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创新发展城乡统筹模式.国家着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基于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区域联动、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更加开阔,发展方略更加明确,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本文将以黑龙江省为例,着重叙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十八大中,城乡一体化又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加以重视。目前,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三个不",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要想正确认识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改革中找到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那样,即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还为我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3.
史晓英 《攀登》2013,32(4):65-68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刚察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始终不渝推进农牧区现代化、农牧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凸显区域特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色之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瑞雪 《神州》2013,(23):274-274
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创新发展城乡统筹模式。国家着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基于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区域联动、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更加开阔,发展方略更加明确,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本文将以黑龙江省为例,着重叙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翠莉 《沧桑》2008,(1):52-53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和国家调整城乡关系的一种战略思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党和国家调整城乡关系的一种战略取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举措,它是将战略思路、战略取向进一步具体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新农村建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体现小康社会水准。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根据村镇体系的相关原理,以及寒地的特殊环境和现实问题,对寒地村镇规划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林怡 《黑龙江史志》2011,(15):26-27
寻求有效解决乡镇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方法,可以推动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复合型乡镇文化发展模式引领我们进一步探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大意义及促进乡镇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试述美丽乡村建设中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做好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工作意义重大,有利于把农村的古“存”下来,让这道人文景观“活”起来,通过适度利用,有序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良性循环。本文以浦江县美丽乡村建设中,对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丽  许建玲 《攀登》2009,28(5):103-106
本文结合格尔木市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就格尔木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差距、格尔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侧重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格尔木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熊鹰  许方政  刘丹  魏晓  侯珂伦 《人文地理》2021,36(2):102-109
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节点,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机载体.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农村社区研究的热点领域及相关成果,基于CiteSpace分析了该领域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农村社区研究在理论构建、治理体系、建设模式、规划策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1.
In an effort to stabilize the declining level of the Caspian Sea,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evaporation from the water surface be reduced by decreasing the size of the sea through construction of a dam in the northern portion. Data on the geology and hydrology of the Caspian Sea bed sugges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a dam might have undesirable consequences not only for the northern fisheries basin but for the sea as a whole. The findings are based on the presence of salt domes on the bottom of the northern Caspian Sea. An influx of highly mineralized subsurface waters along faults associated with the salt domes as well as leaching of salt from the structures themselves may threaten to raise the salinity of the northern fisheries basin to intolerable magnitudes. The presence of a man-made dam, in the author's view, would also interfere with the natural circulation of water, threatening contamination of deeper layers of the Caspian Sea with hydrogen sulfide, as has happened in the case of the Black Sea. [For a discussion of the Caspian Sea problem, see Soviet Geography, November 1972.]  相似文献   

12.
尺度重组理论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由中央政府推行的新的区域发展政策安排,旨在调控国家、区域和城市尺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资本流动以实现特定的空间发展目标,因此可视之为新一轮国家的尺度重组。借鉴西方的尺度重组理论,本文主要从大珠三角城市在经济上的空间联系以及香港问题在政治上的领域关系等两个方面,探讨关系空间如何影响到国家的尺度重组,以及国家的尺度重组对城市的尺度重组的影响。研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于重塑资本流动的地方空间,为“资本固着”提供社会活动平台,继续参与国际劳动分工,深化经济合作,提高区域的全球竞争力。与此同时,国家也通过尺度重组来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领域政治问题,通过新的空间规划把边界问题纳入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体系之下,保证政治稳定。中央政府把国家建设的尺度下移到粤港澳地区,促进了粤港澳的城市发生多元尺度重组策略,包括城市内部的尺度上推和尺度下移,城市外部的合作联盟和尺度政治。最后,文章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影响,讨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实践对尺度重组理论的补充和对认识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学城对未来西安市城市空间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西部大学城及西安市城市空间扩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西部大学城对未来西安市中心城区用地面积,教育空间,人口空间,产业空间等方面的城市空间扩散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为促进西安市城市空间有序扩散提供一种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高校单位社区空间的儿童友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祁琪  陈淳  朱竑 《人文地理》2021,36(3):67-75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为单位社区转型提供新思路.本研究获取行为注记及问卷数据,探讨广州市H高校单位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特征及社区对儿童活动的影响,结合空间满意度及友好度评价,分析了高校单位社区与儿童活动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①高校公共活动区为儿童活动集聚地,社区建成环境及社会环境对活动有积极或消极影响;②社区绿化好、安全性高及...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中国回族聚居区城市物质景观的伊斯兰化过程是文化建设、消费的新导向。对城市建筑景观伊斯兰化的探究,有利于剖析城市发展转型中景观文化的地方竞争策略与机制。以银川市为例,利用实地考察、深度访谈获取原始资料,尝试探讨1980-2015 年建筑景观伊斯兰化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银川市建筑景观的伊斯兰式风格在逐步强化,伊斯兰式建筑类型趋于多元化,空间上呈现由“单核心区”向“多核心区”的格局演变模式,这主要是不同层级权力与社会阶层相互合作与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正> 燕下都故城位于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的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它北、西和西南山峦环抱,东南面向华北大平原,正处于从上都——蓟(今北京市)到赵、齐等国的咽喉地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陪都之一。 战国时期,随着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增长,为了争雄中原,燕国的统治者就逐渐加强了对其南部城邑——武阳城的营建。到战国中期前后,武阳城已发展成为燕国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成为战国时期燕国的重要陪都之一,并直接称之为“燕下都”。 这种陪都制度,是有其渊源流长的历史进程的。并不为燕国所独有。周在灭商以前,就有丰、镐二京。《诗·大雅·文王有声》云:“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意即文王伐崇侯虎后,从岐下徙都于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意即武王虽迁都于镐,而丰仍然是全国的政治、  相似文献   

17.
济南与南京城市发展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城市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世纪的强国之梦具有重大意义。但城市发展战略模式的不同会带来最终结果的显著差异。文章通过对济南和南京两个城市发展的长时间、多因子的深层次比较,阐述了在区位、自然条件、发展基础、发展契机等基本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两个城市在经济发展质量、城市建设、外向型经济、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分析结果和城市化发展规律,提出在新世纪初期为避免我国大城市发展可能出现的战略性失误,需要妥善处理质与量、表与里、古与新、城与乡四大关系,即城市经济应以质为主,质量融合;城市建设应以人为本,表里统一;城市形象应以特为先,古新交融;城乡一体应以城带乡,城乡互补。  相似文献   

18.
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的战略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俊元 《人文地理》2014,29(4):98-103
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将对世界和中国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北极航道的开通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的海洋交通格局,在给中国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战略上的被动性。北极资源开发可行性的增大给中国增添了新的资源采购地选择和地缘经济参与机遇,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挑战。北极地区地缘政治地位的上升将改变现有的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产生新的地缘战略关系,给中国带来复杂的战略影响,中国需加强筹划应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夏安桃  许学强  薛德升 《人文地理》2003,18(5):56-60,33
通过长期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本文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起源出发,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动力机制、模式、制约因素、措施对策进行综述,探究这些研究的贡献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试图通过这项工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及城乡协调发展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黄睿  吕龙  黄震方 《人文地理》2021,36(1):174-182
“路学”是关于道路功能、时空演化及其区域影响的理论,为研究公路交通对旅游地影响提供新视角。借鉴“路学”构建“公路建设及其作用-公路对旅游地的影响-公路与旅游地交互响应”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公路交通对旅游地的影响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维度,且具有正向影响。公路在增强旅游地通达性、刺激经济发展和改变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特性,改变着人们的旅游经历与体验方式,引发地方重构和社会重塑。经济和生态维度对交旅响应有着正向影响,社会和文化维度影响不显著,交旅交互响应对公路交通建设影响不显著。进而基于生产、使用、建构和消费构建影响机制,以期为促进交旅协调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