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公山残碑     
在雷公山曾分别于民国四年(1916年)、五年(1915年)和民国三十年(1941年)发现两块残碑,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人将一块碑刻残片捐赠给贵州省博物馆。残片上仅有两个字完整,另外三字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这些残碑上的字体古雅奇特,不像汉字,也非其他的民族文字,碑刻的时代很难断定。  相似文献   

2.
司马芳残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五二年西安市整修下水道时,在市内西大街广济街口挖出司马芳残碑,仅存上半段,且断裂为三块,即日运回西安碑林保存(图一、二)。这碑原立于汉长安城中。按《水经注·渭水明渠》条:"明渠又东径汉高祖长乐宫北,本秦之长乐宫也。……故渠北有楼,竪汉京兆尹司马文预  相似文献   

3.
半截残碑     
本是好玉的,古之华夏以玉为宝,然并非因宝而好玉,实是因了玉本身之灵性,对汉儒赋玉以“五德”,也颇认同。而玉确是极难得的,一来难以觅其踪;二来即便有缘得见,也与囊中不符,那时便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好在多年来留心与此,藏了几件,有时又蓦然有自慰之感。儒教之说,几千年来成就了中国文人乃至社会之思想,赋情于物的玉便成了人们十分的爱好。  相似文献   

4.
一、白云庵残碑存疑 白云庵现存两通残碑。位于白云庵古寺庙中心遗址大殿前靠石坎四米处。两碑相隔九米。中为一条三米宽上穿石径,靠坎正中处还留下数十级明代台阶。  相似文献   

5.
清乾隆四十九年十月(公元1784年)刊成的《直隶邠州志》记载:“开元寺,在城内西南隅,唐贞观中建,今废,惟塔尚存。”彬县的开元寺,具体是什么时候建的?规模和建筑情况怎么样?在资料与图片均无的情况下,一直是个谜。一九八一年夏季,在彬县塔南二百余米处的紫微山下,发现了四块残碑,其中最大的一块高85、宽90、厚27厘米,把三个小块对合在一起,约有原碑文的三分之二。有龟座,已残为两半。这块碑石是唐代宗李豫“大  相似文献   

6.
樊瑞平  郭玲娣 《文物春秋》2003,(6):65-67,77
<正> 1990年11月,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在隆兴寺施工动土时,于集庆阁遗址前(距西、北侧墙基约4米)深1米余处发现北宋崇宁年间的敕赐阁记残碑及鳌座。现碑与座均置于正定隆兴寺集庆阁遗址前。  相似文献   

7.
据说,开中国树碑立碣之风者,为秦始皇。那年他统一中国后,便踌躇满志巡行各地,并在名山大川刻石记功。从此,中国又添一国粹,神州风景线上,便有了许多人文点缀。更珍贵的是,碑文中有关政治经济人物及文化活动的记述,便是成文的历史。在山青水秀景色迷人的贵阳百花湖畔,一个叫“中十”的村寨里,也有了一座建于明初的庙宇灵永寺,寺中也有了一块石碑。只是岁月的风雨已将灵永寺侵蚀得破败不堪,寺中的石碑也已经残缺不全,只留“皇太孙建文帝避难此间,肇锡以名……并谓神灵地灵人亦灵也……修庙纪念皇孙避难……”的文字依稀可见。却依然能让今人穿过时光的  相似文献   

8.
1980年冬山东省枣庄市文物管理站普查文物,在台儿庄区张山子公社官墓村发现残损的东汉纪年墓碑一块。碑残长86、宽32、厚13厘米。碑文残存五行,自上而下,除第二行十三字外,其余四行均十四字,共计六十九字。书体属于汉隶,字行间有界格(见图)。录文如下: 熹平三年五月癸酉朔廿四日丙□  相似文献   

9.
《文博》2020,(3)
金代醴泉县(今陕西省礼泉县)遗存宋修唐太宗庙一区。天会十五年(1137),统治关中的元帅右监军完颜氏亲谒该庙,因庙宇几近废毁,下令地方政府重修,竣工后立碑以记其事。本文对醴泉县所留宋修唐太宗庙的缘起及废毁做了探索,否定了下令重修唐太宗庙的完颜氏是完颜宗弼或完颜希尹的观点,论证了完颜氏是完颜撒离喝,并对完颜撒离喝代表金政权对关中文物古迹的保护做了考察。  相似文献   

10.
魏郡等字残碑存字若干,虽不完整却也是难得的东汉碑刻遗存。碑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地理历史价值。碑文书法水平虽不算精到,却有大璞未雕、生动自然之意。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文史天地》杂志2000年第6期发表的王运春先生的《朱元璋与贵州之谜》和2001年第5期发表的今凡先生的《“明太祖考妣上寿”残碑考》后,我虽不是“方家”,但不妨也来谈谈拙见。我认为,残碑的墓主人既不是朱元璋的父母,也不是朱元璋夫妇,而只不过是明王朝统治下的一介草民。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两文的争论,我认为是对残碑的“解读”有误所致。“明太祖考妣上寿”究竟应如何“解读”才正确呢﹖我认为正确的读法应是“明”字后面稍加停顿,然后再往下读,是为“明──太祖考妣上寿”。“明”在这里是指大明王朝,“太祖考”和“太祖妣…  相似文献   

12.
赵生泉 《文物春秋》2003,(4):57-62,78
欧阳斐《集古录目》卷四《正解寺碑》日:“隋昌刘鼎卿撰,不著书人名氏。寺本后魏宣武帝以七庙所立,谓之七帝寺。至周被废。隋文帝时,复兴佛法,定州赞治崔子石舍以为寺,赐名正解。”郑樵《金石略》卷中录作《正解寺造像碑》,谓撰者刘升卿,余同欧  相似文献   

13.
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载堉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科学家。1986年是朱载堉诞辰450周年,为纪念朱载堉,河南省和沁阳市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根据县志记载,在沁阳原有朱载堉墓碑。沁阳市政府和文化局非常重视此事,他们组织人力到处查寻,访问上年纪的老人,后得知此碑可能在“九峰山朝阳寺”(今山王庄乡张坡学校)  相似文献   

14.
东汉建宁元年残碑浅识尚勤学(一)建宁元年残石,1976年出土于临猗城关镇翟村汉丞相翟方进墓穴中。残石为不规则形,高65.5厘米,宽44厘米,石面仅存字6断行,共45个完整的汉隶书。末行"建宁元年九月辛酉"八字为我们断识这块残碑的时代提供了确证。建宁元...  相似文献   

15.
拜读了《文史天地》杂志2000年第6期发表的王运春先生的《朱元璋与贵州之谜》和2001年第5期发表的今凡先生的《“明太祖考妣上寿”残碑考》后,我虽不是“方家”,但不妨也来谈谈拙见。  相似文献   

16.
欧阳斐<集古录目>卷四<正解寺碑>曰:"隋昌刘鼎卿撰,不著书人名氏.寺本后魏宣武帝以七庙所立,谓之七帝寺.至周被废.隋文帝时,复兴佛法,定州赞治崔子石舍以为寺,赐名正解."郑樵<金石略>卷中录作<正解寺造像碑>,谓撰者刘升卿,余同欧目.  相似文献   

17.
关于拓跋猗卢残碑及题记二则——兼释残碑出土地点之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拓跋猗卢残碑为代北拓跋早期仅存碑石,罗振玉着录于《石交录》,图像不传。2003年,柯昌泗拓本碑文图像及题记面世。经研究推断,碑为刘琨于雁门山中某处所立的猗卢葬处标示物,为316年拓跋历史转折的一件重要物证。2006年,又有柯氏题于该碑另一拓本的跋语面世,谓碑乃绥远城南所出。如果绥远所出之说属实,势将否定原来推断的各个论点以及若干历史现象的解释。本文依据史实,论证原来的推断理据较胜,柯氏跋语中碑出绥远之说或系贾贩顺口之词,不足取信。  相似文献   

18.
1980年冬山东枣庄市文物管理站在台儿庄区张山子公社发现东汉嘉平三年残碑一块,《文物》1983年第7期发表了拓影及录文。今细读残碑,考得碑之下段已截,又补出碑文八字,因此,我重作释文,并加诠释如下。释文: 熹平三年五月癸酉朔,廿四日丙□ [下残]阵,翱佐力逸。盖闻立天之道,霜降[下残]是以绵驹在高唐,而齐右善謌,杞梁[下残]伯兴妻陉秉心塞渊,终温惠和。吕□[下残][不]幸早殁,丧失元身。年(辶且)知命,苗胤不 [下残]□□□□□□□□□癸酉□□  相似文献   

19.
赵里萌 《北方文物》2020,(5):98-100
2014年,辽上京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块残碑,通过辨识可知其所刻字句应出自《大般涅槃经》,结合地层关系可以判定其为辽太祖神册三年(918年)之前所刻石经,该石经被人为破坏、焚烧,可能与"诸弟之乱"中神速姑劫掠西楼有关,其或许是"明王楼"中所设之物。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2月笔者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元代全宁路遗址所在地)发现一块元代硬译文体①残碑。碑为大理石质,通体残高46厘米,碑面残高36、宽28厘米,现残留14字,凡3行,每字约3厘米。残碑第一行存"不拣"二字。元代圣旨碑或懿旨碑中常有"不拣甚么差发休著者"、"不拣甚么差发休着者"、"不拣甚么差发不著"、"不拣甚么差发不着"、"不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