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为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唐代二十帝289年间,《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标明为状元者有王维、柳公权等139人。五代十国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沿唐制,53年间标明为状元者有崔邈、王归璞等11人。宋代十四帝319年间,考中状元者有吕蒙正、张孝祥、文天祥等118人。元代十帝97年间,共16榜,每榜取蒙、汉状元各一人,考中状元者有噜呼图岱尔、张起岩等32人。明代十五帝276年间,考中状元者有吴伯宗、杨慎等89人。清代九帝至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制时,考中…  相似文献   

2.
状元的来历 要追溯状元这个词的历史,起码可以追溯到唐朝。依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其居首者被称做状头,又名状元。,因其为殿试一甲第一名,亦称做殿元。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是科名中的最高荣誉。所以,状元指的就是古代科举中殿试第一名。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末代状元是清朝光绪甲辰恩科(1904年)的刘春霖。刘春霖之所以被称为“末代状元”,是因为他考中状元后不久,清朝就被推翻了,所以,他仅被派过一次云南的差使。起初,刘春霖参加光绪甲辰的恩科考试时,光绪皇帝已被幽居在了瀛台。考试之后,主考官把选出来的前几名考生的卷子进呈慈禧太后观看。  相似文献   

4.
萧源锦 《文史春秋》2009,(11):44-48
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考第一名,是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考中状元即称“大魁天下”,光耀无比。那么,状元是怎样录取的呢?是不是文才第一就能当状元呢?  相似文献   

5.
漫话河南状元陈崇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殿试第一名,是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据史书记载,历史上考中状元的,从唐武德五年(622年)算起,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科止,在1300年中,共出了592个状元。那么,河南出了多...  相似文献   

6.
刘继兴 《江淮文史》2013,(3):164-166
中国古代自隋朝实行科举考试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有1300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先后产生了700多名文状元。那么究竟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呢?很多书刊把张謇说成是"末代状元"或"最后一名状元",其实张謇考中状元是在1894年,其后科举考  相似文献   

7.
南宋状元赵逵籍贯考辨赵宗文赵逵(1117—1157年);字庄叔,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状元及第,官至中书舍人,绍兴二十七年卒于官。在短暂的仕宦生涯中,他不附权奸,举贤除弊,兴国利民,有名于时。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文章朴实,风格酷似北宋文豪...  相似文献   

8.
中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霖,字润琴,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初三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光绪三十年(1904年),岁次甲辰,适逢慈禧太后70寿辰,特地加了一科殿试,称之为甲辰恩科。此年,刘春霖32岁,参加殿试,考中进土,经殿选点为状元。次年,慈禧根据张之洞等的建议,废除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刘春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状元谁点其说不一甲辰科主考官阅卷后,将考中的273名前十名试卷呈送慈禧太后,第一份试卷是朱汝珍的。朱擅楷书,用粗笔,而慈禧对书法喜疏淡、恶乌方,她看后连连摇头。再看姓名,心头一…  相似文献   

9.
《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四期刊载一篇《清末民初贵州社会经济情报》的文章。文中给1907年路过贵阳云南布政使刘春霖加了个注释:“清末最后一名状元”。这显然是个小小的误会。晚清时期有两个颇有名气的刘春霖。一个是直隶肃宁人。据朱彭寿(光绪二十一年进士)所著《旧典备征》记载、直隶刘春霖于光绪甲辰年(公元1904年)考中状元。翌年,废除科举制。这个刘春霖遂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另一个刘春霖是贵州安顺人。据民国《贵州通志·人物志》记载:“刘春霖,字润民,  相似文献   

10.
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廷试第一名,是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考中状元即称“独占鳌头”、“大魁天下”,天子赐诗,礼部赴宴、身着锦袍,打马游街,故里建坊,最为风光。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22)开科取士到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废除科举的1300多年间,全国历代参加各级科举考试的举子多达几百万人,而荣登金字塔尖顶的科状元不过601人。其中四川只有15人,他们是:唐代的范崇凯、尹枢、尹极、李余、五代时后唐的王归朴、后蜀的费黄裳、宋代的苏易简、陈尧叟、陈尧咨、马涓、何桌、赵逵、元代虚中、明代杨慎、清代骆成骧,而阆中就出了尹枢、尹极、陈尧叟、陈尧咨4个状元,占了全川状元1/4以上,可以说阆中是四川的状元之乡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张謇与银行     
<正>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直、啬庵。江苏海门人,为清末状元。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实业家、教育家,半朝半野,亦官亦绅。后半生主要从事实业、教育、地方自治、城市建设、慈善等事业。对于赫赫有名的张謇,人们大都知道他在南通办过许多企业、学校,以及博物苑等。殊不知,他还与银行有着诸多关联。1894年,张謇41岁考中状元,走上仕途。然而,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他痛下弃官从商的决心,要走以实业和教育救国之路。次年,张謇开始创办纺织厂,继而成立垦牧公司,  相似文献   

12.
古浪县黑松驿乡龙沟堡村有悬崖名“状元崖”。崖根石洞口,留有镌刻的“状兀□ ”残字,至今依稀可辨。当地传说:明代一王妃,因祸流落河西,在此隐姓埋名,含辛茹苦,养育遗腹子长大成人,并考中状元,为受苦的母亲争来诰封荣誉,云云…… 这当然纯属民间传说。正如《琵琶记》中的蔡中郎中状元一样,那也是文人编造的故事;故前人有诗感叹道:“身后是非谁管得,满街听唱蔡中郎!”蔡伯喈(邕)生活的东汉,连科举制度还没有形成,哪来的状元? 按历史真实记载,不仅古浪没有出过状元,整个河西地区也没有出过状元。至于甘肃全省是不是出…  相似文献   

13.
上海法租界旧影陈其寿,号介卿,本籍浙江海宁盐官镇,是清朝雍正年间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的六世孙。于光绪年间考中进士,曾任  相似文献   

14.
清末状元张謇,字季直,号啬公,原籍海门县长乐镇。张謇有个远亲在二百里外的如皋岔河双甸乡,所以他小时候读私  相似文献   

15.
戚文 《炎黄春秋》2005,(9):68-72
他,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年),一位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旷代奇才,一位绝代奇文的作者和中国纪传体史学体系的建构者,竟然为一个不同意见,被一位大皇帝凭其封建专制的权威,横蛮无理地押送暗无天日的蚕室,残酷地处以比死刑更耻辱的腐刑。百代千秋,中华民族的子孙读到这位大文豪  相似文献   

16.
状元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汉代实行察举,辟召贤才,时有举状,但不排列名次。凡是被辟召的人,都可以状元相称。科举制度建立后。状元被赋以新的含义。唐、宋两代,人们往往称进士科首选之人为状元、有时、进士科的第二名,甚至第三名也被称为状元。明代初年,政府才明文规定,状元是一甲一名进士的专称。《明史·选举志》说:“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于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只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  相似文献   

17.
状元地名拾趣陈福季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状元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最高荣誉,“一举成名天下知”,立即身价倍增,无比荣宠。所以,中状元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代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美好的追求,加上广大人民群众对状元的艳羡和渴慕,更使中...  相似文献   

18.
杨升庵故里活动考张德全杨升庵(1488-1559年),名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正德六年(151年)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年),因“议大礼”事件得罪明世宗嘉靖皇帝,被终身充军云南永昌(今云南保山市)...  相似文献   

19.
林则徐,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嘉庆十六年(1811年)他二十七岁时考中进士后,做过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其间充任过江西和云南  相似文献   

20.
“状元”是封建科举考试进士科的第一名。由于状元是由皇帝亲自在“殿试”中选取的,所以又称“殿元”,其荣誉是无比高尚的。清代260余年,共开科116次,选中的状元只有114名,也就是说在全国范围内平均两年半才出一位状元,其尊贵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