而前者的作用尤为突出。学者所谓明代"一贯积极、严厉的"筑城政策促成了各地广修城池的看法似乎并不完全切合史实,一些流行已久的相关认识亦有修正、澄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刘宏芳  明庆忠  鲁芬 《人文地理》2014,29(5):134-141
对landscape旅游景观的判读传统由来已久。文章对landscape同源异形的景观与地景两种译法进行了比较,区分了旅游景观与旅游地景的异同,并将旅游地景分为"成为的"旅游地景、"再造的"旅游地景和"创造的"旅游地景。选用地景主要是考虑对其原意的尊重、强调土地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及重视其传导的地方性信息。研究从有形的空间与无形的文化相交汇的视角来探讨旅游地景与地方的关联机理,认为空间视角下的旅游地景与地方是"依附中的割裂"关系,文化视角下的地方与旅游地景则呈现出"渗透下的不可控"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处理旅游地景与地方关系的理想模式,即由多方均衡参与的基础支持和内外融合的策略来实现神形兼备的目标的全方位一体化融入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学术界有人完全否定中国古代朝贡制度的观点,专门考察了清朝在与外国开展政治关系时建立朝贡制度的最初目的。我们认为,清朝所构建的朝贡制度具有谋求自身安全和边疆稳定的显著用意。与明朝相比较,清朝在处理涉外事务时在实际上已经摒弃了明朝二祖在海外世界扮演天下共主的理想,而专注于自身的边疆稳定和安全,使她的封贡体系具有周邻性和边疆防御体系的突出特征。而清朝将周邻诸国的朝贡事务分别安排于礼部和理藩院两个不同机构进行管理,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对朝贡事务所做的制度安排,一定程度上结合了相关国家和部落的民族特质,体现了清人处理涉外事务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深圳大鹏所城较完整的保存了清晚期及民国时期的不同建筑群体,其中将军府第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其建筑形制、结构、装饰装修方面颇具特点:1.平面结合紧凑,类型丰富,组合较灵活,结合了中原地区四合院落殿堂式结构的组合特色,也反映了岭南山地建筑特点;2.多采用密集、方形的平面和空间布局;3.厅堂与天井结合紧密,室内外连通,形成了外封闭、内开敞的建筑空间;4.具有多样的建筑梁架结构,集中了北方建筑的抬梁式构架、南方的穿斗式及岭南建筑常见的梁架做法,表现了南北建筑文化的大融合;5.外观朴实又有岭南地方特色的精细灵巧的内部装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