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晚清全形拓由于制作目的不同,产生了博古清供和古器存真两种艺术风格。书画艺术家制作的古器物全形拓不求图像准确,亦不尽求拓自器物原件,只作为画面点缀而存在,目的在于"取象";金石收藏家制作的古器物全形拓,以留传真实图像为己任,力求原器传拓,目的在于"存古"。全形拓是一种画、拓结合的艺术形式,受中国画法局限,在晚清即使金石收藏家重金聘工、原器传拓的全形拓,也远远达不到金石学者期望的与古器物原件"不爽毫发"的程度。因此,无论"取象"还是"存古",主要是出于一种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
晚清全形拓由于制作目的不同,产生了博古清供和古器存真两种艺术风格。书画艺术家制作的古器物全形拓不求图像准确,亦不尽求拓自器物原件,只作为画面点缀而存在,目的在于"取象";金石收藏家制作的古器物全形拓,以留传真实图像为己任,力求原器传拓,目的在于"存古"。全形拓是一种画、拓结合的艺术形式,受中国画法局限,在晚清即使金石收藏家重金聘工、原器传拓的全形拓,也远远达不到金石学者期望的与古器物原件"不爽毫发"的程度。因此,无论"取象"还是"存古",主要是出于一种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3.
万晓 《文博》2020,(2):49-52
良季鼎1933年出土于陕西扶风上康村窖藏,实物下落不明,以往学界著录的良季鼎资料均以北京图书馆所藏良季鼎全形拓为唯一依据。陕西历史博物馆现藏两件与北京图书馆不同的良季鼎全形拓资料,通过对三件全形拓上器物形制、文字以及题跋信息的对比与分析,重新辨别良季鼎全形拓资料内容的真伪,为这件不知所踪的西周青铜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4.
全形拓是一种以墨拓作为主要手段,辅助以素描、剪纸等技术,将青铜器的立体形状复制表现在纸面上的特殊传拓技法。这一技术出现于清代嘉道年间,其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滥觞期、发展期、鼎盛期。对各期代表人物以及传拓风格特点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揭示出全形拓技术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变规律,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刘义茂 《东南文化》2001,(12):86-88
2000年3月,我院拟出版《南京博物院藏唐宋墓志》等书,需传拓院库房收藏的二百多方汉唐至明清的墓志。这些墓志资料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文献资料价值,拓下这些墓志拓片,既利于收藏,又便于研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贾双喜 《收藏家》2008,(7):47-52
青铜器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享誉海内外。它还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和耀功的载体而流传干世。在上个世纪初,照相技术还没有出现之前,人们要想欣赏和描述青铜器形制与纹饰,所采取的手段之一,就是以墨传拓青铜器全形,即在拓纸上传拓出立体的青铜器形制与纹饰。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国著名文物收藏家、鉴定家孙瀛洲先生(1893—1966)诞辰110周年。为纪念孙先生在文物收藏、鉴定和研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故宫博物院隆重推出《孙瀛洲先生捐献陶瓷展》纪念特展,并结合展览编辑出版《孙瀛洲先生捐献陶瓷选》图录。展览展出150件文物,图录选编250余件文物。笔者作为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人员、此次展览的主持者之一,在观赏、抚摸孙先生所捐献的这些精美陶瓷时,不禁感慨万千,深深为孙先生的爱国热  相似文献   

8.
金石传拓技艺的基本原则是使用纸张紧密附着于石刻(或器物)之上,然后对纸张进行扑(或擦)墨,从而制作出以黑纸白字(阳刻与此相反)为特征的拓印作品。唐代以前出现的响拓法虽然是使用画笔复制出在观感上与法书、绘画真迹一样的作品,但在紧贴文物原件"拓"的基本原则上与金石传拓完全一致,仍属于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拓"。至于颖拓、全形拓,在作品形式上与金石拓片似乎差别不大,但因不仅融入了绘画技法,且全部或部分地脱离了文物原件,超离了"拓"必须紧贴原物(如石刻、器物等传拓对象)的基本工艺法则,虽亦名之为"拓",却属于一种更近乎绘画创作的新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9.
吕成龙 《收藏家》2003,(10):11-16
今年是我国著名文物收藏家、鉴定家孙瀛洲先生(1893-1966)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孙先生在文物收藏、鉴定和研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故宫博物院隆重推出《孙赢洲先生捐献陶瓷展》纪念特展,并结合展览编辑出版《孙瀛洲先生捐献陶瓷选》图录。展览展出150件文物,图录选编250余件文物。笔者作为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人员、此次展览的主持者之一,在观赏、抚摸孙先生所捐献的这些精美陶瓷时,不禁感慨万千,深深为孙先生的爱国热忱和其在古陶瓷鉴定方面的杰出贡献所感动,对孙先生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0.
<正>目次一盂鼎旧拓五种二早期拓本的流传与"二白"本三关于全形拓四馀论一盂鼎旧拓五种上海博物馆藏盂鼎旧拓五种,即编号8594,签署"南宫盂鼎";编号8595,签署"盂鼎拓本";编号9716,签署"周盂鼎全形_(三百未剔初拓本)";编号9724,签署"盂鼎铭旧拓本_(文中二百□未剔作三百人风雨楼藏本里堂题)";编号9725,签署"南公鼎拓本_(耦园藏)"(图版壹,1—5)。均作立轴式。其中8594、8595于"1979年12月购自吴湖帆",另三种来源未详。下面分作简介。  相似文献   

11.
<正>晚清之时,金石考据之风盛行,出土的金石碑刻成为研经订史的重要资料。文人士大夫研究古文字古器物,主要依托即为拓片,拓片既是文献载体亦是研究对象,搜求拓片和研究拓片,成为当时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形拓使器物跃然纸上,大小、造型及纹饰、铭文等一目了然。它既是当时文人雅士探讨古器物及辨识古文字的媒介,又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纸墨精良、浓淡相宜的精拓,  相似文献   

12.
赵晓娇 《东方收藏》2022,(6):118-121
<正>全形拓自兴起以来,其不变的宗旨就是为了记录、传播古器的原形,便于金石学的研究。有人曾对释六舟的全形拓提出质疑,认为这就像“粉黛饰壮士,笙匏佐鼙鼓”。对此,六舟的回复是:“否!否!不然是特其闲斋之供,行箧之玩耳。天下鸿宝重器必不能尽归吾有,即有之亦不能动与身俱骋我。巧思肖彼形,一室之中,千里之外,  相似文献   

13.
《一足印稿》,是当代已故著名书法篆刻家邓散木先生晚年篆艺的代表作。1960年,邓先生因患动脉硬化性栓塞截去左下肢,自是遂号“一足”。1963年,邓先生的上海诸友和及门诸子,取其年来所作裒为一集,由唐云署签、沈禹钟作序、白蕉成跋,题为《一足印稿》。当时曾以原石钤拓五十部,分上下二卷问世,向为海内外同好所宝视。为光大邓散木的篆刻艺术,该集现经邓散木艺术陈列馆出示馆藏精拓本子,并  相似文献   

14.
李宇翔 《收藏家》2023,(8):66-79
本文以相关文献为基础,简要梳理了金石题跋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同时对《秦权全形拓》陈介祺跋本等六件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所藏金石善拓的图文内容与题跋文字进行分析,从而在其相互作用与内涵阐述方面获得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评述《中国各省地方银行纸币图录》等书吴筹中徐枫、赵隆业两位先生编写的纸币系列丛书,现已出版了《中国各省地方银行纸币图录》、《旧中国国家银行纸币图录》、《中国人民货币图录》和《日伪政权银行货币图鉴》四本书,是同一体例和格式的,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6.
<清史·图录>是<清史>纂修工程总主持人戴逸先生在此次<清史>修纂中的一个思路创新.2004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图录组成立后,随即展开全面的清史文物图像资料的调研、搜集、整理及<清史·图录>三级项目立项的各种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强跃 《文博》2012,(4):45-47
汉西岳华山庙碑隶法遒劲,"方流圆折,奇正互出",被誉为"汉隶第一品"。由于碑石明代已毁,此碑的拓本就显得弥足珍贵。旧拓之流传有绪者仅存四本,其中宋拓长垣本相对较早,存字最多,题跋丰富,是最有价值的拓本。该拓本不仅有助于了解西岳华山庙碑的原貌,而且有助于认识汉代的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和思想文化,因而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拓本上的题跋多出自明清名家之手,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是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晚年醉心于明清史研究,编写有关论著多部,有益后学。他依据搜集庋藏之八百余部顺康士人文集,对明清之际的诸多研究面向提出创见,尤在官、私纂修《明史》方面频出机杼,对当下此一领域的奠基和发展可谓厥功至伟。先生晚年名作《清诗纪事初编》内“小传”部分是其一生《明史》研究成果的一次集结,对“小传”的辨证利用能够更好地彰显该书价值与先生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9.
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史讯1996年8月1日至4日,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自已故著名史学家明清史专家郑天挺先生创办以来,以郑老求真...  相似文献   

20.
谢国桢先生是我国著名史学家 ,从事史学研究五十余年 ,在明清史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更是突出。他写下十多部学术专著 ,数百篇论文、札记 ,编纂数百万字的史料汇辑 ,成为当代明清史研究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